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中国古代,“占”是观察的意思,“卜”是以火灼兽骨或龟壳。殷人占卜之风盛行。王室贵族遇事无论大小,如征伐、狩猎、疾病等,都要占卜以问吉凶,然后形成卜辞,这一现象说明
A. 神权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B. 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
C. 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D. 决策体现了原始民主色彩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传说中的五帝都是黄帝的后裔,五帝的嬗递和尧舜禹的禅让虽然不是在“小家”内直接传子,但也不过是再一个“大家”内——皇帝族内部选择首领而已,并没有什么超血缘的“公”,所谓“禅让”实为族内择子继承。禹传启只不过是把原先属于整个部族的果实摘到自己家族里去了。这表明
A. 禅让制与王位世袭制没有区别
B.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
C. 禅让制已经具有明显的阶级性
D. 禅让制是依靠血缘纽带来维系的制度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考古学家在考察西周时期长江流域楚文化时发现,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存在一致的礼乐文化因素,如青铜礼乐器、相似的墓葬制度,以及基本相同的文字系统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完全相同
B.分封制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分封制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认同
D.西周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周武王病死后,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旦辅政,“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据此可知,周公推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A.进行有效统治
B.推翻商朝政权
C.发展西周经济
D.扩大周朝疆域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这表明
A.宗法制有利于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长治久安
B.周王是天下唯一大宗与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C.宗法制的确立割断了“国”与“家”之间的联系
D.大宗与小宗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为加强秦朝中央与北疆边陲的联系,蒙恬奉命修筑了一条被后人称之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高速公路”。这一“公路”是指
A. 长城
B. 直道
C. 灵渠
D. 五尺道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秦朝规定,最高统治者的居处称“行在所”,所居称“禁中”,服食之物称“御”,所用车马称“乘舆”,皇帝有病称“不豫”,皇帝去世称“驾崩”,入葬的坟墓称“陵”。皇帝的父母、妻妾和儿子也有专门的称号。以上体现了
A. 皇权至上
B. 皇帝独尊
C. 中央集权
D. 皇位世袭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习.平总书记多次重申“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古代官职中,较早体现“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是
A.西周卿大夫
B.秦朝御史大夫
C.西汉刺史
D.明朝内阁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为秦以后的郡县政治”。以下对两大“政治”理解正确的是
A. 都是地方政治制度
B. 都加强了皇权
C. 都以血缘为纽带
D. 都属于官僚政治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 统一度量衡、货币
B. 开创皇帝制
C. 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 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于是,上从其计。”该材料中“上从其计”的结果是( )
A.抚慰了异姓功臣 B.强化了君主专制
C.提高了诸侯力量 D.加强了中央集权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唐朝大多数藩镇的主要功能或“戍边”或“防盗贼”或“防骄藩”,为唐中央提供钱粮,有序地维持着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行。有学者认为: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破坏了唐王朝的政令统一,但同时藩镇间相互制约,又维系着唐王朝的统治”。这表明
A.藩镇都是割据势力
B.藩镇公开与中央对抗
C.藩镇延续唐朝统治
D.唐政府掌握军事权力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帝师”是
A. 中书省长官
B. 宣政院长官
C. 理藩院长官
D. 枢密院驻藏长官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唐朝初年,皇帝授予一些官员“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议朝政”、“参知机务”之类的名号,让他们参与宰相事务,共议军国政事。这一措施
A. 巩固了三省长官的地位
B. 分化相权并加强了皇权
C. 解决了效率低下的问题
D. 加剧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这一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该制度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该制度应是( )
A. 郡县制 B. 三省六部制 C. 科举制 D. 君主立宪制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经历了建立、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历史人物与政治制度的结合,错误的是
A. 皇帝制度——秦始皇
B. 刺史制度——唐太宗
C. 内阁制度——明成祖
D. 军机处——雍正帝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与废除体现了
A.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B.相权威胁皇权
C.国家统一的需要
D.权力的相互制约与平衡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代的政治体制中,内阁不是相权的回归,而是由皇帝的秘书顾问机构,逐渐成为一个超越单纯的秘书职能的权力协调机构。这一观点认为
A. 宰相没有实权
B. 内阁成为法定机构
C. 内阁地位提高
D. 皇帝权力受到制约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雍正帝为了把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自己手中实行的措施是
A.废除丞相
B.实行“推恩令”
C.实行行省制度
D.设置军机处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元代曾在西南和中南民族地区实行“以土官治土民”的自治制度。明清改为直接委派流官管理,即“改土归流”。该变化表明
A. 君主专制体制定型
B. 中央对全局管控加强
C. 国家重视边疆开发
D. 民族自治模式的形成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清一代,皇权专制体现在政治统治的各方面,皇帝可随意处分臣下,也会任意免除对官员的处分,雍正朝体现得尤为明显,有关政策反复摇摆于实施与不实施之间。这一现象反映出清代
A. 雍正帝弱化法律作用
B. 吏治逐渐走向了腐败
C. 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D. 朝廷公信力遭到破坏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周人用道德观念来解释政权的合法性,“天命无常,唯德是亲”,即天命垂爱那些爱护百姓的王者。这反映了当时
A.分封制无法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B.爱护百姓的统治者才能取得政权
C.血缘不再是国家权力结构的纽带
D.已经有了体恤民众的政治思想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学者认为,春秋以前的中国是个族群社会,以封地为族姓、以族姓为地名是常见的现象。自秦以后,族群社会被官僚帝国的编户齐民社会取代,乡村聚落的命名也就彻底的非族姓化,其名大多取自“吉语”、地理方位或俚俗等。这种村落命名的变化,本质上体现了
A. 宗法观念的弱化
B. 中央集权的强化
C. 风俗观念的演化
D. 社会治理的僵化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隋唐时期,宰相都是可以坐的。到了宋朝,太祖认为坐着对皇帝不敬,就把椅子撤走了。到了明清时期,大臣奏事必须跪着。由坐到站再到跪的变化,说明了
A.中央集权的强化
B.封建等级秩序的模糊
C.古代礼仪制度的不断发展
D.君主专制的加强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太祖时,宦官不得干预朝政,与官吏交通,并立下祖训:“内臣不许读书识字。”永乐元年,内宫监李兴奉敕往劳暹罗国王。《明史·宦官传》载,宣宗设立内书院,以提高宦官的文化素质。上述变化
A. 体现了明朝政治清明
B. 原因是相权对皇权的威胁
C. 根源于皇权的高度集权
D. 反映了内阁权势逐渐缩小
26.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相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
材料三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而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
材料四 若元(元朝),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元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汉初又分封王侯的原因?汉武帝是如何解决封国问题的?
(4)根据材料四,概括元朝疆域状况的特点?为此,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地方管理制度?有什么意义?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