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2020-2021年八年级期末题免费在线检测

1. 字词书写 详细信息
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
赏重峦叠障美景,赞巧妙绝论匠心。

2. 详细信息
给下面句中加点字注音。
它没有婆娑(_______)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_______)枝。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终究还是没有遏制住内心的愤怒,对他大吼了起来。
B.江边夜市熙熙攘攘,一派繁荣景象,街头表演、玩具饰品、特色小吃……各种摊位摩肩接踵,地摊经济重新兴起,给小城带来了久违的烟火气。
C.我们不应当讨厌蝉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才能沐浴在阳光下放声歌唱。
D.创建文明城市是所有公民应尽的责任,作为小公民的我们也不能无动于衷。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B.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画图表、列数字、引用等。
C.根据不同的语气,我们将句子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
D.“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他拣定椅子。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那春到底从何时开始苏醒涌动的?
②我固执地认为,从大年的威风锣鼓猛然爆发、齐声轰鸣,春便苏醒、便起步、便奔涌,以至百般红紫斗芳菲,以至万里山河皆画卷。
③春,是从何时开始苏醒涌动的? 
④是从漫山遍野红艳艳的山桃花吗?不是,芬芳竞艳的山桃花,犹如杨树梢头叽叽喳喳的喜鹊,那已是春盈满天地间的捷报。
⑤是从崖畔上垂下第一枝黄灿灿的迎春花吗?不是,一枝独秀的迎春花,犹如从天地间穿过的第一只燕子,传递的仅仅是春将要到来的消息。
A.③④①⑤② B.①⑤③④② C.②③⑤④① D.③⑤④①②
6.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诗文默写。
(1)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__________?
(茅盾《白杨礼赞》)
(2)子又有子,子又有孙;_____________,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3)常记溪亭日暮,____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5)古诗词善写景,景能造势,景境互通,景情交融。我们读《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的诗句,就似乎目睹到了一个敌军云集而来的强大的阵势;我们读《春望》中“国破山河在,____________”的诗句,就仿佛看到了一个满目疮痍的长安城;我们读《饮酒》中“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就似乎置身到了一个物我化一的美妙的境界。
7. 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身处互联网时代的我们,正享受着互联网的便利,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就是最好的佐证,当然我们也有必要思考随之而来的种种问题。八年级某班开展“我们的互联网时代”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来完成以下任务。
(1)(板块设计)为丰富活动内容,请你仿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活动形式。
示例:说一说,互联网的发展
板块一: 板块二:
(2)(材料探究)阅读下列四个关于襄阳市学生疫情期间上网课情况调查表,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材料的内容。
表一 是否在上网课

参与调查人数

A、没上过

B、偶尔上

C、近期一直在上

316874

0.940%

2.225%

96.835%

表二 上网课的形式

A、看电视频道

B、平台提供的直播课

C、本校老师的直播课

6.038%

41.757%

51.265%

表三 上网课使用的工具

A、电视

B、手机

C、电脑(含平板)

5.661%

76.472%

16.927%

表四 上网课期间的作业量

A、较少,应增加作业

B、适中,可以较好完成

C、较多,无法完成

4.143%

90.441%

4.476%

(3)(网学语文)利用互联网如何有效进行语文网络学习,不少同学还是门外汉,如果邀请互联网专业人员到班级来举办专题讲座,你最需要专家教会你什么呢?
(4)(明辨是非)居家上网课期间,老师发现小芳同学的习作中使用了“666”“我也是醉了”“躺枪”“老铁”“柠檬精”“奥利给”等大量网络用语,针对此种现象,请你代替老师给小芳同学提点中肯的建议。

