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同步练习: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康熙十六年设立的南书房逐步形成为权力中心,“非崇班贵檩、上所亲信者不得入”。康熙十三年颁布谕旨:“著将翰林院、詹事府、国子监官员,每日轮四员,入直(值)南书房。”从而将初期只有两名入值大臣的南书房改为一次选四名入值。这一做法有利于
A. 防止南书房入值大臣擅权
B. 协调满汉贵族之间的关系
C. 利用不同机构以分权制衡
D. 扩大南书房参与决策的权力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北宋立国之初,建立了中书、枢密院“对持大柄”的二府制度;宋太宗时,改为“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覆奏而后行”,并成为定制。这一演变反映了宋代
A. 相权分割,专制皇权加强
B. 政出多门,中央集权削弱
C. 官员增多,行政效能提升
D. 多相设置,皇权遭遇威胁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此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而汉、唐州郡地方政府之地位,渺不再得。此制大体上为明、清所承袭,于地方政事之推进,有莫大损害。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这说明该制度
A. 地方缺乏自主,不利地方政事推进
B. 是中央派出机构,非地方行政机构
C. 所辖地区广阔,并且拥有较大权力
D.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为后世沿用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元朝初年,政府废除科举制。1313年,政府恢复科举制,采用蒙、汉分开考试,最终录取忽都答儿、张起岩等五十六人为进士,蒙、汉各半。这反映了
A. 政府对科举考试内容进行创新
B. 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交融
C. 实行蒙汉平等的民族团结政策
D. 科举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初,每岁各地官粮在运送京城途中会发生一定“损耗”(因人为、霉变等因素导致的损失),故地方官员往往持盖有印章的空白账本抵京后再据实数填写账目。朱元璋认为“先印而后书”实乃欺君罔上,罪及数万人,史称“空印案”。这一事件凸显出( )
A. 地方吏治腐败严重 B. 中央集权遭到破坏
C. 财经制度严重僵化 D. 君权至上不容挑战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汉初诸吕叛乱时,郡县官吏消极观望,未闻有讨伐诸吕者。是齐王刘襄、琅琊王刘泽等刘氏子弟发兵讨伐,一举诛灭了诸吕,维护了刘氏统一政权。这表明汉初封国制度有利于
A. 加强君主专制
B. 削弱中央集权
C. 稳定政治局势
D. 解决王国问题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汉惠帝时期在全国各郡和地方王国设置监御史,每年要定期到中央汇报工作;为了防止他们与郡守、侯王勾结,还要每两年轮换一次。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监御史
A. 代替郡守执掌地方管理
B. 行使御史大夫的职能
C. 成功防止地方侯国割据
D. 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文献通考》载,唐代监察御史“选拜多自京畿县尉”;玄宗诏定:“凡官不历州县者,不拟台省”;肃宗时重申“御史须曾任州县理人官者,方得荐用”。这说明唐代选任监察官员
A.用于维持地方的治安
B.是由皇帝个人钦定的
C.强调人选的实践经历
D.是由地方官员推荐的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唐代招生限文武官员五品以上子孙,宋代招生可招庶民的俊异者。这一变化有助于
A. 皇权向社会基层扩展
B. 增强中央政府的向心力
C. 削弱地方官员的权力
D. 强化基层百姓的德行修养
10.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初,皇帝下令废除中书省,不再设丞相,原来的皇帝—中书省—六部的政治体制发生变化,出现皇帝直接指挥六部的格局。皇帝既是决策首脑,又是行政首脑,事无巨细须经皇帝批准,于是,皇帝设辅佐机构内阁,帮助处理奏章,但内阁票拟之后的“批红”权,一直掌扱在皇帝的手中。明朝省级行政实行三司分治制度,都直接向朝廷负责,以确保中央对地方权力的有效控制。这是明朝在行政制度改革方面的成功之处,也是明朝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的制度保障。
材料二明朝在立国之初,着手制定《大明律》,又颁布《大明令》,还不断颁行“榜文禁例”。作为法典的“律”与“例”,在司法屈面必须遵守“准情用法”的原則,行政官员在处理形形色色关于赋税、治安等方面的诉讼案件过程中,其“自由裁量权”受到严格限制,使“引经决狱”网开一面的司法善意受到制约,同时使凭着个人好恶情绪任意作出司法结论的行为受到一定的限制。然而,在司法过程中仍然出现官吏利用法律条款的复杂性、权柄倒持“玩法舞弊”的情况,但与过去“任人”执法、无视法律、任意裁决的情况开始有了区别。要求依法办事,而且不断提供日益严密的法典作为司法的依据是明朝法制文化的基本特征。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朝行政制度改革的措施和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强化法律制度的影响。
11.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重文轻武”是宋朝基本国策,即所谓:“重文教,轻武事”(《续资治通鉴长编》)。有学者认为,“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促进了宋朝的繁荣。还有学者认为,“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导致了宋朝积弱局面的形成。
根据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论述。(要求:写明观点,观点合理,论述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