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至2019年初二下半期期末语文题免费试卷(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

1. 字词书写 详细信息
请将下面的文字(包括标点)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规范、工整。
斋居自许尘心尽,遇事方知业力强。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妩媚(wǔ) 苍劲(jìn) 竹篓(lǒu) 大煞风景(shà)
B. 诅咒(zǔ) 堕落(zhuì) 羁绊(jī) 一如即往(jì)
C. 香蒲(pú) 砚台(yàn) 湎怀(miǎn) 挑拨离间(jiān)
D. 簌簌(sù) 迂回(yū) 驰骋(chěnɡ) 轻歌曼舞(màn)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综艺节目的热播,中华大地上 一波传统文化浪潮。优质的文化节目在略显 的时代,宛如一股清流 心灵,重新唤起国人的诗心和对文学的温情记忆,以 般的力量传递了一种文化上的自信。
A. 掀动 急躁 浸透 春风化雨
B. 掀起 浮躁 浸润 春风化雨
C. 掀动 浮躁 浸润 和风细雨
D. 掀起 急躁 浸透 和风细雨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了;而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使文明结束了。②城市是复杂的,可是往往也如此简单。③厮杀声依然回荡不已的古罗马角斗场,蛛网般交织的威尼斯水巷,清冽蔚蓝的多瑙河,清秋远村旷野平芜的圆明园废墟,横亘万里烽火连绵的长城……④城市的生命与性格、历史与记忆就蜿蜒在城市的每一方土地、每一片草坪、每一道天际轮廓线……⑤无数的城市历史告诉我们,城市的记忆不是历史教科书中枯燥的数字和资料,而是活生生存留于城市空间和时间中的生命的热度、岁月的痕迹、文化的积淀。
A. “复杂”“简单”“交织”“平芜”均为形容词。
B. “清冽蔚蓝”“岁月的痕迹”均为偏正短语,“生命与性格”是并列短语。
C. 画线句中“城市”是主语,“是”是谓语,“历史教科书”是宾语。
D. “而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使文明结束了。”这句话有语病,应该去掉“使”。
5. 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1)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____)
A.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学过他的《小石潭记》。
B.《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有诗歌305篇。
C.《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一文,叙写了当地几个医生为“我”父亲治病的情形,医生开的药方常有奇特的药引。
D.共.产.党员“好事情”与知识分子朱赫来分别是对成长中的阿廖沙和保尔有着正面影响的人物。
(2)走进名著
傅雷先生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____长大成人、留学海外之后,通过____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教导儿子要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后来汇编成册,这就是《傅雷家书》。
6.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古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
(1)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北冥有鱼》)
(2)________,白露未晞。(《诗经·蒹葭》)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礼记·虽有嘉肴》)
(4)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6)凄神寒骨,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7)________,安求其能千里也。(韩愈《杂说》(其四))
(8)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9)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7.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卖炭翁》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
B. 《卖炭翁》中“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C. 《观刈麦》中“贫妇人”“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是因为“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形象揭露出官府对贫苦农民的残酷剥削。
D. 《观刈麦》中“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看到农民劳作的情景,想到自己舒适的生活,作者感到万分惭愧,内心不能平静,这是作者对农民生活同情和关心的反映。
【2】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卖炭翁》一诗中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而在他的《观刈麦》一诗中也有表现农民筋疲力尽仍争分夺秒收割庄稼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这一“冷”一“热”,异曲同工,传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8. 详细信息
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陶渊明《陶渊明集·桃花源记》)
(乙)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选自老子《道德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屋舍俨然(______)
(2)乃不知有汉(______)
(3)使民重死而不远徙(______)
(4)虽有甲兵(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3】甲乙两文的作者从相似的角度分别对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展开了想象,请根据甲乙原文完成下表。

(甲)

①____

设酒杀鸡作食

屋舍俨然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乙)

