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初二12月月考物理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江苏省东台市第二联盟)

1. 详细信息
我们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主要根据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色 C. 音调 D. 传播速度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秋天的早上经常出现大雾天气.大雾的形成属于
A.汽化 B.液化 C.凝固 D.升华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图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 水中倒影 B. 雨后彩虹
C. 树荫下的光斑 D. 汽车后视镜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以下关于厨房中的物理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化石油气是利用降温的方法使其液化的
B.滚烫的肉汤却不冒“白气”,那是因为厚厚的油层阻碍了水的汽化
C.烧开的水上方冒“白气”,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化
D.烧热的油锅里掉入几滴水,水迅速汽化,甚至“溅出”,这是因为油的沸点比水高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接近实际的是
A.学生课桌的高度大约是 1.5m 左右
B.从三楼走楼梯到一楼的时间大约是 5min
C.人感觉比较舒适的环境温度大约是 40℃
D.初二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1.4m/s 左右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反射
B.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镜面反射
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选取两段相同的蜡烛 A 和 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 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平面镜成像过程中,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为了使像更清晰,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C.在 B 处换上光屏,直接观察光屏可看到蜡烛 A 的像
D.用厚玻璃板做实验,能看到蜡烛 A 的两个像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A. B.
C. D.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昆虫观察盒的盒盖是一个凸透镜(如右图所示),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cm,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像的原理可以方便地观察小昆虫。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把观察盒上的凸透镜打碎了。为了修好观察盒,老师分别给他提供了焦距为4cm、8cm、10cm和12cm的凸透镜各一个,他应该选择( )

A. 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
B. 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
C. 焦距为8cm的凸透镜
D. 焦距为4cm的凸透镜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7•绵阳卷】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玻璃砖A和B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斜边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一条光线从空气中垂直于玻璃砖A的直角边射入,从玻璃砖B的直角边射出,射出后的位置和方向可能是图中的

A. 光线a B. 光线b C. 光线c D. 光线d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兴趣小组用甲、乙、丙三个相同的烧杯盛等量的水,采用相同的装置同时开始加热,但所用的导热介质分别为水、油、细砂.加热一段时间后,三种导热介质的温度先后达到一个稳定值(水温100℃、油温180℃、砂温250℃),再过足够长的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烧杯中水均在沸腾
B.三烧杯中水均不在沸腾
C.三烧杯中水温t甲=t乙=t丙
D.三烧杯中水温t甲<t乙<t丙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一位同学猜想:绿色植物需要沙子才能更健康地生长.为了探究她的猜想,她准备了两盆植物,其中一盆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如甲图所示,则另一盆所处环境和条件应该是图乙中的(  )

A.A B.B C.C D.D
13. 填空题 详细信息
不少私家车主喜欢在烈日下洗车,认为这样干得快.其实烈日下洗车并不好,原因是车身残留的水滴相当于___镜,能使太阳光____,使水滴下的车漆温度升高而失去光泽.打蜡后的车身光亮照人,是由于车身表面发生了______反射(填“镜面”或“漫”).
14. 填空题 详细信息
北京时间 2018 年 12 月 16 日下午,中国地震网通过接收到的___________( 超声波/次声波)测定四川宜宾地区发生里氏 5.7 级地震,这种声波人耳___________(能/不能)听到.这种声波可能会引起人体不适甚至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这是因为这种声波的振动频率与人体 器官的振动频率___________(接近/相差较大),从而引起共振.
15. 填空题 详细信息
如图甲、乙所示的工具都是用来测量体温的,甲是体温计,它是根据液体_________的性质工作的,其测量范围是_______. 乙图所示的测温仪是通过接收身体表面辐射出来的______(紫外线/红外线)来测温的.
16. 填空题 详细信息
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 25°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经镜面反射后,反射角为___________;如果光线垂直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为___________,假如此时再把平面镜逆时针转过20°,则此时反射角为___________.
17. 填空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MN是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一束光线射到MN面O处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则入射角为________,折射角为________(填度数),MN右方的物质是________.
18. 填空题 详细信息
一只小蚂蚁沿一根粗细均匀的细木棒匀速直线爬行,小明用秒表和刻度尺分别测出蚂蚁爬行的时间和距离,如图甲、乙所示,则蚂蚊爬行的时间为_____s,爬行的距离为_____cm,蚂蚁爬行的速度是_____m/s.
19. 作图题 详细信息
按要求做图
(1)如图甲,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物体 AB 在平面镜中的像 A’B’.

(2)如图乙,请画出两条入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对应的折射光线.

