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期末题免费试卷(2019-2020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根据拼音写出的汉字,根据汉字写出的拼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
叫天风挽你(tǎn dàng) 地(màn yóu) ,
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 ),树的摇曳( );
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让欢笑和哀愁(sǎ xiàng) 我心里,
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
A.恒荡 慢游 líu pàn yáo zhuài 洒向 chuī xī
B.坦荡 慢游 líu pàn yáo yè 撒向 cuī xī
C.恒荡 漫游 liú pàn yáo zhuài 撒向 cūi xī
D.坦荡 漫游 liú pàn yáo yè 洒向 chuī xī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冠冕 宽宥 断章取义 李代桃将
B.嗤笑 星缩 郑重其事 走投无路
C.聒噪 空旷 前仆后继 随即应变
D.筵席 盲从 自暴自弃 鸠占鹊巢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对丑恶的 ,对污浊的 ,对虚伪的 ,对卑劣的 ……这些复杂对立的情感,林林总总,会将这间小屋挤得满满的,间不容发。
A.蔑视 憎恶 厌烦 仇恨
B.仇恨 厌烦 憎恶 蔑视
C.憎恶 厌烦 仇恨 蔑视
D.厌烦 仇恨 蔑视 憎恶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把事情搞成如此局面,就是他一意孤行的结果。
B.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影响下,中亚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经济发展模式也出现了新的增长点。
C.语文书中的每幅插图都是精心绘制的,有画龙点睛之功效,使人赏心悦目,阅读轻松。
D.无须背诵数以百计的格言信条,只需记住一条: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对下面句中涉及的作家、作品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苏联的国歌,产生了《尼赫鲁自传》。
A.《易经》又称《周易》,儒家经典之一。其卦辞相传是周文王在狱中所作。
B.《正气歌》是南宋将领文天祥在狱中的诗作,表现了宁死不降的气节。
C.苏联的国歌是《自由引导人民》。
D.《尼赫鲁自传》是印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尼赫鲁在狱中创作的。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艾青诗选》你读了吗?下面对诗人艾青及其诗作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出生于浙江金华一个地主的家庭,他在发表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时,使用了“艾青”这一笔名。
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作品《我爱这土地》里感人心腑的诗句。
C.《镜子》是一首哲理小诗,诗中有“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这样充满对生命本质进行思考的诗句。
D.自由体长诗《向太阳》、《火把》的创作,为诗人赢得了“‘太阳与火把’的歌手”的美誉。
7.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默写
(1)李商隐《无题》中,常被后人用来赞美至死不渝的爱情或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是望月,自居易用“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抒发深切的骨肉分离之情,而苏轼则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用“_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福。
(3)在韩愈的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与李白的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沁园春·雪》中,能传达出词人雄视千古的壮志豪情,表现出词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入冬以来,呼和浩特频降大雪。
【1】请你借雪景而发古人之情思,写出两句描写雪景的古诗,或写出两个含“雪”的成语。
【2】大雪造成道路交通的拥堵,行路人多有不良情绪产生,请你为此编辑一条引导行路人情绪平稳安静、积极轻松的温馨提示语,最多不超过20个字。
【3】见雪而欣悦,同学们都为打雪仗而跃跃欲试。但是学校却通知:禁止打雪仗。请在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
(1)请你用精练的语言代表同学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陈述你们想打雪仗的理由。(三条即可)
(2)请你从学校管理者的角色出发,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简明陈述禁止打雪仗的理由。(三条即可)
9.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丙)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①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②不登③,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④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⑤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⑥酒,瀹⑦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选自苏轼《超然台记》)
