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高一下册期末历史题带答案和解析(河南省洛阳市)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周灭商后,面对广大的土地和空间,摈弃了夏商时代的外服制统治方式,而将土地分封给功臣、子弟和臣服的异姓诸侯,让他们去拓荒、保土和安民,推广周天子的一统政治。这说明西周的分封制
A. 确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B. 强化了周天子对地方直接控制
C. 保证了统治秩序稳定
D. 推动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宋太祖时期曾颁布诏令,要求科举及第举人不得“辄拜知贡举官”,不得称呼考官为恩门、师门,亦不得自称门生,而只能称“天子门生”。这些诏令
A.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B. 有利于皇权的加强
C. 推进科举的制度化
D. 打击了贵族的特权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利维坦》中,霍布斯谈到:“古希腊人经常推崇的自由,不是个人的自由,而是国家的自由。”由此可知,古希腊
A. 个人自由缺乏制度保障
B. 民主政治进人衰退时期
C. 城邦政治注重集体意志
D. 城邦剥夺公民个人自由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制定了内容广泛,条文比较明晰的《十ニ铜表法》・实现了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转变。这一转变
A. 目的在于维护平民的利益
B. 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C. 缓和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D. 适应了外来移民的需要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688年11月,荷兰执政威廉率领远征军登陆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出逃。英国议会通过了詹姆士二世“退位”的决议,正式立威廉为国王,玛丽为女王。此举
A. 冲击了传统的“君权神授”观念
B. 使英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C. 意在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 解决了英国国王与议会间的矛盾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仅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在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1884年,法国议会又通过决议“政府的共和国形式不得作为宪法修改提议的对象”。这反映出当时的法国
A. 总统和议会之间相互制约
B. 君主派的力量仍然强大
C. 民主政治进程具有曲折性
D. 总统共和制更符合国情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示意图(单位:万英镑)。图中所示现象


A. 说明闭关锁国政策仍然在执行
B. 表明传统自然经济未发生变化
C. 缘于近代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
D. 成为列强再次武装侵华的原因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袁世凯幕僚张一鏖曾说“清之亡实亡于庚子而非亡于・辛亥”。孙中山则说庚子事变后,“同情革命的與论大增。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导致该认识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庚子事变后
A. 清政府的民族抵抗意识丧失
B.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C. 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D. 民族民主意识开始觉醒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31年的一份中共党内出版物论述:要反对“枪杆子主义”和“农民意识的地方观念和保守观念”,要准备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以期达到革命在“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上述主张
A. 推动了工农革命根据地的壮大
B. 直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C. 未能正确认识当时中国的国情
D. 体现了党中央坚持右倾错误方针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35年,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36年又改为民主共和国。1937年,工农民主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回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指导。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共两党开始由对峙走向合作
B. 适应民族革命战争的需要
C. 国共达成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这一军事行动


A. 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B. 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展开战略反攻
C. 使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D.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解释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列宁这样说道:“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对列宁的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 生产力的发展将必然导致革命
B. 1871年是革命条件成熟与否的分水岭
C. 巴黎公社失败具有历史必然性
D. 在无产阶级准备成熟前不要进行革命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通过这次会议,印度支那的战火熄灭了,越南北部完全解放,这就再一次打乱了美国从朝鲜、台湾、印度支那三条战线威胁新中国的战略部署,现固了中国南方边陲的安全。”这次会议
A. 打破了美国对新中国的外交孤立
B. 表明新中国外交已走向国际舞台
C. 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D. 增强了新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1952年苏联报刊上的一幅漫画,漫画左下角的美国人在呼呼“和平、防卫、裁军”,而美国将军正在欧洲地图上标注美国的军事基地。(右上角的CCCP是苏联国名的俄文缩写)这反映了


A. 美苏重新划分势力范围
B. 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出现
C. 美国加紧控制欧洲各国
D. 美苏之间的对立日益加剧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48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1948年对外援助法》,规定“马歇尔计划”的金额应逐年审批,不确定4年的总金额,拨款53亿美元作为头15个月的援欧资金,但只是最大限额,并规定受援国须承担某些具体义务。据此可知,马歇尔计划
A. 依靠的是民间和私人资本
B. 有利于加强美国控制西欧
C. 美国和西欧处于平等地位
