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第一中学2019年高二语文下半期月考测验在线做题

1.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诗之所以能达到高峰,也有文人们的自觉努力,其中有些因素仍然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
唐代经历了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在治乱两种不同的时世中,文学都取得了极高成就。其中至关重要的原因,是文人们在不同时代条件下都能将个人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具有为时代而创作的强烈责任感。例如初盛唐是社会走向兴盛的时期,文人们能站在观察宇宙历史变化规律的高度,对时代和人生进行自觉的思考,将欣逢盛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转化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健康乐观的情怀,创作出能充分体现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从而形成文学繁荣与社会繁荣相一致的盛况。
齐梁陈隋时期诗风愈趋浮靡,唐朝为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训,从开国之初就将政治革新和文风革新联系在一起。从初唐到盛唐,诗歌经历过三次重要革新。其主要方向是提倡诗歌文质兼备,核心内涵是发扬比兴寄托的风雅传统,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初唐四杰针对唐高宗龙朔年间“以绮错婉媚为本”的“上官体”诗风,明确提出要廓清诗赋的“积年绮碎”,强调刚健的气骨和宏博的气象。陈子昂标举风雅兴寄和建安气骨,肯定革新诗歌的关键在于恢复建安文人追求人生远大理想的慷慨意气,批判齐梁诗的“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提倡“骨气端翔、音情顿挫”的诗风。张说和张九龄更进一步提出作文要风骨和文采并重,典雅和滋味兼顾,鼓励多样化的内容和风格,并提出盛唐诗歌应当以“天然壮丽”为主的审美理想。经过这三次革新,建安气骨在开元中为诗人们广泛接受。政治气象的更新又促使诗人们把共同的时代感受反映到诗里,并意识到他们渴望及时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正是建安气骨和时代精神的契合点。
唐代诗人善于提炼具有普遍性的人情,表现人生共同感受,使之达到接近生活哲理的高度,因而在百代之下犹能引起最广泛的共鸣。人类的社会生活、阶级属性、时代环境虽然千变万化,但是总有一些共通的至少是本民族共有的情感体验,例如乡情、亲情和节物之感等。中国古诗为大众接受度最高的多数是盛唐诗,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盛唐诗人既能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人所共有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又能以透彻明快的语言将其概括为人类生活中普遍的体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日落归山、黄河入海的壮伟景象,激起诗人再上一层、放眼千里的万丈豪情,又蕴含着登高才能望远的人生哲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乱之中亲人的平安消息比什么都珍贵,这个道理高度提炼了人们在同类境遇中共同的体会,因而成为后世常用的诗句。
从学术研究角度来看,唐代文学高峰形成的原因还有很多,但以上这些至关重要。在登临巅峰的过程中,唐代文人追求完美和高远的精神风貌,可能在当下尤为欠缺,因而对今后的文艺建设最有启发性。
(摘编自葛晓音《唐代文学高峰的启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人们的自觉努力促使唐诗达到了高峰,其他因素也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
B. 唐代文人能将个人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具有为时代而创作的强烈责任感。
C. 唐朝吸取了前朝覆亡的教训,认识到文风能影响世风,欲革新政治先改革文风。
D. 唐代诗歌革新的核心内容是发扬风雅传统、宏博气象,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一开头就指出了写作重点,然后在主体部分从三个角度论述文章中心论点。
B. 文章第三自然段的论述可分为三层,第二层按时间顺序分别阐述了三次诗歌革新。
C. 文章引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在证明盛唐诗人有放眼千里的万丈豪情。
D. 文章第五自然段总结前文,进一步指明了文艺工作者向唐代文人学习的具体内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人对时代和人生进行自觉的思考,对创作出体现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意义重大。
