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2019年九年级历史上半年中考模拟完整试卷

1. 详细信息
半坡人主要种植粟,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河姆渡人主要种植水稻,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导致二者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生产技术
B. 政治制度
C. 生产工具
D. 自然环境
2. 详细信息
《周礼》记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这反映的是
A. 甲骨文的雕刻技术
B. 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C. 度量衡的标准规范
D. 铁农具的制造技术
3. 详细信息
《史记》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宋书》记载: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这一变化反映出
A. 北方长期战乱社会动荡
B. 丝绸之路促进中外交流
C. 南方地区得到初步开发
D. 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4. 详细信息
中国诗词具有独特魅力,下列诗词反映的史实按发生年代排序正确的是
①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②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③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④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A. ③②④①
B. ①④②③
C. ②④①③
D. ②①④③
5. 详细信息
下面是某兴趣小组搜集的一组图片,其主题是

洛阳出土的东罗马金币 鉴真东渡 郑和下西洋
A.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B. 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C. 资本主义产生发展
D. 中华民族文明交流交融
6. 详细信息
朱元璋“昧爽临朝,日晏忘餐”,但政务丛集于一身,终究力不从心。该现象出现主要原因是……
A. 设立内阁
B. 废除宰相
C. 实行三省六部制
D. 废除行省
7. 详细信息
《近代中国“条约制度”论略》一书中写道:对列强来说,战后签订的条约“揭开了对华事务的新纪元,它标志着中国闭关自守的破产”。该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辛丑条约》
D. 《马关条约》
8. 详细信息
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说道:“晚清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五十年”。这表明他认为
A. 维新变法适应了时代需要
B. 洋务运动起自救改革的作用
C. 辛亥革命具有反封建性质
D.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抗争精神
9. 详细信息
下图是1935年5月《新民报》刊登的“华德老牌”电灯泡广告,印有“中国人应用中国货”“外国货”“经济侵略”等词,广告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这反映出



A.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B. 民族工业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C. 国货畅销完全取代外来商品
D. 民众反侵略爱国热情的高涨
10. 详细信息
中共中央向前线发出指示:“应极力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华东、华北、中原三方面应全力保证我军的供给。”此指示指导了……
A. 淮海战役
B. 辽沈战役
C. 渡江战役
D. 平津战役
11. 详细信息
《汉谟拉比法典》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等制度都作了详细的规定。这些规定的直接作用是
A. 确立君主专制
B. 削弱中央集权
C. 调解社会纠纷
D. 维护地主利益
12. 详细信息
有学者在讲述西欧某国制度时说:“这个国家是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开拓者,其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一种原创性、连续性和渐进性的特征。”为这一政治制度提供保障的法律是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1787年宪法
13. 详细信息
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同一时期,这些研究成果的出现,反映了当时
A. 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B. 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生产
C. 环境问题引起人们关注
D. 资本主义制度巩固与扩展
14. 详细信息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能够成立的是

史实

结论

A

拿破仑颁布《民法典》

法典主要维护拿破仑个人利益

B

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

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

巴黎和会签署《凡尔赛条约》

彻底消除了列强在欧洲的矛盾纠纷

D

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日本引领了第三次科技革命



A. A
B. B
C. C
D. D

15. 详细信息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逐渐改变,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71年第26届联大会议,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提案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一局面出现反映了
A.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B. 西欧与日本经济势力强大
C. 美国丧失世界霸主地位
D. 亚非拉国家的崛起与斗争
16. 详细信息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曹魏时期孝文帝迁都长安,学习中原文化,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
改正
(2)隋文帝时期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扩大了统治基础。
改正
(3)20世纪80年代针对香港问题,邓.小平首先提出“一国两制”设想。
改正: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改正:
17.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通过开展以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为中心、由694个限额以上建设单位组成,以重工业建设为突出重点的大规模经济建设…使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了远远超过旧中国近百年的进展,显著地增强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物质基础。这也为尔后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积累了经验。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材料一中的“大规模经济建设”是指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事件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积累了哪些经验?
材料二 全国专门的科研机构从1955年的800个左右发展到1965年的1714个。专门的科研人员从1952年的8000多人发展到1965年的12万人。我国已经有了一批第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有些研究成果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摘编自徐阳《新中国科技政策的历史演进讲述》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在哪些方面有了很大改观?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有什么?
材料三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
——习.平
(3)分析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主要因素。
18.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列强海外殖民扩张的过程也是殖民主义者疯狂地掠夺、榨取殖民地人民的过程,通过掠夺和榨取养肥了西欧的资本主义,从而加速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指出“加速工业革命到来”的因素是什么?
材料二 尽管19世纪期间有数百万欧洲人移居海外,1914年时欧洲大陆的人口却是1750年时的3倍以上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分析材料二现象出现的原因。这一现象对欧洲有什么影响?
材料三





加速融化的南极冰山 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缩影——一家八口
(3)结合两幅图指出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危机。谈谈你对解决危机的建议。
19. 详细信息
识别历史地图,培养学科素养,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图1 1943-1945年的欧洲战场示意图 图2 欧洲共同体成立示意图
(1)指出图1中AB两处发生的事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的影响。
(2)比较两幅地图,说明德国版图有何明显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3)图1到图2西欧国家局势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分析这一变化对西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