8. 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名著《昆虫记》,完成小题。
(1)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把法国昆虫学家 称为“ ”。
(2)科普作品的写作目的是 ,增进大众对科学的了解。因此,我们阅读《昆虫记》就要注意体会作品所蕴含的科学思维、科学理念以及积极探索、 的科学精神。
(3)列举《昆虫记》中雌性昆虫吃掉雄性同类的两个例子。
9.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赏析宋词《渔家傲》,完成各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清照是宋词中婉约风格的代表作家,这首词就是其婉约词的代表作之一。
B.词中“归”字饱含作者经历人生道路的流徙奔波之苦后,希望得到一个美好归宿的热切愿望。
C.“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一个“嗟”字,传达出作者对日暮途远的叹息,表达了词人空有才华、终遭逢不幸的怨嗟感慨。
D.“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作者希望自己也能像大鹏一样高飞远走。这正反映了她对现实的厌弃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2】这首词通过记梦,展示了一个神奇的境界,作者借此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10.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文言文《文天祥传》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文天祥传》选段
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②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 天祥泫然③出涕,曰:“国亡不能捄④,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释]①弘范:元军元帅。②扞(hàn):保卫。③泫(xuàn)然:水滴下的样子。④捄:同“救”。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遂以客礼见之 (2)使为书招张世杰
【2】用“/”标注下列句读(标点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
B.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
C.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
D.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吾不能扞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4】请从文中找出最能体现文天祥“富贵不能淫”与“威武不能屈”的句子。
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
【5】文天祥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请你另举一例历史上能被称为“大丈夫”的人,并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他的事例。
11.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记叙文《守着花一样的芬芳》,完成下面小题。
守着花一样的芬芳
①我在一个雨天走近它。墙角处,它红得清纯、干净而又安静。小小的,饱满的头颅昂扬在细细的草茎上,风一吹,沾着的雨水轻轻滑落,花骨朵柔韧地颤动几下。它的好看,不是惊鸿一瞥,也不是富贵斗艳,它的好看是淡淡的,不求人看到,却如大地的篱笆、乡村的炊烟,默默地、自然地,却又生命力非凡地在那平凡世界里盛开。
②这花儿,倒让我想起那个常来我们小区收废品的人。她娇小、瘦削,五十多岁的样子,声音倒很洪亮,常骑着三轮车来我们小区转悠吆喝。那天,我把车库里堆放的水果箱、牛奶箱之类杂物一股脑儿往外扔,她说六毛钱一斤,我说你收去吧。我的本意是你拿走好了,她却很细心地把纸箱都拆了折叠好,找来一条尼龙绳四角缚住,杆秤钩子拉起这叠纸板。女人已经把脚踮得很高了,她的手臂拼命地往上提,脖子跟着吊起来,伸着头去看像是很遥远的“秤花”,等整个身子稳住了,似乎看到她为了平衡屏了一会气,本来不大的眼睛眯得更细了。很快,她响亮地说出“七块八”,紧接着,她又说:“给你八块钱吧!”我忖度了一下,估计钱是一定要给我的,我便说那就七元吧!她迅疾地补了一句:“都已经是七块八了!”似乎觉得把八毛钱省去了很不好意思,又一边说“你人真好”,一边从三轮车的底座下取出钱来。我接过钱的一刹那,突然有一种异样的滋味从心头生起,是温暖,是感动,是敬意,抑或是生活的朴质?手掌上,棱角坚挺的五元纸币和两个锃亮的硬币静躺着,此时传递着我的手温,我显得笨拙极了,不知道该安放何处?
③我迟疑的片刻,她又与我聊起我妈。我妈七十多岁了,隔三岔五要来屋边的一片菜畦里耕种,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她们就聊上了,很熟络的样子,有时,我在书房里,就传来两个女人絮絮叨叨、家长里短的腔音,一个是吴越老媪,一个是河南妇人,语言的交流上却一点没有沟壑。我突然想起“醉里吴音相媚好”的诗句,感觉那么温馨,那么投缘。她们究竟聊了啥,我没听清,但我听得出,每一次与我妈聊,她都很爽朗开心。在别处的城市、陌生的人群里,女人知道,除了三轮车上自己的吆喝声,她大多数时间是寂寞的,只是一个人穿行在城市的小区,在别家的灯火中念想着自己的家人,念想着幸福团聚的日子。所以,女人见我妈的身影没有在菜园里晃动,她就惦记起我妈来了。她说我妈身子骨真健朗,人好,很善良。在她眼里,我妈是她恩人似的,她说这话时,满心的喜悦写在脸上,仿佛有一阵又一阵的幸福掠过来。我莫名被眼前这样一个直性子女人感染,转眼又瞥见那朵墙角的无名花,灿灿然,润湿,光洁,红晕在娇小的花瓣上荡漾着,那么透亮。
④夜色渐渐笼罩过来,女人已经把一天的收获都高高地堆向三轮车,她习惯地环顾一下“营地”,俯下身,拾捡起草缝和石隙间的断绳、纸屑和破塑料瓶,甚至不是她扔的一个烟蒂……日暮苍山下,一个早已被纸板淹没的女人渐行渐远。
⑤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梦,大多数人都在为自己的梦竭尽全力。尽管有时候并不招人注意,但坚守着花一样的芬芳和情操,不迷失不低落,自有生动摇曳之美。
