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18年高三语文下半年月考测验免费检测试卷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踮(diǎn)脚 下载(zài) 名媛(yuàn)淑女 果实累累(léi)
B. 框(kuāng)架 畏葸(xǐ) 逢场(chăng)作戏 百般挑剔 (tì)
C. 宁(nìng)愿 打烊(yáng) 半身不遂(suí) 人气蹿(cuàn)升
D. 窨(yīn)井 澄清(dèng) 天遂(suì)人愿 空穴(xuè)来风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煊赫 锻练 芜秽 怄气 气凌霄汗
B. 销毁 星晨 浑号 嬗变 歧路亡羊
C. 更迭 斑斓 装钉 磋商 不知所踪
D. 嗔怪 发轫 攥住 蛰伏 涎皮赖脸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从某种意义上讲,控制了财权,管好了政府的“钱包”,诸如约束三公消费、
行政开支、遏制奢侈浪费之类的难题,将随之迎刃而解。
(2)在青岛市中心血站,小记者们参观了血液的采集、检测、保存整个过程,像好奇宝宝一样不时提出各种问题,详细 了采访的每个细节。
(3)非法侵入是国际民航保安的常用语之一,未经 进入停机坪、候机室等限制区域,都是非法侵入,各国均将非法侵入行为定为违法犯罪。
A. 节减记录授权 B. 节减记载受权
C. 节俭记载受权 D. 节俭记录授权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卢师傅生性耿直,好打抱不平,对看不惯的人和事总是鸡蛋里挑骨头,从来不客气,深受大家敬重。
B. 公平和正义是治愈社会心理疾病的最佳良药:只有机会公平,才不会有那么多的社会底层人士自怨自艾,感叹自己怀才不遇。
C. 微博在法制活动评选中获奖,这表明它和我们今天的生活息息相关,新兴媒体正成为提升法治思维、推动法治进程的重要渠道。
D. 临近春节,河南兰考的一场大火,吞噬了7名残疾婴童的生命,面对严峻现实的不情之请,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尽快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雀东南飞》选自《玉台新咏》,我们读完了这篇课文,却不知道何处才能找到《玉台新咏》?我们学校图书馆的书籍太少了。
B. 北京人艺最近推出四个轮换剧目:《天下第一楼》《小井胡同》《上帝的宠儿》和《洋麻将》,这些都是经过观众检验的优秀剧目。
C. 是秀美的自然风光孕育了馥郁的人文资源,还是绵长的文脉书香守护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其实,这两者本来就是一体的,“天人合一”才是世上最美的风景。
D. 陶宗仪在《辍耕录》中记载,黄道婆因辛苦织布而积劳成疾,返回乌泥泾数年后便猝然谢世,村民“莫不感恩洒泣而共葬之。”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中国举办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目的在于为了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表明维护二战成果、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B. 工商总局网监司发布的《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实际是行政指导座谈会会议记录,不具有法律效力。
C. 近几年,随着全民摄影时代、全媒体时代,出现了高清视频截图技术,以生产静态照片为职业的摄影记者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挤压。
D. 如果治疗及时,脑积水治疗效果会很好。一旦延误治疗,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不仅可能危及生命,甚至会导致孩子脑瘫。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__。曹雪芹还没有来得及张扬就已辞世,其未完成的作品成了大作品;仙逝不久的钱钟书先生生前躲进小楼成一统,从不爱张扬,却取得了大成就,被公认为学界泰斗。乾隆皇帝最爱张扬,所到之处必御笔题字,“结集出版”的诗集比“李杜”的还厚,结果怎么样呢?世人自然明晓。
A. 张扬出来的大人物不是真正的大人物,大人物、大名声不是张扬出来的
B. 大人物、大名声不是张扬出来的,张扬出来的大人物不是真正的大人物
C. 张扬出来的大作家,不是真正的大作家,大作家、大作品不是张扬出来的
D. 大作家、大作品不是张扬出来的,张扬出来的大作家不是真正的大作家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说法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黎元、生民、苍生、氓。
②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友叫“莫逆之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竹马之交”,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
③尊卑有别:古时座次、坐向规定严格,一般坐北朝南为尊,如《鸿门宴》“亚父南向坐”;古时车座分左中右,一般车座以左为尊;在官位尊卑方面,秦汉以前,朝堂及官位多以右为尊,以左为卑。古时把贵族称为“右族”或“豪右”,贫贱者居住之地称 “闾左”,贬官称“左迁”。
④古人讳言“钱”字,“故易其名曰赋,曰禄,曰饷,天子千里外曰采”,常见的说法是“孔方兄”,再如把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钱物称为“润笔”。古人忌讳 “死”字,《礼记·曲礼下》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宗教教义中也讳言死,如:西归、仙游、升天、坐化、涅槃、圆寂、谢世、作古等;现代汉语中,如:逝世、长眠、遇难、捐躯、殉国、夭折等。
