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期末考试题免费试卷在线检测(2018-2019年四川省雅安市)

1.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工智能与文艺新形态
庞井君
人工智能是指用机器代替人类实现认知、识别、分析等功能的科技,其本质是对人的意识与思维过程的模拟,是一门综合计算机科学、生理学、哲学等的交叉学科。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说,基于大数据和复杂算法的人工智能使当今世界正经历从智人到“神人”的巨大飞跃,其革命性比从猿到人的转变还要深刻彻底。这样的时代状况使艺术家获得异常丰富多样、宏阔深刻的思维质料、人生实践和生命体验,为筑就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高峰酝酿崭新土壤。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带来的审美和艺术的感悟力、想象力、塑造力及穿透力,是当代艺术家必须面对和承担的重要课题。
在文艺领域,通过深度学习,微软的机器人“小冰”已经可以写出媲美人类诗人的诗歌,并出版人类有史以来第一部人工智能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在视听艺术领域,美国一位名为戴维·柯普的音乐教授编写出一套计算机程序,用其谱出协奏曲、交响乐和歌剧,此举在古典音乐界引起巨大争议,但曲子带给人的感动与共鸣是真实的。在造型艺术领域,人工神经网络已经可以将一幅作品的内容和风格分开,向艺术大师学习艺术风格的同时,把艺术风格转移到另外作品中,用不同艺术家的风格来渲染同样的内容。这意味着人工神经网络可以精确量化原本许多人文学科模糊含混的概念,并使这些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技巧变得朴实明晰,易于复制和推广。美国迪士尼研究中心和加州理工学院联手研究如何让人工智能拍摄一场足球比赛,通过机器自动捕捉精彩画面。而在不远的将来,一个不懂摄影的新手,手持具有超强运算与通信能力的人工智能照相机,就可以通过物联网和云端技术,与远程数据中心联系,在摄影经验丰富的人工智能协助下,完成一张有着绝佳光线、色彩、构图的风景照。
我们正处在一个由高科技、互联网、全球化、社会转型等历史潮流交融激荡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之中,人工智能是这场变革中最不容忽视的趋势之一。
近10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发展,人工智能跨越科学与应用之间的技术鸿沟,进入爆发式增长期,“智能+”成为一种创新范式,渗透到各行各业之中。目前人工智能在视觉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文本处理等多个领域达到或超过人类水平,在视觉艺术、程序设计领域崭露头角,在图像分类、自动驾驶、机器翻译、步态运动和问答系统等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功。无论是欣喜、期待,还是恐慌、疑虑,整个人类社会将快速迈入人工智能时代。在未来,人工智能将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艺术格局的嬗变,可能催生出更有生命力的新型艺术形态。
《人民日报》(2018年11月13日14版)(有删改)
【1】下列对于人工智能的相关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人工智能是指用机器代替人类实现认知、识别、分析等功能的科技,是一门综合交叉学科,它的本质是将人的意识与思维过程进行模拟复制。
B. 人工智能会带来审美和艺术的感悟力、想象力、塑造力及穿透力,所以当代艺术家必须要面对和承担这个重要课题。
C. 在文艺领城,机器人将会写出媲美人类诗人的诗歌,而在造型艺术领域,人工神经网络可以把艺术风格从一幅作品转移到另一幅作品中去。
D. 人工神经网络能够精确量化人文学科模糊含混的概念,能使人文学科中的一些技巧’变得朴实明晰,易于复制和推广。
【2】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 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认为,人工智能正使世界产生巨大飞跃,其革命性是异常重大的。
B. 人工智能时代使艺术家获得异常丰富多样、宏阔深刻的思维质料、人生实践和生命体验,为艺术家攀登艺术高峰创造了有利条件。
C. 戴维·柯普教授编写出的计算机程序,能谱出协奏曲、交响乐和歌剧。这些曲子带给人的感动与共鸣引起了巨大争议。