美其服

②____

③____

④____


9. 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关于风筝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比如斗笠、树叶说,认为风筝的出现受到被风吹起的斗笠、树叶的启发;还有帆船、帐篷说,飞鸟说等。观点虽不统一,但人们对风筝很早就出现在中国这一说法并无异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飞)一日而败。弟子曰:‘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鸢飞。’”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已有风筝,不过为木质。
随着造纸术的发展,从唐朝开始,纸糊的风筝逐渐兴起。到了宋代,放风筝已经成为当时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明清时期,风筝的制作技艺、装饰技艺得到空前发展,至清朝道光年间达到鼎盛。
(摘编自《早春的风筝》)
(材料二)风筝上绘制的图案十分丰富,它们往往寄寓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蝙蝠并不美丽,但因与“遍福”“遍富”谐音,中国人就常把它作为象征“福”的吉祥图案绘制在风筝上。以“福燕”为代表的传统北京沙燕风筝,整个翅膀上都画满经过美化的蝙蝠。除此以外,我们熟悉的传统吉祥图案也不少,如“龙凤呈祥”“鲤鱼跃龙门”“百鸟朝凤”等,这些风筝图案无不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各国的风筝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日本风筝是由中国传入的,学界一般认为传入时间是中国唐代,图形多为长方形和半圆形,上面没有任何装饰。到了明治时代,浮世绘的画风成为日本风筝的独特风格。在泰国,风筝则有男女之别,男筝称为鸟筝,女筝称为鱼筝。鸟筝一般有2米高,又叫“猜朗康”;鱼筝形如钻石,也称“白宝”,放飞时要由七个女子操控。
(摘编自网络)
(材料三)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当时放风筝的情景。河边,有六个身着不同色彩衣服的人。其中,两个成年男子在放风筝,风筝高飞在空;一小童立在旁边抬头凝望,身后一人着深色衣服,怀抱衣着鲜艳的孩子,亦是盯着高空中的风筝;稍远处的树下,站着两个男子,同样注视着高飞在空中的风筝。
(摘编自《<清明上河图>中看清明民俗》)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主要介绍了关于风筝的哪几方面内容?
【2】请简析材料二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以“福燕”为代表的传统北京沙燕风筝,整个翅膀上都画满经过美化的蝙蝠。
【3】材料二中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鸟筝一般有2米高,又叫“猜朗康”。
【4】材料三的内容印证了材料一中的哪句话?
10.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夏夜里的最后一枝百合花
①街角处新开了一家鲜花店,我每晚溜弯儿回来都要经过那里。
②上个月,朋友从香港过来,送了我一只紫罗兰纹理的花瓶,非常漂亮。于是从那一天起,晚上溜弯回来时的我总是有意无意的到花店中转转,郁金香、桔梗、康乃馨、太阳花、海芋,黄菊。每次都随心所欲的买些不同的花,唯一不变的,是每次花束中必有一只百合。在我的感觉里,素淡清雅的百合花有着其它花种所没有的纯洁与安静。店主是一个四十多岁的胖女人,嗓门儿很大,喜欢穿纯棉的碎花衣服,每天象只巨型蝴蝶般在花丛中穿来穿去。我曾想,这样的人也只能是卖卖花而已。
③一天晚上,已经快十点了。虽然晚了些,可路过花店时,我还是走了进去。我随手伸向花架上仅有的一只百合花时,胖女人忽然就拉了一下我的胳膊,一脸歉意地说:“妹子,今天就剩这一只百合了,换枝别的吧。”我下意识的皱了皱眉,心底忽然涌起一股怨气。我清楚地记得,前些天也有这么一次,明明花架上还有一只百合花,胖女人却说什么也不肯卖给我。
④“为什么我不能要这只花?”我轻声质问着。
⑤“不为什么,换个别的吧,妹子,店里除了这只花,别的你随便挑,我给你打8折还不行吗?”胖女人语气决绝。“不行,我就要这枝。”我的犟脾气也上来了。“这枝有人要了。”“骗谁呢,都十点多了,谁会订了花这么晚了还不来拿?”正争执着,门开了,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走了进来。“大姐,今天还有要处理的花吗?”男人一副气喘吁吁的样子,给人的感觉是一路小跑过来的。
⑥“有的,有的”,胖女人的脸瞬间绽放成一朵硕大的秋菊。
⑦我正想争辩两句,忽然感觉一只胖手在花案下捅了我一下,抬头看时,胖女人正冲我眼色,示意我不要说话。“兄弟,稍等呵”,胖女人一边说着,一边手脚麻利的拿起那只百合,又从花束中抽出两只玫瑰两只勿忘我和几只满天星,用粉色的手揉纸简单一包,递给了男人。
⑧男人接过来,说了声谢谢,递给胖女人10块钱。胖女人接过钱,拉开抽屉,拿出5块钱来递给男人,男人再次说了声谢谢,然后转身走了出去。
⑨我狐疑地问:“你为什么赔钱卖给他?”我知道男人拿走的那束花,进价也不止5块钱。
⑩“赔点就赔点儿吧,这兄弟挺不容易的,孩子才三岁,媳妇得的是乳腺癌,晚期。”胖女人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男人的媳妇一定非常喜欢百合吧,”我定定地看着胖女人的脸,那一刻,我第一次感觉那张胖嘟嘟地脸竟是如此的可爱。
⑪“是啊,他说他媳妇特别喜欢百合,可是,这花太贵了,他们消费不起。于是我告诉他,每晚10点以后我会选出一些影响第二天销售的花以极便宜的价格处理掉。”
⑫“于是,每天的最后一只百合花便成了非卖品,你宁肯5块钱一束卖给他也不肯25块钱一束卖给我?”我笑眯眯地瞅着胖女人,脸上写满了一种叫做敬意的东西。
⑬胖女人哈哈大笑,露出了和她的年龄极不相称的腼腆:“得了这样的病,那女人一定很痛苦,咱也没什么本事,帮不上什么大忙,送束花,只当捐给她一份好心情吧!”
⑭我的心,忽然就涌起一股久违的感动。
⑮许多时候,对于身处困境中的人来说,最好的同情便是尊重。看上去大大咧咧的胖女人却懂得,在施舍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去维护一对年轻夫妇自尊的心,让他们在受施的同时也能笑起来。
⑯我忽然觉得这是人世间最美丽的善举。
⑰因为那个夜晚,夏夜里的最后一只百合花馨香了一颗麻木的心,那份不经意间透出的陌生的善良与关爱,温暖了我,温暖了一对病痛中的夫妻,同时也必将汩汩地润泽着这个世界。
(选自《小小说》)
【1】选文中围绕“百合花”与“胖女人”叙述了一个充满人性光辉的故事,一波三折。阅读选文,补全下面表格。

