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高三历史月考测验(2019年上半期)免费试卷完整版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西周的诸侯不仅要保持自身群体内部的团结,还要深入土著居民之中,更须与周王室保持密切的关系,以为藩屏。这说明分封制
A. 有利于周朝统治的巩固
B. 实现中央对地方直接管理
C. 避免了宗族内部的冲突
D. 弥合族群之间的巨大差异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学者研究认为,郡的设置最早出现在晋、秦边地。秦晋与戎狄邻,两国国君一般赋予郡守处置突发事变的权力,郡守可以征发郡壮丁,征收一郡财赋。据此可知,郡的设置
A. 表明两国实现了中央集权
B. 最初是为了满足军事需要
C. 成为地方的常设行政机构
D. 说明分封制已经趋于崩溃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汉武帝令御史大夫调查文帝陵园被盗一案,时任御史大夫的张汤想依照律法追查丞相庄青翟明知故纵之罪,丞相对此非常忧虑,据此可知张汤
A.佐助丞相,协理朝政
B.奉诏督办,并无实权
C.职在监察,典正法度
D.以卑临尊,架空相权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唐太宗时期,26位宰相中有三人是科举出身;高宗一朝41位宰相中科举出身者已增至13人;玄宗开元年间,27位宰相中科举出身者多达18人,高级官员和地方封疆大吏也大多出身进士。这反映唐朝( )
A.国家权力在地方的渗透 B.皇权专制体制迅速强化
C.官僚集团的精英化趋势 D.科举成为做官便捷途径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宋太宗选拔将领,重视其是否“循谨”,即能很好管束下属,武勇则次之。宋真宗御制武臣“敕七条”规定,将领的关键在于修身、守职及威严三项,无一条涉及果敢用兵等要求。由此可见宋朝初年
A. 治军突出理学思想
B. 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C. 制衡兵权管控过度
D. 铲除地方割据势力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洪武元年颁布的《大明令》申明,“不许乞养异姓为嗣,以乱宗族”。明朝后期修订的《问刑条例》则规定,“其财买义男,如恩养年久,配有室家者,照例同子孙论”。这一变化可以说明当时
A. 纲常伦理受到严重冲击
B. 宗法关系渐趋松弛
C. 异姓承继取代嫡子继承
D. 社会风俗急剧转变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公元前6世纪末,希腊雅典至少有150个到170个村社。村社的职能之一为登记本村社的公民,公民权的认可决定于所居住的村社机构的登记,而不像从前那样决定于氏族族籍,许多失去氏族族籍的外来自由民也取得了公民权。村社职能的扩大
A. 使个人自由受到一定的妨碍
B. 完善了雅典的权力运行机制
C. 意在保护雅典平民阶层利益
D. 推动了雅典城邦国家的形成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十二铜表法规定,“恩主诈欺门客的,让他充当牺牲”,“如果一个人欺诈他人财物,则需付双倍赔款”。这说明罗马法
A. 维护平民阶层的利益
B. 受到宗教神学束缚
C. 适应商品经济的需要
D. 强调社会道德教化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1832年伦敦等城市增加议员名额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当时英国


A. 议会权力至高无上
B. 新兴工业城市的崛起
C. 内阁权力开始膨胀
D. 工人获得了政治权利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美国独立之初,自由主义者相信天赋人权和个人自主,主张限制政府权力。到19世纪末,自由主义者反对垄断。新政时期,罗斯福总统则认为当经济的不平等造成政治的不平等时,自由便失去了意义。这反映出
A. 新政开创国家干预模式
B. 经济自由妨碍了政治自由
C. 垄断组织消除自由竞争
D. 自由主义是美国立国基础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按照“天朝”的逻辑,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剿夷”不力,之所以“剿夷”不力,是因为“奸臣”的破坏。如果沿海疆臣均同林则徐,如果军机阁辅均同林则徐,中国一定胜利。……按照此忠奸的理论,“天朝”今后的举措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免奸臣,用忠臣
C. 起用汉族官僚
D. 进行民主革命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学者指出:“今日没有人会替一手持枪、一手兜售毒品的恶霸行为辩护;但这一众所认同的观点,依旧未把毒品本身当作问题的关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人们不应忘记,近代历史上,以维护可耻的毒品贸易为目的发动的两次侵略战争发生在
A. 1840年、1856年
B. 1840年、1883年
C. 1860年、1894年
D. 1860年、1900年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为1907年《时事画报》上刊载的一幅有关清政府预备立宪的漫画《舆论》。画中左上角的葫芦里分别装的是“专制”、“立宪”,落款为依样”。画中老人口呼“立宪”,胸藏“专制”该漫画意在说明

A. 清政府无视群众民主政治的要求
B. 内忧外患迫使政府进行政治改革
C. 预备立宪使清政府陷入孤立境地
D. 国人看到了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为北洋政府开展的一系列旨在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外交活动

