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名校2019年高一上册生物期末考试同步练习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B.马拉松运动员在长跑时,肌糖原可分解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平衡
C.当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衡时,可能会出现酶促反应速率改变、细胞代谢紊乱等情况
D.血浆PH保持在7.35~7.45范围内,与它含有的HCO3-和HPO 42-等离子有关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用某种药物饲养动物一段时间,测得实验组比对照组动物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偏高。 该药物的作用最可能是
A.增加血红蛋白的合成能力 B.提高血浆蛋白的含量
C.对红细胞有破坏作用 D.增加红细胞的合成数量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人遭遇船难后落水游到了荒芜人烟的岛屿上,下列对这期间他生理变化的分析错误的是
A.由于缺少饮用淡水,血浆渗透压升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能力减弱
B.若误饮海水,血浆中Na+浓度短时间内升高,可能会使兴奋时膜内外电位差变大
C.饥饿状态下,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使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从而维持血糖含量相对稳定
D.长期饥饿,将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而出现组织水肿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已知图中神经元a、b与痛觉传入有关,神经元c能释放脑啡肽(有镇痛作用)。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

A. 痛觉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会引发神经元a释放乙酰胆碱
B. 神经元c兴奋会释放脑啡肽从而引起乙酰胆碱释放量减少
C. a上与脑啡肽结合的受体和b上与乙酰胆碱结合的受体结构不同
D. 乙酰胆碱能使b膜电位发生改变,而脑啡肽却不能引起a膜电位改变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 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共有3个完整的突触
B.在d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b、e、f都能测到电位变化
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
D.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和乙都发生两次偏转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免疫失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是指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B.艾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都属于免疫失调病
C.感染HIV后,机体能够发生体液免疫,不发生细胞免疫
D.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叫做过敏反应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激素在调节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引起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B.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C.寒冷刺激会引起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加
D.血糖含量升高会引起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增多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人体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能够分泌一种称为穿孔素的蛋白质。穿孔素可将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的膜溶解而形成孔洞,导致这些靶细胞解体死亡。下列与这一免疫过程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效应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是其免疫反应的唯一表现
B. 靶细胞死亡后,侵入靶细胞的病毒也就死亡了
C. 在效应T细胞分泌穿孔素的过程中高尔基体起重要作用
D. 在上述效应T细胞的作用过程中产生的穿孔素属于抗体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曲线b的上升与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 有关
B.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 加快
C.当胰岛素浓度为40 μU • mL-1时,在较长时间内血 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
D.下丘脑可以使血糖浓度升高,垂体使血糖浓度降低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病人体温维持在39°C高温时,产热大于散热,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B.冬季人体产热多、散热少,夏季则相反
C.在体温和血糖平衡调节异常时,均可通过口服相应激素得到一定的缓解
D.无论冬季还是夏季,只有产热与散热维持平衡,方可保持体温相对稳定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一种“生物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细胞标本,让其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 后,将膜片敷到患者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 达到愈合伤口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排异反应,主要是因为抗体对移植皮肤细胞有杀伤作用
B.人的皮肤烧伤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于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受损
C.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来自本人
D.膜片“释放”的细胞能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图甲表示突触,图乙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a处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B.图甲中a处释放的递质都能使b处产生如图乙所示的电位变化
C.图乙中③时膜内外电位差为40 mV
D.若神经纤维处于图乙中②对应状态时,Na+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授粉的番茄花蕾,可得到无籽番茄
B.用脱落酸处理水稻种子,可以打破种子休眠促进其萌发
C.用赤霉素处理水稻幼苗,能促进细胞伸长使植株长高
D.用乙烯处理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中根a侧的生长素浓度在曲线A点(10 -10mol • L-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C点之前(不含C点)的生长素浓度均能促进根 的生长
B.AD段属于抑制生长范围,此时根不再生长
C.a侧的生长素浓度为最适浓度,细胞伸长生长快, b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于a侧
D.在太空中(重力为0),根的生长状况将不同于图 中的生长状况,坐标图中生长素的曲线也不适用于根的生长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14年,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 弯曲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尖端产生了生长素
B.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
D.将尖端放在去尖端胚芽鞘的正上方,也会弯曲生长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常见的农作物,如水稻、小麦等是单子叶植物,而农作物的杂草常为双子叶植物。已知某种单子叶植物的农作物和某种双子叶植物的杂草对2,4-D的反应情况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以2,4-D作为水稻等农作物的除草剂,施用浓度最好为a
B. 当2,4-D浓度从a→c变化时,对双子叶植物是抑制作用效果
C. 当2,4-D浓度为b时,对双子叶植物有抑制作用,但对单子叶植物有促进作用
D. 图中显示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对2,4-D反应的敏感程度不同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水仙茎切段的离体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生长素(IAA)、赤霉素(GA3),实验结果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GA3可能通过影响细胞伸长促进茎段伸长
B. IAA和GA3在促进切段伸长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C. 清水组茎段伸长的原因可能是茎段内源激素的作用
D. 实验结果可证明IAA对茎段细胞伸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
A. 适时打顶去心,促进棉株开花结实
B. 新摘未成熟的红柿,放入木瓜去除涩味
C. 水稻感染赤霉菌后,出现植株疯长现象
D. 禾谷类作物和豆科植物轮换种植,提高土壤肥力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演替进行缓慢,形成热带雨林、温带草原、苔原或沙漠等顶级群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与演替之初相比,顶级群落的结构更为稳定
B. 形成哪种顶级群落与年平均气温和降雨量等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C. 顶级群落一旦形成,将永远保持原状
D. 热带雨林较草原、沙漠等群落的自动调节能力更强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下列结合此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 禁止产前诊断胎儿性别是因其会影响③
B.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 春运期间,北京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酵母菌种群数量的估算可采用抽样检测法,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统计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
B.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能量可以流向植物,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C.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D.“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生物种群密度调查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要随机取样,同时要保证样本数量足够
B.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一定不能用样方法
C.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草本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
D.为方便调查统计,不论什么植物,样方大小最好都选择1 m 左右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图中甲);在有 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图中乙)。结合 如图分析,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保护鱼类资源,捕捞的最佳时机应选择在e点
B.若乙图表示大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则e点后增长速率 为0
C.若乙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防治应在c点之后
D.K值是环境容纳量,一般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草原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草原群落上的动物在水平方向上是均匀分布的
B. 在群落水平上研究草原,要研究草原的范围和边界
C. 过度放牧、退耕还草等人为活动不会影响草原群落的自然演替
D. 草原上的牧草长势整齐,因此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分层现象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某森林在遭受火灾前后植被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森林在遭受火灾之后发生了初生演替
B. bc段生物的种间关系不断发生调整
C. bd段表明演替过程中群落的优势种没有发生变化
D. cd段生物体贮存的能量与ab段相当,说明该演替过程是原有物种的恢复
2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对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一般的生物实验一样,该探究实验也需要单独设置对照组
B.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计数时,取适量培养液直接滴加到计数室内
C.对于压在一个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的处理方法是计四条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数
D.已知血球计数板的方格为1 mm×1 mm,若盖玻片下经稀释10倍的培养液厚度为 0.1 mm,计数时观察值为M,则10 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约为M×106个
2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B,D,E,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 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A→D→E→C
C. 碳循环进行的同时一定伴随着能量流动
D. 碳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及生物群落内部往复循环,这种循环带有全球性
2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蜜蜂找到蜜源后,通过跳圆圈舞向同伴传递信息属于物理信息
B. 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 短日照植物黄麻南种北移可提高麻皮产量,这是对行为信息的合理利用
D. 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都是单向的
2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适当放牧,由于动物植食作用,可增加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B. 捕食者体型比被捕食者小,则生物数量关系会构成倒金字塔形
C.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之后,不能从分解者再流向消费者
D. “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稻田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
3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森林中,害虫数量增多时食虫鸟也会增多,害虫种群的增长就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B. 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C. 自我调节能力强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也高
D. 当外界干扰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将会减弱
31.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若Y细胞代表甲状腺细胞,则物质甲是_____,如果用物质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甲和乙的分泌量分别为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此过程属于___调节。
(2)若刺激A点,其膜外电位变化是____,图中连于膜外的灵敏电流计偏转___次,原因是__。
(3)血糖浓度上升会导致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兴奋并进行神经调节,使Z细胞分泌的激素增多,Z表示___细胞。已知Z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使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其意义是 ______________。
(4) 当血浆渗透压过高时,______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使尿量减少。
32.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患者甲状腺细胞增生,临床80%以上的甲亢由该病引起。致病机理如图所示。