⑤“解褐”指脱去粗布衣服,喻入任为官;“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致仕”则指交还官职,即退休。“移病”指上书称病,为官者要求隐退的委婉语。
⑥ 古代“子时”相当于现在的早上6点前后,“午时”相当于现在的上午10时前后,“亥时”相当于现在的晚上12点前后。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⑤⑥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⑤⑥
9.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移郴之桂阳令,治绩尤著,郡守李初平贤之,语之曰:“吾欲读书,何如?”敦颐曰:“公老无及矣,请为公言之。”二年果有得,徙知南昌,南昌人皆曰:“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富家大姓、黠吏恶少,惴惴焉不独以得罪于令为忧,而又以污秽善政为耻。历合州判官,事不经手,吏不敢决,虽下之,民不肯从。部使者赵抃惑于谮口,临之甚威,敦颐处之超然,通判虔州,抃守虔,熟视其所为,乃大悟,执其手曰:“吾几失君矣,今而后乃知周茂叔也。”
熙宁初,知郴州,用抃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以疾求知南康军。因家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①所居濂溪以名之。抃再镇蜀,将奏用之,未及而卒,年五十七。
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②,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
[注] ①指的是周敦颐的老家营道。②孤寡。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狱久不决 狱:案件
B. 熟视其所为 熟:仔细
C. 亦缓视徐按 按:巡视
D. 用抃及吕公著荐 用:使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 ②木欣欣以向荣
B. ①部使者赵抃惑于谮口 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C. ①熟视其所为,乃大悟 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 ①未及而卒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下列全都说明周敦颐为官正直、勤政的一组是(  )
①敦颐至,一讯立辨  ②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 
③“公老无及矣,请为公言之” ④敦颐处之超然 
⑤以洗冤泽物为己任  ⑥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
A. ①③④ B. ②⑤⑥ C. ①④⑤ D. 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周敦颐担任分宁主簿时,面对一件拖了好久不能判决的疑案,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深得群众信赖。
B. 周敦颐担任南昌县令时,百姓十分敬畏,富家大姓、黠吏恶少都惴惴不安,不仅担忧被县令判罪,而且又以玷污政治清廉为耻辱。
C. 上司赵抃听信谮言,用不友善的态度对待周敦颐,但周敦颐却处之泰然,这使赵抃深受感动,从此以后算是了解他了。
D. 周敦颐的品行就像他自己所写的《爱莲说》中的莲花一样高洁,难怪黄庭坚高度评价:周敦颐人品高尚、胸怀洒脱,像雨后日出时的风,万里晴空中的月。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
(2)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
(3)因家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所居濂溪以名之。
10.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水仙花
刘邦直
得水能仙天与奇,寒香寂寞动冰肌。
仙风道骨今谁有? 淡扫蛾眉篸①一枝。
次韵中玉水仙花二首
黄庭坚
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②为骨玉为肌。
暗香已压酴醿③倒,只比寒梅无好枝。
(注)①篸:同“簪”。②水沉:沉香木。③酴醿(túmí):花名,色白味香。
(1)这两首诗突出表现了水仙花的哪两个共同特征?
(2)这两首诗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有何不同?试作简要分析。
11.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补写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
(2)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 。
(3)_____ ,秋水共长天一色。
(4)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
(5)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________。
(6)谈笑间,______ 。
12.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走向海洋
①当站到一幅巨大的地图前,就发觉自己的目光已经改变。过去关注点总是高山与大河,那种蜿蜒与逶迤,给人已经上路、地平线上景色不停变幻的感觉。自从在中国渔政南海总队302船上有一次南海之行后,当我再次面对地图时,眼光就不由自主地投注于那片宽阔的蓝色海疆。感到脚下坚实的土地开始起伏,开始晃荡。
②海洋像天空一样展开在我们眼前的时候,她是多么陌生啊!