B. 如果唐代没有三次重要的诗歌革新,其诗歌创作可能还会沿袭齐梁陈隋时期的浮靡诗风。
C. 唐代诗歌所表现出的普遍性人情、生活哲理等,是唐诗在后代引起广泛共鸣的重要因素。
D. 唐代诗人在治乱两种时世里把共同的时代感受反映在诗歌里,这是政治气象的更新促使的。
2.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浅阅读是基本上不需要思考而采取浏览式、娱乐式的阅读方法,它所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怡悦。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量呈几何级数的增加是其产生的背景,阅读介质从以往的纸质为主转变到电子与纸质并存,读者也由以前在阅读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阅读内容主要是手机微信、短信和网络新闻、小说、图片等。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当然,课外不读书,可能并非孩子的本意。他们是想读书的只是没有时间这一点在此次调查中得到验证。有81.44%的受访者认为,他们之所以课外阅读少,主要是因为功课多,很少有时间和心情读书。也因此有54.64%的学生认为,即便要读书,也只读短文章,最好是能一次看完知道结果的。
但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却从中看到了问题。他担心长此下去这部分学生会患上长文章畏惧综合症。他们不敢读大部头的作品。喜欢马上看完又助长了阅读的浮躁之心。与之相对应的是浅阅读也在成为中学生阅读的主流。一些所谓的青春小说,正在受到孩子的追捧。杨教授所称的那些蕴含深刻思想的读本,却被他们抛在一边。为什么非要读而有所收获呢?这是当代的上海中学生所不能理解的。
(摘编自离亮《调查:中学生阅读行浅阅读去世》)
材料三
此外,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是3.27小时,而每天花费在纸质阅读上的时间却只有1.58小时,这表明大学生普遍上网时间长,读书时间少。即便如此,将上网时间全部用于阅读的学生也仅占3.69%,大部分学生上网还是以看视频、聊天、打游戏为主。
是什么影响着大学生的阅读?调查显示,在诸多原因中,学校竟成了影响阅读的最主要原因。调查中有39.26%的学生抱怨学校课程安排太满,没有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进行阅读。29.86%的同学认为学校图书馆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网络媒体的冲击、缺乏教师引导和图书价格偏高等成为相对次要的原因。仅有8.72%的学生认为社会上“读书无用”等观点的影响导致学校缺乏读书氛围。
其实阅读危机应该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如今令人忧虑的不仅仅是“阅读危机”本身,更是它背后所折射出的人文危机、精神危机。而且,这种危机并非大学生单方面造成的,单单问责大学生是无法真正触及到危机根源的,它需要整个社会的正视与疗救。要知道,在浮躁的社会情绪中,对金钱的媚俗、对速成的向往已远远超出了对知识的渴望、对学问的崇拜。被欲望的洪流裹挟,作为理应引导社会价值的大学精英亦无法全身而退。整个社会缺乏阅读文化,这才是阅读缺乏症的病因。
(摘编自2014年9月《中国教育报》的《聚焦大学生阅读缺乏症:浅阅读盛行,兴趣至上》)
材料四
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以社交媒体为主的浅阅读已经成为很多读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显示,51%的受访者每天会用超过1个小时的时间阅读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刷微信、看微博或通过电子设备看新闻等),而每天读纸质书超过1个小时的受访者仅占36%。数据还显示,睡前,节假日,工作休息时以及上下班、上下学或出差途中仍是读者主要的阅读时间,但在阅读时间的选择上越来越碎片化,人们无暇体会深阅读带给人类心灵的滋养。静水流深,现在我们有理由担心,阅读之浅,或许会让我们成为一个涸辙之鲋,会让我们当下的文化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摘编自刘瑾《亚马逊中国2015全民阅读调查报告》)
【1】下列对四则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浅阅读的定义→浅阅读产生的背景及特点→浅阅读的常见内容
B.中学生阅读现状调查→专业人士的担忧→中学生阅读主流及困惑
C.大学生阅读状况调查→影响大学生阅读的因素→阅读危机引发的人文、精神危机
D.浅阅读常态化的社会现实→大众阅读的现状调查→对浅阅读社会化的反思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浅阅读给人们带来的视觉快感和心灵怡悦,有可能来自于阅读材料的画面感和阅读介质的新鲜感以及阅读过程的主动参与。
