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七年级历史2019年下册月考测验同步练习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学习隋唐历史后,四位同学参加了主题演讲活动。以下是这四位同学的演讲标题,其中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A. 甲:分裂走向统一 B. 乙:繁荣与开放 C. 丙:文明初露曙光 D. 丁:巩固与危机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归纳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 国家统一 B. 政权并立 C. 三国鼎立 D. 和平共处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北宋大部分时期,宰相、枢密使和三司使互不统属,各自独立对皇帝负责。那时,中书省与枢密院称“二府”,对掌文武;而三司称“计省”,独掌财政。这说明宋代时期防止宰相专权的手段是(  )
A. 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B. 废除丞相,实施专制
C. 加强集权,削弱地方 D. 设立通判,加强监督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①辽---契丹族
②夏---元昊
③完颜阿骨打—党项族
④北宋---赵构
⑤金---耶律阿保机
A. ①②③ B. ②③③ C. ①② D. ④⑤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A. 半两钱 B. 刀币 C. 交子 D. 五铢钱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元朝建立人是( )
A. 铁木真 B. 忽必烈 C. 蒙哥 D. 窝阔台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表现的是( )
①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发明曲辕犁
③开创了行省制度
④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火药武器广泛使用实战出现于( )
A. 西汉末期 B. 三国时期
C. 唐朝末年 D. 宋朝初期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时下,“一带一路”成为热点。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很重要的方法之一。与“1368年”“称帝”“应天府”这些关键词语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 朱元璋 B. 赵匡胤 C. 成吉思汗 D. 忽必烈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朝时期,科举考试的范围是四书五经,从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出题,发挥题意也
以《集注》为依据,以“八股”为应试文章的程式,此举
A. 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 B. 有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C.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D. 严重禁锢知识分子的创新思维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李时珍经过27年研究,写成有药物1800多种、药方11000多个的《本草纲目》。这一部书
A.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B. 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C. 是一本系统介绍西医的著作
D. 奠定了中医临床理论体系基础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明长城(如图)蜿蜒6000余千米,她的东西起止点是( )

A. 东起嘉峪关,西至鸭绿江
B. 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C. 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 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知识卡片的空白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A. 《伤寒杂病论》 B. 《本草纲目》
C. 《天工开物》 D. 《农政全书》
15.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材料二: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材料三:洁白的哈达、温驯的藏羚羊、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我们美丽而圣洁的西藏。虽然当前“藏独分子”猖獗,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唐朝体现这一政策的史实一例。
(2)宋朝民族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基本特点?请写出建立辽、西夏、金的民族名称。
(3)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始于哪一朝代?如何管理的?
(4)通过上述史实,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16.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职官志》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请回答问题:
(1)这是哪一朝代官职的变化?文中“帝”指谁?
(2)材料中“六部”指哪六部?他们对谁负责?
(3)上述史料所说的机构变化起了什么作用?
17.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永乐六年到宣德五年,郑和又先后六次率领船队远航,经历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船队用中国的瓷器、丝绸等物与各国进行交易,购买各国特产。郑和出访后,各国纷纷向中国派遣使臣和商队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材料三:在福建有首歌谣流传至今:执法如山军纪明,出师矢志灭胡尘。斩子励众并为国,千秋共仰思儿亭。讲的是当年戚帅率军抗倭时,一次临阵派兵,他的儿子作先锋,路遇大雾没有按时赶到,军令如山,亲儿子被他处以军法。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能带去大量中国特产?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指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依据所学,请你说说郑和“大规模的航海”最远到达了哪里?
(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戚继光抗倭成功的原因?
18. 综合题 详细信息
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繁荣稳定的基础。下面是张老师围绕“唐——宋——元”时期的社会经济设计的复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识图学史)

(1)以上三幅图片反映了唐朝怎样的社会景象?
任务二(史料研读)
材料一: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东南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江南经济区。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2)材料一中“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至少写2点)反映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元史•地理志》
(3)材料二说明了什么?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帮助?
任务三(规律总结)
(4)根据上述材料,归纳促进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