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20-2021年高三上册第二次月考生物题免费试卷在线检测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细胞是多种元素和化合物构成的生命系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C、H、0、N等化学元素是构成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基础,在细胞中含量丰富
B.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C. 酶、激素、抗体和神经递质等都是细胞中的微量高效物质,作用后都立即被分解
D. 同一种酶不可能存在于同一生物个体内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图为几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若①为某种具有催化作用的化合物,则其水解产物为氨基酸
B. 若②为脂肪,则其大量积累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
C. 若③为蓝藻的遗传物质,则其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D. 若④为糖原,则其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的肌肉和肝脏中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从一动物细胞中得到两类大分子有机物x、y,已知细胞中x的含量大于y,用胃液处理,x被分解而y不变。x含有化学元素N,有的还含有元素S,y含有化学元素N和P,它们与苏丹Ⅲ染液都没有颜色反应,细胞膜上有x而无y。下列有关x、y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x可能是蛋白质 B. y的基本组成单位可能是核苷酸
C. 细胞膜上的x可能是胆固醇 D. y一般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1)蓝藻细胞虽然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但是具有一个大型的DNA构建的拟核,用高倍显微镜清晰可见。
(2)淀粉和糖原属于多糖,都是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3)DNA和RNA属于核酸,都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4)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必需使用显微镜观察
(5)用植物根尖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6)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细胞溶酶体中水解酶分解后的产物全部被排除细胞外
A. 一项 B. 二项 C. 三项 D. 四项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中心
B.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会减小,核膜内折
C.孟德尔的分离定律描述的是真核生物有性生殖时核基因的遗传规律
D.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核膜和核仁会周期性地消失和重建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内部分蛋白质合成及转运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内质网对其加工的蛋白质先进行分类再转运至细胞的不同部位
B.附着型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通过囊泡运输到内质网加工
C.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的形成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D.分泌蛋白的过程中内质网面积减少,高尔基体膜面积增加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下列有关实验叙述的组合中,正确有几项( )
①双缩脲试剂A液、B液和蒸馏水的组合既可用来鉴定蛋白质,也可用来鉴定还原糖
②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使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的目的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③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的叶绿体时,应选用含叶绿体小而多的细胞来观察
④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时,需将刮取的口腔上皮细胞先置于生理盐水中以维持正常形态,再滴加健那绿染液染色
⑤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先后用低倍和高倍显微镜观察三次,形成自身前后对照
⑥科学家通过伞藻的嫁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控制着伞藻帽的性状
A. 0项 B. 一项 C. 两项 D. 三项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模型方法是现代科学方法的核心内容之一。下列有关模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科学家用电镜拍摄的细胞膜结构显微照片是物理模型
B. 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物理模型
C.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对生物进化的解释模型是概念模型
D. 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和“S”型曲线是数学模型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生物性状遗传方面的判断合理的是( )
A.受精卵中含有从父母双方来的基因数量相同,但其发育过程中能表达的基因却不同
B.性染色体 Y 上的基因无论显隐性,所控制的性状都可以在子一代的雄性个体中表现
C.通过正交和反交可以判断控制生物性状遗传的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性染色体上
D.在高等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若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是不可能遗传给下一代的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表示某一昆虫个体的基因组成,以下判断正确的是(不考虑交叉互换)( )

A. 基因 A、a 与B、b 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 该个体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 2 种精细胞
C. 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为 ABC 或 abc
D. 该个体与另一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交配,后代基因型比例为 9:3:3:1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果蝇(基因型为AaXBXb,有8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假设无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中异常配子形成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选项