主要情节

“我”对胖女人的情感态度

“我”经常去花店买百合花

轻视

①______

怨气

②______

狐疑

胖女人告诉“我”卖男人百合花的真相

③______



【2】选文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的方法?有什么作用?
店主是一个四十多岁的胖女人,嗓门儿很大,喜欢穿纯棉的碎花衣服,每天象只巨型蝴蝶般在花丛中穿来穿去。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⑥段画线的句子。
胖女人的脸瞬间绽放成一朵硕大的秋菊。
【4】结合选文说说,为什么“我”认为女人的行为是“最美丽的善举”?
【5】“夏夜里的最后一枝百合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1. 作文 详细信息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若选(一)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若选(二)请自拟题目,然后作文。
(一)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情志的提升,曾以为遥不可及的事物,如快乐,如幸福,如成功等,都进驻过心田,化成真切的体验,铭心的感受,前进的动力。
请以“原来, 并不遥远”为题,写一篇作文。
(二)
在生活中,我们要进进出出各种各样的门,像木门,竹门,铁门等,有的门高大,有的门矮小,有的门华美,有的门朴实……不但有有形之门,还有无形之门,如心灵之门,知识之门等。有的门大敞着,有的门紧闭着,有的门令人趋之若鹜,有的门让人望而却步……有时候我们希望顺利地走进门,有时候却又希望门关着,有时候我们渴望走出门,有时候却惧怕走出门……它给我们带来多少喜悦,多少烦恼,多少启迪,多少警策。
请以“门”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有真情实感,恰当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不得套作抄袭。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能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姓名、地名、校名。
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