(注释)①背:远离。②比:连续,常常。③登:丰收。④安:以……为安,这里是习惯的意思。⑤葺(qì):原指用茅草覆盖房子,后泛指修理房屋。⑥秫(shú):黏高粱,可以做烧酒。⑦瀹(yuè):煮。
【1】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1)沙鸥翔集
(2)佳木秀而繁阴
(3)余自钱塘移守胶西
(4)处之期年
【2】用“/”为(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政通人和 阡陌交通
B.春和景明 四时之景
C.长烟一空 长堤一痕
D.把酒临风 临溪而渔
【4】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而不知人之乐 人固疑余之不乐也
B.醒能述以文者 以修补破败
C.醒能述以文者 发之白者
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闻而赋之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3)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
【6】(丙)文中点明“超然台”得名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7】三篇选文都谈“乐”,(甲)文表现了范仲淹______________的人格境界,(乙)文表现了欧阳修_______的政治理想,(丙)文表现了苏轼_______的人生态度。(用四字短语填空)
10.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智取生辰纲》(节选),完成文后各题。
智取生辰纲(节选)
施耐庵
次日早,起五更,在府里把担仗都摆在厅前。老都管和两个虞候又将一小担财帛,共十一担,拣了十一个壮健的厢禁军,都做脚夫打扮。杨志戴上凉笠儿,穿着青纱衫子,系了缠带行履麻鞋,跨口腰刀,提条朴刀。老都管也打扮做个客人模样。两个虞候假装做跟的伴当。各人都拿了条朴刀,又带几根藤条。梁中书付与了札付书呈。一行人都吃得饱了,在厅上拜辞了梁中书。看那军人担仗起程,杨志和谢都管、两个虞候监押着,一行共是十五人,离了梁府,出得北京城门,取大路投东京进发。五里单牌,十里双牌。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虽是晴明得好,只是酷热难行。
今日杨志这一行人,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只得在路途上行。自离了这北京五七日,端的只是起五更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便歇。五七日后,人家渐少,行客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那十一个厢禁军,担子又重,无有一个稍轻。天气热了,行不得,见着林子便要去歇息。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两个虞候虽只背些包裹行李,也气喘了行不上。杨志也嗔道:“你两个好不晓事!这干系须是俺的!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却在背后也慢慢地挨。这路上不是耍处!”那虞候道:“不是我两个要慢走,其实热了行不动,因此落后。前日只是趁早凉走,如今怎地正热里要行?正是好歹不均匀!”杨志道:“你这般说话,却似放屁!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尴尬去处。若不日里赶过去,谁敢五更半夜走?”两个虞候口里不道,肚中寻思:“这厮不直得便骂人!”
杨志提了朴刀,拿着藤条,自去赶那担子。两个虞候坐在柳阴树下等得老都管来。两个虞候告诉道:“杨家那厮,强杀只是我相公门下一个提辖!直这般做大!”老都管道:“须是相公当面分付道:休要和他别拗。因此我不做声。这两日也看他不得。权且奈他。”两个虞候道:“相公也只是人情话儿,都管自做个主便了。”老都管又道:“且奈他一奈。”当日行到申牌时分,寻得一个客店里歇了。那十一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对老都管说道:“我们不幸做了军健,情知道被差出来。这般火似热的天气,又挑着重担。这两日又不拣早凉行,动不动老大藤条打来。都是一般父母皮肉,我们直恁地苦!”老都管道:“你们不要怨怅,巴到东京时,我自赏你。”众军汉道:“若是似都管看待我们时,并不敢怨怅。”又过了一夜。次日,天色未明,众人跳起来趁早凉起身去。杨志跳
起来喝道:“那里去!且睡了,却理会。”众军汉道:“趁早不走,日里热时走不得,却打我们!”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甚么!”拿了藤条要打。众军忍气吞声,只得睡了。当日直到辰牌时分,慢慢地打火吃了饭走。一路上赶打着,不许投凉处歇。那十一个厢禁军口里喃喃讷讷地怨怅。两个虞候在老都管面前絮絮聒聒地搬口。老都管听了,也不着意,心内自恼他。
话休絮繁。似此行了十四五日,那十四个人,没一个不怨怅杨志。当日客店里,辰牌时分,慢慢地打火吃了早饭行。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日十分大热。
【1】《水浒传》的语言是元朝时期白话,很多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跟现代汉语不同。对下面文中加点词语意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今日杨志这一行人,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
②端的只是起五更趁早凉便行。
③这干系须是俺的。
④都是一般父母皮肉,我们直恁地苦。
A.①赶 ②真的 ③责任 ④如此
B.①取道 ②确实 ③关系 ④这样
C.①赶 ②真的 ③关系 ④真的
D.①得到 ②这样 ③责任 ④确实
【2】下面对文中的古代文学文化常识解说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老都管和两个虞候又将一小担财帛,共十一担,拣了十一个壮健的厢禁军,都做脚夫打扮。
虞候:宋时官僚雇佣的侍从。厢禁军:宋朝的军制,指各州警备的军队。
B.一行共十五人,离了梁府,出得北京城门,取大路投东京进发。
北京:旧时的北京城。东京:北宋国都汴梁,今河南开封。
C.五里单牌,十里双牌。……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
单牌、双牌:古代驿站路旁记里程的标志,单数里程称“单牌”,双数里程称“双牌”。
辰牌、申时:辰牌指古代报时的时牌。辰时,相当于上午七时至九时,这是古代地支记时法,由辰时经巳时、午时、未时,到申时应是下午三时至五时。
D.你不替洒家打这夫子。
洒家:宋元时期关西一带男子的自称,相当于“咱”。夫子:相当于“先生”,这里指脚夫。
【3】根据小说情境,研读文中画线部分的对话内容,具体分析杨志的性格特点。
【4】参照下面(链接材料1),研读选文最后一段画线句,仔细体会它蕴涵了哪些意蕴?