D. 在不远的将来,一个不懂摄影的新手,通过使用人工智能照相机,就能与远程数据端取得联系,在摄影经验丰富的人工智能协助下,完成-张光线、色彩、构图极佳的风景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工智能是新时代大变革中最不容忽视的趋势之一。
B. 随着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在跨行业应用上将越来越多。
C. 目前,人工智能在视觉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文本处理等多个领城达到或超过人类水平,人类社会将快速进入人工智能时代。
D.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未来,人工智能会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艺术歌剧的嬗变,从而催生出更有生命力的新型艺术形态。
2.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老冷这个人
申平
老冷这人长得就冷,黑黑的一张脸,怎么看怎么严肃,偶尔闪过几丝笑容,也好像是在冷笑。
在单位,老冷显得落落寡合,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一般谁有什么喜庆事,也不大招呼老冷。这是因为,老岭曾两次“闹宴”.
第一次,单位上的人-起被一家企业请去吃成立10周年的大餐。企业老总容光焕发,酒量惊人,他一个桌一个桌地挨着敬酒,敬到老冷这桌,别人都干了,惟有老冷不喝。老总说:“这位先生 为什么不喝?”老冷说:“我不会喝。”老总说:“不会喝也得喝,你不喝是看不起我。”老冷突然变了脸:“你这么说,我就不吃你的饭!”说着,竟把筷子一扔,拂袖而去。闹得那个老总目瞪口呆。
还有一次也是为了喝酒。单位一个同事结婚,老冷也去贺喜。新郎新娘敬酒时又在老冷这里卡住了。新郎说:“老冷,这是喜酒,干了吧。”老冷放在嘴唇上沾了沾,说:“我实在喝不了。”新郎说:“老冷,我结婚,你不高兴吗?”老冷勃然作色:“你结婚,我高兴什么!”又拂袖而去。
人都说老冷太古怪了,就像一块冰,冷冰冰地不近人情.
但是老冷就那么冰冷冷地活着。别人的议论、领导的看法,似乎在他那里统统失效,他想怎么活就怎么活,想怎么冷就怎么冷,谁也对他无可奈何。
突然有一天,老冷冷出了威风,冷成了一个街谈巷议的英雄人物。事情说起来也不复杂,就是老冷帮人告倒了一个贪官。
老冷有个邻居,两家人经常互相走动一下。这天邻居又来串门,激愤地说起所在工厂的事情来。原来那工厂过去是个好厂,但自从换了个新厂长,整日里贪污挥霍,不事管理,厂子已闹到倒闭的边缘,眼看饭碗就要砸了。
老冷听到这,忍不住冷冷地说:“你们活该,为什么不去告他?”
邻居说:“怎么不告?可告不倒人家,人家上头有人。为告他,厂里的一个秘书还给开除了呢!”老冷忽然就生了很大的气,他拍了一下桌子说:“清平世界,朗朗乾坤,还有这等鸟事!我就不信这个邪。你敢出头,我帮你告他!”
于是,老冷便主动卷入了这场旷日持久的反贪战中去了。他悄悄展开调查,他没日没夜地写材料。最后,他竟然和那邻居-起,亲自到纪检委、反贪局检举揭发。
人家留下了他们的材料,说要组织调查,先让他们回去等消息。可等来等去,也不见有什么反应,倒是那厂长找个岔子把老冷的邻居给炒了.
邻居虽没怨老冷,但他的老婆却总到老冷家哭天抹泪,老岭的老婆也抱怨他没事找事。老冷气不过,就一个人又跑到纪检委、反贪局去了。
不久,上级派来工作组进驻工厂。很快,-一个大肆贪污挥霍国家财产的蛀虫被挖了出来,由此还牵扯到一些重要领导。工厂重组了领导班子,工人们扬眉吐气,生产重现生机。这时,大家不约而同想起老冷,都说老冷是大功臣,于是敲锣打鼓到老岭家送牌匾、送奖金,老冷一夜之间就成了名人。
这天,市里举行了一个报告会,请反贪英雄老冷来做报告.老冷冷着-张脸走上台去,开口说道:“我不想来,市里领导非让我来,来了我也没什么可说的。我只想说一句话:我不过干了一件许多人应该干但却不肯干的事。今天的掌声再热烈,也不如昨天对不平的事伸出一个小拇指的好。就这些,我讲完了。”
老冷说完站起来冷冷地走了,把1000多人冷冻在会场里。会场内鸦雀无声,人们都在冷静地思考问题。
(有删改)
【1】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篇小说通过外貌、语言、心理等描写,真实形象地塑造出了老冷个性化的人物形象;小说语言生动形象、幽默诙谐。
B. 小说中通过领导敬酒和喝喜酒的情节,刻画出老冷与众人不同的“冷冰冰”的古怪性格,为下文情节做好铺垫。
C. 文章结尾老冷的发言和举动,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不仅再次强化了老冷之“冷”,而且还升华主旨,发人深思。
