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9年高二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完整版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夏代最初几个君主不称王,而称为“后”(意思是生育,亦有祖先之意)。直到少康(夏朝第六世君主)才明确称“王”(意为天地人的主宰)。这一变化源于
A. 宗法观念影响消退
B. 中央集权制度强化
C. 君主权威显著增强
D. 官僚体制逐渐完善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秦统一六国后对官吏实行严格的上计制度,即下级官员须定期把自己所辖范围的户籍、钱谷、刑狱狱状等汇编成册,呈送上级,报告治理状况。据此可知,这一制度旨在
A. 完善选官制度
B. 增加政府收入
C. 强化君主权力
D. 加强中央集权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唐代进士科举不仅依据试卷来录取及第者,而且还考察应考者平时的文学作品,参考其社会声望,并且允许人们同主考官一起推荐优秀人才,当时称为“公荐”和“通榜”。据此可知,通榜公荐法
A. 为营私舞弊提供了可能性
B. 旨在增加下层读书人入仕渠道
C. 有助于选拔真正实用的人才
D. 体现了君主对效率优先的追求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书》中记载:“独至明祖,藉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尽取天下之人而尽杀之,其残忍实千古未有。”与这一记载异曲同工的明代举措是
A. 营建北京并迁都于此
B. 废丞相权力分于六部
C. 设内阁辅助皇帝理政
D. 令地方大臣密折奏事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顾准在《希腊城邦制度》一书中描述:“公元前594年,他被选为首席执政官,就任后的第一项改革是拔除债务人份地上的记债碑……禁止人身奴役和买卖奴隶。”材料中的“他”推行的改革措施
A. 提高下层公民的参政热情
B. 奠定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C. 推动雅典民主政治达顶峰
D. 使典民主政治最终确立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公元前509年,古罗马制定的《瓦勒里法》规定公民有权就执政官判处死刑的决定向民众会议申诉,而“任何执政官不得处死或鞭笞已经提出申诉的罗马市民”。这一规定旨在
A. 保障司法审判的公正
B. 培养官员的社会责任感
C. 维护帝国的统治秩序
D. 限制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A. 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 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 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 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冶、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过度集权的弊端。这体现了美国宪法的
A. 主权在民原则
B. 三权分立原则
C. 邦联制原则
D. 联邦制原则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71年宪法规定:普鲁士国王是世袭的联邦主席,享有“德意志皇帝”的称号;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立法机构,统率帝国军队;首相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据此说明此时的德意志帝国
A. 内阁首相全面控制国家军队
B. 正在努力构建民主共和制度
C. 立法机构掌握国家实际权力
D. 皇帝居于国家权力中心地位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75年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
A. 堵塞了所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巩固了共和制度
B. 恢复了等级制度
C. 只有平民才能当选法国的总统
D. 消灭了法国的家族势力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蒋廷黻说:“(《北京条约》)条款虽很多,主要是北京驻使和长江通商,历史上的意义不外从此中国与西洋的关系更要密切了。这种关系固可以为祸,亦可以为福,看我们振作与否。”这里谈到的“为福”,正确的理解是它们从客观上
A. 加快了中国内地的开放
B. 加强了清政府与西方的联系
C. 使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
D. 加快了中国融入世界的进程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近代某条约规定:“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该条约的签订
A. 客观上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B. 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
C. 导致列强开始对华商品输出
D. 刺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人说:1901年的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曙光。关于这句话中蕴含的历史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①《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③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与人民的悲惨境遇。
④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⑤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农会是国民革命时期中共领导建立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权。1927年中共提出了“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口号,这是对传统乡村社会政治关系的有力冲击。它推翻了地主阶级政府,成为新的政权形式。这说明当时
A. 国内形势变化导致革命性质变化
B. 土地革命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C. 中共注重政权建构动员农民革命
D. 乡村民众政治追求高于经济诉求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电影《无问西东》主人公之一沈光耀的原型沈崇诲在“淞沪会战”中壮烈牺牲。在这场会战中,国民党中央军主力悉数投入,湘军、桂军、粤军、东北军、西北军等纷纷奔赴前线,包括海外侨胞在内的中国人民踊跃支援。这表明淞沪会战
A. 消弭了国民党军阀之间的嫌隙
B. 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C. 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提高
D.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51年,正当伦敦世博会召开,宣布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已经有人在解剖它的病灶,预备提前宣判它的死刑了。该事件是指(  )
A. 卢梭发表了《社会契约论》 B. 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
C. 在中国兴起太平天国运动 D. 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列宁说:“7月3日-4日的运动是用游行的方式促使苏维埃掌握政权的最后一次尝试。”从那时起,也就是在苏维埃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实际上把政权交给了反革命。”这表明当时的俄国
