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至2019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题免费试卷(深圳市南山区育才三中)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 )
A. 亘古(héng) 污秽(suì) 诘问(jié) 脐带(qí) 深恶痛绝(wù)
B. 晌午(xiǎng) 舀水(yǎo) 调羹(gēn) 鞠躬尽瘁(jú)
C. 粗拙(zhuō) 校对(xiào) 嗥鸣(háo) 震悚(sǒng) 酣然入梦(hān)
D. 滞笨(zhì) 哺育(bǔ) 憎恶(zēng) 门框(kuàng) 锲而不舍(qiè)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无误的是( )
A. 别看他平日里沉默寡言,他周一在国旗下的演讲是那么的慷慨淋漓,让同学们刮目相待。
B. 有些同学对骑车戴头盔这件事不以为然,他们认为不戴更省事。
C. 一个很大的困难,除以13亿,就会变得微不足道;一个很小的爱心,乘以13亿,就会聚成爱的海洋。
D. 近年来,美国不是南海问题的当事方,却顽固地利用各种手段搅局南海,实在令人气冲斗牛。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防止发生类似的恶性交通事故,交通管理部门倡议全体骑车上学的同学佩戴头盔。
B. 为了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我们班委成员要虚心接受、广泛征求同学们的意见。
C. 这次班规修改没有采纳我的提案,难就就否认我的意见是不正确的吗?
D. 能够热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集众多优势于一身,深圳作为核心引应当仁不让
②在大湾区城市群里,深圳经济总量最大,形成湾区经济战略理念早,制度创新优势明显,开放程度高
③增强核心引功能,深圳有基础
④同时,深圳是科技创新高地,而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恰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目标之一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③②④① D. ④①②③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黄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一句话中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
B.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三国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既展现木兰的英雄气概,又表现了她的儿女儿情怀。
C. “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句中“历史”“最”“深远”分别是名词、副词和形容词。
D. 鲁迅先生说:“来啦!”我说:“来啦!”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运用准确。
6.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请在下列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句子。
(1)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3)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4)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5)__________,贾生才调更无伦。(李商隐(贾生》)
(6)政入万山围子里,__________。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7)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8)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9)《(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英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
(乙)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①,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②,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③举轴,猫则踉跄④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节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
(注)①一轴:画用轴装,一轴就是一幅的意思。②物色:察看:观察。③逮:等到。④跑跄:跳起来。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善射(________)
(2)睨之(________)
(3)笑而遣之(________)
(4)旦而过之(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3】甲、乙两文都赞美了古人的高超技艺,但表现手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8.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以下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张中行
①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普通话他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作主的是我,不是他。
②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事,或无事,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晚年,记得有两次是已经不能起床,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他总是举手打拱,还是不断地说谢谢。
③大概是七十年代中期某年的春天吧,我以临时户口的身份在妻女家中小住,抽空去看他。他家里人说,很少出门,这一天有朋友来约,到天坛看月季去了。我要一张纸,留了几句话,其中说到乡居,说到来京,末尾写了住址,是西郊某大学的什么公寓。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④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只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致付之一笑。这里为题目所限,不能牵涉过多,甚至挑起论辩。专说我的看法,写话,虽然其中有些细节还需要进一步说明,但大体上说,或当作行文用语的一个高标准看,总是既正确又对症。说正确,因为这是坚持文学革命以来求言文一致的老传统。说对症,因为时下的脱离口语甚至有意远离口语的文风正在制造“新文言”。称为文言,是因为只见于书面,嘴里并不这样说。新文言,就其难于为绝大多数人轻易了解说,会比旧文言更糟,因为旧文言简短,新文言冗长,旧文言直说,新文言要多绕弯子。不简短,不直说,再加上结果的难于了解,就成为症。去症要有对症药,那就是写话。写话的主张会碰到两种性质的难易问题。一种是执笔之前,刚才说过的,认为这样就不成其为文,下里巴人,不屑于。认识,属于一念之差,可是变却大不易,要慢慢学,多多比较,细心体会,求速成办不到。另一种是执笔之后,我的经验,就说是下里巴人吧,写得简明自然,让下里巴人听着像话,不是容易,而是很难。这也要靠慢慢学(多念像话的文),多多比较,细心体会;此外还要加上叶圣陶先生提到的办法,写完,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活,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1】选文通过哪几件事表现叶圣陶先生的厚待人?(请用简洁语言概括出至少三件事)
【2】第②段写了叶圣陶先生日常交往中细枝末节的小事,请间能否删去?为什么?
