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2020年下册网络考试试卷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菜刀生锈 B.酒精挥发 C.石蜡熔化 D.瓷碗破碎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物质不是人体所需营养素的是
A.糖类 B.蛋白质 C.尼古丁 D.水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KH2PO4 B.K2SO4 C.NH4NO3 D.Ca3(PO4)2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氮气 B.甲烷 C.氦气 D.二氧化碳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用途中,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金属铜用于制导线 B.碳素墨水书写档案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木炭除冰箱中的异味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其对应原理错误的是( )
A. 扇灭-隔绝氧气 B. 剪掉灯芯-隔离可燃物
C. 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 D. 水浇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钪(Sc)是一种“工业的维生素”。图为钪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钪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钪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1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10
D.钪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物质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A.棉线和羊毛线:灼烧后闻气味
B.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情况
C.氯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加水溶解后测温度
D.硫酸铵固体和氯化铵固体:加熟石灰混合研磨后闻气味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改变
C.反应生成的丙、丁物质的质量比为22∶9
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肥皂来清洗衣物,肥皂的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钠(C17H35COONa)。下列有关硬脂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硬脂酸钠由5种元素组成
B.硬脂酸钠由18个碳原子、35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钠原子构成
C.硬脂酸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8∶35
D.硬脂酸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NH4+、NO3-、OH - B.K+、Mg2+、NO3-、SO42-
C.Ba2+、Ag+、Cl-、CO32- D.H+、Na+、HCO3-、Cl-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下列操作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杂质)

操作方法

A

CO2气体(H2O)

将气体通过盛有足量火碱的干燥管

B

CuO固体(CuSO4)

加入过量稀硫酸并加热

C

FeCl2溶液(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振荡,过滤

D

Na2SO4溶液(Na2CO3)

加稀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A.A B.B C.C D.D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硫及其化合物的价类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表示物质的所属类别是单质
B.b点表示的物质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C.c点表示的物质是H2SO4
D.d点表示的物质所含的阴离子为SO42-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实验中,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被吸入瓶内,瓶内水面上升约1/5

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1/5

B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

a中的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b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

D


滴有紫色石蕊的溶液呈蓝色,加入稀盐酸后蓝色变为红色

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不含碱性物质




A.A B.B C.C D.D

16. 填空题 详细信息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臭氧 B 二氧化氮C PM2.5D PM10
(2)氢气是清洁能源,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食品包装中充氮气可以防腐,是由于氮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若空气中其他成分忽略不计,如图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___(填字母)。
17. 科学探究题 详细信息
某兴趣小组对KClO3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研究,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下图装置完成表中实验。

编号

KClO3质量/g

催化剂

催化剂质量/g

收集50mLO2所需时间/s

实验1

5

-

-

171

实验2

5

MnO2

0.5

49

实验3

5

Fe2O3

0.5

58

实验4

5

KCl

0.5

154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KClO3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中所列3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____________。
(4)由实验1和实验4可知,KCl对KClO3分解______(填“有”或“无”)催化作用。
(5)要比较KClO3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mLO2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____________。

18. 填空题 详细信息
水和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我国研制出比漂白粉更高效的饮用水消毒剂“ClO2”,完成制取Cl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 2NaClO2= 2ClO2+________。
(2)衣服上沾有的油污可用汽油洗去,是因为汽油能____(填“溶解”或“乳化”)油污。
(3)在0℃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M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80gM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A点时溶液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g。
②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填字母)。
③在40℃时,M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g。
④若保持溶剂的质量不变,从C点对应的溶液获得M的晶体,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5)实验室用68g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若过氧化氢完全分解,最多可产生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___
19. 填空题 详细信息
金属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
(1)从微观角度分析,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工业上用赤铁矿石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光亮铁钉的一系列变化。

①中铁钉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
②中稀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中所用的溶液X中的金属阳离子为 _________(用符号表示)。
(4)为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选用的药品可行的是____(填字母)。
A Fe、CuSO4溶液、Ag B FeSO4溶液、Cu、Ag
C FeSO4溶液、Cu、AgNO3溶液D FeSO4溶液、CuSO4溶液、Ag
(5)某金属粉末可能由铁、镁、锌、铝、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样品2.4g,向其中加入100g一定溶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2g氢气,得到无色溶液,固体无剩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 样品中一定含有锌 B 样品中一定不含有银,可能含有铁
C 所得溶液中溶质总质量为12g D 加入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
20. 推断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分别由H、C、O、Na、Al 、S、Cl、Ca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A、I均由一种元素组成,D、E、F、H均由两种元素组成,B、C、G、J均由三种元素组成。A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固态D俗称“干冰”, G难溶于水,J是实验室中常用的燃料。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A_______________,J______________。
(2)写出B→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C→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科学探究题 详细信息
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进行相关探究。
(实验回顾)(1)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下图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发生装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实验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
(查阅资料)
(1)过量CO2通入NaOH溶液,发生两步反应。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第二步:Na2CO3+H2O+CO2=2NaHCO3
(2)Na2CO3和NaHCO3部分溶解度表

温度/℃

0

15

20

30

40

50

60

NaHCO3/g

6.9

8.72

9.6

11.1

12.7

14.45

16.4

Na2CO3/g

7.1

13.25

21.8

39.7

48.8

47.3

46.4


(实验设计)在室温为15℃时,将10gNaOH固体完全溶解于80g水中,而后匀速通入CO2,同时用传感器测定溶液的pH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多次重复实验,所得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1)通过图像分析,NaHCO3溶液显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2)为了确定M点溶液的成分,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初步实验结论

①取样,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含有Na2CO3、NaOH

②在①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中滴加____

_____


(3)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18min后溶液的pH基本不再变化,则此时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某同学向等体积、含等碳原子数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测得消耗盐酸与生成CO2的质量之间关系如图2、图3所示。(忽略CO2在水中的溶解)


(1)图2中A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写化学式 ),图3中从B点开始的变化关系与图2完全重合,图3中B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
(2)写出O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