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临晋中学2020-2021年高二上半年12月月考生物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种群的正确叙述是:
①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
②种群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完成生殖过程
③每隔10米种植一颗杨树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
④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⑤性别比例也可影响种群密度
⑥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⑦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某些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A. ①③⑤⑥ B. ②③⑤⑥⑦ C. ②⑤⑥⑦ D. ②④⑤⑥⑦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太湖湖中心和靠岸边存在不相同的生物分布,这就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B.蚜虫的泛滥导致棉花的丰富度降低
C.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成正比,密度大的种群其种内斗争也更激烈
D.人工栽培的生物群落一般是均匀分布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科研人员对一块玉米田(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农田中所有玉米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与死亡率、性别比例等数量特征
B.农田中作物上的蚜虫呈集群分布,不宜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
C.该农田中的玉米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研究玉米田的范围和边界、各种群间的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
4. 详细信息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东亚飞蝗的幼虫和成虫
②惠州西湖的全部生物
③惠州西湖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④惠州西湖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① D. ①②④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属于群落研究水平的是( )
A.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B.土壤中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C.各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D.单位面积印度榕树的数量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图表示某种鱼迁入—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t0~t1去时间段内,种群数量近似J型增长
B.若要持续尽可能多的收获该种鱼,捕获的最佳时期为t2时
C.在t1~t2时间段内,该种鱼的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
D.若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t1时种群的数量约为N/2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B.调查玉米田中玉米铁甲虫卵的密度可采用样方法
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可采用记名计算法
D.标志重捕法要注意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对动物没有伤害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生物小组在调查一块面积为1hm2的草场中灰仓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仓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2只。由于灰仓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仓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 )
A.少于92只 B.多于92只 C.少于175只 D.多于175只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人工淡水鱼塘养殖了大量的某种鱼,成鱼底栖,捕食贝壳类;幼鱼生活在水体中上层,滤食藻类和浮游动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单位体积水体中成鱼和幼鱼的个体数构成了该鱼的物种丰富度
B.该人工淡水鱼塘中幼鱼与浮游动物间可能有捕食和竞争关系
C.该鱼的成鱼和幼鱼在水中的镶嵌分布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D.鱼塘底部与岸边分布着不同的植物,构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能量的来源和去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a
B. b以热能形式散失
C. c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
D. 若d为下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则d的量是c的10%~20%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A.宜采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的种群密度是一个准确值
C.标记物脱落会导致标记重捕法的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大
D.黑光灯诱捕法的原理是利用了动物的趋暗性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图是某田鼠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b时间段内,环境阻力相对较小
B.c点时,该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
C.d点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是稳定型
D.e点后,该种群的数量不再发生变化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土壤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土壤小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高,则该类群含有的物种数目多
B.土壤中小动物的代谢活动会影响土壤肥力,进而影响植物生长
C.对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一般采用目测估计法来统计
D.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的小动物常用取样器取样法来采集、调查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实验方法或者构建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糖调节的模拟活动,是在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
B.若对研究对象所知不多,可设计预实验进行摸索
C.达尔文在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实验中采用了排除法
D.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绘制的曲线图是一种物理模型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
A.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滴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
B.计数时需在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然后盖上盖玻片
C.本实验不需另外设置对照组,因不同时间取样已形成自身对照
D.培养液的理化性质若改变,可能会限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群落空间结构的形成是生物适应的结果
B.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C.某山区从低到高植被分布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位于不同层次中的两种生物也存在竞争关系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诗句描述的内容不属于群落种间关系的是( )
A.《凌霄花》中根苗着土干柔纤,依附青松度岁年
B.《放鹰》中十月鹰出笼,草枯雉兔肥
C.《诗经》中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D.《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结构不断发生着改变
B.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演替
C.一般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反映的是一种次生演替现象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孟子·梁惠王上》提到: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数罟:细密的渔网)。已知某池塘中某种鱼的环境容纳量为 K。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环境改变会引起环境容纳量(K)的改变
B.数罟不入洿池的意义是为了保证该种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C.鱼塘中不同的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古代时的桑基鱼塘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提高了各营养级间能量的传递效率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稻田中农民要拔掉稗草,鱼塘中要不断清除肉食性的“黑鱼”,用生态学观点看,这是为了(  )
A.保持生态平衡
B.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
C.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的方向
D.使物质能够尽快地循环流动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生态系统中共有甲、乙、丙、丁4个营养级。经测定,一年内输入这4个营养级的能量如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  )

营养级

能量(J•m﹣2)