B.一些所谓的青春小说缺少深刻的思想内涵。他们恰恰迎合了中学生不敢读大部头作品的心理,致使浅阅读成为中学生阅读的主流。
C.大学生的阅读现状令人忧虑,它折射出人文危机和精神危机,但危机的根源不在大学生本身,而在于整个社会。
D.浅阅读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趋势不可阻挡。但是它会给人类文化造成多大的伤害,一时还无法预料。
【3】根据上述几则材料,概括近年来“浅阅读”流行的主要原因。
3.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奶 奶
曹文轩
开镰了,收割了,新稻登场了。
青铜的爸爸赶着拖着石磙的牛,碾着稻子。稻粒不像麦粒那样容易从禾秆上碾下,碾一场稻子,常常需要七八个小时。所有的稻子,几乎是一起成熟的,秋天又爱下雨,因此,全村的劳力,都必须被发动起来,不停地收割,不停地装运,不停地碾场。
深夜,爸爸的号子声在清凉、潮湿的空气中飘荡着,显得有点儿凄凉。
碾上几圈儿,就要将地上的稻子翻个身再碾。通知大家来翻场的,是锣声。
锣一响,大家就拿了翻场的叉子往场上跑。
夜里,疲倦沉重的人们一时醒不来,那锣声就会长久地响着,直到人们一个个哈欠连天地走来。
第一场稻子碾下来,很快就按人口分到了各户。当天晚上,人们就吃上了新米。
那新米有一层淡绿色的皮,亮亮的,像涂了油,煮出来的无论是粥还是干饭,都香喷喷的。
面黄肌瘦的大麦地人,吃了几天新米,脸上又有了红润,身上又有了力气。
这一天晚上,奶奶对全家人说:“我该走亲戚了。”
奶奶是要去东海边她的妹妹那儿。奶奶说,她活不了太久,趁还能走动,她要去会一会妹妹。
爸爸妈妈倒也同意。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奶奶去东海边还有更重要的原因。过去的这段日子里,青铜家借了别人家不少粮食,等将这些粮食还了,青铜家的粮食又很紧张了。奶奶想,她去她妹妹家住上一段时间,就会省出一个人的口粮。妹妹家那边相对富裕。还有,妹妹家那边,是一个大棉区,每到采摘棉花的季节,就会雇很多人采摘棉花,工钱是钱或是棉花。她想弄些棉花回来,给青铜和葵花做棉袄、棉裤,马上就要过冬了。日子过得这么清贫,这两个小的,却一个劲地蹿个儿,原先的棉袄、棉裤,即使没有破破烂烂,也太短了,胳膊和腿,去年冬天就有一大截露在了外面,让人心疼。
然而,奶奶只说去看看她的妹妹。
奶奶走后,青铜一家人,心里总是空空落落的。
过了半个月,奶奶没有回来,也没有一点儿音信。
妈妈开始对爸爸抱怨:“你不该让她去的。”
爸爸说:“她一定要去,你拦得住吗?”
妈妈说:“就是该拦住她。她那么大年纪,不能出远门了。”
爸爸很心烦,说:“再等些日子吧,再不回来,我就去接她回来。”
又过了半个月,爸爸托人捎信到海边,让奶奶早日回家。那边捎话过来,说奶奶在那边挺好的,再过个把月,就回来了。
不出半个月,海边却用船将奶奶送回来了。船是夜里到的。陪奶奶回来的,是爸爸的表兄。他是背着奶奶敲响青铜家门的。
全家人都起来了。
爸爸打开门,见到这番情景,忙问表兄:“这是怎么啦?”
表兄说:“进屋再说。”
全家人都觉得,奶奶变得又瘦又小。奶奶却微笑着,竭力显出一副轻松的样子。
爸爸从表兄的背上将奶奶抱起,放到妈妈铺好的床上。爸爸抱起奶奶时,心里咯噔一下:奶奶轻得像一张纸!
一家人开始忙碌起来。
奶奶说:“天不早了,一个个赶紧睡吧,我没事的。”
爸爸的表兄说:“她老人家在那边已经病倒十多天了。我们本想早点儿告诉你们的,但她老人家不肯。我们想:那就等她好些吧,好些,再通知你们。没想到,她的病非但不见好转,倒一天一天地加重了。”他回头看了一眼床上的奶奶,声音有点儿颤抖,“她是累倒的。”
“她到了我家后,也就歇了两天,就去棉花田摘棉花了。别人无论怎么劝她别去摘,她就是不听。直到有一天中午,她晕倒在棉花地里。幸亏被人看到了,把她送了回来。从那一天起,她就再也没有能起床……”
青铜和葵花一直守候在奶奶的床边。
奶奶的脸似乎缩小了一圈儿,头发白得像寒冷的雪。
她伸出颤抖的手,抚摸着青铜和葵花。
青铜和葵花觉得奶奶的手凉丝丝的……
(节选自《青铜葵花》)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文章交代稻粒不容易被碾下来,碾一场稻子需要七八个小时等内容为后文爸爸深夜碾场的凄凉心情以及翻场的人们“哈欠连天”等内容作铺垫。
B. 奶奶说自己“活不了太久”,这说明奶奶年纪很大了,另外也是奶奶想通过这句话不让家人阻拦自己走亲戚;同时,这样写也为后面写奶奶累病埋下伏笔。
C. 爸妈对话中,“爸爸很心烦”一句表现了爸爸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是感觉妈妈太唠叨,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爸爸对奶奶还不回来的轻微恼怒。
D. 爸爸表兄的话是补叙内容,交代了回家后的奶奶病情很重、体重很轻、头发更白的具体原因,表现了爸爸的表兄一家人对奶奶的关心和对爸爸的责备。
