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9月月考历史考试(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校)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诗经·小雅·北山》中的诗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两种制度。以下对这两种制度表述正确的有
①前者是当时社会的经济基础
②后者是建立在前者基础之上的政治制度
③统治者实行这两种制度的目的相同
④导致两者瓦解的根本原因相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西汉时期,五经具有不同版本,经文解释更是五花八门,所谓“经有数家,家有数说”东汉章帝召开白虎观会议,命群儒“讲议五经同异”,“帝亲称制临决”,最后整理成《白虎通义》一书,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据此可知,白虎观会议
A. 消除了各家之间的分歧
B. 强化了思想大一统局面
C. 提高了儒家的社会地位
D. 规范了儒学的学术研究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隋代及唐代前期,最为广大的富庶地区首推黄河下游及其南北一些州郡。到唐代后期,长江下游太湖地区成了全国少有的富庶地区,也是当时皇朝财赋主要取给的地方。这一变化说明
A. 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B. 政局动荡不利于经济发展
C. 对外贸易的重心发生变化
D. 耕作技术发生根本性变化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兵制方面,宋朝基本不再采用征兵制,而采用雇佣性质的募兵制度;在征调徭役方面,北宋中期采用雇募法,不再单纯使用无偿征调农民等服役的办法;在官府征调工匠服役方面,由单纯的轮差制度改为差雇制度,国家给服役的工匠一定报酬。这反映出宋代
A. 取消了制度层面的强制措施 B. 更多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国家治理
C. 法律制度已经相当健全成熟 D. 劳役地租完成向货币地租的过渡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世纪中期,中国产茶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扩张,福建武夷山开荒栽茶“漫山遍野,愈种愈多”,杭州於潜“仰食于茶者十之七”,湖南浏阳“以素所植麻,拔而植茶”。这表明
A. 国内需求扩大使茶叶生产增加
B. 通商口岸附近的农业逐渐破产
C. 出口数量增加扭转了贸易逆差
D. 开埠通商加速农业生产商品化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甲午战后,梁启超写道:“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奴隶于主人之事,罕有关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之然也。”在梁看来,中国之“大患”在于
A.专制政治导致人民缺乏公民权利
B.国民素质状况阻碍近代民主化发展
C.社会矛盾激化致使统治危机加剧
D.公民意识与民族民主意识严重缺失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制约袁世凯的专政,是辛亥革命维护共和和民主的重要目标。合法防止袁世凯专权是南北谈判前后革命党人重要的考量。因此他们希望用合法的方式控制住袁世凯的称帝。宋教仁因此
A. 要求袁世凯赞同共和
B. 制定《临时约法》
C. 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
D. 实行责任内阁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世纪30年代,蒋介石向全国发表广播讲话:“我们的态度只是应战,而不是求战。应战,是应付最后关头,必不得已的办法……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有利于动员全民抗日
B. 全面抗战路线的确定
C. 妥协退让的对日态度
D. 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我国历届全国人大会议的表决方式都在不断发展变化中,从举手表决到无记名投票,再到电子表决器;从记名按电子表决器到无记名按电子表决器.其中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无记名投票和电子表决器开始占据主导性地位,举手表决的方式渐渐被摒弃。这表明我国
A. 技术的发展影响着民主发展方向
B. 民主政治得到了逐步改进和完善
C. 政治体制改革注重完善民主程序
D. 人民代表大会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为中美贸易的相关资料。对于资料解读正确的是

A. 中美直接对抗造成1972年以前两国几乎没有贸易往来
B. 中美建交促成了1975年中美贸易额有了大幅度的攀升
C. 中国产品在美国的畅销造成了1980年中美的贸易逆差
D. 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推动了1985年对美出口快速增长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古雅典法律规定,外邦人不能够自己出庭,不得拥有不动产,但却要为雅典服兵役,还要交纳象征其地位的一种人头税。雅典的奴隶出庭作证时,只有在挨一顿打之后,其证词才被认为是可信的。这说明,古雅典
A. 依靠习惯法维系社会关系
B. 民主政治明显具有虚伪性
C. 民主的主体受到严格限制
D. 审判过程虽公正但较随意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史载,罗马中央政府“除元老院外,它的行政官员仍不过由总共40人左右的执政官、大法官、财务官和营造官组成”,罗马行省的官吏则更少。而中国“西汉末年官吏总数有12万余人”。材料可以佐证古代罗马
A. 善于利用经济手段改善人民生活
B. 行省是实行法治的有力保障
C. 注重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社会管理
D. 国家行政管理存在严重弊端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5世纪以后,西欧商人用美洲白银换取中国的黄金,由于中国和日本的金银比价不同,再用中国黄金到日本换取更多的白银从中赚取差价,所获高额利润就地购买中国印度东南亚等地的商品然后再高价转卖到欧洲和美洲。这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 价格革命导致了物价暴涨
B. 全球商品交流网络开始形成
C. 工业革命使社会财富增加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柏拉图解释某一命题时说:“事物对于你自己,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据此判断该命题是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美德即知识
C. 理念论
D. 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文艺复兴思想家主张人们追求财富和现世的幸福,启蒙思想家考虑“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你认为后者思考的问题与前者相比,更加突出强调了
A. 构建民权政府
B. 批判神权统治
C. 鼓吹人性解放
D. 主张自由平等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A. 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 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 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 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位学者在2015年12月说到,经过近70年的关税减免,基本上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都很低了,只有2%左右,发展中国家的关税水平也已降到9%左右,可供减免的空间其实也不大了。此言论意在说明
A. 经济全球化应向纵深发展
B. 欧洲关税同盟基本上已经实现
C. 南北贫富差距在逐步缩小
D.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美洲和东欧生产原料品,非洲提供劳动力,亚洲提供奢侈品,而西欧则在指挥着这些全球性的贸易,并且越来越集中力量于工业生产。”这里描述的是
A. 16世纪西班牙的殖民帝国
B. 18世纪的大规模国际分工
C. 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D. 20世纪初的世界贸易体系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罗列了1870—1900年间美、欧、亚、非四大洲的铁路长度(单位:千公里)。结合数据分析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年份