(链接材料1)
语言上,《水浒传》用的是古代白话,质朴生动,洗练明快,富有表现力,显示出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力。如“景阳冈武松打虎”一节,写武松看了带有印信的榜文,知道真有老虎,又怕折返回去被酒家耻笑,只好硬着头皮,“一步步上那冈上来。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这几句描写,既点出了老虎出来觅食的时间,又写出了人物惶恐不安的心境,还渲染出恐怖悲凉的气氛,读起来令人毛骨悚然。像这样精彩的细节描写,只有精读细读,才能体会出其中意蕴。
11. 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水浒传>背后的故事》(节选)及(链接材料2),完成文后问题。
《水浒传》背后的故事(节选)
王族
在20多岁的时候,施耐庵产生了写《水浒传》的想法,他产生这一想法的原因与当时民间流传的宋江起义的故事有关。施耐庵听到这个故事时,它已被民间说唱艺人改成话本和杂剧四处吟唱,话本中说宋江领导的武装力量有36位首领,他们一干人马在山东和河北等地劫富济贫,惩恶扬善,让官府闻风丧胆,不敢接近他们半步。血气方刚的施耐庵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细心打听它的来龙去脉,不久便又知道了“石头孙立”“青面兽杨志”“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等话本名目,这些都为他日后创作《水浒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史载,施耐庵出生于苏州船家,换句话说也就是湖上打鱼人家。时处元末明初,他自小见到了很多朝廷欺压百姓的事情,在内心产生出愤懑情绪,并渴望用自己的行动反抗朝廷暴行。但他知道,以实际行动反抗是不可能的,只能用笔去揭示朝廷黑暗,可他只是一个打鱼人家的儿子,加之家里一直强调他的学业,所以他着实没有能力把内心想法付诸实际行动。《水浒传》的第一次创作激情,就这样在他内心慢慢隐藏了起来。
后来,他又读到了《宣和遗事》一书,其中涉及宋江故事的内容更是让他兴奋不已,于是再次下决心要写宋江的故事。他觉得《宣和遗事》可作为创作的一个提纲,自己完全可以以此线索写下去。这样一想,他无比高兴,觉得一本书已经有了基本的雏形。
此时的施耐庵还是一个寒窗苦读的书生,他要走的道路,是像所有的读书人一样去考科举。在第二年赴元大都会试时名落孙山,只把一个失望的身影拖回了家中。
会试落第的举人,有点不上不下的尴尬,但不论怎样,施耐庵才30岁,还得咬紧牙关去奋斗。回家后不久,经朋友推荐,他到山东郓城任了训导。在这一段时间内,他听到了很多梁山泊宋江等好汉们的故事:
山分八寨,旗列五方。交情浑似股肱,义气真同骨肉。断金亭上,高悬石绿之碑。忠义堂前,特扁金书之额。总兵主将,山东豪杰宋公明。协赞军权,河北英雄卢俊义……
虽然这是施耐庵在后来写下的介绍水泊梁山的文字,但实际上与他在郓城的听闻是分不开的,有很多类似梁山108将的细节,都是他与人们的闲聊中听来的,日后处理一下,便变成了小说故事。
在郓城的那几年,施耐庵一下子又有了兴趣,足迹遍访民间,搜集他们反抗朝廷,与官府作斗争的事件。梁山好汉们的豪情,以及生死不惧、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聚义行为,再一次让他热血沸腾,他内心强烈涌动着创作《水浒传》的激情。从最初产生这一念头,几年时间过去,他其实一直下意识地在为写这部书做准备,现在资料齐全,他又在山东,周遭是业已熟悉的山东风土人情,是到了动笔的时候了。
但施耐庵又犹豫了。他犹豫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当时已有多地的农民起义,此书一经写出,必挠到朝廷的痒痛之处,给自己惹来麻烦,所以要慎重行事;二是自己的仕途不尽如人意,还想通过科举考进士,所以还是先不要写一部会给自息惹麻烦的书为好。
前后一衡量,施耐庵觉得当时不是动笔的最佳时机,于是便又专注于苦读,准备科考。关于《水浒传》的第二次像洪流一般的创作激情,又被他压制在了内心。
35岁那年,苦读数载的施耐庵终于遂其所愿,考中了进士。朝廷一纸令书,将他从郓城调往钱塘(杭州)县任知县。在钱塘只当了两年的知县,他便果绝地辞官,为自己的仕途画上了一个匆忙的句号。这与他渴望创作《水浒传》有很大的关系。乱世已始,不会再有谁找他的麻烦,他可以动笔了。纵观中国古典名著,有很多都是作者毅然决然为其舍弃自身利益,专注于著述,才使其问世的。施耐庵之于《水浒传》,便也是此等情景。
施耐庵还走在回苏州的路上,张士诚、朱元璋等人揭竿而起的消息已广为传播。他刚到苏州不久,张士诚的起义大军便占领苏州,蓄意一夺天下。按说,施耐庵应该避开乱世兵伐,寻找一个安静角落一心一意写《水浒传》才是,他辞官的目的不也正在此吗?但他因小时候目睹太多朝廷欺压百姓而产生的愤懑情绪在这时爆发而出,致使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投笔从戎,入军营去给张士诚当幕僚。
如此一来《水浒传》便又写不成了。较之于前两次汹涌的创作激情,这次创作激情因他有辞官之举,所以到来得既从容而又合理,但他出人意料地又将其压制下去了。他为何如此呢?原因只有一个,他视张士诚的农民武装力量为水泊梁山宋江们的另一种影子,所以他要深入张士诚军队中,去体验这些出身底层、因挨苦受难而奋起反抗的农民的精神之痛和内心挣扎。在张士诚军营中,他目睹了他们迥然不同于普通百姓的生活和首领们的习性。这些都为他日后写《水浒传》储备了丰富的素材。
