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2019年下册)带参考答案与解析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撺掇cuān duo 龟jūn裂 掸dǎn去 撮cuō着吃
B. 糜méi子 眼眶kuāng 蓦mù然 装模mú装样
C. 渺miáo远 沼zǎo泽 两栖qī 风雪载zài途
D. 追溯sù 褶zhě皱 幽悄qiāo 楔qì形文字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句子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雪夜入蔡,同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你听,正潇潇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B.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际。
C. 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D. 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凌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上新了,故宫》这档节目中,我们能随着镜头进入很多未对外开放的区域去大饱眼福,里面陈列的各种稀世珍宝,做工考究、图案精美,令人叹为观止。
B. 24岁大学生孟瑞鹏,为了救落水儿童而英勇牺牲,他年轻而鲜活的生命戛然而止。
C. 这个周末阳光明媚,平日宁静冷清的黄龙溪古镇一派热闹景象,游客熙熙攘攘,空气里弥漫着快乐的味道。
D. 为了班级的荣誉,小王和小李这对老搭档,果断将私人恩怨抛开,在球场上配合得天衣无缝。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森林公安进入现场勘查之后发现,此次凉山木里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是雷电击中了一棵云南松。
B. 习.平一向崇尚英雄精神,常常称赞那些不追求轰轰烈烈的“显绩”、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不朽的丰碑。
C. 阳春三月,天气晴好,崇州的油菜花、龙泉山的桃花、郫都区的杜鹃花、青白江的樱花均是春日赏花踏青的好去处。
D. 电影《流浪地球》不仅能引发观影者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思考,还能让我们有震撼的视听享受。
5.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列加点字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
A. 具答之:详尽
B. 甚异之:对……感到惊异
C. 寻病终:不久
D. 处处志之:记号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忘路之远近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 乃记之而去 乃大惊
C. 捕鱼为业 为宫室
D. 无问津者 两膝相比者
【3】下列对文章句子翻译无误的一项是( )
A.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翻译: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好像有点光亮。渔人于是下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
B.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翻译:渔人问桃源中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现在是汉朝,就更不必说魏晋了。
C.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翻译: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跟外面断绝了来往。
D.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翻译: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穿戴,都跟桃花源外面的人一样,妇女小孩都安闲快乐。
【4】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笔墨冲淡凝练、亦真亦幻、回环曲折,神奇的浪漫色彩与真实感人的写实力量交织,令读者时而奇、时而喜、时而疑、时而惊,心情跌宕起伏。
B. 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开端对溪流、芳草、落花的描写为偶然发现桃花源做铺垫,美景太玄妙让渔夫看的迷迷糊糊“忘路之远近”,也为后来还想进入桃花源却找不到路设伏笔。
C. 作者虚构了一个自由安乐、美好幸福的与现实对立的理想社会,但当时的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所以作者以渔人复寻不到否定它的存在,刘子骥之后无人问津似乎也表达了作者的无可奈何。
D. 听到渔人介绍了外面的世界后,桃源中人感叹惋惜于“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韶光易逝和庆幸自己有幸逃脱外界的战乱,所以更不愿让外人知道来破坏桃源的平静。
6.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可选填2空,若3句都填了,以前两句为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蒹葭》)