【2】小说开篇几段描写了新稻登场的情景,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3】奶奶这个人物有哪些形象特点?小说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嗣立,字延构,与承庆异母。少友悌,母遇承庆严,每笞,辄解衣求代,母不听,即遣奴自捶,母感寤,为均爱。第进士,累调双流令,政为二川最。承庆解凤阁舍人,武后召嗣立谓曰:“尔父尝称二子忠且孝,堪事朕。比兄弟称职,如而父言。今使卿兄弟自相代。”即拜凤阁舍人。时学校废,刑滥及善人,乃上书极陈:“永淳后,庠序隳散,胄子衰缺,儒学之官轻,章句之选弛。贵阀后生以侥幸升,寒族平流以替业去。垂拱间,仕入弥多,公行私谒,选补逾滥;经术不闻,猛暴相夸。陛下诚下明诏,追三馆生徒,敕王公以下子弟一入太学,尊尚师儒,发扬劝奖,海内知响。然后审慎铨选,各呈所能,以之临人,则官无旷,民乐业矣。”长安中,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州县非其人,后以为忧。李峤、唐休璟曰:“今朝廷重内官,轻外职,每除牧守,皆诉不行,非过累不得遣。请选台阁贤者分典大州,自近臣始。”后曰:“谁为朕行?”嗣立曰:“内典机要,非臣所堪,请先行以示群臣。”后悦,以本官检校汴州刺史。由是左肃政大夫杨再思等十八人悉补外。嗣立与韦后属疏,帝特诏附属籍,顾待甚渥。营别第骊山鹦鹉谷帝临幸命从官赋诗制序冠篇赐况优备因封嗣立逍遥公名所居曰清虚原幽栖谷韦后败,几死于乱,宁王为赦免。出为许州刺史,以定策立睿宗,赐封百户,徙汝州。开元中卒,年六十六,赠兵部尚书,谥曰孝。
(选自《新唐书·韦嗣立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营别第骊山鹦鹉谷/帝临幸/命从官赋诗制序/冠篇/赐况优备/因封嗣立逍遥公/名所居曰清虚原幽栖谷/
B. 营别第骊山鹦鹉谷/帝临幸/命从官赋诗/制序冠篇/赐况优备/因封嗣立逍遥公/名所居曰清虚原幽栖谷/
C. 营别第/骊山鹦鹉谷帝临幸/命从官赋诗/制序冠篇/赐况优备/因封嗣立/逍遥公名所居曰/清虚原幽栖谷/
D. 营别第骊山鹦鹉谷/帝临幸/命从官赋诗制序/冠篇/赐况优备/因封嗣立/逍遥公名所居曰/清虚原幽栖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友悌,指兄弟之间的友爱之情 ,“悌”同于《寡人之于国也》“申之以孝悌之义”中的“悌”,指兄长爱护弟弟。
B. 庠序,指古代的地方学校,同于《寡人之于国也》“谨庠序之教”中“庠序”,不同于“太学”,太学是古代的最高学府。
C. “垂拱”是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号,不同于《谏太宗十思疏》中的“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之“垂拱” 。
D. “以之临人”中的“人”,指民,是避讳的说法,与《阿房宫赋》中“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中“人”的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韦嗣立心地善良,替承庆受罚。韦嗣立与韦承庆是同父异母兄弟,嗣立生母常责罚韦承庆,嗣立请求代承庆受罚,终于感化母亲。
B. 韦嗣立政绩卓著,受武后赏识。韦嗣立任双流令,政绩在二川地区最为优秀;武则天赞扬了嗣立的能力,让他接替兄长的官职。
C. 韦嗣立针砭时弊,提倡尊师重教。当时教育废弛,士子求官公然请托,韦嗣立谏言令王公以下的子弟全都进入太学,提倡重视儒学。
D. 韦嗣立请求外调,为朝廷分忧。很多人都不愿出京做官,皇帝心忧,韦嗣立以才能有限不堪执内为由,与十八京官主动请求外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朝廷重内官,轻外职,每除牧守,皆诉不行,非过累不得遣。
(2)嗣立曰:“内典机要,非臣所堪,请先行以示群臣。”后悦,以本官检校汴州刺史。
5.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赠别贺兰铦①
杜甫
黄雀饱野粟,群飞动荆榛。今君抱何恨,寂寞向时人。
老骥倦骧首,苍鹰愁易驯。高贤世未识,固合婴饥贫。
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悲歌鬓发白,远赴湘吴春。
我恋岷下芋,君思千里莼。生离与死别,自古鼻酸辛。
注:①此诗作于广德二年(764)春,当时杜甫在闽州。贺兰铦是杜甫的朋友,此时欲离开闽州到湘吴去,杜甫此时写诗相赠。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用老骥、苍鹰的桀骜不驯来比喻贺兰铦不屈的气节和自傲的性格。
B. “悲歌”三句,凸品了贺兰铦年老体弱,悲歌慷慨,远赴吴湘的悲壮。
C.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作者想到与友人分别后再难相见,内心悲伤。
D. 全诗运用比喻、对比、夸张等手法,表达了对朋友的赞美和关怀的心情。
【2】“今君抱何恨”中的“恨”有哪些内涵,请结合全诗概括。
6.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衔接班做以下5个小题:
(1)在《春江花月夜》中,张若虚面对皎皎孤月,产生了对生命本源的思索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旅夜书怀》中描绘雄浑阔大景象,反衬作者孤苦漂泊的悲怆心情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在《长恨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杨贵妃美丽娇媚。
(4)《拟行路难》(其四)中表现作者极度矛盾和忍辱负重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陆游在《书愤》中,用典故抒发自己报国无门悲愤的一句是__________。