D. 这篇文章有多重主旨,既表现出反腐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也表现出了小人物的正能量,讴歌了反腐英雄的坚定信念和无畏勇气;通过小人物反腐成功,体现出新时代下,党和国家刮骨疗毒,有贪必肃,光明驱散黑暗的主旨。
【2】请简要概括老冷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3】本文的情节设置巧妙,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3.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大侠转身,江湖再见
耄耋之年,金庸走了。
94岁的高龄,哪怕是有过鸟龙,哪怕前期有过铺垫,人们也难免为之触动。朋友圈迎来现象级刷屏,每个人的方式有别,但侠义情感相通.送别金庸,也就送别了一个时代。猛回头,才发觉江湖老了,青春散了。
他是一位真正的大侠。
金庸,本名查良镛,他出身于浙江海宁一个已经没落的大户人家,从小就喜欢读书的他,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展现了写作方面的天赋.文笔极佳的他,工作后更是顺利进入到了上海《大公报》任职。1948年, 他被派往香港,从此便在那里定居下来,由于看不惯复杂又腐败的政治风气,查良镛和同学便自立门户,创办了《明报》.在发刊词中,时年35岁的金庸表达了《明报》的立场:维护公平与善良,而我们熟知的《神雕侠侣》最初就是在《明报》上发表并连载的。说起来有些意外,金庸最早写小说不是因为爱好,而是为了糊口。当时看梁羽生写小说挺受欢迎,可是梁羽生说自已写倦了,于是当时还在《新晚报》的金庸就在主编的鼓励下,开始创作小说。《明报》创立之初,花费了他大量的精力还有财力,为了维持下去,他只能不停地写作。除了写小说,他还要写社评,有时候来不及了,报纸的排字工就站在他旁边,等他一结束,立马把稿子拿走进行排版。从《书剑恩仇录》到《鹿鼎记》,谁能想到这一写,就是整整15部。
金庸的小说从不是单纯的情情爱爱,里面包含了太多国家大义和兄弟情义。这与当时金庸的创作环境分不开。60年代的香港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高了,对于精神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当时社会秩序混乱,1967 年还发生了市民暴动,港英政府和民众之间矛盾非常尖锐。金庸作为一个心怀国家的文人,唯一的“武器”就是那支笔。《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无一不是将故事背景设定在国家兴亡的动乱年代。而这也是金庸小说和古龙小说的根本区别.古龙小说里的人物潇洒自如,来去无踪,着眼点在人性和友情上,但金庸的小说则强调正气,那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简简单单八个字,却道出金庸小说的精髓。
金庸笑做江湖的过程中,也不免陷入江湖.人们总喜欢拿金庸与古龙比较,但事实上金庸却和梁羽生相互较量多年。梁羽生曾在一次研讨会上说,自己只是个开风气的人,“真正对武侠小说有很大贡献的,是今天在座的嘉宾金庸先生...他是中国武侠小说作者中,最善于吸收西方文化,包括写作技巧在内,把中国武侠小说推到一个新高度的作家。”
多年之后,在梁羽生的葬礼上,金庸以挽联的形式谦虚回应:同行同事同年大先辈,亦狂亦侠亦文好朋友。署名是:自愧不如者,同年弟金庸敬挽。
有人这样问过金庸,在你笔下的众多大侠角色里,你最像哪个?很多人会觉得是郭靖或者萧峰,武功盖世,但金庸却说自己是段誉。段誉是《天龙八部》里的人民币玩家,大理国镇南王之子,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没有任何武学基础的他,一身功夫竟全靠运气习来,闯入琅环福地却学会了凌波微步和北冥神功,后来又掌握了全套的六脉神剑,但最惹人关注的还是他的感情经历。事实上,感情生活也是金庸步入“知天命”后最受争议的一方面。在他和第二任妻子离婚后,金庸娶了比自己年轻29年的林乐怡为妻,即使知道要面对外人的指指点点,他也无法抗拒爱情的力量,轰轰烈烈地投入到这场真挚的爱情之中。
早年央视一个访谈里,当主持人问到金庸如何看待他的作品被选作小学课文时,他说“创作文学(能)培养他一种正义感、是非感,很好,有什么不好”.金庸的武侠小说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无可比肩的畅销书,其在征服了无数读者的同时也揪起学术界对其进行研究的热潮。
虽然金庸老爷子在《鹿鼎记》之后便封笔退出江湖,偶尔有他出席活动的消息,但江湖从未忘记他的名字,我们也没有忘记他的名字。
