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高一历史月考测验(2019年下半年)同步练习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9年是十二生肖传说中的猪年,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现象,十二生肖的传说源自
A.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B. 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
C. 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
D. 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 北方人民容易满足
B. 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C. 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D. 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图一到图二两则史料的变化可直接用来论证

A. 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B. 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C. 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D. 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假设古代最高统治者为表示重视农业生产而示范犁地,下图中扶犁的应是



A. 齐桓公
B. 汉武帝
C. 孝文帝
D. 唐太宗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
A.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 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 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 商品经济的发达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其基本特征是
①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②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交纳赋税
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
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两幅图画表达着我国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



A. 种植业与家畜饲养业同等地位
B. 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C. 畜牧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D. 农业、牧业、商业呈多元发展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呈现的是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生产工具,其中涉及动力革新的有(  )

①牛耕      ②花楼机(花机)   ③翻车      ④水排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数千年来,中国传统中非常重视以家庭副业、树艺木果、饲养六畜为内容的庭院经济。如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告诫子孙说,“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以蓄,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能守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可见,“庭院经济”
A. 有助于缓解古代农民的贫困 B. 适应了农产品市场化的需要
C. 立足于多种经营和自给自足 D. 是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晋代博玄提出:“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后魏农学家贾思勰进一步提出“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的经营思想是
A、趋利避害 B、精耕细作 C、量力而行 D、扬长避短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三辅黄图·未央宫》:“织室,在未央宫,又有东西织室,织作文绣郊庙之服。”《汉书•百官公卿表》:“少府属官有东织、西织令丞,河平元年省东织,更名西织为织室。”这两段文献资料中涉及的都是( )
A. 民营手工业 B. 官营手工业
C. 家庭手工业 D. 私营手工业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清政府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该规定从实质上反映出( )
A. 资本主义萌芽危及封建王朝的统治
B. 纺织业内部出现了不正常的兼并现象
C. 清政府严格限制手工工场的生产规模
D. 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史书记载:“水以轮济,假一毂汲引之利,为万顷生成之惠……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此农具的发明
A. 体现了农业基本模式
B. 推动了水田农业的发展
C. 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
D. 形成了完备的灌溉体系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世纪90年代末,印尼水域发现一艘唐代千年沉船“黑石号”,数万件古代陶瓷制品及众多精美的金银器、铜镜等由此重见天日。这一考古发现不能说明

沉船上的白釉绿彩鱼底吸杯
A. 这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证据
B. 彩瓷是当时出口的大宗商品
C. 当时的造船和航海技术较为发达
D. 为了解唐代的手工业技术提供了依据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我国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画像石分布如下,从中可以得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A. 汉代陕西是全国经济中心
B. 汉代山东的农耕技术最先进
C. 汉朝使用牛耕技术的范围较广
D. 牛耕技术的使用已经遍及全国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汉代冶铁技术取得重大发展。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汉初很不普及,但汉武帝后却得到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其主要原因在于
A. 杜诗发明和推广水排 B. 铁农具的广泛应用
C. 铁业官营政策的推行 D. 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99年在印尼海域“黑石号”唐代沉船上打捞到近7万件中国瓷器,包括数量不等的越窑青瓷、北方白瓷等,其中有近6万件是唐代长沙窑的瓷器,内有3件完好的青花瓷盘尤为引人注目。瓷器种类多样,部分瓷器的形制、图案、色彩有明显的西亚、波斯艺术风格。这一考古发现
①说明唐代青花瓷技术已经成熟
②印证了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
③说明唐代官营瓷窑主要为海外市场而生产
④为研究我国古代瓷器生产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④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以下关于商周冶铸业、唐宋制瓷业、汉唐丝织业发展主要表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商周青铜铸造业的代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
②唐朝出现五大名窑;宋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③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
④汉代丝织技术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秦代规定“子壮则出分”,结果民间多数为父子两代三口家庭;汉代稍改其制,提倡“父母在不分异”,即父母亡后再分家,这样便形成了三代五口之家。上述规定反映出
A. 铁犁牛耕技术支配家庭规模
B. 人头税的废除影响家庭规模
C. 精耕细作影响着政府的政策
D. 土地私有制决定着家庭规模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古代民谣:“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这首民谣反映中国古代(  )
A. 小农经济的依赖性 B. 小农经济的封闭性
C.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 小农经济的优越性
21.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巨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
——《汉书》
材料二通邑大都,酤(买卖)一岁千酿……其帛絮细布千钧(《说文》:钧,三十斤也),文采千匹,榻布皮革千石。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三及汉通西域,中国的丝绸,大量地运到中亚乃至地中海沿岸一带,成为国际市场上最著名的商品。中国的商人,并因此有"丝绸人"之称。
——翦伯赞《秦汉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三服官"和"东西织室"的手工业类型,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生产经营的特点。
(2)据材料二、三,概括汉代纺织业繁荣与发展的表现。
(3)有观点认为:女性是汉代纺织业的主要劳动力,但"女性的劳动成果却被想当然地排除在经济学家的价值计算之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22.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材料三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迎往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四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和供求,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经常分化。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图片信息,指出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2)材料一体现的历史现象与材料二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请指出它们的内在联系。
(3)依据材料,分析小农经济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4)依据材料,指出在中国封建社会影响小农经济存在的因素。
23.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需要同样发达的经济组织。宋朝时的中国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间。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宋朝时的中国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
材料二 明清时期,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并成为手工业生产的主导,手工业产品大量增加,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匠有常主,计日受值”的生产方式更为普遍。
(1)材料一中的外国学者认为宋代已出现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请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来说明该观点。你对此观点有何看法?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手工业发展的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