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初三下册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实验中学)

1. 详细信息
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电灯发光、冰雪融化 B. 钢铁生锈、纸的燃烧
C. 蜡烛燃烧、蜡烛熔化 D. 汽油挥发、食物腐烂
2. 详细信息
日常生活中部分物质的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雨水为酸雨
B. 柠檬汁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 肥皂水的碱性比牙膏弱
D. 胃酸过多的人可经常食用玉米粥
3. 详细信息
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以下分类不正确的是
A. 合金:生铁、青铜、硬铝 B. 氧化物: 水、二氧化锰、五氧化二磷
C. 碱: 纯碱、生石灰、苛性钠 D. 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4. 详细信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B.我们不需要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因为多数维生素能在人体内合成
C.由于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所以我们要多食用加碘食盐
D.由于霉变食物中含有能损害人的肝脏、诱发肝癌等疾病的黄曲霉毒素,因此,我们绝对不能食用霉变食物
5. 详细信息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NH3+H2O+CO2=NH4HCO3
B.2A1+3H2SO4=A12(SO4)3+3H2↑
C.2KMnO4K2MnO4+MnO2+O2↑
D.CuSO4+Ca(OH)2=CaSO4+Cu(OH)2↓
6. 详细信息
下列物质间转化能够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7. 详细信息
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某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
B. 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原子
C.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 参加反应的CO2和H2分子个数比为1:3
8.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称量固体氢氧化钠 B. 测溶液pH
C. 配制溶液 D. 稀释浓硫酸
9.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10. 详细信息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某气体是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

B

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向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呈红色

C

除去NaOH溶液中的Ca(OH)2

向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过滤

D

鉴别CO和CH4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



A. A B. B C. C D. D

11.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将液体X加入到集气瓶中与固体Y作用,观察到气球逐渐变大,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

X

稀盐酸

双氧水

Y

铁粉

氢氧化钠

氯化钠

二氧化锰

硝酸铵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⑤

12. 详细信息
向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后褪为无色,再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定有锌粉剩余 B. 所得溶液中一定有Zn2+、Cu2+
C. 一定有单质银和铜生成 D. 所得溶液中一定有Zn2+、Ag+
13. 详细信息
下列四个坐标图分别表示四个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直至过量
B. 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
C. 将足量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
D. 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至有少量晶体析出
14. 详细信息
下图中的①和②是氟元素和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4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完成下列空白。

(1)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D中的x为_______。
(2)①和②是不同种元素,它们的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D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填字母)。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_(填字母)。
15. 详细信息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煤是一种常用的化石燃料,家庭用煤经过了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以前人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球的球体,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一些孔(如图).请你分析这种变化的优点是:_____。

(2)为了全民的健康,卫生部推广使用强化加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_____(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3)熟石灰是松散的粉末,将它调成石灰浆抹墙,一段时间后,墙面变得洁白而坚固且会“出汗”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6. 详细信息
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从微观角度看,B图表示:_____(填化学符号);
②从宏观角度看,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_____(填字母符号,下同);
(2)在一定的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 E和F,其中F是单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7. 详细信息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不含结晶水),请回答:

①0℃时,甲、乙、丙的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
②t2℃时,将30克甲固体加入到5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的所得溶液是_______(填“饱和”“不饱和”),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列式即可)。
③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应用____________法提纯甲。
④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0℃后,溶液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⑤若使甲溶液的状态从a点转化为b点,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
18. 详细信息
如图为生活中常见“暖贴”的部分标签。暖贴可以贴于身体的某个部位,自行发热,用于取暖或热敷。

(1)任意写出暖贴中两种主要成分的化学式_____、_____(铁粉、水、氯化钠、活性炭中任写两个)。
(2)暖贴中活性炭具有_____作用,使用时空气进入暖贴,空气中的氧气与暖贴中的_____发生反应而使暖贴放热。
(3)使用后,发现暖贴内有的物质变为红色,该红色固体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
19. 详细信息
通过一学期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你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反应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_____(填“增大”、“减少”或“不变”),实验完毕后发现试管已经炸裂,请分析炸裂原因:_____(答一种情况即可)。
(2)实验室用B装置可以制取的气体是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已知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实验室制法的一种原理是氯化铵和氢氧化钠溶液在加热的情况下生成氯化钠、水、氨气,据此设计出的发生装置可以是_____,收集装置可以是_____(填“C”、“D”或“E”)。若用F装置进行密封收集氨气,气流应从_____端(“a”或“b”)流入集气瓶。
20. 详细信息
为了探究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所生成的气体产物是什么,课外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生成的气体产物是什么?
①【实验猜想】猜想1:只有CO2;
猜想2:只有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猜想3:含有CO和CO2。
若猜想1成立,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探究】基于猜想3,根据CO和CO2的性质,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图装置进行探究。

(提示:NaOH溶液能吸收CO2)
(Ⅰ)观察到A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产物中有CO2,A装置中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
(Ⅱ)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气体产物中含有CO。
现象1: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__,E装置中出现浑浊的现象。
现象2:D装置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
(Ⅲ)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Ⅳ)图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猜想3成立。
21. 详细信息
乳酸亚铁片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下图为乳酸亚铁片说明书上的部分文字.

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以下问题:
(1)乳酸亚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碳、铁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144g乳酸亚铁中铁元素的质量为_____g。
(3)某人每天分二次服药,一次最多服用_____片,服药时不能喝茶的原因是_____。
22. 详细信息
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测定某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将盛有20.0g该样品的烧杯放在电子秤上,倒入100.0g稀盐酸(假设大理石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使该样品恰好完全反应,实验过程中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s

0

20

40

60

80

100

烧杯与所盛物质质量/g

174.0

171.0

169.0

168.0

167.4

167.4



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该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反应完成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