“今番良晤,豪兴不浅,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咱们就此别过。”大侠走好,江湖再见。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大侠转身,江湖再见”为题,既能体现金庸先生侠之大者的形象,又表达出对一代文学宗师的景仰和痛别之情。
B. 为了糊口,在主编的鼓励下,金庸和同学自立门户创办了《明报》。我们熟知的《神雕侠侣》最初就是在《明报》上发表并连载的。
C. 60年代香港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使得金庸在小说中倾注着国家大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是金庸小说的精髓。
D. 金庸与梁羽生虽在文坛较量多年,但是两人却有着惺惺相惜的一面。两人在不同场合的言论、回应表现出了两位大师的宽广胸襟。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金庸出身于浙江海宁-一个已经没落的大户人家,从小就喜欢读书,这为他今后的文字创作打下了基础。
B. 《明报》的创立,花费了金庸大量的精力和财力,为了维持下去,他只能不停地写作。除写小说,他还要写社评,有时候来不及了,报纸的排字工就站在他旁边,等他一结束,立马把稿子拿走进行排版。
C. 文章将金庸与段誉对比,自然地引出他与林乐恰的爱情故事,形象地塑造出一位真爱至上、满洒倜傥的传主形象。
D. 文章结尾处谈到“金庸的武侠小说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无可比肩的畅销书,其在征服了无数读者的同时也掀起学术界对其进行研究的热潮”,这是给予金庸作品的评价,同时表现出金庸的文学地位。
【3】文中作者感叹金庸“他是一位真正的大侠”,他为何被称为“真正的大侠”?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4.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执中传
陈执中,宇昭誉,以父恕任,为秘书省正宇,累迁卫尉寺丞、知梧州。上《复古要道》三篇,真宗异而召之。帝属疾,春秋高,大臣莫敢言建储者。执中进《演要》三篇,以蚤定天下根本为说。翌日,帝以他疏示辅臣,皆赞曰“善”。帝指其袖中曰:“又有善于此者。”出之,乃《演要》也。因召对便殿,劳问久之,擢右正言。逾月,遂立皇太子。
明道中,安抚京东,进天章阁待制。使还,知应天府,徙江宁府、扬州,再迁工部郎中,改龙图阁直学士、知永兴军,拜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
元昊寇延州,手诏咨访辅臣攻守方略,执中既上对,退,复奏疏曰:“元昊乘中国久不用兵窃发西垂以游兵困劲卒甘言悦守臣一旦连犯辛障延安几至不保。此盖范雍纳诡说,失于戒严;刘平轻躁,丧其所部。上下纷攘,远近震骇。自金明李士彬族破,而并边篱落皆大坏。塞门、金明相距二百里,宣列修三城,城屯兵千人,益募弓箭手。寇大至则退保,小至则出斗。选阁门祗候以上为寨主、都监,以诸司使为卢关一路都巡检,以兵二千属之,使为三砦之援。熟羌居汉地久者,委边臣拊存之;反覆者,破遂之,至于新拊黠羌,如泾原康奴、灭臧、大虫族,久居内地,常有叛心,不肆剪除,恐终为患。今军须之出,民已愁叹,复欲遍修城池如河北之制,及夏须成,使神运之犹恐不能,民力其堪此乎?陕西地险,非如河北,惟泾州、镇戎军势稍平易,若不责外守而劳内营,非策之上也。宜修并边城池,其次如延州之廊、同,环庆之邪、宁,不过五七处,量为营葺,则科率减、民力苏矣。今贼势方张,宜静守以骄其志,蓄锐以挫其锋,增土兵以备守御,省骑卒以减转饷,然后徐议荡平,改张节度,更须主张,将臣横议不入,则忠臣尽节而捐躯矣。”
与夏竦同知永兴军,议边事多异同,诏令互出巡边,乃屯泾州,令诸部曰:寇籍吾水草,钞边图利,不除,且复至,命悉焚之。表解兵柄,以为兵尚神密,千里禀命,非所以制胜,宜属四路各保疆图。朝议善之,就知陕州,复徙青州。于是请城傅海诸州,朝廷重兴役,有诏不许。执中不奉诏,卒城之。
皇祐初,以足疾辞位,自陈不愿为使相、大学士。拜集庆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大名府。河决商胡,走大名,程琳欲为堤,不果成而去。执中乘年丰调丁夫增筑二十里,以,障橫溃。以吏部尚书复拜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每朝退,闭中书东便门,以防漏泄。三司勾当公事及监场务官,权势所引者,皆奏罢之,内外为之肃然。
以疾赐告,就第拜司徒、岐国公致仕,卒,赠太师兼侍中.诏谥曰恭。帝篆其墓碑曰“褒忠之碑”。
【1】对下列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元昊乘中国久/不用兵窃/发西垂以游兵困/劲卒甘盲/悦守臣/-旦连犯/亭降 延安/几至不保。