异常配子类型

原因分析

A

配子中含有等位基因

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B

配子基因型为aaXB

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

C

配子中含有5条染色体

一定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D

配子中含有2条X染色体

一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A.A B.B C.C D.D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玉米(2N=20)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如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b段的染色体组数为1或2;gh段的染色体组数为2或4
B.图中有三次DNA复制,两次着丝点的分裂,三次子细胞的形成
C.f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染色体数及DNA含量均最多时对应gh段
D.ab及ef、gh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图甲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图乙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曲线可表示有丝分裂部分时期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
B.若图甲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1
C.若图甲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1
D.图乙所示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相应变化发生在图甲中的b点时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生物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和a分别控制黑毛和白毛。若种群中黑毛纯合子和杂合子均占36%,而白色个体无繁殖能力。让该种群随机交配,若没有突变和其他因素干扰,则子代黑毛纯合子与白色个体的比例为( )
A.9∶1 B.3∶2 C.1∶1 D.15 : 1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水稻的高杄对矮杆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抗病对易感病为完全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b)。现有纯合高杄抗病和纯合矮杆易感病的两种亲本杂交,所得F1代自交,多次重复实验,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都近似得到如下结果:高杄抗病:高杆易感病:矮杄抗病:矮杆易感病=66:9:9:1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上述两对等位基因之间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F2代中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新的性状组合,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F1部分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C. 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AB:Ab:aB:ab=4:1:1:4
D. 发生交叉互换的初级精母细胞及初级卵母细胞占全部初级精母细胞及初级卵母细胞的20%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些蛙的蝌蚪在 20℃左右发育时,雌雄比率约为 1﹕1,在 30℃左右发育时,全部发育成雄性(XY)。较高的温度是改变了发育着的蝌蚪(XX)的性染色体而使之改变性状,还是只改变了性别 的表现型?为此设计实验探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组设置为 10℃、15℃、20℃三组
B.喂蝌蚪的饲料、温度是无关变量
C.在显微镜下观察性染色体组成作为结果分析依据
D.若 30℃条件下蛙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都是 XY,说明较高的温度只改变表现型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a. 若两对相对性状遗传都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则此两对相对性状遗传一定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定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而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 若杂交后代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则一定为常染色体遗传
d. 孟德尔得到了高茎∶矮茎=30∶34 属于“演绎”的内容
e. 孟德尔发现问题采用的实验方法依次是先杂交再测交
f. 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双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一定出现9∶3∶3∶1的分离比
g. 分离定律发生在配子产生过程中,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中
A. 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四项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玉米的一个自然种群中(玉米为雌雄同株),有高茎和矮茎、抗病和感病植株,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分别用A、a和B、b表示。其中含A基因的花粉致死。现选择高茎抗病植株自交,F1有4种表现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高茎对矮茎是显性,抗病对感病是显性
B. F1中抗病植株与感病植株的比值为3:1
C. F1高茎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
D. F1抗病植株随机传粉,后代抗病植株占8/9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代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bbXrY。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
B. F1代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1/8
C. 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1/2
D. 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bb XrX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玉米非糯性基因(A)对糯性基因(a)是显性,A-、a-表示该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缺失区段不包括A和a基因),缺失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为验证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现有AA、Aa、aa、AA-、A-a、aa-共6种玉米植株,下列实验方案最合适的是 ( )
A.aa(♂)×A-a(♀)、aa(♀)×A-a(♂) B.aa-(♂)×Aa(♀)、aa-(♀)×Aa(♂)
C.aa(♂)×AA-(♀)、aa(♀)×AA-(♂) D.A-a(♂)×A-a(♀)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菜豆是一年生自花传粉的植物,其有色花对白色花为显性。某海岛上只引进一种有色花菜豆(Cc),3年之后开有色花菜豆植株和开白色花菜豆植株的比例是( )
A.3∶1 B.15∶7 C.9∶7 D.15∶9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人欲建立雄果蝇(2n=8)减数分裂的染色体变化模型,现有多种颜色的橡皮泥和相应的用具,在纸上画出细胞形态(能容纳所有的染色体),把橡皮泥做的染色体放在画好的细胞内,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四种颜色的橡皮泥表示果蝇体内的四对同源染色体
B.需要制作不含染色单体和含有染色单体的各五种形态的染色体
C.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时,细胞处于分裂中期
D.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可能只含有一种颜色的染色体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天竺兰的花瓣层数受D/d、M/m两对基因控制,重辮基因(D)对单瓣基因(d)为显性,当重瓣基因D存在时,m基因会增加花瓣层数使其呈重瓣,显性基因M无此作用,使其呈半重瓣,M基因对m基因为显性。某半重瓣天竺兰(甲)和单瓣天竺兰(乙)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单瓣:半重瓣:重瓣=4:3: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D/d和M/m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任意两株重瓣植株杂交后代不会出现半重瓣植株
C.天竺兰甲和乙的基因型分别为DdMm和ddMm
D.F1的所有半重瓣植株自交后代中重瓣植株占3/16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基因型为aabbcc的桃子重120克,每产生一个显性等位基因就使桃子增重15克,故基因型为AABBCC的桃子重210克。甲桃树自交,F1每桃重150克。乙桃树自交,F1每桃重120~180克。甲、乙两桃树杂交,F1每桃重135~165克。甲、乙两桃树的基因型可能是( )
A.甲AAbbcc,乙aaBBCC B.甲AaBbcc,乙aabbCC
C.甲aaBBcc,乙AaBbCC D.甲AAbbcc,乙aaBbCc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亲本的基因组成是YyRr(黄色圆粒),yyRr(绿色圆粒)
B.在F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是黄色皱粒、绿色皱粒,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1∶1
C.F1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1/4,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YyRR或YyRr
D.如果用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只有4种,数量比为1∶1∶1∶1
2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一个自由交配多代的果蝇种群中,果蝇的黑腹与红腹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黑腹(A) 对红腹(a)为显性。现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果蝇的黑腹和红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亲代雌果蝇不能选择黑腹纯合子 B.亲代雄果蝇不能选择XAY
C.亲代雌果蝇只能选择XAXa D.亲代雄果蝇只能选择红腹
2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XY型性别决定的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其紫花与红花的遗传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为研究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选取四株植物进行了如下实验:为达成实验目的,还需补充( )

