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高中历史必修二校本作业:第14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福建省仙游第一中学)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哪项不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A. 把大中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B. 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
C. 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D. 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错误的是
A. 它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政策
B. 它的制定是当时形势的需要
C. 对巩固苏维埃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
D. 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这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 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 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 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D. 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苏俄新经济政策主要“新”在( )
A进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
B改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C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D目的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苏联工业化资金的重要来源是农业,苏联采取的与工业化相配合的重大举措是:
A.余粮收集制 B.征收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农业自由贸易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叙述,不属于斯大林时期的是
A. 推进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
B. 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C. 联合个体小农经济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
D. 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苏联长期存在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工业产品与农产品不等价交换,国家无偿向农民征收公粮、调拨农产品和以低价收购农产品,而以较高的价格将工业产品卖给农民,从中得到有利的差价)。这一现象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家要增加物资储备以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
B. 国家要发展农业生产以提高国家综合实力
C. 国家要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以实现国家的农业化
D. 国家要增加资金积累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苏联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迅速上升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这种前所未有的成就具有国际性的影响,尤其是因为当时大萧条正使西方陷于困境。下列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独特实验是指新经济政策
B. 计划经济体制优于市场经济体制
C. 斯大林体制在当时发挥了积极作用
D. 苏联的成功主要是由于大萧条
9.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一个国家的人口规模、结构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前苏联不同年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表

年份

1917

1922

1926

1939

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

18%

16%

18%

32%



依据上表,指出前苏联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变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