江苏带参考答案与解析

1. 字词书写 详细信息
请用正楷抄写以下文字“少年正是读书时”。
2.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用诗文原句填空。
(1)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刘禹锡《浪淘沙》)
(2)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
(3)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4)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_____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___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6)天上的明星现了,___________。(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7)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__________》)
(8)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___________。(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3. 字词书写 详细信息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粗字注音。
(1)(quán)________伏 (2)(péng)________勃
(3)庇________护 (4)惩________戒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参加这次会议的专家们预定返回的日期参差不齐,会务组很难安排统一订票。
B.全球约有8000万只被囚禁的动物有机械重复活动的习惯,尽管这与动物原有的行为大相径庭,但人们还是认为,它有助于动物适应狭窄或枯燥的环境。
C.我相信他说的话是真实的,为什么要怀疑别人杞人忧天呢?
D.先生身材魁梧,博学儒雅,刚一见面,我便对他油然而生敬意。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改善同学们的语文素养,许多学校积极开展“阅读经典作品,建设书香校园”的活动。
B.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深情寄语当代青年,明确提出了新时代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
C.部编语文教材紧紧围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选文突出经典性,注重文质兼美,兼顾时代性。
D.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选项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那只猫眯着眼,看了我一眼”中,前面的“眼”是名词,后面的“眼”是量词。
B.联想和想象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活动。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而想象则是在头脑中创造出未曾有过的新的形象。
C.《动物笑谈》的作者康拉德劳伦兹,是匈牙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D.“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这个句子里的两个“狭隘”全都是贬义词。
7.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唐 杜甫
糁①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②无人见,沙上凫雏③傍母眠。
(注释)①糁:米粒。②雉子:小野鸡。③凫雏:小野鸭。
【1】诗人在第一、二句中选取“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景物,描绘了一幅初夏郊野图。
【2】品析“沙上凫雏傍母眠”中“傍”字的妙处。
8.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杞人忧天》)
(乙)沈屯子偕友入市,闻唱书者言:“杨文广①围困柳州城中内乏粮饷外阻援兵。”蹙然诵叹不已。友曳之归。日夜念不置,曰:“文广围困至此,何由得解?”从此悒悒②成疾。家人劝之徘徊郊外,以纾③其意。又忽见道上有负竹入市者,则又念曰:“竹末甚锐,衢上行人必有受戕者。”归而益忧。夫世之多忧者类此也。
(刘元卿《贤奕编》)
(注)①杨文广:北宋名将。②悒悒(yì):闷闷不乐。③纾:解除。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两处)
杨 文 广 围 困 柳 州 城 中 内 乏 粮 饷 外 阻 援 兵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身亡所寄(_______) (2)其人舍然大喜(_______)
(3)闻唱书者言(_______) (4)归而益忧(_______)
【3】把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2)夫世之多忧者类此也。
【4】对于上面两则材料,人们有以下两种看法,你同意哪一种观点呢?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理由。
A.两则材料讽刺了那些杞人忧天的人。
B.两则材料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
9.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植树的牧羊人(节选)
让·乔诺
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我抽着烟,想帮他挑。但他说不用我帮忙。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交流。过了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来,我们就去睡了。
和牧羊人待在一起,让人心里很平静。第二天,我向他提出,要在他家里再住一天,不是我需要休息,而是我很好奇,想知道更多牧羊人的事情,他痛快地答应了。我感觉,没有什么事能打乱他的生活。他要赶着羊群去吃草了。出发前,他把装着橡子的袋子,在水里泡了一下。我看到,他没有带木棍,而是拿了一根一米半长、大拇指粗的铁棒。
我假装随便溜达,走在和他平行的山路上。羊吃草的地方在一个山窝里。牧羊人让大狗看着羊群,然后爬到我站的地方。我以为他要来说我,嫌我一直跟着他。可是,他没有。这本来就是他要走的路。他还说,如果我没事,可以和他一起去。
我们沿着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约两百米。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他是在种橡树!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看起来他并不在意,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
吃过午饭,他又开始选橡子。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在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颗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听到这儿,我开始琢磨牧羊人的年龄。他看上去五十多岁了。他说,他五十五岁,叫艾力泽·布菲,原来生活在山下,有自己的农场。可是,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的流走。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
【1】牧羊人出门种橡树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请仿照示例填空。

【2】按照括号内的要求,对文中两处画线句作赏析。
①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
②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在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说说加点词的词性及其表达效果)
【3】“我”这一人物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10. 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一)沙僧见他变了脸,不肯相认,只得朝上行礼道:“上告师兄:前者实是师父性暴,错怪了师兄,把师兄咒了几遍,逐赶回家。一则弟等未曾劝解,二来又为师父饥渴去寻水化斋。不意师兄好意复来,又怪师父执法不留,遂把师父打倒,昏晕在地,将行李抢去。后救转师父,特来拜兄:若不恨师父,还念昔日解脱之恩,同小弟将行李回见师父,共上西天,了此正果;倘怨恨之深,不肯同去,千万把包袱赐弟;兄在深山,乐桑榆晚景,亦诚两全其美也。”他闻言,呵呵冷笑道:“贤弟,此论甚不合我意。我打唐僧,抢行李,不因我不上西方,亦不因我爱居此地。我今熟读了牒文,我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经,送上东土,我独成功,教那南赡部洲人立我为祖,万代传名也。”
(选自《西游记》第五十七回)
(二)那猕猴闻得如来说出他的本相,胆战心惊,急纵身跳起来就走。如来见他走时,即令大众下手。早有四菩萨、八金刚、五百阿罗、三千揭谛、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观音、木叉,一齐围统。孙大圣也要上前,如来道:“悟空休动手,待我与你擒他。”那猕猴毛骨悚然,料着难脱,即忙摇身一变,变作个蜜蜂儿,往上便飞。如来将金钵盂撇起去,正盖着那蜂儿,落下来。大众不知,以为走了。如来笑云:“大众休言。妖精未走,见在我这钵盂之下。”大众一发上前,把钵盂揭起,果然见了本相,是一个六耳猕猴。孙大圣忍不住抢起铁棒,劈头一下打死,至今绝此一种。如来不忍,道声:“善哉!善哉!”大圣道:“如来不该慈悯他,他打伤我师父,抢夺我包袱,依律问他个得财伤人,白昼抢夺,也该个斩罪哩!”
(选自《西游记》第五十八回)
【1】选文二涉及到了《西游记》中的一个精彩故事,这个故事是__________。
【2】品味文中划线句子,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贤弟,此论甚不合我意。我打唐僧,抢行李,不因我不上西方,亦不因我爱居此地。我今熟读了牒文,我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经,送上东土,我独成功,教那南赡部洲人立我为祖,万代传名也。
【3】选段一对孙悟空与唐僧发生冲突第三次离开的情节有所交代,请你联系整部作品,分别概括孙悟空前两次离开的情节。
【4】下面是小明同学整理出来的《西游记》部分“取经路线及对应故事”图,请补全空缺处内容。
11. 作文 详细信息
请以“开在心中的花朵”为题,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500字。(2)文中不得透露个人的真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