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下半期开学考试历史在线考试题带答案和解析(海南省万宁市北师大万宁附中)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此机构的官员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此机构出现于
A. 唐朝
B. 宋朝
C. 明朝
D. 清朝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初实行的工匠制度下,由政府采取强制手段,征集有工艺技术的人到官府从事繁重的无偿劳动。明代中后期,政府允许工匠们缴银代役,即向政府上交一定的银钱,可以免去劳役。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人身依附关系削弱 B.官营手工业的衰退
C.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D.商品货币经济的发达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 皇权渐趋衰落 B. 君主集权加强
C. 内阁取代六部 D. 首辅权力失控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林则徐说:“烟不禁绝,国日贫,十余年后,岂惟无可筹之饷,抑且无可用之兵。”这句话旨在
A. 说明鸦片输入危害
B. 抨击政府军备废弛
C. 建议增加财政收入
D. 提出扩充军队数量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因造不出火药,竟称“中国天气异于外国,与造此药不宜”。这表明,洋务企业
A. 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B. 过度依赖西方技术
C. 逐渐成为外资企业
D. 所雇洋匠皆为外行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甲午中日战争开始之前,李鸿章争取列强出面调停,并且要求前线清军“静守勿动”“可守则守,不可守则退”。李鸿章上述做法的实际结果是
A.贻误战机,造成清军士气低落
B.造成列强矛盾,形成有利局势
C.有理有节,未给日军战争借口
D.运用外交手段,避免战争损失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晚清政府推行的自救运动“新政”和“预备立宪”,虽没有挽救清朝走向灭亡的命运,但是客观上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直接促使了武昌起义的爆发
B. 加强了清政府的综合实力
C. 阻挡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D. 为酝酿民主革命创造条件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们都是不惊于前驱的勇士,但是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孤独者,他们很少可以找到附和之声。”材料说明新文化运动
A. 具有急功近利的倾向
B. 遭到人民群众的反对
C. 批判封建思想不彻底
D. 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古代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说,1912年1月11日的《民立报》却传出了发自女界的另一种声音“天下兴亡,匹妇有责”。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 民主科学观念深入人心
B. 近代女权意识逐渐增强
C. 社会生活日趋现代时尚
D. 封建正统思想已经瓦解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万里长征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遵城举会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诗中的“会”
A. 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B. 结束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C. 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 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地缘变化:长征不为人知的意义》中写道 “经过长征之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与蒋介石集团的地缘矛盾明显缓解,在中日民族矛盾日渐加剧的情况下,出现了国共两党和平共处乃至联合抗战的可能性,所以说当时国内政治格局和国共政策的所有变化都与长征带来的地缘变化有关。”此材料认为长征( )
A. 消除了国共两党的分歧 B. 有利于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
C. 是中国共.产.党成熟的标志 D. 留下了坚忍不拔的长征精神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毛.泽东说:“政协的性质有别于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它也不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政协是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统一战线组织。”毛.泽东这一论述的背景是
A. 解放后共同筹建新中国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C. 政治协商制度初步确立 D. 文化大革.命中制度破坏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部宪法鲜明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和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共同繁荣原则
C.人民民主原则
D.民族平等原则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针对与会国家间的矛盾和分歧,周恩来提出的方针是
A. “另起炉灶”
B. “一边倒”
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 “求同存异”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对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国民经济建设方针的注解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
B.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D.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一幅对联,上联是“放开肚皮吃饱饭”,下联是“鼓足干劲加油干”,横批是“坐吃山空”,该对联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 过渡时期
B.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 人民公社化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78年以后,中国开始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③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④改变了农村土地的所有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她的回忆录中谈到中英《联合声明》时承认:英国在谈判开始时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还中国,到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这是应该不情愿而又不得不做的。英国“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 英国深受国内经济危机困扰
B. 中国高超的外交技巧和不妥协的态度
C. 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D. 英国需要中国广阔的市场
19.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
材料二 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建置。……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李孔怀《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结合材料一概括元朝行省制度的基本特征。
(2)材料二、三反映了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
20. 详细信息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反侵略、民主的历史,解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春英国议会在辩论中国对中国的出兵是否合理的问题时,“反对派拒绝支持以一种恶毒的、有伤道德的交易而进行战争”,反对政府的政策。
材料二: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织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逼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步。如果曲解理由与正义的观念,现在我们不去为我们和他们之间商务关系上的合理利益而采取被迫采取的态度,这种想法就太唐吉·坷德了。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士不可估量的。”
——《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史料》
(1)材料一中的“反对派”为何反对政府的政策?(不得摘抄原文)
(2)根据材料二,概括莫克·维卡表达的主要观点。
21. 详细信息
维新变法十分注重报刊舆论的宣传。阅读材料:
材料一:戊戌变法时期,在维新派的带动下,国人自办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各地涌现,形成了国人办近代报刊的第一个高潮。在1895~1898年期间,特别是1897和1898两年,国人新办报刊达94种……居主导地位的是时政性综合报刊和讲求新学的报刊。
——方汉奇、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简史》
材料二:诚以此两自由苟失坠,则行政之权限万不能立,国民之权利万不能完也。而报馆者即据出版言论两自由,以实行监督政府之天职者也。故一国之业报馆者,苟认定此天职而实践之,则良政治必于是出焉。……诚哉,报馆者摧陷专制之戈矛,防卫国民之甲胄也。……故今日吾国政治之或进化、或坠落,其功罪不可不专属诸报馆。
——梁启超《敬告我同业诺君》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戊戌变法时期“国人办近代报刊第一个高潮”形成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国内南北“据主导地位的时政性综合报刊”的名称。
(2)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认为报纸推动国家政治进化的理由。
22.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放后的深圳,1984年共与客商签订885个项目,协议投资额达51亿港元,其中中外合资合营的投资额占总投资额的90.3%。与此同时,深圳人口激增,到1983年底就从原来的2万增至30万,蔬菜供应空前紧张。当时国家统一定价青菜0.05元/斤,深圳种菜成本是0.3元/斤。后来开放市场,让市场决定菜价,菜价飙升至1.2元/斤,后稳定在0.4元/斤。
——摘编自《深圳口述史》
(1)结合所学,写出除深圳外的经济特区二例。根据材料一,概括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经验。
材料二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
(2)概括材料二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改革”和“开放”两个方面说明“南方谈话”带来的深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