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半年第五次月考文综历史题带参考答案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殷周政权交替之际,西周一度由全族兄弟共同承担义务,分享权力。西周中期,政局较为安定,出现了土地、财货有限的局面。为了顺利集中权力,统治者采取的举措是
A.大规模分封同姓贵族 B.剥夺殷商贵族封地
C.推广有嫡庶之别的宗法制 D.强化对周边各民族的控制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学者指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是以宋元泉州港的海上繁荣为代表的。宋代“海舟以福建为上”的记载,揭示了这一历史辉煌呈现的重要原因。这一观点告诉世人( )
A.航海事业中科学技术起到支撑作用 B.泉州成为宋元时海上丝绸之路中心
C.宋代政府鼓励福建造船事业的发展 D.宋元时福建造船业已开始领先世界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近代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的诉讼过程中,继承了古代罗马不告不理的原则(最早出现在奴隶制时代的罗马)。当时采取控告式诉讼形式,即每个公民在得到最高裁判官的许可后,即可作为告诉人提起控诉,法院则根据其控诉,在指定的日期进行审理,如果告诉人不到,则撤销控诉。这表明罗马法的一些条款
A.成为近代资产阶级诉讼的普遍原则 B.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武器
C.推行“民不举官不究”的消极做法 D.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指出:“诠释这一时期的‘维新’的意义,不仅在于指出假维新,更重要的是在于从假维新中剥绎出真改革”。这里的“维新”是指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 D.辛亥革命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93年至1997年,我国制定的近百部法律及法律规定中有2/3是有关经济方面的,涵盖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振兴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促进对外开放等诸多方面。这说明我国
A.传统经济体制彻底打破 B.立法方向的结构性失调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 D.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发展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邓.小平曾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导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充分说明中国的“两弹一星”
A.具有较强的政治意义和战略价值 B.以中国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后盾
C.有力地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D.有效地避免了来自外部的侵略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20年年初,新任武汉市委书记在“抗疫战争”取得一定成果时公开提出要对武汉人民进行“感恩教育”,感恩党中央和政府。消息一出,全国哗然,在一片抨击声中,最后他不得不暗自撤回这“感恩令”。这主要是因为“感恩令”现象
A.背离了“主权在民”原则 B.破坏了中央集权原则
C.违背了“社会契约”精神 D.践踏了自由平等权利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思想家认为:只有在人民主权状态下才能真正实现人民的自由。“人生而自由”是其著作第一章中的第一句,该思想家是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狄德罗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煤钢等“大烟囱工业”是近代国家腾飞的基础与标志。德国在煤炭开采上,一改往日的人工挖掘,对于储量丰富的褐煤,采用炸药炸开、机器压碎,然后用火车运出的新方法,成效巨大。材料说明德国的腾飞主要得益于
A.新航路的开辟 B.早期的殖民扩张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21世纪初,占全球人口85%却只拥有世界收入39%的发展中国家对全球化日益不满,但是最近几年,一些以美国为首的当初制定了全球化规则的发达国家也加入到反全球化的行列中。这一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全球化( )
A.是经济发展的双刃剑 B.不符合世界发展趋势
C.已打破了原有的规则 D.加剧世界性利益失衡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9年人类首次发布黑洞的照片,再次证明了一个著名科学理论的正确性:引力是因质量的存在而引起的时空连续场的弯曲。这一科学理论
A.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理论大综合
B.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C.大大加强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研究
D.主要论证时间和空间可以单独变化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英国著名文学理论家埃斯林评论某作品时说到∶"假如说,一部好戏要作为一面镜子照出人的本性,要通过精确的素描去刻划时代的习俗或怪癖,这类戏则往往使人感到是幻想与梦魇的反射。"由此推知,该部戏反映了
A.欧洲大革命造成了社会动荡 B.工业革命引发严重阶级对立
C.二战给人们留下的精神创伤 D.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尖锐
13.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苏联出现了一场住房危机。面对危机的加深,1928年苏联最高苏维埃出台了《住房建设法案》,明确提及“有必要鼓励私人投资国有住房建设”,激起了私人投资国有住房建设的热情。前三个“五年计划”期间,私人投资的住房建设占总数的22.5%。国家除了为民众分配住房外,还提供了房屋租赁,在一定范围内实行免费租赁房屋,或者是低房租政策。此外,苏联政府还对原有房屋进行了维修或加固,费用由政府承担,并要求住户至少居住三年时间。政府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减少人员流动,缓解城市住房紧张局面。但是国家每年制定的住房建设计划,一直都无法按计划完成。