张士诚的起义是成功的,但张士诚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不思醒悟,手下将领日益骄逸,已丧失了战斗士气。施耐庵不忍心看着张士诚沦落,便去劝张士诚应戒骄戒躁,以振军心士气为重。张士诚听不进去,而且对施耐庵产生了反感情绪。无奈,施耐庵不得不借故离开了张士诚的军营。
再回苏州,施耐庵已了无牵挂,在幽深的小巷中以教书的方式隐居起来,开始动笔写《水浒传》。先前几次汹涌的创作激情,历经数次生命波折,至此已十分平静,他可以潜心撰写《水浒传》了。
应该说,这是他等了很多年的一部书。他之所以等,实际上是因为浮华在眼前尚未散尽,当他把早年在内心树立的目标一一追逐,体验了失落与无奈的折磨之后,他的内心才能得到统一和归结。人大致都是如此,犹如初秋之际总想留住
所有的叶片,待肃杀的秋风一通猛吹,最后留存的,方为最珍贵,也最能温暖心灵。所以说,人的一生,也就是不断丧失,又不断发现的过程。关键就看能否经得起丧失,又会有多少发现。
施耐庵经历了很多,也放弃了很多,现在,终于迎来了写一部书的最佳时机。
(有删改)
(链接材料2)
早期长篇白话小说,都是在宋元以来民间故事和说书底本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的,小说的人物语言贴近当时的生活,活灵活现,这绝不是单纯向书本讨生活的文人所能做到的。如武松被发配到孟州,在牢房中不肯行贿,差拨恼羞成怒道:“你也是安眉带眼的人,直须要我开口说。你是景阳冈打虎的好汉,阳谷县做都头,只道你晓事,如何这等不达时务!你敢来我这里,猫儿也不吃你打了!”这种俚俗而又生动的语言,在后来的文人小说中已不多见。另一方面,早期白话小说毕竟是由文人雅士最终加工完成的,它的叙事、描写语言,多是白描式的,简洁洗练,极富表现力。
根据《<水浒传>背后的故事》(节选),请你为(链接材料2)《水浒传》小说语言的贴近生活、活灵活现,“绝不是单纯向书本讨生活的文人所能做到的”观点,拟写出充分的事实论据。(百字左右)
12.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读《怀疑与学问》,完成文后各题。
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
“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身视察。做学问也是这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他的哲学就建立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 ):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1】下面的几个句子是从文中括号处抽取出来的。请你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还原到文中,应该是 __________(只写序号)
①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 ②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
③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④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
【2】议论文要观点明确,论证严密。请认真阅读这篇文章,围绕顾颉刚先生的观点列出文章的提纲,体现他的论证思路。
【3】根据顾颉刚先生这篇文章给你的启发,请你阅读(链接材料3),就这段材料提出两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链接材料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周易》,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而君子处世,也应该遵循天道,刚毅坚韧,持之以恒,努力奋进。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
13. 作文 详细信息
小作文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①。倚东风,豪兴徜徉②。小园几许③,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注:①陂(bēi)塘:池塘。②徜徉(cháng yáng):闲游,安闲自在步行。③几许:多少,这里表示园子不大。
这是北宋词人秦观《行香子》的上阕。请你品读赏析,想象那醉心的田园春景,用第一人称将其改写为一段描情绘景的散文。百字左右。
14. 作文 详细信息
大作文
京城第一大玩家王世襄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如连玩都玩不好,还能把工作干好吗?他不仅在“玩”中做出了许多学问,而且他豁达、洒脱、充满文化趣味的人生态度本身就是一笔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
请你以《我的玩趣》为题作文。可以向你的同龄人介绍介绍你感兴趣的“玩”,也可以写写你在玩耍中的乐趣,你得到的成长教训、生命启示等等。
要求:(1)写真话、抒真情、有真感悟。(2)600字左右,字迹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