15.91×105

141.10×105

0.88×105

871.27×105


A.甲 B.乙 C.丙 D.丁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
B. 由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2/W1
C. 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A2+B2+C2)
D. W1=D1+D2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图1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某一时间的食物网,图2表示图1中某条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1中的蛇和鹰有两种种间关系
B.如果图1中的狐数量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内鹰的数量会增加
C.图2中的甲、乙、丙、丁可能分别是图1中的蛇、鼠、鹰和草
D.图1中的蛇种群质量增加10kg,则至少消耗草100kg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和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食物网中的生物和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稻田中放养草鱼,会使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更复杂
C.硝化细菌属于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D.某甲虫通过分解落叶获得养分,该甲虫属于分解者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甲、乙、丙、丁4个种群的数量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种群在该食物链中是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B.ab段甲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是乙减少,丙增多
C.由于丁种群在4个种群中相对数量最多,所以其丰富度最大
D.甲、乙、丙、丁4个种群占据不同的位置,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2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有四个营养级,由A、B、C、D、E五个种群组成,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某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种群

A

B

C

D

E

能量 J/(cm2·a)

0.9

2.6

3.4

0.135

40



A.种群D的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A的同化量
B.每个种群的能量流动去向都包括了流向下一个营养级
C.如果最高营养级只有种群D,则各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都相同
D.用种群E的枯枝败叶和A~D的粪便提高土壤肥力,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2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⑥⑦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不正确的是( )

A.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B.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是可以循环利用的
C.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去路包括在⑥途径中
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
2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字母A、B、C、D、E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字母a、b、c、d表示能量,数字表示生理过程或能量流动方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通过①过程实现的
B.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DDT(一种有机磷农药)污染,体内DDT含量最高的生物是D
C.A、E是该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两种生物成分
D.图中生物构成的食物链中,B处于第一营养级
2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为食物链和食物网、③为生态系统的结构
B.②包含的所有内容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
C.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③的复杂程度
D.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是①
3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科学家对生活在某生态系统的一个蜘蛛种群的能量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了能量流经这种肉食动物的有关数据如下(能量以种群的质量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根据图中的数据不能算出猎物种群和蜘蛛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B. 蜘蛛的最低营养级是第二营养级
C. 图中Ⅹ代表从食物种群中流入到蜘蛛体内的能量
D. 如果蜘蛛全部死亡,对该生态系统其他物种不会有影响
31.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为某植食性昆虫迁入某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该昆虫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__________”形。
(2)假如该种昆虫是蝗虫(成虫),调查该蝗虫种群密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
(3)若图中时该植食性昆虫数量约有6000只,则时所对应的种群数量约为__________只,P点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是__________。
(4)若分别用M、N表示时的种群数量,则M、N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
32.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离小路远近不同的地方,杂草的分布和种类不同,经常被踩踏的地方生长着车前草,几乎不被踩踏的地方生长着狗尾草,而轻度踩踏的地方生长着狼尾草。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杂草占据的位置不同,体现了群落的_____(结构),从空间特征方面分析车前草种群呈现____________分布。
(2)三种杂草中,在不被踩踏的地方狗尾草最多,而经常被踩踏的地方狗尾草最少,原因是____________,以上实例说明人类的活动能影响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对“小叶树种阶段”A、B、C三种不同植物种群的年龄组成进行统计,结果分别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依据该结果,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出“小叶树种阶段”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图甲是草原中的鼠数量变化曲线图;图乙表示某同学进行“探究酵母菌数量变化”实验得到的曲线图。该同学的具体操作为:先向试管中加入10mL无菌马铃薯培养液,再向试管中接种入酵母菌,之后将试管置于适宜环境中连续培养,每天定时取样,计数,并绘制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草原上的鼠对生态环境破坏极大,最好在________(填“b”“c”或“d”)时刻前进行防治。若图甲中曲线Ⅱ表示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之后鼠的数量变化曲线,曲线Ⅱ表明蛇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是________。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部分死亡,则图中α的角度将会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为了绘制得到图乙的曲线图,可采取________的方法每天对酵母菌数量进行调查。图丙是b时刻用血球计数板测得的酵母菌分布情况,一个中方格上有24个酵母菌,若以该中方格的酵母菌数代表整个计数室中每个中方格酵母菌数的平均值。则该1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K值约为________个。该计数方法得到的值与实际活菌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4)图乙中de段酵母菌数目减少的原因除了营养物质大量消耗之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
34.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研究人员在对某淡水人工养殖湖泊研究后,绘制了湖泊中生物间的捕食关系(图1)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2)示意图,图中A~D表示生态系统相关成分。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图1中,虾类和底栖动物之间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__,乌鱼属于第_____________营养级。
(2)图1中未表示出来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__,对应图2中的字母_____________。
(3)若每种生物的能量以有机物的形成平均分配传递给捕食者,则1500kg水草至少能使青鱼增重_____________kg。
(4)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翘嘴鮊的种群密度时,若第一次用小网眼的网进行捕捞并标记,第二次用大网眼的网进行捕捞并计数,则最终调查的数值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将_____________(填明显偏大、明显偏小或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