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洞山中学2020-2021年初三上半年第三次月考化学题带答案和解析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为有效阻断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公众改变了许多生活习惯。下列做法主要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用医用酒精杀菌消毒
B.保持社交距离
C.改变握手拥抱礼节
D.出门配戴口罩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碳的耗用量称为“碳足迹”。一般情况下,排放的二氧化碳较多,碳足迹就越大.以下做饭可以减小“碳足迹”的是(  )

A. 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 B. 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C. 将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 D. 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的基本保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液体的倾倒 B.取用固体
C.加热液体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20年6月23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卫星,在火箭的制造中使用了钛和钛合金。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钛原子的中子数为22
B.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钛的元素符号是Ti
D.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汉黄芩素(C16H12O5)是传统中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有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汉黄芩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汉黄芩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5
C.汉黄芩素由汉黄芩素分子构成
D.汉黄芩素中含有1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化学学科观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结构观:构成氧气和液氧的分子结构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B.元素观:一切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C.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4
B.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2:1
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D.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 22:3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数目;②原子的种类;③分子数目;④分子的种类;⑤元素的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⑦物质的种类。
A.①②⑤⑥ B.①②③⑤ C.①②⑤⑦ D.③④⑥⑦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事实与解释相符的是
A.氧气可用于焊接金属——氧气具有可燃性
B.石墨用于作高铁的电刷——石墨滑腻
C.制糖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一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D.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B. CO2含量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C. CO有毒,它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
D.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氯气(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固体与X的溶液反应可制得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X == 2KCl + 2MnCl2 + 5C12↑ + 8H2O
关于该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计量数是12
B.X由三种元素组成,其中一定含有氯元素
C.X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比为l∶35.5
D.该实验发生装置与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相同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现有两份纯度和质量都相同的石灰石,其中①小块状石灰石;②粉末状石灰石。它们分别跟足量的相同的盐酸充分反应,则反应时间和CO2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13. 填空题 详细信息
2020年,新冠状病毒席卷全球。人们广泛使用医用口罩和消毒液进行防护。
能杀死这种细菌的化学药品有70%-75%的酒精溶液、含氯消毒液等。其中“84消毒液”是一种含氯的有效消毒物质,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试回答下列问题。
(1)口罩的防护原理与化学中的____________(填实验操作名称)相似。
(2)次氯酸钠(NaC1O)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钠中C1化合价为___________价。
(3)次氯酸钠在物质分类上属于纯净物中的___________类。
(4)使用酒精消毒液时要注意安全,禁止喷洒,应进行擦拭消毒。喷洒消毒比擦拭消毒更容易引发火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实验探究题 详细信息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用A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还需补充一种用品,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证明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科学探究题 详细信息
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做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故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实验验证)
方案一:小明将蔗糖在氧气中燃烧,检验到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小刚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只能说明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理由是______。

方案二:小刚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观察到______,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他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往硬质玻璃管中通入 ______ ,
并在小烧杯中加入 ______ ,点燃酒精灯

①硬质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②______



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拓展交流)方案二中,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原因是______。

16. 科学探究题 详细信息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验证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
(实验设计)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

(查阅资料)Ca(OH)2微溶于水,澄清石灰水中Ca(OH)2含量较少。
(讨论交流)该小组同学对该装置进行了讨论,提出意见如下:
(1)乙同学认为B中纸花是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其变红。
(2)丙同学认为二氧化碳会被澄清石灰水吸收,D中蜡烛不会熄灭。
(现象分析)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
(1)与乙同学的预测不一致,B中干燥纸花变红,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丙同学的预测不一致,D中蜡烛熄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中__________________(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4)自然温室气体包括水蒸气,水蒸气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大约占整体温室效应的60-70%,其次是二氧化碳大约占26%,温室气体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一氧化碳 b 甲烷 c臭氧 d二氧化硫
(表达和交流)(5)请你提出一条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探究)该小组利用温度传感器验证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是温室气体。用集气瓶收集相同体积的三种气体样本(分别是①干燥的二氧化碳②湿润的二氧化碳③干燥的空气),经太阳灯光源等距离照射,得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

(得出结论)(答对本小题奖励3分,总分不超过40分)
(6)曲线a、b、c对应的气体样本依次是______________(填数字)。
(7)通过曲线a和b的对比,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是温室气体的结论:通过曲线b和c的对比,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是温室气体的结论。
17. 计算题 详细信息
化学兴趣小组用一瓶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称量50g过氧化氢溶液和1g二氧化锰进行实验,反应前后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分析计算:

(1)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
(2)求50g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