欧洲

美洲

亚洲

非洲

1870

105

93

8

2

1880

169

175

16

5

1890

224

331

34

9

1900

284

402

60

20



A. 美国开始主导世界市场
B. 非洲尚未接触工业文明
C. 工业化成果在世界扩散
D. 铁路发展呈现均衡态势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当时
A. 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 打破了集中计划管理的成规
C. 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 延续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30年,美国通过了极端贸易保护主义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该法案提高了890种商品的进口税率,一经实施即有33个国家提出抗议,随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幅度增加关税,引发了全面的贸易战。当时这种措施
A. 延缓了世界经济的下滑
B. 诱发了国际自由贸易体系的崩溃
C. 有利于美国经济的恢复
D. 体现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1950—198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对图中①时段现象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A. 美国经济处于黄金发展期
B. 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C. 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强化
D. 政府公共开支的减少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战后货币体制的解体并没有严重影响世界经济,各国货币并没有因为失去与美元的可兑换性而崩溃,全世界都学会了主要依靠国际协商和迅速交流信息而实现货币稳定。这主要强调了
A. 国际金融协调意识与能力的加强
B. 各国反对美国独掌世界金体系
C. 国家干预无法规避全球金融风险
D. 布留顿森林体系存在着巨大缺陷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苏联曾经颁布《国营企业》法,规定“企业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应转向全面经济核算,实行自负盈亏、自筹资金和自主经营。为此又相继通过有关计划、科技、物资供应、财政、价格、银行等方面进行改革的决定。并要求在两年内全部企业按新原则办事,向新体制过渡。当时苏联处于
A. 斯大林时期
B. 赫鲁晓夫时期
C. 勃列日涅夫时期
D. 戈尔巴乔夫时期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美国学者帕尔默认为,到21世纪初,巨型跨国公司不再只属于欧洲或者美国,而是来自全世界各国,前所未有地依赖跨越传统的国家边界流动的资本、商品、经过训练的员工、技术和理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跨国公司成为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B. 欧美国家失去了全球化的主导权
C. 各国对全球化的参与度有所扩大
D. 全球化缩小了各国间的贫富差距
26.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自古至今,各国在政治权力的运作方式上既有相似之处,又各具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又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必得中书、门下二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美国是一个宪政民主共和国,以宪法为最高准则,实行三权分立。其中国会拥有立法的权力,但它无权执法;以总统为首的政府机关负责行政,拥有执法的实权,但它既不能制定对自己有利的法律,也不能凭借主观想法任意诠释法律;法律和宪法的解释权在最高法院,由9名大法官负责。
材料三法国的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并与参众两院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总统的命令须经其任命的各内阁部长副署。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唐代宰相实行委员制有何历史意义?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美国和中国唐朝在政治权力的运作方式上有何相似之处?其根本目的又有何不同?
(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法国总统和美国总统的权力有何不同?
27. 详细信息
英美在20世纪的经济政策调整当中,都做出了建立国有企业的尝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3年5月,美国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其主要任务是改变田纳西河流域的贫穷落后面貌;降低全国电价,普及电力使用,以促进生产发展与改善民生。这是以谋利为目的的私营公司不愿干的。它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指挥自己的经营活动,偿还国会投资,并将其“利润”投入进一步开发工作。
——摘编自刘绪貽《美国通史》
材料二 二战后初期,英国不少为国民经济提供原料、动力和劳务的部门处于极度衰弱的状态,如电力工业,技术素乱,设备陈旧,收费较高。实行了国有化,就能加强国家投资,解决上述难题,并未以后的发展提供较大的空间。而在80年代,撒切尔政府认为企业国有化的比重过高有种种弊端,它使企业依赖国家投资,失去进取和冒险精神;企业内部机构臃肿,效率低;并挤占了私入企业的资金。撒切尔政府执政不久,即逐步出售国有企业。
——摘編自王斯德《世界适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归纳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所承担的责任。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英国不同时期对国有企业政策的时代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20世纪英美建立、调整国有企业所带来的启示。
28.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世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和国际关系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分界线。因为,世界史视野下的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生了一系列具有巨大历史意义的变化和事件,这些事件论其影响虽然不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等事件大,但是它们作为阶段性的事件对于世界历史发展同样产生了较为重大的影响,起到了一个标志性的作用,能够使我们较为清楚地看到世界现代史的发展线索。
——摘编自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资料汇编》
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世界历史进程中符合上述观点的两例变化或事件作为论据,并结合材料所述观点进行论述。(要求:逻辑清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