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2019年高三历史下册月考测验附答案与解析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中已初步体现出主权在民、集体统治和任期制等民主特征
②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狭隘的民主制
③《十二铜表法》是为保护平民的利益而颁布的
④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维持长久统治,跟罗马法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有效调节有重要关系
A. 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文字记载出现之前,人类已经经历漫长的文明演进过程。考古学者观察其间的变化,可以运用哪类发掘作为社会进步分期的历史标准(  )
A. 遗址的周边环境 B. 遗址动植物残留 C. 发掘的人类遗骸 D. 人类使用的工具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曾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论简编》:“……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对文中“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准确理解应为
A. 分封制条件下的嫡长子继承
B. 受贵族权力限制的君主政体
C. 带有宗法色彩的君主专制
D. 具有严格等级制度的世袭制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你从中得到有关秦朝的哪些结论( )

皇帝信玺 右丞相印 御史丞印 南郡侯印
①创立皇帝制 ②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在南方推行分封制 ④活字印刷术发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王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下列各项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
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 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
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 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汉武帝时期,“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这种现象反映了
A. 君主专制的削弱
B. 宗法制的消亡
C. 分封制的巩固
D. 中央集权的加强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关于中国古代土地兼并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土地兼并是地主扩大田产的唯一途径
B. 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土地兼并现象存在的根源
C. 宋朝土地兼并现象的频繁客观上反映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D. 土地兼并有利于增加国家的收入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门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花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亦因之壅滞不能出口。”以上材料主要说明( )
A. 中国沦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
B. 中国完全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中国外向型农业不能掌握自己命运
D. 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分别是安西榆林窟的壁画《牛耕图》和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农作图》(局部)对下图信息的合理解释是唐代

A. 二牛抬杠法推广
B. 耕作技术的进步
C. 农民生活的艰难
D. 佃耕制度的形成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魏晋时期出现了发达的寺院经济,在寺庙庄园里有大量的依附农民(“佛图户”)。他们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世代在庄园里务农,向佛寺的高级僧侣缴纳地租,为佛寺劳作服役,从事杂务,也不准随意离开。这一现象
A. 不利于新生产关系发展
B. 推动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C. 影响了中央的经济利益
D. 导致了地方士族势力的崛起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以下对材料中“商人”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他可以到浮梁市场收购茶叶
B. 他到浮梁买茶时可在票号中汇兑白银
C. 经商使他的社会地位发生根本改变
D. 他将茶叶卖到海外,受到海禁政策的限制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乔万尼·阿瑞吉说:“以中国南方广东的行商和北方山西的晋商为例,就会发现这两部分商人几乎主宰了当时的世界贸易和商业活动,不但晋商在蒙古、俄罗斯和日本有很大的国际投资,而且广东行商还曾经投资于美国的铁路建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①明清时期我国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展
②明清时期我国商界已具备了资本输出的能力
③明清时期晋商掌控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④明清时期我国商界积极参与国际性商业贸易活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2年,在广州动物园发现并挖掘出4座砖室墓,分属东汉、南朝、隋朝和明代,在考古现场肯定不会发现
A. 用灌钢法锻造的宝剑
B. 精美的青花瓷
C. 极具审美价值的粉彩瓷
D. 成套的青瓷冥器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之所以能形成世界五大文明中心,主要是因为
A. 地理位置
B. 民族因素
C. 生产力的发展
D. 战争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对图所示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

 明朝的 “鱼鳞图册”
A. 政府奖励垦荒耕地数量增加的情况
B. 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记录
C. 农村土地专业化经营的情况
D. 国家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春秋时期随着农户分散经营的生产关系慢慢固定下来,西周那种“千耦其耘”的集体耕作场景逐步消失。这一进步使得“民不肯尽力于公田”,于是税制改革势在必行。促使这一时期税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 维持国家财政
B. 小农经济出现
C. 私田大量开垦
D. 耕作技术提高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B. 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C. 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 D. 特点是少投入多产出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自1902年起,荣氏兄弟与友人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1905年设立振新纱厂,1910年创建申新纺织厂,1917年3月起荣氏兄弟又先后在上海、无锡、汉口创设申新二至九厂,从中可看出当时中国民族工业的特点不包括( )
A. “一战”期间发展迅速
B. 官僚资本控制民族工业
C. 行业多集中于面粉、纺织等轻工业领域
D. 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亚、非、拉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生产的粮食和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则输出工业品。这些现象主要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  )
A. 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B. 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C. 促使国际分工明显
D. 使亚、非、拉地区更加贫穷落后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宋朝的黄金时代”标题下写道:宋朝时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下列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
B. 地域性的商帮活跃
C. 生产领域出现手工工场
D. 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关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终确立
B.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C. 它首次打破了世界各地区封闭的状态
D. 它使世界各地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中国古代的各项经济政策和法令,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
②“滨海居民不许与外洋番人贸易”
③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④“工商之子,亦登仕进之途”
A. ①③④②
B. ①③②④
C. ③①④②
D. ③①②④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市坊界限被打破,出现夜市和早市是在
A. 西汉的长安 B. 唐代的长安
C. 北宋的东京 D. 元朝大都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56年1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说:“全国各地私营工商业中的职工和资本家,都以无比的热情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当时,针对这一类型企业的改造,措施是
A.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B. 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 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D. 优先发展国家重工业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近代社会特有的服饰景观是
A. 长袍马褂 B. 西服革履
C. 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 D. 华冠儒服
2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写道:“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这段话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 圈地运动的推行
B. 蒸汽机的发明
C. 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D. 分工的发展和劳动工具的专门化
2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是(  )
A.
B.
C.
D.
2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纽约一家报纸曾经这样赞扬一项发明:“这是一个阳光球,是真正的阿拉丁神灯”。这项发明的发明者是( )。
A. 哈格里夫斯 B. 瓦特 C. 爱迪生 D. 西门子
29.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统治者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属地,征服周围一个又一个国家。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凤凰网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列举“新皇帝”巩固统治的措施。
(2)依据材料二,概括这一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
30. 详细信息
综观18世纪中期以来我国的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经历了由闭关自守到被迫打开门户,再由闭关自守到对外开放的发展历程。试回答:
(1)分析18世纪中期以来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政策和今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国际背景和影响。
(2)比较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和今天的对外开放不同点。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对外开放形成了一个什么样的新格局?带来了哪些影响?
31. 详细信息
材料一末作(工商业)文巧(华而不实)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舍本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管子·治国》
材料二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四大比例失调,消费重心严重倾斜,说明这是一种在大一统集权统治体制下才可能产生的,具有强烈政治军事色彩的,畸形病态的社会消费结构。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三中国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
——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
(1)概括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主张及其理由。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中国古代社会现象及其产生根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现象的消极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