B. 元昊乘中国久不用兵/窃发西垂/以游兵困劲卒/甘言悦守臣/一旦连犯亭障/延安几至不保。
C. 元吳乘中国久不用兵/窃发西垂/以游兵困劲卒/甘言悦守臣/旦连犯/亭障延安/几至不保。
D. 元昊乘中国久/不用兵/窃发西垂/以游兵困劲卒/甘言悦守臣/一旦连犯亭障 /延安几至不保。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一项是
A. 建储,我国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帝制:为了保证帝位的顺利传承,按惯例 皇帝一般生前都要立储,不用别人建议。
B. 谥号,专指有功之臣死后,进行赐予的寓含善意评价或表扬的称号。
C. 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官吏任免的是吏部,主管军务的是兵部。
D. “拜”“除”和“擢”“迁”“徙”都属于中国古代官职任免制度。“拜”是授予官职,“擢”是对官员进行提拔,“迁”“左迁”是升职,“徙”是职务变动。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陈执中有远见卓识,在皇帝年龄大有病的情况下,所有的大臣都不敢议论 早立太子,只有陈执中上《演耍》三篇,认为要早定天下根本,得到了皇帝的认可,他也因此升了官。
B. 陈执中认为对居住在汉地的羌族,应区分对待,对那些长久居住的,要委托边臣安抚他们:对那些反覆无常的,要打败驱逐他们,而对那些刚刚归附的有叛乱之心的黠羌,要尽加剪除,以绝后患。
C. 黄河从商胡一带决口,冲向大名府,陈执中想建造堤岸阻挡洪水,尽管遇到丰年,但事情也没有办成。
D. 陈执中办事公道,对那些权贵引荐的三司勾当公事及监场务官,统统上奏罢免,朝廷内外为之肃然。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复欲遍修城池如河北之制,及夏须成,使神运之犹恐不能,民力其堪此乎? 。
(2)寇籍吾水草,钞边图利,不除,且复至。命悉焚之。
5.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咏怀古迹(其一)
杜甫
支离①东北风尘②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③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④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注:①支离:流离。②风尘:指安史之乱以来的兵荒马乱。③五溪:指湘、黔、川边境的雄溪、满溪、酉溪、海溪、辰溪等。④庚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南北朝著名文学家。侯景之乱时,奉命出使西魏,遂淹留北方。庾虽身居高位,但一方面深切思念故国乡土,另一方面又为自己身仕敌国而差愧,因不得自由而怨愤。最终在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老死北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之所以要咏怀庾信,是因为他对庾信的诗赋推崇备至。他曾经说:“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即是明证。
B. 安史之乱后诗人居无定所,流落三峡、五溪与夷人共处,社会动荡、生活艰辛、报国无门等多方面的原因造就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诗风。
C. 颈联中,诗人杜甫说自己漂泊异地,欲归不得的情景刚好和当年的庾信相反。庾信无赖地侍奉了多个主人,我这个词客常常为他的行为感到忧伤。
D. 尾联说庾信晚年写的《哀江南赋》极为凄凉悲壮,惊动江关传之千里,表面在写庾信,实际上是借古人之杯酒,浇胸中之块垒,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开始就对“师”下了定义,“_______”;对于老师和弟子谁更贤能,他认为“________”,孔子作为弟子就比他请教过的老师更优秀。