亲本组合

F1

实验一

甲(紫花♀)×乙(红花♂)

紫花:红花=1:1

实验二

丙(红花♀)×丁(紫花♂)

紫花:红花=1:1

实验三

甲(紫花♀)×丁(紫花♂)

紫花:红花=3:1



A.植株甲和植株乙是否为纯合子的信息
B.实验一F1中两种花色植株性别比例的数据
C.实验二或三F1中红花植株性别比例的数据
D.乙×丙杂交实验获取F1中花色及性别的数据

2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ZW型,羽毛的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用一只纯种雌性芦花鸡与一只纯种雄性非芦花鸡交配多次,F1中的芦花均为雄性、非芦花均为雌性。若将F1雌雄鸡自由交配得到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Z、W上都含有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基因
B.F1中雌性非芦花鸡所占的比例大于雄性芦花鸡的比例
C.F2代群体中芦花鸡与非芦花鸡的性状分离比应为3∶1
D.F2代早期雏鸡仅根据羽毛的特征不能区分雌鸡和雄鸡
2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若控制小鼠某性状的D、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某基因纯合时能使胚胎致死(XDY或XdY也能使胚胎致死)。现有一对小鼠杂交,F1代雌雄小鼠数量比为2∶1,则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若致死基因为d,则F1代雌鼠有2种基因型,1种表现型
B. 若致死基因为D,则F1代雌鼠有2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
C. 若致死基因为D,则F1代小鼠随机交配,F2代存活的个体中d基因频率为5/7
D. 若致死基因为D,则F1代小鼠随机交配,F2代雌鼠中的显性个体∶隐性个体 = 1∶3
3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黑腹果蝇染色体存在缺刻现象(缺少某一片断)。缺刻红眼雌果蝇(XRX-)与白眼雄果蝇(XrY)杂交得F1,F1雌雄个体杂交得F2。已知F1中雌雄个体数量比例为2:1,雄性全部为红眼,雌性中既有红眼又有白眼。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
A.X-与Xr结合的子代会死亡 B.F1白眼的基因型为XrXr
C.F2中红眼个体的比例为1/2 D.F2中雌雄个体数量比为4:3
3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生物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植株,其突变性状是由其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了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中的位置,设计了如下杂交实验方案:该株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如表所示。

性别

野生性状

突变性状

突变性状/(野生性状+突变性状)

雄株

M1

M2

Q=M2/(M1+M2)

雌株

N1

N2

P=N2/(N1+N2)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0
B.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
C.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该株突变个体的基因型为XAYa、XaYA或XAYA
D.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2、1/2