——摘编自沈晓龙《20世纪初至20世纪70年代苏联城市居民住房问题研究》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时期推行的住房政策,是美国克服经济危机、解决社会中相对贫困问题、缓解社会矛盾的一项重要对策,同时也是社会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3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住房政策(部分)

——摘编自黄安年《美国政府的住房福利保障政策》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美、苏两国出现住房危机的背景,并概括两国解决住房问题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两国住房政策实施效果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14.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非洲是人类的发源地,非洲与中国的交往源远流长。新中国成立以来,中非关系不断得到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新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外交关系始于20世纪50年代,它是中非双方在20世纪为追求国家复兴与民族自强而在外交领域所作努力的一部分。1963年周恩来总理访问非洲,提出中国对非洲的援助应该建立在互不干涉内政、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20世纪80年代,中国在表达与非洲国家的经济关系时,越来越多地使用"合作"而不是"援助"一词,把以往简单的援助方式,提升为双方在互惠互利基础上富于成效的技术经济合作,从而使中非关系成为推动中非双方实现各自经济发展与现代化的动力
2000年以来,中非关系的提升不仅表现在政治与外交层面,经贸合作更成为新世纪中非关系发展的核心动力,贸易总额跳跃性增长,中国政府积极支持中国企业投资非洲,以投资带动贸易成为中非经济合作的新特点。
——摘编自王逸舟《中国对外关系转型三十年》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解读中非关系演变的历程。(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15.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高等教育进行了改革。1950年8月,政务院发出《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要求高等学校课程的设置应配合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当前与长远的需要,在系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适当的专门化。同时要坚决废除政治上反动的课程,开设马列主义理论课程。1951年10月,政务院公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充分保障了工农群众及其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同时把技术学校、专科学校列入正规的学校教育系统,以利于培养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各级技术人才。从1951年下半年到1953年,还进行了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经过这次调整,各类高校的性质和任务更加明确,特别是高等工业院校得到很大的加强。这次调整存在缺陷,主要是机械搬用苏联经验,不适当地取消一些专业,有的专业又置过细,影响了人才的成长和合理使用。此外,在这期间,在全国还开展大规模的扫除文育工作。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次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16.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纠集“联合国军”进行武装干涉,并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侵朝美军越过三八线,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直接威胁到新中国的安全。虽然新中国正面临着巩固政权、恢复经济的紧急任务,但应朝鲜的请求,中共中央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经过三年的相持,双方于1953年7月签署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在这场战争中。志愿军中涌现了无数英雄人物:罗盛教、黄继光、邱少云……为了朝鲜人民,为了履行国际主义义务,他们长眠在朝鲜的土地上。同时,国内掀起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全国人民踊跃参军参战,捐献物资,慰问志愿军,订立爱国公约,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有力地支援了前方作战。习.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摘自新华社《新中国峥嵘岁月·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美援朝战争锻造的伟大精神。
17. 详细信息
统一台湾是康照帝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举措。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在三藩之乱即将平定时,康熙帝的注意力便转向台湾。康熙二十年,郑经病死,台湾内乱,郑克块继位。康熙帝认为时机成熟,决策进征台湾。他起用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授以专征之权。施琅景统水师大军进军澎湖与郑军决战,大获全胜。清廷在发动军事进攻的又进行和平招抚,封郑克澳为汉军公,其他将领部属也都分封最用。收复台湾后,有大臣主张“宜迁其人,弃其地”,而施琅则坚持认为“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国边团”,康服帝决定采纳施琅的建议,台湾的行政建制从此与内地划一。这对国家统一、对台湾经济,社会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康熙帝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条件与合理策略。
(2)据材料,简析康熙帝解决台湾问题过程中体现出的政治智慧,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统一台湾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