(2)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也有人们的山歌和村夫的笛声,只是声音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3)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视觉写飞鸟在古树上悲鸣,接着又雄雌相随在树林上空飞翔,衬托了蜀道的险峻。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深圳为什么能在创新上 ?深圳从“世界工厂”转变为“创新之都”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为何愿意聚集到这座城市?“因为这里有最好的创新条件”,一方面,税收优惠、人才新政、打通产学研链条等政策供给,为企业创新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另一方面,城市软环境质量的综合提升,有力促进了企业“创新矩阵”的形成。软环境对企业及企业家的影响,往往是全方位的、 的。营商环境的优化、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城市治理能力的提高等,对于创新同样_ 。
其实,创新能力的提升,一座城市的崛起,绝不仅仅是经济现象,也是文化现象。无论是优化政策供给,还是改善软环境,说到底,都要靠改革来驱动。( )。正是因为深圳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企业创新才有法治保障;正是因为深圳持续加大优良营商环境的打造,企业才能安心做优做强;正是因为深圳不断补齐了生态环境,原创性基础研究等短板,企业才愿意留下来_ ……事实证明“良禽择木而栖”绝非戏言。只有营造好了创新的环境条件,企业才会用“新”为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投票。也可以说,支持深圳创新的压力,既源自改革的精神文化,又源自改革的具体举措。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独领风骚 潜移默化 至关重要 锐意进取
B. 独当一面 耳濡目染 不可多得 锐意进取
C. 独领风骚 耳濡目染 不可多得 抱团取暖
D. 独当一面 潜移默化 至关重要 抱团取暖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项是
A. 如果说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点火器。
B. 创新是中国发展的点火器,改革是必不可少的新引擎。
C. 如果说创新是中国发展的点火器,那么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新引擎。
D. 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新引擎,改革是必不可少的点火器。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支撑深圳创新转型的动力,即源自改革的精神文化,又源自改革的具体举措。
B. 支撑深圳创新转型的压力,既是改革的精神文化,又是改革的具体举措。
C. 支撑深圳创新转型的动力,既源自改革的具体举措,又源自改革的精神文化。
D. 支撑深圳创新转型的压力,既源自改革的具体举措,又源自改革的精神文化。
8. 语言表达 详细信息
下面请柬共有五处不当,请找出来并作改正。
尊敬的李X先生:
2019年1月15日(下周二)是令尊的七十大寿,我在容华酒店准备了丰盛的晚宴,请您及夫人届时光临!
不见不散唷!
此致
敬礼!
2019年1月9日
张XX谨呈
9. 语言表达 详细信息
用简明的语言表述下面调查表中所包含的主要信息,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网络语言发展前景调查表

发展前景

人数

百分比(%)

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

336

26.7

网络语言会代替传统语言

84

6.7

网络语言经过规范,会进入日常生活

818

64.9

网络语言最终会消亡

22

1.7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极少数人认为网络语言最终会走向消亡外,(1)___(不超过30字),(2)______(不超过30字),还有小部分人认为个性化的网络语言会逐渐取代传统的语言,综上述,被调查者对网络语言的态度是:(3)_______ (不超过30字)。

10. 作文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8年11月17日,习.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了题为《同舟共济,创造美好未来》的主题演讲后,“开放”“发展”“包容”“创新”“规则”“同舟共济”“创造美好未来”成为热词。“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对这些热词有什么看法?有何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