时间

外交活动

结构

1917年

一战期间,北洋政府声明废除与德、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执行

1919年

一战后参加巴黎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等要求

失败

1921—1922年

参加华盛顿会议,再次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等要求

达成部分目标

1924年

中苏签订《中苏协定》,规定了废除中俄间一切不平等条约等内容

苏联未认真执行

1925年

北洋政府向国联提出修改不平等条约案,开展废约外交

失败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北洋政府
A. 开启了中国近代意义的外交活动
B. 努力通过外交维护国家利益
C. 盲目追随欧美国家外交立场
D. 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不断向苏方强调日本对苏联也具有重大的也许是更大的威胁。政府要员陈立夫在与苏联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的谈话中也表示:“中国是日本进攻的首当其冲的目标,而苏联则是第二个。”这种做法旨在
A. 塑造中国积极抗战的形象
B. 提防日本对苏联的侵略
C. 为中国的持久抗战做准备
D. 赢取苏联的同情和帮助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42年10月,国民政府就晚清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分别开始与美、英两国进行谈判。美、英经过协商,主动提出废除两国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美、英做法意在
A. 维护中国国家主权
B. 激发中国抗日热情
C. 调解国共两党矛盾
D. 促进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38年11月至1940年春,各战区中国部队按统一部署向侵华日军发动了冬季攻势,攻击地区涉及绥、晋、豫、浙等广大地区,重点置于豫南、鄂西及皖南等地。这一军事行动
A. 迫使日军放弃速战速决计划
B. 使抗日战争转入战略反攻
C. 维持了正面战场的抗战态势
D. 说明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以下为晚清政府的一道上谕。与上谕中的“外侮”相关的是

A. 外国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B. “自强求富”改革由此开启
C.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 清廷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为近代漫画家杜宇所作,名为《贪食小犬,死不足惜》。漫画中左下方之手粗壮有力,袖口有“抵制日货”字样;右上方之手细软无力,袖口有“政府”字样;鱼身上有“青岛”字样。该漫画


A. 最有可能出现于国民革命运动北伐之时
B. 主要批判巴黎和会不尊中国主权的行径
C. 鲜明讽刺了清政府丧权辱国的丑陋嘴脸
D. 见证了群众运动下民族觉醒的历史事实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是抗日战争时期某一战役三个阶段的作战任务。该战役


A. 发生在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B. 主要采用阵地战的作战方式
C. 树立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
D. 提升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九一八”事变之后,《再生杂质》、《复兴月刊》等一些以“民族!复兴”为宗旨的刊物相继创刊,以探讨民族复兴为主要内容的书籍相继出版,知识界就“中华民族复兴”的有关问题纷纷发表文章,各抒己见。这揭示出中国近代民族复兴意识
A. 主要出现在近代出版界和知识界
B. 在社会不同领域存在严重分歧
C. 因民族危机加深而成为社会思潮
D. 推动了民族复兴实践的新发展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史后,制作了如下知识结构图。作者将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共同置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后的理由是


A. 奋斗目标一致
B. 革命任务一致
C. 斗争对象一致
D. 革命主体一致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35年,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36年,又改为民主共和国;1937年,工农民主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指导。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共两党开始由对峙走向合作
B. 国民大革命运动走向衰落
C. 国共达成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
D. 适应民族革命战争的需要
24.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史大事记

时间

大事

1840—1842年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新思想的萌发

19时期中期

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兴起

19世纪末

甲午战争列强瓜分中国戊戌变法

20世纪初

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

1912年到1919年

中华民国建立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20世纪20年代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国民大革命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0世纪30年代

红军长征遵义会议抗日战争

20世纪40年代

中共七大人民解放战争新中国的成立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围绕“中国近代历史的必由之路”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25. 简答题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94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在英美等国列强的默认下,寻找借口,悍然发动了蓄谋已久的甲午战争,由于中国清政府腐朽无能和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主和派”“投降派”的干扰,历时8个月的甲午之战终于以中国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强弩之末的庞大封建帝国在新兴的资本立义国家面前显得不堪一击。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及随后《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中国近代社会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影响。
——摘编自韦建新《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晌》
材料二抗战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对日本侵略者的胜利。在这场持续八年的战争中,中国付出了3500万人伤亡的代价,迎来了近代以来对外族入侵势力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华民族告别了孙中山先生曾喟叹的“一盘散沙、四分五裂”的状态,重新在战争中凝聚成一个整体,无论民族、不分地域、各个阶级,全员投入到这场战争中。可以说,抗战的胜利,也是中国作为现代民族国家的真正起点。但抗战胜利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此。放眼世界场域,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牵制了日本,使其无法“北进”攻打苏联或“南进”大平洋群岛,在同盟国的作战中发挥了重要的战略作用。
——摘编自《抗战:中国胜利的世界意义(二战中的中国贡献)》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甲午中日战争与抗日战争的不同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场战争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
26. 详细信息
国家治理体系随时代发展而不断演变。
材料一 元朔五年,武帝令各地诸侯王在封地之内分封弟子,由中央政府给予名号。划分全国为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直接代表皇帝监察十三州的二千石禄的高官乃至诸侯王。采用逐步将外廷权力转移至内廷的方法,一切文书、奏章、政令一概由内廷官吏执掌。设置太学,学生学业完毕后,即派往各政府机构任事。在全国各地设盐官38处,铁官48处,均统归大司农管辖,直属中央政府。
——摘编自《试论汉武帝的治国为政之道》
(1)依据材料概括汉武帝国家治理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分析这些措施的意义。
材料二 1832年6月,英国议会改革方案得到通过并经国王批准……56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选区被取消,31个有2000~4000人口的选区各减少1个议员席位。余出的143个议席中,各大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在选民资格方面,城市居民年收入房租或者交纳房租10镑以上者有选举权;农村中年收入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50镑以上的租地经营者享有选举权。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价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十五条本章所载民之权利,有认为增进公益、维持治安或非常紧急必要时,得依法律限制之。

《钦定宪法大纲》(节选)
君上大权
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三、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权……
四、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
附臣权利义务
二、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
九、臣民有遵守国家法律之义务



(3)依据材料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钦定宪法大纲》的不同,结合所学说明这种不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