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至2019年第二学期七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免费试卷(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

1.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竹里馆》)
(2)_____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
(4)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作答。
我常常(a惊叹 b慨叹)于那些燕子,它们(a瘦弱 b柔弱)的身体,究竟蕴含了多少向上的力量,如何穿越高山阻挡,长河隔离,将春的消息一点儿一点儿传递给北国。我从它身上不但看到了无限的希望,更汲取了无穷的力量。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我都会想起那些小小的燕子。然而,这种优雅的景象,正渐渐淡出了我的视线。
近年来,随着城市乡村高楼大厦的快速崛起,燕子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燕子也越来越少。燕子头顶的美丽,或许将成为一份美好的回忆,一缕淡淡的(a哀愁 b乡愁)。
(1)根据语境选填词语。
(2)划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作家作品朝代连线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孙权劝学》——司马光——南宋
B. 《说和做》——臧克家——当代作家
C. 《逢入京使》——岑参——唐代
D. 《竹里馆》——王维——唐代
4.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木兰诗》节选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②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③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④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⑤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对句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写北方苦寒,用战场的艰苦环境来衬托出木兰骁勇善战。
B. 以夜景来描写北方军营的生活的艰辛。
C. 描写边塞阴森、凄凉的战场环境。
D. 运用夸张的描写环境,衬托出战地生活的艰辛。
【2】写木兰的征途和战地生活时,诗中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这跟表现木兰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关系?
5.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
蒙辞以军中多务
卿言多务,孰若孤?
但当涉猎
即更刮目相待
【2】用“/”划分下面句子的节奏。(只画一处)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下面划线词语意思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B.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俄而雪骤
C. 及鲁肃过寻阳/及其家穿井
D. 与蒙论议/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5】鲁肃为什么要与吕蒙结友?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6.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概括选文所写的三件事。(每件不超过8个字)
【2】课文善于用典型的语言和神态表现人物性格,请从选文中选出相应的语句。
(1)语言:
(2)神态:
【3】“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请问闻一多先生“巨”在何处?“高”在哪里?
7.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乡村的风
①风是乡村的魂。它不喜欢老是待在一个地方,到处游荡着,时南时北,忽东忽西的。它走到哪里,哪里就能感觉到乡村的呼吸。
②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拔弄乱,再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
③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你瞧,那晚风中的炊烟,怎么看都像是—幅悬腕挥就的狂草,云烟乱舞,该虚的地方虚,该实的地方实,那是我们在绢和纸上无法做到的,可谓真正的“天书”了。莲荡也是,一阵风吹过去,一阵风又吹过来,满荡田田的莲叶便乱了。然而,乱是乱了,但却乱出了味道。究竟是什么味道呢?我也说不清。看来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就像这风中的“乱荷”,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美,一种大美。你可以观,可以赏,但你却没有风的能耐,把好端端的东西破坏了,还居然翻出新意。还有秋风中的那些树木,原本蓊蓊郁郁的,可是经不住风的手轻轻地摇晃,三摇两摇的,就只剩下一副骨骼了。随着黄叶随风飘逝,树上那些平时看不见的鸟巢,一个一个都露了出来,远远看去,恰似一个个黑色的音符挂在枝柯上……
④说到风,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年我从豆村带回一棵小枣树,栽在城里自家的庭院中。栽树之前我是下足了底肥的,可是几年过去了,并没有见它有多少长进。我很纳闷,就问父亲是什么原因。父亲看了看周围的环境,给出两个字:缺风。对,缺风。生长在乡村的树可不是这样的。你千万不要以为风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实它是树和庄稼的神灵。一棵得风的树,就如同一个人得到了机遇,东风来了摇一摇,西风来了晃一晃,每摇晃一次,它的根就往泥土深处扎一扎,晃着晃着,一棵树就在风中长高长粗了。父亲把这种现象叫作“得风水”。记得豆村牛鼻凹里有一棵歪脖子黄栌,据说已经很有些岁数了,可就是长不大。村里有人想把它砍下做犁弓,父亲制止道,这棵树虽然长得不是地方,但只要树头能从这凹里蹿出来,一旦招了风,不愁它不成材。后来那棵黄栌居然有了出头之日,风吹着呼呼地往上蹿,一年一个样,一年又一个样,如今它已经有合抱粗了,成了我们豆村的—个标志。这大概就是神奇的风使然吧。当然神奇的还有我的父亲,尽管岁月的风已经把他的头发吹白了,腰吹弯了,甚至连牙齿也吹脱落了,在风中踽踽而行时,须拄一枝拐杖,然而他能够从飘忽不定的风里悟出一点“道”,想必也该知足了。
⑤乡村里的许多事物,小至一片浮萍,一株草,大到一棵树,—座山,都与风息息相关,春风归来遍地绿,它们不得不绿;秋风君临千叶黄,它们不得不黄。在这回黄转绿的变幻之中,永远不老的似乎只有土地,只有风。一拨又—拨的风,吹了几千年,几万年,它吹走了许多东西,又吹来了许多东西。庄稼在风中拔节,鸟雀在风中飞翔,驴马在风中打着响鼻,蟋蟀在风中浅唱低吟……
⑥倘若没有风,这个世界多么沉寂!
【1】第③段中,作者是用哪几幅画面来表现乡村的“诗意”的?请简要概括。
【2】作者借“乡村的风”表达了多种情感,请分要点加以概括。
【3】无形的风在文中被描绘得可见可感。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在第②⑤两个自然段中任选出一例加以赏析。
【4】文章开头“风是乡村的魂”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8. 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春节过后第一周,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这一文化类综艺节目彻底火了。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等各大媒体都在发布有关该节目台前幕后的消息,观众关注度极高。某知名网站对此做了各项统计,以下是“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的年龄分布”调查数据图:

(材料二)《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冠军得主是复旦附中16岁高一学生武亦姝,人们对她纷纷表示赞赏,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在升学考试残酷的现实面前,是否有必要花大量宝贵时间去背诵古诗词。
(材料三)大学者王国维认为在诗词创作过程中,可以将诗词创作的境界分为“造境”与“写境”两种不同的形态。“造境”即虚拟之境,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境”即写实之境,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显示的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的年龄分布。
【2】针对(材料二)中某些人的质疑,说说你的观点。
【3】阅读(材料三),指出下面诗句属于“写境”的一项是( )
A.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9. 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名著阅读
“先生!”祥子低着头,声音很低,可是很有力,“先生另找人吧!这个月的工钱,你留着收拾车吧:车把断了,左边灯碎了块玻璃;别处倒都好好的呢。”
(1)选文中的“先生”指谁?祥子叫先生另找人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作品内容谈谈先生给了祥子怎样的帮助?
10. 作文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告别懵懂的童年,走进多雨的花季,尽管一路上的脚印歪歪扭扭,但是它的方向总是向上,向上,不停地向上攀登。是谁在不停地修正它的方向?只是因为有了你啊!
请以“向上有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文体自选。 ②选取一个或多个角度,可以记叙、抒情和议论。 ③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