A. 武装起义的方针已经确定
B. 革命对象主要是妥协主义者
C. 改变斗争的策略势在必行
D. 社会主义革命条件开始具备
18. 详细信息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解决台湾问题不可动摇的基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我们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当时实现和平统一的有利条件是
A. 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实力大大增强
B.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C. 中美正式建交,美国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
D. 中央人民政府倡议“三通”,打破了两岸隔绝状态
19.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代实行以察举、征辟为主体的人才选拔制度。东汉中后期强调“文治”,高级官员往往也是儒学名家,拥有成百上千的“门生”。某人一旦成为某位官员的下属,便终生为其“故吏”。一些家族有人长期担任朝廷重要官职,如弘农杨氏、汝南袁氏,“门生故吏遍于天下”,成为影响人才选拔的重要因素。官员们互相请托,推荐亲属故旧,所推荐的人才“不复依其质干,准其才行,但虚造声誉”。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任人唯亲,以便控制朝廷与地方政治。世家大族干预人才选拔,一些地方的人才选拔甚至是被数个家族长期把持。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汉中后期人才选拔的弊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汉中后期人才选拔弊端的影响。
20.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40年鸪片战争的爆发,把封闭古老的中国推上了近代的征程,从此揭开了中国近代的用之,因而在沉闷宁静的思想界掀起了阵阵波澜。作为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之——洪仁轩,为了巩固太平天国的领导政权,写下了政治巨著《资政新篇》,从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努力寻求拯救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的途径,为中国寻找民族独立和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摘编自《浅析洪仁轩的《资政新篇)》
材料二为保卫辛亥革命的政治成果,防止袁世凯上台后倒行逆施搞封建复辟,南京临时政府迫切希望制定一部国家根本法来规定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1912年3月8日,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通过《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明确规定人权“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并在第二章“人民”部分规定了广泛的权利就权力分立与制约原则而言,《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体制,试图建立一个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的民主共和国。
——摘编自韩大元《辛亥革命与宪法学知识谱系的转型》
(1)拫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洪仁矸创作《资政新篇》的背景.1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临时约法》的意义。
21.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际上,中国的核国家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承认,日本崛起为美国经济的竞争者。在国内,自由派政治家和学者普遍呼吁重新评估对华政策,商界人士强烈渴望开展对华贸易……尼克松结束了遏制政策,转而采取一项新政策,让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以便更容易地遏制苏联。在这样一种“新颖”的外交格局中,美国将独占鳌头,扮演世界领导者的角色。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以来,苏联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面对严峻的安全形势,中国必须调整自己的安全战略。这种战略调整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缓和中美关系来对抗苏联的威胁,避免两面作战的危险局面。毛.泽东多次表明中国安全形势的变化和安全战略的调整是导致中美两国接近的最重要原因。他在1973年2月在会见基辛格时说:我们两家出于需要,所以就这样,把两只手握在一起。1975年12月,毛.泽东在会见美国总统福特时也指出,中美联合对付苏联是君子协定。
——摘编自《中美关系缓和的多角度分析》
(1)根据材料一,说明尼克松政府主动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关系缓和对中国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22. 详细信息
二战后美国推行的霸权主义政策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的霸权与冷战紧密相关。历史上成功的霸权国家都是根据自己的目标组织起经济空间,以维护自由经济体制的霸主所组织起来的开放的市场经济空间。同时,这种霸权对于维护冷战期间西方集团的政治稳定有直接的作用。美国通过签订北大西洋公约、美日安保条约等多边和双边军事同盟条约而建立起以自己为首的西方安全机制。在全球化环境中美国的霸权有减有增。在全球化的推动下,随着冷战的发展,美国在其西方盟国中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了。但从全球层面看,美国能对世界体系中的生产结构、金融结构产生比任何其他国家或地区大得多的影响,比如制订世界经济运行规则,因此美国的霸权在全球化的推动下反而相对地增强了。
——摘编自叶江《冷战、美国霸权与全球化》
材料二 冷战后美国霸权的膨胀强化了美国领导世界的意愿,使得冷战后美国霸权主义有了新的发展。冷战后的美国霸权主义是一种更加肆无忌惮的霸权主义。冷战后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市场经济制度、美国的价值观念,积极地向全世界扩展美国的势力和影响。同时,“新干涉主义”使冷战后美国霸权主义披上一层“仁慈”的外衣。“新干涉主义”是指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出现的一种以人道主义和捍卫西方共同价值观为借口,用政治施压、军事打击和经济制裁等手段干涉别国内政。此外,冷战后美国霸权主义体现为一种制度性霸权。制度霸权是指通过西方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绝对主导地位体现出来的一种霸权形态。只要霸权国能够保持霸权地位,它的国家安全、经济财富、意识形态观念、社会价值观念就有了基本的保障。
——摘编自刘丽云《冷战后美国霸权主义的新发展》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冷战中推行霸权主义在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的意图及表现。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美国霸权“有增有减”的含义?
(2)据材料二,概括冷战后美国霸权主义发展呈现的新特点,说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