实验班做以下5个小题
(1)“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句子:“_______,______”。
(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任务自己走人迷途还不太远的自恕自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滕王阁序》中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
(4)《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
(5)《归去来兮辞》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的一句是_____。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两位来自台湾的艺术家虽有着不同的绘画形式与绘画风格,但都力透纸背地展现了强烈的当代性艺术。
②鲁迅先生说话时态度镇静,亲切而又从容,使听的人心情舒畅,真个给人如坐春风的感觉。
③中医可以坚持自己的理论,但不能搞欺骗,不能夸大疗效,甚至杜撰出子虚乌有的东西。
④山东省高院二审认定“辱母杀人案”于欢构成故意伤害罪,因其行为具有防卫性质,罪不容诛,将无期徒刑改为有期徒刑5年。
⑤天津红桥区的“老顽童”体操队员们虽然平均年龄65岁,在舞台上却能将“卧鱼”“蝎子倒立”等高难度动作挥洒自如,引得观众阵阵叫好。
⑥针对韩国总统文在寅有意进一步扩增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新华社批评文在寅政府在 “萨德”问题上反复无常,首鼠两端。
A. ①④⑤ B. ①③⑥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网络词语“刷朋友圈”表达的其实是“看朋友圈”的意思,“刷”这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看”的动作,加大了表达的趣味性。
B. 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将《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这标志着“南京1937”真正成为人类记忆的一部分。
C. G20峰会,首先要考虑采取措施确保全球经济治理更加高效,促进国际贸易投资,完善包容关联紧密的经济部署以及处理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等。
D.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为了缓解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在借鉴西方城市规划经验的基础上,城乡封闭住宅小区的内部道路被要求逐步对外开放。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我们。
B. 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C. 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D. 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追求成功是一种态度,让这种态度趋于理性平和而不是虚浮躁动,与驾驭心态的能力紧密相关。 。因为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不奢求完美,方可轻松;不迷失自我,才能幸福。一个人什么都可以缺,就是不能缺少参透得失的明心。
A. 人生需要正确的幸福观,在成功时保持本真,在追求中懂得取舍
B. 人生需要正确的幸福观,在追求中懂得取舍,在成功时保持本真
C. 人生需要一颗平常心,在追求中懂得取舍,在成功时保持本真
D. 人生需要一颗平常心,在成功时保持本真,在追求中懂得取舍
11. 作文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习.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G20峰会中指出:“没有人会直接给你荣华富贵,只有送你机会和平台,现在这个时代什么都不缺,缺的只有像鹰一样的眼光,像狼一样的精神,像熊一样的胆量,像豹一样的速度。机会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加强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本能,只有专业提升,才能与时俱进!”2017年11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习.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中也提及了相似的内容。
读了习.平总书记的讲话,你有什么想法?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人生感悟,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