(2)悠哉悠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雎》)
(3)挑兮达兮, __________________。(《子衿》)
7.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整诗默写,在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任选一首,请先写出题目再默写。
8.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弗雷德• 皮尔斯的《 空气中取水》 一文,完成12 一14 题。(10 分)
①任何时候,大气中都含有105亿英亩呎①水,其总量是世界上所有江河水量的6 倍多。其中,大约2%很快就会作为降雨落到地面,剩余的98 %依然处于水蒸气的状态。
②有人提议,用声音从空气中获取水分。凉爽、宁静的夜晚,空气中的水分达到饱和后,即使是微小的空气振动,也能凝聚水分,产生雨滴。在中国云南省的山区,村民们有个传统,通过大声喊叫来祈雨。据说,喊得越响,雨下得越大。
③一个有趣的新想法看起来似乎可行。在临海的沙漠地区建造温室,用寒冷的海水作为空气调节器,从炎热的空气中凝聚水分。这种温室实际上是巨大的露水制造机。从2002年以来,帕顿的阿布扎比温室已经在沙漠中种出了黄瓜、西红柿和鲜花。10平方英尺的温室每天可产生10加仑水——这比热带雨林通过降雨得到的水还要多。
④在干旱的沙漠之中,人们曾尝试通过收集雾水解决用水问题。顺着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中绵延的山顶,悬挂着75 张大塑料帆网。这里已经连续几年没有降雨了,但寒冷的近海气流定期从太平洋上大量涌来,塑料帆网通过获取这些气流的水分而变得十分潮湿。每张帆网有40 英尺×10英尺大小,一天能收集40加仑水。那里的一个小镇,从前用水完全靠从50英里外运来。如今这项工程平均每天可以给小镇提供3000加仑水。
⑤这种做法被广为接受。南美洲的整个太平洋沿岸,很多社区已经建造了捕雾幕帐,用来给新栽的树木供水。这种系统一旦建立起来,这些树就可以在叶子上为自己收集雾气,在沙漠中重新创造以雾为基础的生态系统。
【注】 ① 英亩呎:体积单位。(选自《当江河枯竭的时候:21 世纪全球水危机》,有删改)
【1】.第②段中加点的“据说”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3 分)

【1】.简要说说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4 分)

【1】.“空气中取水”的方法有哪几种,请根据文章内容加以概括。(3 分)
9. 作文 详细信息
根据要求作文。
成年后的鲁迅念着那夜的社戏与豆香,故土已远,但天真的童年时光不能缺席,那是他温暖的港湾;黄沙弥漫的陕北高原即使贫瘠,但昂扬的生命力不能缺席,那是汉子喷薄的渴望;理性地观察大雁,但欣赏的温暖眼光不能缺席,那是科学家的诗意大爱;纵一别后远隔千山,但知己不能缺席,那是天涯孤寂却仿若比邻的宽慰……不能缺席的可以是某种情感、某种品质,也可能是某个人、某段经历、某种风景等等,它们都会成为你生命中的馈赠。你的生命中也有这样的不可或缺吗?
请以“ 不能缺席”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
10.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各题。
秋日行村路
[宋]乐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社肉:社日祭神之牲肉。
【1】“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句中“伴”字用的妙,请写出你的理解。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1.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桃花涧修禊诗序(节选)
宋濂
浦江县北行二十六里,有峰耸然而葱蒨者,元麓山也。山之西,桃花涧水出焉。乃至正丙申三月上巳,郑君彦真将修禊事①于涧滨,且穷泉石之胜。
前一夕,宿诸贤士大夫。厥明日,既出,相帅向北行,以壶觞随。约二里所,始得涧流,遂沿涧而入。水蚀道几尽,肩不得比,先后累累如鱼贯。又三里所,夹岸皆桃花,山寒花开迟,及是始繁。又三十步佹石人立,高可十尺余,面正平,可坐而箫,曰凤箫台。又六七步,奇石怒出,下临小洼,泉冽甚,宜饮鹤,曰饮鹤川。又五六步,水左右屈盘,始南逝,曰五折泉。又四十步,从山趾斗折入涧底,水汇为潭。潭左列石为坐,如半月,其上危岩墙峙,飞泉中泻,遇石角激之,细沫散潭中,点点成晕,真若飞雨之骤至,曰飞雨洞。洞傍皆山,峭石冠其颠②,遥望见之,病登陟③之劳,无往者。
还至石坛上,各敷茵席,夹水而坐。呼童拾断樵,取壶中酒温之。酒三行,年最高者命列觚翰④,人皆赋诗二首,即有不成,罚酒三巨觥⑤。众欣然如约。
注释:①修禊qì,古代传统民俗。季春时,官吏及百姓都到水边嬉游,是古已有之的消灾祈福仪式,后来演变成中国古代诗人雅聚的经典范式 ②颠:巅,山顶。③登陟zhì:攀登。④ 觚(gū)翰:指纸笔。觚,古人用以书写的木简。翰,毛笔。⑤觥gōng:中国古代盛酒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北行二十六里 北:从北边
B. 且穷泉石之胜 穷:穷尽,游览尽
C. 真若飞雨之骤至 骤:突然
D. 高可十尺余 可:大约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水蚀道几尽,肩不得比,先后累累如鱼贯。
(2)奇石怒出,下临小洼,泉冽甚。
【3】本文和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都写到了寻幽探胜之旅,但两者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呢?请结合内容说说看?
