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2019年七年级前半期历史期末考试附答案与解析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8年4月5日,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举行。约一万名海内外中华儿女怀着崇敬之情共同祭拜,下列有关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 ②让部下发明文字、算术
③他是我国第一个封建帝王④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是指( )
A.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B. 禅让制代替世袭制
C. 私有制代替公有制 D. 分封制代替禅让制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被誉为“人文初祖”的是
A. 舜帝 B. 炎帝和黄帝 C. 蚩尤 D. 尧帝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书圣”和“画圣”分别是指
A.王羲之、吴道子 B.吴道子、杜甫 C.张旭、顾恺之 D.顾恺之、李白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相互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是( )
A. 孔子 B. 墨子 C. 老子 D. 韩非子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百代都行秦政制”指的是秦朝开创的制度被以后历代王朝基本沿用。这个“制”包含了下列哪一项内容(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春秋时期,诸侯为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竞争。其中任用管仲为相,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一个霸主的是( )
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越王勾践 D. 楚庄王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中最能促进民族融合的是
A. 政府把土地分配给农民
B. 官吏按季度领取俸禄
C. 迁都洛阳
D. 说汉话,穿汉服,与汉族通婚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点,正确的是( )
①都是以曹操的胜利告终
②都是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③结果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④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目的是争夺统治权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人的姓氏历史悠久,姓用来别婚姻,同姓不能结婚;氏用来别贵贱,一般平民有名而无氏。氏的来源,就春秋时期来说,有根据居住地、职业、国邑、官职等多种方式。下列姓氏的来源是根据官职的是
A. 东郭
B. 司马
C. 鲁、许
D. 卜、陶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部史学巨著,其内容“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体例则开纪传体史书的先河。它就是( )
A. 《资治通鉴》 B. 《汉书》 C. 《通典》 D. 《史记》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很多同学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请你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到香喷喷的米饭
A. 北京周口店
B. 陕西半坡村
C. 山东大汉口
D. 浙江河姆渡
13. 综合题 详细信息
发展经济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有作为的统治者无不重视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种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1)据材料一,指出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主张并实行此种政策者,始自商鞅”的理解。
材料二唐太宗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他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当时朝中人才济济。他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在政治上,他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发展经济,改革税制,使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他在位的前期,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中国历史》
(2)指出材料二中“盛世局面”和“鼎盛时期”的名称。据材料二,归纳其共同原因。
材料三宋朝的制度和文化有了重大发展,它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尤其是商业的飞跃,我们不妨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外贸的发展也反映了当时商业的繁荣,而且它也是推动当时商业革命的主要力量;唐初人们尚轻视商业并试图限制其发展,但到了晚唐和宋朝时这种束缚就被打破了;中国首次出现了聚集了大量人口的商业大都市,与以前不同的是这些都市是商业中心而非政治中心。
——摘编自(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3)据材料三,概括宋朝时期“商业革命”的表现。
14. 综合题 详细信息
请阅读下列材料:
一代圣贤孔子曾经是鲁国人,500年后成为中国人,又过了500年成了东亚人,现在要让孔子成为世界人。据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材料二 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焚的危害,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三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1)根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2)材料二中“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是指什么历史现象?“致命的打击”指的是哪一事件?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提出了什么主张?该主张产生了什么影响?
(4)材料二和材料三对待儒家的态度截然相反,但目的却是相同的,其相同的目的是什么?
15.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
(1)上述材料是对那一作品的评价?此作品写作体例是什么?此作品有什么影响?
(2)这一作品的作者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代?
(3)如何评价此作品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