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半期期末语文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2019-2020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脑畔 踪迹 秀手旁观
B.冗杂 弛骋 阳奉阴违
C.辐射 哀竭 海枯石烂
D.萦绕 浮躁 漂移凋零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些文章到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B.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那蝉声在晨光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3.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古诗文默写填空。
(1)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2)_____,道阻且长。(《诗经•蒹葭》)
(3)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白居易《卖炭翁》)
(5)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_____,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浮云游子意,_____。(李白《送友人》)
4.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小石潭记》,完成下列各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杜甫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柳宗元曾经被贬到湖南永州,探访山水,流连于自然胜境,以排解心中郁结的苦闷,写下了备受后人推崇的“永州八记”。
D.本文属于《永州八记》之一,是一篇精美的游记,景物描写中蕴含着作者的情感。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A.

_____

水尤清冽。

(yōu yóu)

B.

_____

参差披拂。

(fú fó)

C.

_____

斗折蛇行。

(dòu dǒu)

D.

_____

寂寥无人。

(liáo liào)



【3】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光下澈(澈:穿透)
B.斗折蛇行(斗:像北斗星那样)
C.悄怆幽邃(邃:深)
D.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可能)

5.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桃花源记》,完成下列各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列成语不是出自《桃花源记》一文的是( )
A.落英缤纷 B.投桃报李
C.世外桃源 D.阡陌交通
【2】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缘:沿着,顺着) B.欲穷其林。(穷:贫穷)
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类) D.具答之。(具:详细)
【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A.无论是汉朝还是魏晋(他们)都不知道了。
B.(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C.(他们)因为不知道有汉朝,所以也不知道有魏晋。
D.(他们)竟然不知道魏晋,更不必说汉朝了。
【4】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 )
A.误入桃花源就再也没出去。
B.桃花源景色太美,让人流连忘返。
C.凡是进入桃花源的人就都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D.为逃避秦国的苛捐杂税和战乱来到了桃花源。
6.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大自然的语言》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④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⑤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⑥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乌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⑦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⑧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⑨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⑩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1】选文①②段说明的对象是( )
A.物候规律 B.气候变化 C.物候现象 D.四季景色变化
【2】本文所运用的说明顺序是( )
A.时间顺序 B.逻辑顺序 C.空间顺序 D.总分总
【3】物候现象的来临取决的因素是( )
A.纬度和经度。 B.高下和古今的差异。
C.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 D.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
【4】判断划线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①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②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什么是物候。
7. 作文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熟悉的各种事物,都可能引发故事,比如眼睛、头发、嘴巴,比如校服、手机,又比如军训、旅游、社会实践活动等等,这些物或事一定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地方,有不少出人意料的富有戏剧性的故事.
请以《______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首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作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或班级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