③当她平静的时候,我们难以忍受她的单调,当她迎风起舞时,我们又无法面对野性的动荡。我们在黄土中的根,扎得实在太深太深了,我们在陆地上的安居,也实在是太久太久了。很久以来,中国人就一直认为自己的国度是中央之国,是大地的中央。天空出现在头顶,是为了完成穹庐般罩子的使命;大海呢,那是大地床帷一样的漂亮的镶边。大海在中国人的主流观念中,从来不是出发之地,而是边缘与尽头。直到近代,才有一群群中国人来到海边,向遥远的彼岸瞭望,才有一些勇敢的中国人到了海上,不是为了像收获庄稼一样用网打捞一点鱼虾,而是为了一个遥远的强国富民的梦想。
④对一个生命意识与文化传统都深深扎根于黄土之中的民族来说,海洋或者是遥远的传说,或者就是外敌侵入的风险。所以,明代虽然有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但他督造的七宝楼船,也只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孤独的辉煌。郑和的故事,只有在今天中国人充分意识到海洋重要的时候,才被重新发掘出来,这个另类的英雄才被真正地记忆。更能让我们刻骨铭心的历史是,同样是在明代,就在郑和七下西洋的船队消失于海上之后不久,并非正规国家军队的倭寇,从海疆上不断地侵扰,居然成为明帝国的心腹大患。中国在海洋上遭受屈辱,并不是到近代才有的事实,而是当中央之国尚称强大的时候就已经发生。明代,郑和的船队至少到达了非洲。但在同一个明代,面对倭寇的骚扰,来自农耕文明的军队只是在陆地上筑起城墙,而不是到广阔的大海上展开抵御外侮的战场。
⑤就在来自海上的倭寇之患平息不久,一个叫利玛窦的传教士经过漫长的充满风险的海上航行登陆中国。他在书信中向自己远方的国人报告对这个新到国家的印象:“我们依然很难相信,一个疆域如此广阔的庞大帝国,拥有的军队不计其数,却始终生活在持续不断的恐惧之中。”利玛窦还有些费解地指出:“他们害怕那些小国家。”
⑥明代早已成为编年史的一个逝去的段落,但这种文化习性却带着巨大的惯性在持续着。对灾难与风险,更多国人的选择是视而不见,或者遗忘。
⑦面对来自海洋的危险,封建帝王的选择是海禁。这让我想起一个二战时的故事。诺曼底登陆前夕,盟军秘密集中了大量的舰船在英国海岸。舰船实在太多了,为了不走漏风声,艾森豪威尔为首的盟军司令部,决定让英国沿海居民后撤一段距离。但这个决定引得丘吉尔首相愤怒咆哮:英国人的习惯从来就是逼近,而不是离开海岸!不行,任何理由都不能让我们作出这样的决定!结果盟军不得不采取别的措施来保证计划的施行。
⑧而在我们漫长的历史上,海洋只是海边渔民收获一点鱼虾的水上牧场,至多,也只是在故乡无以为生的人们流浪异国求生的危险丛生的通道。使国人海洋意识苏醒,切肤感受到海洋主权之痛的是一部血腥的近代史,一个帝国幻梦的破灭,中华民族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⑨因此,南海总队这次巡航守礁的行为本身,就蕴涵了更为丰富的意义。一个后发的国家,开始意识到海洋的重要性,并且行动起来,开始维护自己天然的权利的时候,却因为曾经的被殖民,因为后发,因为文化基因中海洋意识的缺乏,使一个国家维护主权的行为,也那么艰难曲折,波诡云谲,那么需要智慧与坚定。好在,我们已经在海上了。海图上的航线虽然有些曲折,但终归是指向遥远海疆。我站在302船的驾驶舱里,看到中国海上,台风过后,终于迎来壮美的日出!
⑩那时,我感到不是一艘船在劈波斩浪,而是整个中国,正在走向海洋!中国要走向世界,没有办法不走向海洋!
(有删改)
【1】理解文中两处画线句子的含意。
(1)感到脚下坚实的土地开始起伏,开始晃荡。
(2)海图上的航线虽然有些曲折,但终归是指向遥远海疆。
【2】本文哪些内容说明了历史上中国海洋意识的缺乏?请结合全文作简要概括。
【3】在第⑦段中,作者写二战时故事的作用是什么?
【4】“中国要走向世界,没有办法不走向海洋!”你是如何理解文末这句话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
13. 语言表达 详细信息
根据上下文,在材料的空缺处补写出恰当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简明;第一处不超过20字,第二处不超过15字。
人生不可缺少的三种交谈,即阅读、写作和信仰。阅读是与历史上的伟大灵魂交谈,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借此把外在的生命经历转变成内在的心灵财富。信仰是与心中的上帝交谈,借此积聚“天上的财富”。需要说明的是,这三种交谈都是在独处中进行的。没有独处,没有内在的整合,一个人很难成长、成熟。
14. 作文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央视有一则公益广告:一位年轻母亲睡前给母亲端水洗脚,幼子为此深受感动,遂端来一盆热水要给自己母亲洗脚。此后,“洗脚模式”成了推行感恩精神和孝道伦理的样板。江西某小学100名学生在操场上给妈妈洗脚以示孝心;北京170名外来务工者为并排而坐的父母洗脚;武汉洪山看守所内的少年犯为母亲洗脚表达感恩之情和忏悔之意;等等。下跪、洗脚的行孝方式层出不穷。
近来,苏州一家护理院推出了一种新的制度——“奖孝金”。此制度规定,如果子女等晚辈两个月内到护理院探望父母等长辈超过30次,就可获200元现金抵用卷。“奖孝金”现金抵用卷,可以在缴纳护理院相关费用时抵用。
面对下跪、洗脚或“奖孝金”这样的“孝”,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想法?
要求:①选好角度,自拟题目;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