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高二政治2019年上期月考测验免费试卷完整版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四库全书》系统地将中华五千年的重要典籍汇集成一部庞大的丛书,内容涵盖甚广,包括经济、政治、哲学、法律、医学等,具有宝贵的文化价值。其文化价值表现在( )
①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识
③从中能够透视到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④从中能够看到中华民族历史和现实的所有文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北京联合张家口申冬奥宣传片中京剧的翻跟头与空中技巧的翻腾转体、太极拳中的推手和冰壶的推出,外国友人争抢饺子的筷子与冰球赛场上的球杆等中国文化符号与冰雪运动的完美切换,让宣传片更加时尚,也更加温情,也让世界更加熟悉中国形象。材料表明
①文化创新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②对待传统文化必须坚持正确的态度
③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④体育让各国增强对彼此的文化认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维吾尔族的《第七木卡姆朱拉》、蒙古族长调《成吉思汗》、纳西族《嫁女调》、鄂西土家族《神农溪纤夫号子》……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CCTV舞台上。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④各民族文化寓于中华文化之中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汉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语言文字,其中许多词汇源于少数民族语言,如“胡同”来自于蒙古语,“饽饽”“萨其马”来自于满语。许多民族乐器在汉语称谓上也多是采用少数民族语言的谐音。这表明
①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必然过程
②汉语言文化的发展得益于它特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③推广普通话有助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多样化发展
④不同民族的语言融合可以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目前仍有不少人习惯于在清明节时制售、焚烧封建迷信祭祀用品。制售、焚烧封建迷信祭祀用品的存在表明
A. 落后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危害社会
B. 腐朽文化会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
C. 传统习俗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应该得到继承和发扬
D. 中华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当前要做到得民心,必须( )
①以儒家传统民本思想治理国家
②大力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抑制通俗文化
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④倡导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新的时期,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特点,对于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提出了亲民化、优质化、个性化的新要求。为此,我们应该
①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②发展先进文化,抵制落后文化,扶持流行文化
③把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作为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互联网时代新成长起来的“微公益”,强调人人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用自己的善举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将人们的爱心汇集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微公益”( )
①丰富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②反映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④提升了公民科学文化修养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9. 详细信息
中华饮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不断创造积累、走向完善并自成体系的独特文化。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以美食为窗口,让海内外观众在领略中华饮食之美的同时感悟中华饮食文化。一道菜就是一个故事,一个汤就是一种文化,锅碗瓢盆透出的是丰厚悠久的文明: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区域性特征;风味多样、四季有别、讲究美感、注重情趣、医食结合的多样性特征;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的多角度审视…
(1)结合中华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
(2)根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坚持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10. 详细信息
守望相助、邻里相恤,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传统。但近几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邻里往来减少,关系趋于淡漠。12年前,因为一位小学生的倡议,青岛市海伦路街道试办了第一届“邻居节”,之后在市北区全面推广,今年扩至全市。12年来,这个百姓自己的节日从小到大,活动形式从大众化的自娱自乐拓展到邻里友爱互助和各类志愿服务,密切了居民间的情感联系,促进了“亲仁善邻、和睦融洽”的新型邻里关系的建构。
(1)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邻居节”由小变大的原因
(2)由材料中的事例归纳如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