【1】文章主要写了收废品女人的三件事,请分别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前两件事。
(1)
(2)
(3)收完废品,她习惯性地拾捡地上的垃圾。
【2】本文以“守着花一样的芬芳”为题目有何作用?
【3】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②段画线的语句。
【4】本文以“花”喻“人”,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二者之间的相似之处有哪些?
【5】作者认为在为自己的梦竭尽全力时,“坚守着花一样的芬芳和情操,不迷失不低落,自有生动摇曳之美”。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发?请简要回答。
12.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说明文《筷子小传》,完成下面小题。
筷子小传
①筷子是中国独创的餐具,迄今至少使用了3000年。商王纣用筷子的故事被人熟知。《韩非子·喻老》言:“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就是说商王纣制作象牙筷子,挥霍无度,大臣箕子为之恐惧。“纣为象箸”便典出于此。这说明,在商王纣时,已经有筷子的存在。河南安阳殷墟1005号墓中曾出土6支青铜箸头,可以接柄使用。
②先秦时代,筷子被称为“梜”,战国晚期至汉代开始称为“箸”,到了明代得名“筷”。明陆容在《菽园杂记》中写道:“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意思是说,船家期盼快而安全地到达目的地,因而忌讳说“住(停止)”“翻”等字,故将“箸”称为“快儿”。此名迅速传开,寄托了人们对“行船畅快无阻”的美好愿望。因筷子多用竹木制成,久而久之,后人就给“快”加了个竹字头,称作“筷子”了。
③作为传统餐具,筷子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一头圆、一头方,圆象征天,方象征地,这是中国人对自然最朴素的理解。在许多地方,筷子可作为新婚礼物,寓意成双成对。筷子常成为文创产品的灵感来源。国潮筷子、古风筷子、卡通筷子,配以富有设计感的包装盒,筷子成了一份实用性与美感兼备的礼物。
④古时筷子的使用很有讲究。朱熹的《童蒙须知》中有言,“凡饮食,举匙必置箸,举箸必置匙。食已,则置匙、箸于案。”在现代,人们也都遵循着筷子使用过程中的礼仪禁忌:颠倒乾坤——筷子颠倒使用;仙人指路——筷子指向人;焚香礼拜——筷子竖插在碗中;翻江倒海——筷子( )。
⑤走过漫长的岁月,如今我们使用的筷子花样繁多。就材质而言,除常见的竹筷子,还有木筷子、银筷子、瓷筷子、不锈钢筷子、塑料筷子。就造型而言,有素雅的原木筷,还有彩漆、雕花筷子以及多种材质镶拼而成的筷子。为顺应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一次性筷子应运而生,不同颜色的筷子则适合家庭成员间区分使用。一种配有筷子及勺子的便携餐盒既环保又卫生,深受年轻人喜爱。为推广分餐制,写有“公筷”的筷子正被越来越多的餐馆所接受。
⑥小小筷子关联着社会的文明健康。多一双公筷,多一份安心。
(《人民日报》2020年5月9日)
【1】本文主要介绍了筷子的历史、______、______、______、种类;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①段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
【3】请将第④段括号里的内容补充完整。
翻江倒海——筷子(_______)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呢?请说说原因。
筷子是中国独创的餐具,迄今至少使用了3000年。
【5】选出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
A.筷子为中国独创的餐具。它的使用历史悠久,直到明代才称之为“筷”。
B.朱熹的话,说明古人讲究筷子和勺子同时举起来使用,进食极为方便。
C.筷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既有人们对自然最朴素的理解,也有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D.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便携餐具的出现、公筷的推广,都顺应了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
13. 作文 详细信息
题一:
成长路上,我们不断迎接挑战,努力完成各式各样的作品。这些作品或有形或无形,都是我们成长的印迹,也许其中就有自己心中最好的作品,也许最好的作品还在追寻的路上。
请以“最好的作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作文前,请先在所选题号后的括号内画“√”;(2)若选题一,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若选题二,注意格式,可自拟题目;(3)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与考生相关的信息。
14. 作文 详细信息
题二:
书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思想、表达意见、传递信息、互通情况的工具之一,人们用书信交流信息,传报平安,抒写的是人世间的真挚情感。但现代通讯工具方便快捷,古老书信日渐式微。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一档“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节目播出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家书在寄托情感方面的重要作用。你多久没有写过信了?多长时间没有和父母好好聊聊了?
请以“感恩”为话题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
要求:(1)作文前,请先在所选题号后的括号内画“√”;(2)若选题一,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若选题二,注意格式,可自拟题目;(3)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与考生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