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019年九年级历史下半期中考模拟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1. 详细信息
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主要是肯定大运河( )
A. 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B. 便利人们游玩江南
C. 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D. 加快了隋朝的灭亡
2. 详细信息
1492年的一段航行日记:“星期日,10月28日,我就因此便去寻找在西南方向海岸的古巴岛,向着该岛的最近点出发。据此推断,该航行日记记录的是
A. 迪亚士航行
B. 哥伦布航行
C. 达•伽马航行
D. 麦哲伦航行
3. 详细信息
1861年,法国作家雨果说:“抢劫已成为一种日常行为,小至小资家庭的钱匣,大至富丽堂皇的圆明园,直到被塞满的裤子不堪负重,坠至脚踝处。”英法联军的这一掠夺行为出现在
A. 鸦片战争期间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4. 详细信息
1890年。以天皇名义发布《教育敕语》,强调“采西邦科学之知识,以尊于封建武士之精神。”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美国南北战争
B.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日本明治维新
D.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5. 详细信息
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这体现了新文化运动( )
A. 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 B. 积极倡导文学革命
C. 对传统文化存在绝对否定偏向 D. 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6. 详细信息
“………我们已经商得同意:“当于1945年4月25在美利坚合众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会议。……唯国有我们三国之间及及一切爱好自由的各国之间继续增进的合作与了解,才能够实现人类最崇高的愿望-一种安全而且持久的和平。”材料中提出实现“一种安全而且持久的和平”,是基于( )
A. 每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 B. 二战对人类文明浩劫的反思
C. 西方大国称霸世界的企图 D. 东西方冷战格局的结束
7. 详细信息
按日军师团编制计算,从“”七·七事变到1945年,日本历年投入到中国战场上的陆军,平均每年占76.4%。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拥有先进武器装备
B. 中国战场是日军唯一的战场
C. 苏联红军进驻中国东北
D. 中国实行全民族的持久抗战
8. 详细信息
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下面的两幅图出现在

A.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大跃进”时期
9. 详细信息
下列图片反映了同一个主题,概括最恰当的是

A. 欧洲一体化
B. 冷战政策
C.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10. 详细信息
下列成就中,按取得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葡两国举行澳门交接仪式
②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
③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
A. ③②④①
B. ②③④①
C. ②④③①
D. ③④①②
11. 详细信息
2018年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组织在青岛举行峰会。中国发挥主场外交作用,积极为成员国对话与合作创造机会,共商地区合作发展大计。由此可见
A. 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形成
B. 国际竞争正被合作代替
C. 中国是维护国际秩序主导者
D. 我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
12. 详细信息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同源,有过友好交往,也有过战争厮杀。作为21世纪的大国,面向未来,中日关系将往何处去?
材料一:隋唐时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一次高潮,两国人民谱写了极其壮丽的篇章。
——何芳川《中外文化交流史》
(1)列举一例该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实。
材料二:1873年,同治皇帝接受外国公使觐见那一回,主持仪式的大臣,把品级较高的日本外务大臣副岛种臣的班次排到了品级较低的英、法、俄、德、美公使的后面,以寓区别对待之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1898年,光绪皇帝在会晤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时表示:“贵国维新以来之政治,为各国所称许。”并希望伊藤博文能向中国详细介绍“变法之顺序、方法等事”。
——摘编自邓嗣禹、费正清《中国对西方的反应》
(2)材料表明清朝统治者对日本的态度有何变化?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材料四:大陆政策是近代日本对亚洲大陆的长期侵略政策。其基本内容是,首先侵占朝鲜,然后侵占中国东北,进而扩展到整个中国,获得在东亚的霸权。
——摘编自宋志勇、田庆立《日本近现代对华关系史》
(3)大陆政策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日关系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试举一例。
材料五:1945年日本战败,抗日战争结束;1972年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进入21世纪,中日关系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4)结合材料一至材料五,运用所学知识论证中日两国发展友好关系的重要性。(要求:史论结合,论证严密,表述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