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二历史之2018年名题分解课时练: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四川成都山土的东汉画像砖《讲经图》。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里的“经“是指

A. 儒家经典
B. 法家思想
C. 黄老学说
D. 程朱理学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魏晋南北朝的士大夫流行“清谈”,即不问现实政治,只讨论玄妙哲理,在行为上纵酒、不拘礼节,这股风潮一直持续到唐初。此种历史现象
A.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文学艺术发展
B. 体现了佛道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C. 实际是儒家思想的积淀与发展
D. 导致社会道德水平的严重下降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唐朝法律规定:“诸告祖父母父母者,绞。”《疏义》又说:“父为子天,有隐无犯。如有违失,理须谏诤,起敬起孝,无令陷罪;若有忘情弃礼而故告者,绞。”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 显示了百姓温顺敦厚的个性
B. 法家思想渗透到法律中
C. 强调以孝治天下的核心价值
D. 传统法制具有理性精神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学者指出,董仲舒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表达了儒家的政治理念和价值祈愿,此一方式能够相对有力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儒家所自任之道义对王权的规约。这主要在于董仲舒
A. 倡导“独尊儒术”
B. 提出“天人感应”学说.
C. 主张兴办太学
D. 宣扬“三纲五常”理念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提到“王者异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在《史记·历书》中说“敬授民时”。这说明古代帝王们
A. 认为天象直接关系皇家的命运
B. 十分注重其统治的合法性解释
C. 重视历法以维护封建统治利益
D. 重视农业以维护封建统治基础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为《史记》有关西汉前期“无为而治”的历史叙述。据此判断,“无为而治”

记述

出处

(汉初)“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汉初)“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

《史记·萧相国世家》

“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史记·吕太后本纪》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遏水旱之灾,民则家给人足。”

《史记·平淮书》



A.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B. 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C. 顺应了小国寡民的社会心理
D. 保证了地方自主发展的权力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汉代统治者在选择政治指导思想的过程中,把忠孝之道奉为至德要道,用于规范人们的观念和制约人们行为选择的政治伦理准则,对于汉代统治者来说,忠孝之道是维护汉代家天下的“大经大法”,具有其他“治道”所没有的特殊功效。汉代以忠孝治天下
A. 推动了儒学的政治化进程
B. 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
C. 遏制了思想界的活跃局面
D. 是对先秦民本思想的实践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以下是西汉部分丞相出身表(单位:人),据此表可知,当时选用丞相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时期

功臣子

外戚宗室

各级属吏

经学之士

汉武帝

5

3

1

3

汉宣帝

4

1

汉成帝

1

1

3

汉哀帝

1

4



A. 重用文臣贬抑武将
B. 兼顾德才两重标准
C. 采用儒家思想治国
D. 利用中朝牵制外朝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汉朝在出现自然灾异时,帝王常常公布“罪己诏”(自省或自我检讨)。此现象在古代中国历朝中次数最多。这表明当时
A.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B. 儒学影响治国理政
C. 皇帝普遍虚怀纳谏
D. 皇权受到制度约束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是与汉代海昏侯刘贺有关的历史材料。据此可知

历史材料

出处

其(刘贺)天资喜由乱亡(无),终不见仁义……荒淫迷惑,失皇帝礼仪,乱汉制度。

《汉书·武五子传》

臣以诗三百五篇朝夕授王(刘贺),至于忠臣孝子之篇,未尝不为王反复诵之也。

《汉书·儒林传》

海昏侯(刘贺)墓出土了约5000枚竹简,包括《悼亡赋》《易经》《礼记》《孝经》《医书》《论语》等。

海昏侯墓考古发掘



A. 刘贺昏庸无道不重礼制
B. 当时皇室重视儒学教育
C. 汉代“四书”地位超过“五经”
D. 刘贺以皇帝的身份下葬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汉武帝后期,董仲舒针对当时频繁发生的火灾,起草了一份奏章,用天人感应理论来批评汉武帝的过失。汉武帝大怒,欲将董仲舒斩首,旋又下诏赦免,但董仲舒江都王相的官职被罢。这表明
A. 统治者放弃儒家学说 B. 迷信思想已日渐式微
C. 皇权受到儒学的影响 D. 皇权与相权继续冲突
12.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代的“受鬻法”规定,年满九十岁的老人,每月可以从官府领取一石粟米。汉成帝时,又将这种待遇的年龄降到七十岁。汉高祖曾下诏说,凡五十岁以上的子民,若人品好,又能带领大家向善的,便可尽免徭役,每年十月还赐予酒肉。汉文帝也要求每年年初要派人慰问老人,赐予布帛酒肉,认为这样才能给天下子孙树立榜样。《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哺之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玉杖长尺。”
——据赵凯《良举善政下,汉代老人缘何不幸福》等整理
材料二20世纪初,英国各界对建立养老金制度的呼声日渐高涨。1909年实施的《养老金法》规定,年满70岁(1901年英国男性的预期寿命为51岁)、品行良好、勤于工作的英国老年公民才有资格领取养老金。该法的补贴标准是每周1—5先令,相当于一个工人周薪的五分之一。该法第一次明确了政府对老年人的责任,落实了由谁养老的问题。
1925年,《养老金法案》实施了部分缴费性养老金计划,缴费由个人与雇主分担,补贴标准增加为每周最高10先令。1940年,英国政府将女性退休年龄降至60岁;1965年,男性退休年龄降至65岁。65岁和60岁成为男女领取国家基本养老金的起始年龄。2011年英国公布的《养老金法案》规定,英国女性65岁退休标准将提前在2018年11月前实行;而在2018年12月至2020年4月间,男女退休年龄将统一提高到66岁。
——据唐军《20世纪英国养老金制度的变迁》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尊老的措施,并对这些措施进行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养老政策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13.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学者认为,人类文明是按下列顺序,依次运行的:
(1)平静和满足:人们放松对非物质价值观的坚守,变得越来越满脑子都是物质享受。
(2)幻灭和痛苦:当物质主义不能满足人性需求时,生命已经变得毫无意义;旧的精神权威被证明是假的。
(3)挽救价值观:他们的注意力被重新引导到人类生活的性质和价值这一根本问题上,他们再次找到它。
(4)创造力时期:他们找到问题的答案;生活有了新的含义,幻灭消失;生活再次变得可以忍受/宜人。他们是幸福的。
(5)平静和满足的状态:这一循环周而复始。
——整理自詹姆斯·克里斯蒂安《像哲学家一样思考》
请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论证。(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严密。)
14.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建元六年,田蚡把不治儒家五经的博士官一律罢黜,排斥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之言于官学之外……他(董仲舒)的所谓大一统,就是压抑诸侯,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他摭取阴阳五行学说,提出君权神授的理论,建议用儒家的纲常名教来维护封建统治。他也吸取了法家尊君抑臣的思想,主张用刑法加强统治。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清入关后,即以宗主视天下,同时密切关注边疆事务、励精图治,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建立起一个比以往任何朝代都巩固的“大一统”帝国。为了树立“大一统”正统王朝的形象,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清王朝接受并发展了“大一统”思想。清朝抽去了“大一统”理论中“华夷之辨”的内容,改造为四海之内共尊一君的君主专制“大一统”观念;形成以推重“大一统”政权为核心、以政权承绪关系为主线、取消华夷之别为特征的正统论,并将其贯彻于历史评断之中,使之更有利于清廷的政治统治和思想控制。渍朝对“大一统”思想及其正统论的总结,束缚了人民的思想,但也起到了统一思想,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经营管理,进而统一国家的积极作用。
——摘编自刘正寅《“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朝前期对“大一统”思想的发展及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