12. 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傅雷家书》被称为苦心孤诣的教子篇,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让儿子做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艺术家。”
13. 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傅雷在给傅聪的家书中说“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14.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二)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十一号楼的猫
①我们十一号楼三层的楼道里养着一只流浪猫。说是流浪猫,早就没有了流浪猫的样子。是一只米黄色的长毛猫,眼睛微微透着绿,洗过澡也梳过毛,毛色油亮有色泽。它常常蹲在三层电梯口的小厅堂,端正地坐着,优雅地看着电梯里的人,仿佛知道我们是来看它的一样。旁边的墙边放着猫粮盆和水盆,还有几个小玩具。
②多数时候,它只是看你一眼,有时也会跟着你走入电梯。进来后就跟所有乘电梯的人一样,乖乖等着。到了一楼,它在人们的脚步间左拐右拐地穿插着走出居民楼,往楼下社区院子里的树下一躺,晒着太阳睡半天。天色晚了,就再跟着上楼的人一起回去。我住的这幢楼里几乎每一个人都知道它的存在,看到它走进来了,就帮它按一下“3”。三楼的门一开,它就不急不慢走出去,重新在电梯口小厅堂坐下。
③有一次我深夜加完班,一个人抱着一堆东西,从北区的工作室穿过漆黑的花园,走回南区的家。半路被蚊子叮了一腿的包,边跺脚边走,走到楼下的时候,脚震得又麻又疼。我用下巴很卖力地点开电梯开关,前脚刚进去,后脚它就跟进来了。我盯着它,它盯着我,我只好用额头顶了我自己的楼层,又用下巴按了它要下的楼层。等搞定之后,原本一路走回来的沮丧感消失不见,我一个人在电梯里笑得前仰后合。它出去的时候,在靠近我的腿边翘着尾巴蹭了一下。大半夜,我和一只猫同乘了电梯,还为它按了按钮,这太喜剧了。
④听楼下跳广场舞的大妈们说,它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从电闪雷鸣中逃进楼里来的。当时它毛都掉得斑秃,眼睛全被眼屎糊住,身上还有伤,走路一跛一跛的。三楼住着的刘奶奶撞见它,心生怜悯,就把它抱回家,收养了它。为了照顾好这只猫,刘奶奶甚至多次缺席了最爱的广场舞。它渐渐地恢复了体力,脱胎换骨,变成一只美貌的家猫。但它大约是流浪太久,不习惯被禁锢在小小的屋子中,成日趴在窗口喵喵呜呜地叫,刘奶奶就又把它放出去了。
⑤可自打那以后,它似乎把三层当成了坚实的后盾,在外面野几天就回来,回到三层就安静蹲在那里等着。慢慢地,整个三层的人都习惯了,没事就来放点儿吃的、喝的,有时候甚至还有猫玩具。它也越来越把这儿当成家,从半个月一回到几天一回、一天一回,比上班下班的白领还准时。
⑥很快,整幢楼都知道了它的存在,渐渐地,它从三层的猫变成了十一号楼的猫。我经常看见同楼的住户跟别人说,这是我们楼的猫,一会儿就回去了。别人问保安,怎么总能见到那只猫?保安头也不抬地说,噢,那是十一号楼的猫,出来溜达溜达。听得我差点儿当场笑出来。那只黄毛碧眼的猫咪突然间变成我们的流动标签,让一些事情变得格外有意思起来。
⑦朋友来家里做客的时候,一进家门就一惊一乍地说:“你们邻居还真热情啊。这‘远亲不如近邻’,在你家我算是见识到了。”她很疑惑,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全楼的人好像都是认识的,出个门回个家在电梯里见到了,还点个头示个意。她说:“这场面,我除了小时候住我爸的纺织厂家属大院的时候领略过,真是多年不见啊。我刚才提着一堆东西上电梯,被超过三个人问要不要帮忙。”我就带她去参观那只猫,她不可置信地反复问我,它真的会坐电梯?它就住在三层?它几岁了?……
