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高二历史2019年上半年月考测验同步练习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史学家认为西周社会与商朝一样,仍是由贵族、平民、奴隶三大阶级构成的。与商代不同的是,西周贵族内部有更细的等级划分,等级的色彩尤其明显。”对这种现象的原因合理的解释是
A. 分封制使周王处于天下共主的地位
B. 宗法制进一步细化了西周贵族等级
C. 世袭制造成了贵族把持政权的局面
D.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神化了西周王权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王”本是夏商西周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历代大王上位之后表示自己功德不足与上古帝王媲美.故只称王,不称帝),春秋时始有诸侯称“王”,到战国时诸侯纷纷称“王”。这实质上反映了
A. 战国时周天子对诸侯失去控制
B. 春秋战国时分封制走向瓦解
C. 春秋战国时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D. 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强大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说:“政事不论大小,全由皇帝一人来裁决,秦始皇规定一天看章奏(竹简)一百二十斤(秦一斤合今半市斤),不看完不休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秦朝官僚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
B. 政府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C. 丞相制度被废除,皇帝政务繁忙
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确立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分封制对西周的稳固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汉初的分封却没有给汉朝带来预期的政治效果,反倒成为阻碍王朝发展的离心分裂力量。这说明( )
A. 分封制在汉代退出历史舞台 B. 血缘政治在汉代已无存在必要
C. 中央集权制取代了分封制 D. 制度的生命力取决于社会环境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墨子·尚同中》:“既尚同于天子,而未尚同乎天者,则天灾将犹未止也。故当若天降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熟,六畜不遂,疾灾戾疫,飘风苦雨,存臻而至者,此天之罚也。”该材料体现的思想与下列哪一思想相似
A. 墨家的兼爱
B. 法家的严刑峻法
C. 道家的无为而治
D. 儒家的天人感应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他坚决批判复古思想,讥笑复古派为守株待兔的人,他的思想非常适合当时的新兴阶级当权者的需要,后被秦王嬴政所采纳。“他”是
A. 墨子
B. 韩非子
C. 孟子
D. 庄子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中国历史上,儒家学派对商人抱有强烈的偏见,认为商人“轻义”以致商人总是被排在四民(士农工商)之末。在儒家学派看来,主要是因为
A. 不读儒学,文化浅薄
B. 忙于经商,行为粗疏
C. 自由平等意识强烈对君主统治构成威胁
D. 行为有违“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河北定州汉墓出土过用隶书书写的竹简《论语》,对该竹 简制作年代的推论相对合理的是( )
A. 汉代制作,因为竹简出土于汉墓
B. 春秋时期制作,因为竹简内容是《论语》
C. 肯定不是汉代制作,因为书写材料是竹简
D. 肯定不是春秋时期制作,因为字体是隶书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学者认为:“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与“文化上结束战国是在汉代”密切相关的思想家是:
A. 孔子
B. 韩非子
C. 董仲舒
D. 朱熹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从两汉以后,从中央到地方都设有专门的监察机构和官职并自成体系,地方监察官直接由中央监察机构统领,监督机构相对独立。这一特色
A. 有利于监察效能的发挥
B. 改变了监察制度的初衷
C. 削弱了地方官吏的行政权
D. 导致了监察权力的滥用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物勒工名(将工匠的名字刻在所生产的器物上)”本是官营手工作坊为保证产品质量而采取的一种制度,宋代以后有些匠人或私有作坊主也多仿效此形式,将自己的名字或商号标注在生产的商品上。这反映了
A. 民营手工产品大多假冒官营产品
B. 民营手工业与官营争夺市场激烈
C. 民营手工业已关注自身品牌价值
D. 官营手工业已落后于民营手工业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是唐宋时期茶叶产地数量变化表(单位:个),从表中可以推出