3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可能是( )
A.含有14N的DNA占100% B.复制过程中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40个
C.含15N的单链占1/8 D.子代DNA中嘌呤与嘧啶之比是2∶3
3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些病毒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如SARS病毒、天花病毒等。通常,一种新病毒出现后需要确定该病毒的类型。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请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可相互对照的甲、乙两组实验,以确定该病毒的核酸类型。下列有关实验设计思路最合理的是( )
①应选用35S、32P分别标记该病毒的蛋白质和核酸
②先将甲、乙两组宿主细胞分别培养在含放射性标记的U或T的培养基中
③再将病毒分别接种到含有甲、乙两组宿主细胞的培养液中
④一定时间后离心并收集、检测病毒的放射性,以确定病毒的类型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小鼠的睾丸中一个精原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完成减数分裂过程,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
A.初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B.次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被标记
C.只有半数精细胞中有被标记的染色体
D.产生的四个精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被标记数与未被标记数相等
3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上,腺嘌呤与鸟嘌呤数目之比为2:1,两者之和占DNA分子碱基总数的24%,则该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上,胸腺嘧啶占该链碱基数目的
A. 32% B. 24% C. 14% D. 28%
3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
C.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
D.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
3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表示DNA复制的过程,结合图示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复制过程中首先需要解旋酶破坏DNA双链之间的氢键,解开双链
B.DNA分子的复制具有双向复制的特点,生成的两条子链的方向相反
C.从图示可知,DNA分子具有多起点复制的特点,缩短了复制所需的时间
D.DNA分子的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到已有的DNA片段上
38.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甲、乙、丙图分别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二倍体生物体内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细胞③的名称是________,细胞④中同时出现B、b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图甲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_,其中处于图乙FG阶段的细胞是________,图甲中既含染色单体又含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__________。(填数字)
(3)图丙a、b、c中表示染色单体的是________。图丙中Ⅱ→Ⅰ,完成了图乙中的________段的变化。一般情况下,等位基因分离会发生在图丙中的______(填Ⅰ或Ⅱ)。
(4)一对夫妇,妻子表现正常,丈夫色盲,生了一个染色体组成为 XXY 且患色盲的儿子,可能原因是父亲产生精子时图乙中的_____时期(用字母表示)发生异常,该变异类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39.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I.玉米为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授粉的农作物,其宽叶与窄叶是一对相对性状,且在苗期便能识别。某兴趣小组同学将纯种宽叶与纯种窄叶两个玉米品种的种子实行间行种植,让其自然受粉,待玉米成熟后,将宽叶和窄叶植株所结的玉米种子单独收存,然后分别播种到两个环境条件相同的试验地,培育成玉米幼苗。回答下列问题:
(1)在自然状态下上述两个玉米品种的受粉方式共计___________种。
(2)已知玉米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欲利用上述实验地中的玉米幼苗继续实验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为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玉米幼苗。
II.已知玉米籽粒饱满(B)与籽粒凹陷(b)、紫叶(A)与绿叶(a)为其两对相对性状。
(3)若用纯种的紫叶籽粒凹陷与绿叶籽粒饱满杂交,F1自交后代出现5:3:3:1的性状分离比,推测有两种可能:
①基因型为___________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利用以上杂交获得的后代为材料,通过一代杂交实验确定是假说①所致,写出简要实验思路及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一年生二倍体雌雄异株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花色有红色、黄色和白色三种类型,分别由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点上的B+、B及b共三个基因控制;花的位置有顶生和腋生两种类型,由基因A、a控制,a基因由A基因突变而来,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某生物兴趣小组用一株红花顶生雌株与一株黄花腋生雄株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性别|

表现型及比例

雄株

红花顶生:白花顶生:红花腋生:白花腋生=1 :1:1: 1

雌株

红花顶生:黄花顶生:红花腋生:黄花腋生=1:1:1:1


(1)正常情况下,一株红花顶生雌株与一株黄花腋生雄株杂交,子代表现型呈现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花、黄花和白花三种性状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控制花位置的基因A\a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A、a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数量不一定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利用子代中的雌株和雄株为材料,设计两代杂交实验使获得的子代黄花雌株都是纯合子(要求只写出实验思路和亲本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荧光原位杂交可用荧光标记的特异DNA片段为探针,与染色体上对应的DNA片段结合,从而将特定的基因在染色体上定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DNA荧光探针的制备过程如图1所示,DNA酶Ⅰ随机切开了核苷酸之间的 键从而产生切口,随后在DNA聚合酶Ⅰ作用下,以荧光标记的 为原料,合成荧光标记的DNA探针。
(2)图2表示探针与待测基因结合的原理。先将探针与染色体共同煮沸,使DNA双链中 键断裂,形成单链。随后在降温复性过程中,探针的碱基按照 原则,与染色体上的特定基因序列形成较稳定的杂交分子。图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中最多可有 条荧光标记的DNA片段。
(3)A、B、C分别代表不同来源的一个染色体组,已知AA和BB中各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可被荧光探针标记。若植物甲(AABB)与植物乙(AACC)杂交,则其F1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可观察到 个荧光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分别可观察到 个荧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