D. 国会负责该计划具体实施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56年,南斯拉夫、印度、埃及三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公报》,强调坚持民族独立反对参加对立的军事集团,这成为不结盟运动的前奏。该公报的发表
A. 推动了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出现
B. 标志着发展中国家登上了国际舞台
C. 目的在于摆脱美苏大国的控制
D. 表明发展中国家走上了联合的道路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据史料记载,南宋时湖南、湖北一带、“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大商则聚小家之所有,小舟亦附大舰同营,辗转贩菜,以规厚利。父子相袭,习以为俗”这表明当时两湖地区
A. 稻米的商品化程度较高
B. 商人垄断粮食贸易
C. 已成为全国的粮食中心
D.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汉武帝时,在全国27个都国设立了36处盐官,置盐官令和盐官丞具体负责;在40个郡国设立了50处铁官,置铁官令和铁官丞具体负责。这反映了西汉
A. 政府加强对盐铁经营的管理
B. 盐铁行业发展迅速
C. 民间私营工商业发展的滞后
D. 重视解决民生问题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6~18世纪,欧洲从海外进口的商品主要是香料、烟草、蔗糖、茶、咖啡、瓷器等;19世纪,欧洲在海外寻求的主要产品逐渐成为金属、植物油、染料、棉花和麻等。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世界市场规模的扩大
B. 欧洲生产方式的变革
C. 全球殖民强国的更替
D. 亚非拉美地区的衰落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47年,英国爆发经济危机并波及欧洲,1857年,英国再次爆发经济危机却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性
B. 民主制度的普遍确立
C.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D.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民国初年到1920年,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达到年均8%;1927~-1936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黄金十年。这两个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 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B. 国内政治局面的稳定
C. 政府扶持国民经济的发展
D. 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38年国民政府规定,工矿业、制造军用品的工业和电器工业,得收归政府办理或由政府投资合办;生活日用必需物品,经济部“随时分别种类地域,直接经营之”。这一规定
A. 导致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B. 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 强化了国民党一党专政
D. 消除了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61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决定在1960年底城镇人口1.29亿的基数上,三年内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以上。到1961年底,全国减少城镇人ロ1300万,其中,精简职工950万人。该政策
A. 意在缓解严重的经济困难
B. 加速了农村的城镇化进程
C. 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 有利于工业布局的合理化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一五”计划时期,国家将东北地区作为经济建设的重点;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家将东部沿海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影响这两次决策的共同因素是
A. 苏联对我国的积极援助
B. 国内阶级矛盾的发展变化
C. 对国家安全战略的考虑
D. 便于接受国外资金和技术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罗斯福指出:1936年全国47%的家庭和个人的年均收入不足1000美元,而1.5%的家庭的收入相当于这47%的家庭的总收入;少数人暴富而多数人贫穷,民主制度国家的自由就不会是安全的。这说明“新政”的根本目的在于
A. 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
B. 防止贫富差距过大
C. 维护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D. 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2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接近10%,有25%的企业开工不足。里根上台后…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出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这表明当时的美国
A. 社会阶层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B. 开创了西方福利制度的先河
C. 试图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 加强了政府对经济宏观调控
2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21年7月,为了燃料供应,苏维埃政府建立了“顿巴斯小煤矿利用委员会”,把小型煤矿出租给私人。这些煤矿采煤量占到顿巴斯总采煤量的11.9%。这表明苏维埃政府
A. 保留部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效果有限
C. 注重利用市场规律发展经济
D. 加速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2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到1940年,原本落后的苏联东部地区建起了具有全国意义的煤炭、冶金、石油、机械、化工等产业基地,其工业总产值相对于1913年增长了13.5倍,超过了同期全苏工业增长的平均值。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苏联大量引进欧美新技术
B. 原有工业布局的逐渐调整
C. 苏联人民饱满的建设热情
D. 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推动
2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57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保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6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帮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上述举措表明苏联
A. 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B. 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 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
D. 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3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30年3月美国通过的《霍利——斯穆特关税法》规定,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从40%升至48%。其他国家纷纷做出反应,全球贸易总量缩水达60%以上。针对这一现象,二战后国际社会采取的措施是成立
