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水平冲刺卷:区域经济发展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这有利于解决因不合理城市建设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健康”城市。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
B. 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C. 与城市所在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有关
D. 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变化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
【2】生态城市中心区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
A. 绿地 B. 工业区
C. 交通区 D. 住宅区
【3】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和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方面的是(  )
A. 大气污染日益加剧,该地区已成为全国一大酸雨中心
B. 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C. 噪声扰民,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D. 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与其有关的因素有( )
①东北地区水稻的生长期长  ②东北地区气候寒冷,病虫害少 
③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相对少  ④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有关东北地区水稻种植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水稻是东北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  ②水稻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加 
③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④东北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方向是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因地制宜组织生产,就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农业布局。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东北耕作农业区粮食作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耕作农业区粮食作物中,小麦分布最普遍
B. 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减少
C. 玉米由南向北种植比例逐渐减少
D. 水稻多分布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
【2】关于林业区和特产区以及畜牧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小兴安岭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红松等
B. 小兴安岭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
C. 长白山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
D. 西部畜牧区的三河马和三河牛是闻名全国的优良品种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图中所示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B. 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冰川融水
C. 河水主要参与内陆循环
D. 地貌以山地、高原为主
【2】与太湖平原相比,东北平原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低,这主要是因为(  )
A. 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B. 黑土被开垦后土壤肥力下降
C. 降水较少,水分不足
D. 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经营粗放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读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但近年来商品粮基地的地位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
①旱灾频发②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下跌③耕地面积不断减小 ④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减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2】B和C两地都在青藏高原上,但B地的农业生产潜力大于C地,主要原因是
①光照充足 ②热量条件较好 ③降水充足 ④灌溉水源充足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⑧ D. ②③④
【3】D地经过大规模开垦已由过去的“北大荒”变成了现在的“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目前,关于D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叙述错误的是
A. 继续围垦,扩大耕地而积
B. 发展绿色农业和水产养殖业
C. 进行农、林、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D. 推进产业化生产经营,促进产业链的延伸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下图中的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
完成下面小题。

【1】与Ⅰ、Ⅱ走廊相比,Ⅲ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 当地市场广阔 B. 水运便利
C. 科技实力强 D. 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2】促进Ⅲ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 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
B. 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
C. 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
D. 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三种工业化、城市化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地区中,其发展模式与①相符的是
A.美国“硅谷”
B.德国鲁尔区
C.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D.长江三角洲
【2】20世纪80年代初,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主导因素是
A.侨乡 B.政策 C.交通 D.劳动力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把珠江三角洲比作图中的“后院手工作坊”,则“沿街店面”是
A. 澳门 B. 香港 C. 新加坡 D. 台湾
【2】如果把珠江三角洲比作图中的“后院手工作坊”,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后院手工作坊”承担产品加工、制造和装配 ②“后院手工作坊”承 担承接订单、原材料、设备、设计和销售 ③“沿街店面”承担产品加工、制造和装配 ④“沿街店面”承担承接订单、原材料、设备、设计和销售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世界很多地区,生产木糖醇的原料主要是林木,在我国则主要使用玉米芯(玉米芯为玉米生产的废弃物)。读“我国玉米芯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我国用玉米芯作原料抽取木糖醇的主要好处是
A. 保护森林资源 B. 减轻酸雨危害
C. 推动工业化进程 D. 推动城市化进程
【2】发展玉米芯综合产业链对当地社会、经济、环境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①充分合理利用资源 ②减轻空气污染和水污染③挤占本应种植粮食作物的大量土地 ④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0. 综合题 详细信息
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图甲为我国某区域年等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归纳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判断A地与B地年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简述C地农业生产的特点,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条件。
(3)C地某校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对农村秸秆的利用方式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图乙。请你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

(4)D地是我国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请依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结合下图,描述该地荒漠化的演变过程。
11. 综合题 详细信息
根据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政府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共同推动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9+2”)目前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区域合作。2014年,泛珠三角合作走过十年,新一轮合作如何开展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材料二 “泛珠三角”略图。

材料三 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如我国沿海企业向内地迁移,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
(1)“9+2”可以实施优势互补。香港地区和西南地区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各是什么?
(2)从世界地域分布来看,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工业类型主要有哪些?
(3)区位优势差异是互补合作的基础,请对比分析图示①②地区发展经济的主要优势条件。
(4)“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可以更好地解决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问题。“泛珠三角”区域中属于西部经济地带的省份是________。
(5)简要论述“泛珠三角”与国内其他区域相比突出的区位优势。
12.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随着农业生产区位条件的变化,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甲是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图乙是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积温(℃)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1)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生产的变化:种植面积扩展最大的作物是________,种植面积缩小最多的作物是________;小麦、水稻和玉米作物种植空间分布的变化分别是小麦________;水稻________;玉米________。
(2)黑龙江省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________,引起农业生产格局发生改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
(3)A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其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
13. 综合题 详细信息
读“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增长图(图1)和“珠三角”工业结构变化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珠三角”地区三大产业结构的总体变化情况为_____________。
(2)图乙说明近二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结构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3)轻纺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
A.廉价劳动力 B.原料
C.技术 D.动力
(4)在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的过程中,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向粤东、粤西和粤北转移。这对移入地区产生的影响不包括____________
A.加快产业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
B.增加就业机会
C.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促进经济的发展
D.缓解迁入地的环境污染
(5)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工业得到迅猛发展,城市化水平也得到迅速提高,这说明一个区域的______化会对________化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