(3)如图丙,潜水员眼睛在水下 A 点处,B 点有条小鱼,C 点有只小鸟,D 点是潜水员观 察到小鸟像的位置,请画出潜水员观察鸟的光路图.
20. 解答题 详细信息
“十一”期间,小强一家开车到东台市旅游,接近东台市时,看到路边标志牌如图所示.此后小车用1min匀速通过一段长为600m的路段.求:

(1)小车通过该路段的速度;
(2)1min后小车至少再行驶多少时间才能到达东台市?
21. 实验题 详细信息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

(1)如图(a),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如图(b),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0°

20°

2

40°

40°

3

60°

60°



(3)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O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测量记录如上表所示.同组的小东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小聪认为应是: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_______的结论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实验题 详细信息
小菲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特点”:

(1)本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和_____
(2)图甲中小菲的实验操作存在的一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纠正错误后,小菲进行了正确实验,并根据记录的数据,描绘了水温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从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
(4)若要缩短实验加热的时间,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字母).
A.适当减少烧杯中的水量 B.烧杯中的水一开始沸腾便停止加热
(5)小菲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丙(a)、(b)所示,则图___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3. 实验题 详细信息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凸透镜、凹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各一个,火柴一盒.

(1)在挑选透镜时,小明把两个透镜分别正对太阳光,在光屏上出现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光斑,他应该选择___________(甲/乙)透镜来进行实验.
(2)点燃蜡烛后,光屏上出现了如图丙所示的像,这是因为在实验前小明忽略了实验中的一个操作步骤,这一步骤应是 ___________ .
(3)如图丁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 v 和物距 u 的关系图象. 由图象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_cm.
(4)当烛焰距凸透镜 35cm 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___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___(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要使 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大,应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调节蜡烛的位置,同时将光屏__________(靠近/远离)透镜,直至得到清晰的像.
(5)实验中他不小心用纸把透镜下半部分遮住了,则他看到的光屏上所成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亮度将___________(变亮/变暗/不变).
(6)实验后,小明取下自己所带的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靠近透镜的位置,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将光屏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后,原来模糊的像又变清晰了,则说明小明同学所带的是___________眼镜.(近视/远视)
24. 实验题 详细信息
在“探究树荫下的光斑”综合实践活动中:

(1)小红在一张卡片上挖了一个边长为1cm的正方形孔(如图 A 所示),在阳光下卡片水平放在离地面 5cm 处,发现地面上的光斑是正方形;若要在地面上能出现圆形光斑,应将 卡片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地面;前者光斑是由于光的_________(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色散”)形成,后者光斑是_________的像.
(2)为探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开有三角形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B所示,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卡片乙的过程中(孔到地面的距离始终不变),小华将观察到的光斑形状和大小变化情况在图C中方格纸内画出(分别用序号甲、乙、丙、丁表示),其中最左边的光斑为移动卡片乙前出现的真实情况.根据观察,小华所画光斑中可能会出现的真实情况有___________填序号).
25. 综合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一束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在光屏上形成自上而下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这就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
(1)分析实验现象可知:①白光是______(单色光/复色光);②三棱镜对________光的折射能力最强.③对同一个凸透镜来说,__________光形成的焦距最长.

(2)一束红光沿AO从空气斜射向玻璃,OB和OC分别是红光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如图乙所示.如果一束紫光也沿AO斜射向玻璃,请你在图乙中画出该紫光折射光OC’(大致位置)和反射光线OB’,并标出传播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雪的形成
雪是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态的固体水,它由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和其聚合物(雪团)组成。在水蒸气弥漫的云层里,雪最先以肉眼看不到的一颗微尘粒子形状存在,叫做晶核,通常会在低于零下10℃的环境下形成,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分子在冷空气作用下,围着晶核开始凝华,使晶核逐渐变大,成为雪晶。当雪晶增大到能够克服浮力时,便落到地面,这就是雪花。水蒸气的多少和温度的高低造成了雪花多少、大小和形状的差异。
降雪要满足三个气象条件:一是云层中含有较冷的晶核;二是要有充足的水汽;三是云层下面气温低于0℃,接近地面的气温一般不能低于4℃.当靠近地面的空气在0℃以上,但是这层空气不厚,温度也不很高,会使雪花没有来得及完全融化就落到了地面。这叫做降“湿雪”,或“雨雪并降”。这种现象在气象学里叫“雨夹雪”。
受强冷空气影响,2019年1月9日盐城部分地区迎来了首场降雪。为了应对下雪可能对交通的影响,交警和路政部门提前布局,做好了向路面撒盐除雪,并出动铲雪车进行铲雪作业的准备预案。
(1)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围绕晶核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使晶核长大成雪晶,该过程中水蒸气需要______(吸热/放热)。
(2)下列不属于雪的形成条件的是______。
A.云层中气温较低
B.云层水气充足
C.云层中有较冷的晶核
D.云层下气温较高
(3)向路面撒盐除雪的原理是盐水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______(高/低)。
(4)收集一定量的干净雪置于室温下,观察雪的熔化现象,测量并作出雪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能反映雪熔化规律的图象是______。

(5)1月9日我市部分地区下的是雨夹雪,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