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C. 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D. 北美自由贸易区
3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99年1月,欧元在欧盟各成员国范围内正式发行,被11个欧洲国家承认为官方货币。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流通货币和第二大储备货币。欧元的问世
A. 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B. 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C. 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D. 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3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4年北京APEC会议指出,过去25年,APEC成员经济体平均实施关税降低超过10个百分点,推动区域内贸易额和区域总贸易额提升7倍。这说明APEC的成立
A. 使成员国间贸易壁垒消除
B. 得益于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C. 受到其他经济组织的欢迎
D. 促进了亚太地区经济发展
33.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私营手エ业主要集中于盐铁业。唐代以前,私营手工业主要以农民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小作坊的形式进行。唐宋以后,除纺织品外,城乡所需的日常用具及用品也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エ业,江西景德镇的民窑达到二三百座,窑身比官窑大三四倍。明清时期,江南出现许多工商业市镇,一些手エ业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摘编自傳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李龙潜《明清经济史》等
材料二 传统观点认为:明清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它以生产技术的迟滞为其时代特征。实际上,随着明清时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手エ业技术出现了重大进步对开拓中国手エ业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都有重大的贡献。明清时期的中国手工业技术有较大的进步,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红茶、白檐、生丝、瓷器等手工业产品对国际市场的开拓;其二,基础工业冶金技术的进步;其三,手エ业中机械使用的水平;其四,手工业分工的细化与设备的大型化。实际上,中国的手エ业技术在西方エ业革命发生的前期,仍然不亚于西欧,只是在蒸汽机的发明之后,西欧国家的エ业才明显地超越中国。
——摘编自徐晓望《论明清时期中国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汉到清私营手工业的发展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中国手工业仍有较大进步的原因。
34.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00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认可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法人地位,正式授予其皇家特许状。这一时期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处于单次航海时代,即在每次出征前征集資金,当船只从亚洲栽满货物返航后,再将其进口货物或进口货物的销售,按照投资比例回馈给各个股东。然而,不管收益如何,每航海一次就清算一次的体制,终归难以同已经具备持久稳定组织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相抗衡。于是,相对持久稳定的合黄企业,包括多次航海的形式便被组织了起来。1657年,它确立有限责任制,开始步入快速发展时期。但随着エ业革命的进行,东印度公司的发展日益困难。1813年,英国议会通过特许状法案,终止其对印度貿易茎断权。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特许状法案,终止其对中国贸易垄断权。
——摘编自(日)浅田实《东印度公司——巨颜商业资本之兴衰》
材料二 一直以来,东印度公司在大多数作品中总是以负面的形象出现。在亚当·斯密等启蒙学者眼里,它是妨碍自由贸易的“反面代表”;而对于卡尔·马克思等左翼学者来说,它又是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代理人。但我们又不能忽略,它的确是实施现代企业制度的先驱者,是股份制的最早实践者,也是世界市场的推动者。
——摘编自严杰夫《东印度公司的阴影,仍未从全球化进程中消散》,《经济观察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东印度公司兴起的背景和经营方式的变化。
(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近代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扮演了多种角色。请任选其中一种角色,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的世界近代史相关知识予以阐释。(要求:明确写出所扮演的角色,阐释要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35.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6月3日北京学生爱国运动再掀高潮之际,上海的学、工、商界群起响应,成为五四运动由学生爱国运动普及为全民爱国运动的转折点。中国人民对政治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从而使政府再不能完全轻視社会民意的表达。学生对政治的热情并不始于五四运动,资产阶对政治的参与在清末則有明显的表现,唯有エ人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对政治的参与开始于五四运动,并表现出不可低估的阶级力量。中国エ人阶级成长为自为阶级时代的到来,对中国未来的政治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摘编自张海鹏主編《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后、从稚嫩到成热、从弱小到强大,一次次遭受挫敗,一次次カ挽狂潮,一次次浴火重生。1927年春夏,国民党叛变革命实行屠杀政策,使处于幼年时期的党猝不及防,遭到慘重损失。但是,党并没有被巨大的困难压倒,而是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领导人民顽强地战斗。…1934年10月,由于“左”倾错误,中央根据地红军末能打破敌人第五次“剿”,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南方其他根据地的红军也先后进行了长征。这次严重失误,使红军和根据地损失了90%,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力量几乎损失殆尽。中国革命再次濒临绝境。最终,中国共.产.党在挫折之后敦然奋起,推动了全民族抗日战争新局面兴起。
——摘编自何教亭《中国共.产.党95年来应对危局和困境的伟大实践及历史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的新特点,并概述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应对危局和困境做出的主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