⑧因了猫的到来,十一号楼的人原本互相陌生,现在都变成了猫的主人;也因了它的到来,大家仿佛都成了别人生命的依靠,变得坚强而乐观起来。刘奶奶作为这只猫的原始救命恩人,也很欢喜。她跟我们说,孙子知道她养了一只这么有灵性的猫,一到假期就住过来看它。原本搭救了一只猫,结果还让宝贝孙子成了常客,简直就是节日大酬宾。说话间喜气洋洋,仿佛不是她给了它新生,倒是它带动了她的幸福生活。
⑨这只猫自己大概永远都不会明白,它变成了所有人的精神亮点。人们喂饱它,还喂饱自己的心。
(选自《智慧少年》2016年第8期,有删改)
【1】请按照时间顺序,从猫的角度,梳理它与十一号楼的人的关系变化。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三层为家,被三楼人照顾。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猫改变了我们,成为我们的精神亮点。
【2】按要求赏析文章中划线的句子,说说其表达效果。
(1)我盯着它,它盯着我,我只好用额头顶了我自己的楼层,又用下巴按了它要下的楼层。(从人物描写角度)
(2)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当时它毛都掉得斑秃,眼睛全被眼屎糊住,身上还有伤,走路一跛一跛的。(从关键词角度)
【3】从内容与结构两方面分析文章第⑦段叙写朋友来家做客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4】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实际生活,谈谈你对文章结尾“人们喂饱它,还喂饱自己的心。”这句话的理解。
15. 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青春是生活赋予我们无限高贵的礼物。它充满着力量和斗志,也充满着希望和信心。青春应该怎样度过?有的如同烈火,照耀别人也照亮自己。有的却像荧光,渐渐迷失于黑暗。在青春到来之际,初二年级某班班委会为同学们量身打造“阳光四月,我们正青春”主题班会,带领同学们多角度解读青春。
(青春的选择)
十三岁的那个夏天,我们是如何度过的呢?也许在空调房里玩手机,也许在补习班里刷练习,也许在亲人朋友的陪伴下四处游历。这个暑假,来自成都外国语学校初二年级的张泽立同学,选择了和大多数同学不一样的方式:他骑着自己的自行车,经318国道从成都骑行到达了西藏拉萨。
这次壮举源于张同学小学体育老师分享的一次骑行西藏的经历。那时的张同学虽还懵懂,却已暗暗在心里种下一颗“别样”的种子。经过了较长时间短途骑行的磨练,张泽立在体力上、经验上、物质上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暑假,在父母亲友的大力支持下,历时24天,他一路淋雨、吃灰尘、晒蜕皮,经历重重磨难,最终从成都骑行到了拉萨。张泽立在和同学们分享时说道:人的一生中,至少该有那么一次,会为了某个梦而忘了自己,不计付出,不求结果,不求回报,义无反顾,只求在自己最好的年华里经历过。
【1】听完张泽立同学对自己经历的分享,同学小蒋认为他这样的行为又不能提高学习分数,又不能为社会做贡献,没有什么价值。作为小蒋的同学,你怎样对小蒋说,才能使他认识到张泽立这种壮举的重要意义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春的禁区)
【2】青春可以岁月静好,阳光明媚,也可能充满诱惑,暗流涌动。需要时当仁不让、一马当先,必要时退避三舍、界限分明。班会上,同学们就青春时期“可为和不可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下面是一幅禁毒公益漫画(漫画中的花是罂粟花),请写出构图要素;并用形象的文字写出其寓意,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50个字。

(青春的姿态)
【3】下面是一段青春励志宣言,请你补写横线上的句子,使之与前后句构成排比。
青春的岁月不会一帆风顺。或许青春的道路常遇荆棘,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 , ;或许青春的航船历经风浪,但我们有足够的力量驶向自己的理想彼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