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二下册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完整版(重庆市第八中学)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当商之末而周之文、武亦称王,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为改变这种状况,周初统治者实行了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推恩令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两宋三百余年间,贡举登科者共有十一万多人,平均每次录取的人数为唐代的十倍左右。更重要的是,唐代登科后,还要经过吏部身、言、书、判的考试,才能走上仕途,而宋代士人及第即可释褐入官。这对宋代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扩大了统治基础 B.创新了人才选拔制度
C.禁锢了士人思想 D.完善了科举考试制度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某一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掌献替可否,奉陈规晦,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该机构应该是
A.中书省 B.都察院 C.内阁 D.军机处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太平天国的方案中对普通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
A.产品上交国库 B.实行专利制度
C.发展资本主义 D.平均分配土地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近代中国曾出现一份学界全体宣言,其部分内容为:“……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由此,中国爆发了
A.洋务运动 B.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1936年10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的地点是下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基于国情,我国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 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 B. 在外交上享有高度自治权
C. 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 D. 由中央政府统一行使主权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古罗马公民法规定,若要使物品交易成功,就必须具备下面四个条件:(一)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二)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人;(三)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四)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宣述。这些条件缺一不可。这表明罗马法
A.注重形式和程序化 B.有效维护了贵族的利益
C.注重实践轮番而治 D.维系着罗马帝国的统治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得到拓展。下列史实体现这一发展进程的有
①美国民主共和制政体的确立 ②《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
③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实行 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12年,高尔基在致孙中山的信中写道:“我们,俄国人,希望争取到你们已经取得的成就;我们,在精神上是弟兄,在志向上是同志……。”这里,高尔基希望争取到的成就是
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B.摆脱西方列强侵略
C.推翻资产阶级政府 D.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著名的“铁幕”演说,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为应对这幅“铁幕”,美国接下来
A.大力扶植日本 B.全面发动冷战 C.发动朝鲜战争 D.帮助建立欧共体
12. 详细信息
近代日本先后发动了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的赔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
——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
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认为日本“输得很惨”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危害。
(2)根据材料二,归纳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全民族抗战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指出抗日战争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13.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徵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新唐书·百官志》
材料二 1688年英国的“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三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十七条 一切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经常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
第十八条 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效忠人民民主制度,服从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代宰相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三省六部制对唐代政治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光荣革命”的政治意义。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在l7-18世纪是如何逐步实现有效控制“控制者”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1954年宪法对制约权力的规定。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
(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应如何加强政治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