时间类型

中唐

晚唐

貢茶州

17

17

6

产茶州

43

69

582

贡茶州所占比重

39.35%

24.64%

1.03%



A. 饮茶习惯日益平民化
B. 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C. 区域分工渐趋合理
D. 奢侈品茶叶更受欢迎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中指出,在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两朝的实录中,甚至连“内阁”这个名称都找不到。这表明
A. 朱棣设立内阁的记载不成立
B. 官修史书刻意隐瞒历史真相
C. 此时内阁没有取得法定地位
D. 内阁未能参与朝政不被记载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胡道静称“朱熹是历史上一位有相当成就的自然科学家”,李约瑟也认为:“理学的世界观和自然科学的观点极其一致,……朱熹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综合思想家’”。二者的评价主要基于朱熹
A. 格物致知的方法论
B. 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C. 明道德之善的情怀
D. 求科学之真的精神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开始出现“棉争粮田”和“桑争稻田”的现象,大量原本种植粮食作物的土地被转而种植经济作物。如,松江府、太仓州的耕地在总体上已形成了稻田和棉田各占一半的格局,部分县的棉田面积超过了稻田面积。这反映了当时
A. 手工业发展阻碍农业生产 B. 江南地区形成新的生产方式
C. 经济重心转移到江南地区 D. 商品经济发展影响粮食种植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 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
B. 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严格限制
C. 手工业生产能确保产品质量
D. 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这里的“先天不足”是指
A. 知识分子群体不够强大
B.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不够充分
C. 民众的公民意识尚未觉醒
D. 专制集权体制顽固持久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道光二年(1822年)十三行处所发生一场大火,大火中熔化的银水满街流淌,竞流出了一二里地。正如清朝乐钧《岭南乐府·十三行》中所言:“粤东十三家洋行,家家金珠论斗量。”十三行兴盛主要得益于
A. 民间贸易兴盛和发展
B. 官府的大力支持
C. 一口通商,垄断贸易
D. 三角贸易的形成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上古中古时代,中国科学技术一直保持一个让西方望尘莫及的发展水平,中国科学发现和发明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主要是因为
A. 封建皇权的专制统治
B. 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
C. 小农经济的高度繁荣
D. 中外文化的交流碰撞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0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
A. 绘画艺术
B. 戏剧表演
C. 篆刻艺术
D. 书法艺术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历史课堂正在探究“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下列材料不能作为其有力证据的是
A. 古希腊地理环境的材料
B. 爱琴海地区贸易图
C. 古希腊城邦的分布图
D. 刻有被放逐人员名字的陶片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警告公民不得私有其自身,他建议惩处企图自杀的公民,因为自杀会使城邦损失一个公民。这说明古希腊
A. 城邦很注重保护个人自由
B. 城邦公民间地位是平等的
C. 公民个体融于城邦之中
D. 城邦不允许存在私有制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柏拉图曾经说,“如果你否认比例规则,把过分大的帆装到小船上,给一个小个子吃太多的食物,把太大的权威交给一个够不上这一权威的人,那么后果是灾难性的。”该评述可以用来指正雅典民主在哪一方面的缺陷
A. 其公民权利建立在对奴隶专制的基础上
B. 其民主方式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C. 野心家蛊惑群众左右政局导致政坛动荡
D. 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早期的罗马法规定:凡为法律行为,必须说固定的套话,做法定的动作等;若不依法定方式而为,或稍有差错,纵有意识表示,也没有法律效力。这表明早期罗马法(  )
A. 审判的程序非常严密 B. 保留了习惯法的原则
C. 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D. 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苏格拉底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这表明苏格拉底
A. 关注自然界,强调生命的意义
B. 否定理性的价值
C. 主张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真谛
D. 主张美德即知识
26.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分家析产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比较典型的继产方式,在中国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且一直绵延至今,影响着今天中国的乡村社会。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秦国商鞅变法
“祖父母父母在,子孙养无方……而有异财别籍,情无至孝之心,名义以之俱沦,情节与兹并弃,稽之典礼,罪恶难容;二事既不相须,违者并当十恶。”
——唐朝《名例律》
材料二 分家之事实为振家,在同居未免口角,惟析产则各自俭勤。今遵母命,援请家长将房产地土沟均分两股,问天讨卦,捏纸团为公。长子王瑞临分到南房二间、东房五间又南西房一间……次子当面讲明,永无反悔。现所有钱项、租项俱由母承管。异日百年之后,再为均分,长子王瑞临执此照存。
——咸丰七年(1857年)山西东青堆王氏家族分家文书
“第11生产队有一社员,土地承包到户前,夫妻二人都在社队办的企业里工作。家中的老人虽然还能干活,却不能参加集体生产,完全靠儿子养活,生活琐事上常有争吵,造成家庭关系紧张,导致分家。实行“包产到户”后,如果不合户,在儿子,媳妇独立生活的家庭中,夫妻俩既有在外面工作又要回家种口粮田,根本忙不过来。……合户以后……既解决了口粮问题同时老人还可以帮助养蚕,搞家庭副业和做家务劳动,大家都实惠。”
——费孝通《三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1985年)
(1)根据材料—,指出秦国和唐代在分家问题上的不同政策,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该政策制定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晚清时期王氏家族分家呈现的特点。指出改革开放后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并从社会生活与经济发展角度分析其积极影响。
27.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我国近代国学大师梁启超认为可以从以下要素给历朝历代打分。

考察一个王朝,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素

一、政治(清明的时间长短、政局的稳定性)

二、文化(思想是否具有活力,是否具有创造性,是否具有朝气、活力)

三、风俗(即民德,基层民众的素质、社会主流道德风尚如何)

四、经济(民众的生活、商业是否发达,是否按照历史的惯性自然发展)

五、国防(是否有强大的武装抵御外来侵略,对外战绩)

六、教育(国民教育程度,人才培养)

七、制度(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规章科度)

八、领土(直接治理面积以及表示臣服的属国范围)

九、科技(发明创造、生产力发展水平)

十、国际地位(在当时世界上的国际地位,与世界同时期各国的综合国力比较)



根据材料,对中国古代历史上某一朝代进行打分(只需选取其中三个要素分别打分,其中“经济”是必选要素)并加以说明或者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选要素并打分,说明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