【3】赏析第②段划线句中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4】有人说,叶圣陶先生过分拘泥千于繁琐的形式,为传统礼节所束缚,这样的行为不适合当今快节奏的社会。对此你怎么理解。
9.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素锦旧年不负卿
张凌云
①从前都是自家写春联。有一年爷爷写的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总觉得迎新的氛围中带着什么残字旧字不太吉利,但爷爷在村里被尊为先生,这么写自有道理,也就不多说什么。
②后来知道这两句诗出自王湾有名的《次北固山下》,并不是爷爷的创造,虽然用作春联并不太适合,但就是这么一写,却在我心里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多少年过去,许多写过的春联都没了印象,唯独这副对联还时常在眼前飘荡,它那在风中很快褪了颜色的身影,让我感慨时光的步履太匆匆,转眼间,新年已成昨天。
③这么想来,不免唏嘘沮丧,写什么样的春联都一样,再鲜活的文字都会日晒风吹褪色变形,更深一层,改变不了被时间滤旧的命运,既然如此,每年写它还有什么意义呢?
④其实,某种程度上,写春联也就是写成长,写经历,写人生。自小学到大学,每次寒假,写春联都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自家要写,更多的是帮亲戚邻居写。裁纸、叠方、酝酿、挥笔,再到摊齐晾干,收拢待取,早已了然于胸,并不觉得是难事。不同的是,渐渐的,春联写得越来越少,长年在外,街坊邻居不再巴望着替他们写春联,赠送的成品春联又越来越多,那种撸起袖子大干一场的感觉越来越寻不到了,常常只是动笔寥寥,便大功告成,空望着还留着大半的墨汁发呆。
⑤在年复一年的岁月中,自己从懵懂孩童到步入中年,亲人们也一天天老去。春联还是要写,但竟找不到发挥的空间,父母亲搬到镇上的公寓,除了大门,没什么可以张贴的地方,村里的老屋已无人居住,虽然仍需贴春联,但那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如今回家,不需我动笔,习练书法的父亲早把所有的春联全部写完。
⑥看着年逾古稀的父亲日臻纯熟的书艺,我的眼里除了欣慰,更常常想起乡下老屋呆过的日子。世事如棋,我们顺着每一步程式走过自己的印迹,蓦然回首,发现还是那些最迷茫抑或最艰难的时光最值得回味。有人说,旧时光如同窗棂上雕刻的花纹,慢慢褪色却异常迷离,隔了光阴的路再望过去,觉得好美。信然。那时候,也曾抱怨过天气太冷,敞风的堂屋里冻得浑身发抖,手都快僵了握不住笔;也曾抱怨过事情太多,除了写春联,还得扫地除尘、置办年货,光骑自行车去镇上就得几个来回;也曾抱怨物质不丰,一年添不了几件新衣,上大学前都没穿过皮鞋……
⑦所有的足迹与过往,正如我们写过的春联,洇旧了,就重新贴上一遍。那些被撕掉的被盖住的表面看不见,却永远沉淀在我们的心里。我怀念那个屋檐矮小、到处灌风的老屋,就像怀念我经得住风雨摔打的青春往事,怀念那个呆在粗鄙简陋的生存环境里,却抱着对未来无限憧憬的乡下少年。
⑧那一幅幅叠加上去的素锦旧年,正是我们无法改变而又无限怀恋的昔日时光。我们当年饱含真情写下的各种故事,可能稚拙,也许天真,但不会辜负我们的内心灵魂,那些原初的简单的轨迹,却凝聚着我们最清晰美好的记忆。
(摘自《思维与智》2018年第5期)
(注)①:叹息、感慨。②懵懂:迷糊、不明白。
【1】第④段划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旧时光如同窗棂上雕刻的花纹,慢慢褪色却异常迷离,隔了光阴的路再望过去,觉得好美。
【3】谈到写春联,作者说“既热如此,每年写它还有什么意义呢?”你认为写春联有意义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文末作者说到昔日那些饱含真情的也许稚拙,也许天真的故事里,凝聚着最清晰美好的记忆。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你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感触呢?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具体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10. 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名著阅读。
雪已不那么的白了,马路上的被年轮轧下去,露出点冰的颜色来。土道上的,被马踏的已经黑一块白一块,怪可惜的。祥子没有想什么,只管扛着铺盖往前走。一气走到了 A 。他不敢站住,只要一站住,他知道就没有勇气进去。他一直的走进去,脸上热得发烫。他编好了一句话,要对虎妞说:“我来了,瞧着办吧!怎办都好,我没了法儿!”
(1)本文段选自 (作者)的小说《骆驼祥子》,A处的地点指的是 。
(2)祥子这时为什么来到这里?
11. 作文 详细信息
作文。
上学期我们共读了《西游记》,也许你对八戒如猪般食吃做的性格记忆犹新;本学期读完《骆驼祥子》,也许你对祥子如骆驼般吃苦耐劳的品质感慨良多……文学作品塑造的诸多人物形象,由于其性格、品质等方面可能和某种动物的特性近,作家以艺术手法让二者相互联系,让人物形象明突出。我们身边形形色色的人,是不是也可以想象成某种动物?为什么?如“像老虎一样的妈妈”“像老虎一样的爸爸”“像老虎一样的我”。
请你充分发挥想象力,以“像 一样的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字数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③不得涉及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如不可避免,则以xx代替:④不得抄袭、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