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19年九年级历史前半期期中考试附答案与解析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三字经》中“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的“七雄”位于最西的是
A.楚国
B.齐国
C.燕国
D.秦国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秦灭六国后,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
B.
C.
D.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北魏孝文帝改革带头纳汉女为妃,让弟弟娶汉女为妻;改姓为元;对30岁以下仍讲胡语者“降爵黜官”。孝文帝的这些措施
A. 得到了全体贵族的支持 B. 有利于北魏统一全国
C. 促进了民族融合 D. 阻碍了汉族文化发展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这反映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A.完全无力与外国企业抗衡 B.实现了富国强兵目的
C.完全掌握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D.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倡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是(  )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鲁迅 D. 胡适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南湖红船,13位中华优秀儿女,做出了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这件“开天辟地的大事”所确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 )
A. 自强“求富” B. 三民主义 C. 民主和科学 D. 共产主义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学者认为:“随着这些城市起义(指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接连失败,毛.泽东在农村的活动开始呈现出重要性。”此时,毛.泽东在农村进行的“重要性”活动之一是
A. 参加中共一大
B.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 召开遵义会议
D. 参加重庆谈判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作品中直接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事件的是
A.歌曲《松花江上》
B.诗句“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急。”
C.诗句“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
D.电影《上甘岭》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06年,澳门被评为亚洲“最具经济发展潜力城市”;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说“香港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具活力。”这些评论说明了( )
A.“求同存异”的历史影响 B.“一国两制”构想的生命力
C.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成功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探索历史发展的共性是学习历史的美妙境界。下列二幅图片反映的重大事件,对人类历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其作用的共同点是


A. 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B. 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C.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D. 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777年7月,英军退到萨拉托加,还没来得及安营扎寨,就被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两万多民兵和迅速开到的大陆军包围,英军只得放下武器投降。”该战役的胜利成为了美国独立战争的
A. 导火线 B. 开始的标志 C. 转折点 D. 结束的标志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第一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的时代是( )
A. 信息时代 B. 电气时代
C. 蒸汽时代 D. 知识时代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他是一个阶级的引领者,也是另一种新型社会的预言者。他的学说,抛弃了空想的成分,以其缜密和严谨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他”是
A. 牛顿
B. 拿破仑
C. 达尔文
D. 马克思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指1863年元旦)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这则材料出自
A. 《权利法案》 B. 《人权宣言》
C.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 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漫画题为《快乐的竞赛—加油,追上来了》,生动地反映了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该漫画的寓意是


A.人民对一五计划的建设热情高涨
B.大跃进运动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C.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农民积极性
D.工农业竞赛推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16. 综合题 详细信息
两汉时期,文化灿烂,星光耀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意为秦始皇专权独断,行政事务无论大事小事都亲自裁决,甚至用“衡石”计算处理的文书,每天有明确的定额,不完成定额不得休息。)那时的奏折是竹简,秦始皇一天要抛一石奏折,一石重的奏折大约是现在的30公斤。
材料二:两汉名医

材料三:“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两汉时期,什么发明使材料一这种情形得以改变?其中谁的贡献最卓著?
(2)材料二中两位名医的主要贡献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三名言出自何人?他写的史学巨著在我国史学领域的地位如何?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两汉时期文化灿烂、星光耀眼的主要原因。
17.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化一一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人民日报》1953年元旦社论
材料二:这场运动的宗旨是提高产量,防止富裕农民重新冒头,争取更大程度的农业专业化以及加速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到1956年底,约56%6的农户正式成为合作社社员。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邓.小平认为:“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7页
材料四:1979年4月,邓.小平对广东省委负责人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经济特区……灬吸取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材料五:“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
(1)材料一“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一“最高利益”编制了什么建设规划?
(2)材料二指什么运动?由此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3)建国后造成我国长期孤立的原因是什么?为了推动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2001年中国加入了哪一国际组织?
(4)请写出两个经济特区的名称。对比材料四、五,从经济特区的建立到“一带一路”的提出,我国对外开放有什么变化?
18.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在17世纪中后期、法国在18世纪后期,先后发生了历史性的社会变革。在它们的影响下,欧洲逐渐形成了一种深刻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社会制度。
材料二: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材料三: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1868年某日本官员语
材料四: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辩”观念的突破,笫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进程及启示》
(1)材料一中英国、法国发生的“历史性的社会变革”分别是什么事件?都形成了什么“社会制度”?
(2)材料二列宁所述的事件中,最重要的“改变”应该是什么?材料三所指的日本这次改革在经济方面怎样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突破是通过哪些历史事件实现的?
(4)结合以上国家的变革,谈谈你对强国之路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