(1)图中Y物质是____________,其作用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
(2)Graves病患者体内甲状腺素比正常人的分泌量多,原因是_______(多选)。
A.抗体X可促进甲状腺素合成和释放
B.抗体X可刺激甲状腺细胞增生
C.甲状腺素增多不会抑制抗体X的分泌
D.甲状腺素增多促进T淋巴细胞分泌Y物质
(3)人体长期缺碘也会导致甲状腺肿(大脖子病),与Graves病患者相比,大脖子病患者血液中甲状腺素、TSH、TRH的含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相等)。
33. 详细信息
图甲为一株水平放置的燕麦幼苗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图乙和图丙为横放 后1~4处生长素相对浓度变化曲线(虚线代表既不促进也不抑制时的生长素浓度,虚线上 方代表抑制时的生长素浓度,虚线下方代表促进时的生长素浓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 通常情况下幼苗根尖或者芽尖产生的生长素通过____方式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图甲中横放的燕麦幼苗出现弯曲生长的原因是受到____刺激,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而分布不均。
(2) 图乙中A1曲线对应图甲____(填序号)处的生长素相对浓度变化,A1和A2曲线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_的特点;测量可知,图乙中C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比图丙中D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低,原因是____________。
(3)为探究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是发生在胚芽鞘尖端还是尖端以下部位,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实验材料及用具:燕麦胚芽鞘、硬纸盒、薄云母片、光源等。
②实验过程:对硬纸盒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给予右侧单侧光照射,分别将云母片插入在下图所示的位置,一段时间后观察a、b、C三组燕麦胚芽鞘的生长状况,请预期结果与结论:

I:如果a直立生长、b弯向光源生长、C弯向光源生长,则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 横向运输部位是____。
Ⅱ: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____________。
34.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碳循环示意图,甲~ 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2 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据图分析回答:

(1)图1中,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 ________(填序号),能量进入群落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 (填序号)。
(2)图2中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兔摄入能量为2.2×109 kJ,A中能量为1.6×109 kJ,B中能量为1.2×109 kJ,狼同化能量为2.4×108 kJ,则该生态系统中兔到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
(3)调查兔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若标记物容易脱落,则调查结果会 __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捕食,兔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 味或行为躲避猎捕,这说明信息传递能够_______。
(4)在草原生态系统向森林生态系统演替的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CO2量_______(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生态系统的_______稳定性逐渐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