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华文明是多元的,其演进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不同地域的文明以及不同民族的文明在交往过程中整合为一体的过程。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民族交往的历史表述正确的是
①秦始皇在南越地区设置郡县进行管理 ②唐太宗在西突厥地区设置羁縻府州
③元朝设置理藩院主管民族事务 ④清朝设驻藏大臣管理藏区事务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资治通鉴》中记载:贞观四年“四夷君长诣阙请上为天可汗,上曰:‘我为大唐天子,又下行可汗事乎?’群臣及四夷皆称万岁。是后以玺书赐西北君长,皆称天可汗”。结合所学,下列解读正确的有
①因认为“天可汗”称号降低了大唐天子的身份,唐太宗没有接受这一称号
②由于唐太宗实行的是开明的民族政策,因而得到周边少数民族首领的拥戴
③唐朝册封少数民族首领、设置都护府等措施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④这可用于研究主持编写《资治通鉴》的司马光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看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请根据下面一组历史图片的内容选出最恰当的主题

A.历代统治者重视加强与藏族的关系
B.中原文化对边疆地区具有强大的向心力
C.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逐步形成与巩固
D.各朝中央政权平定边疆地区的分裂势力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唐朝开辟了丝绸之路中从葱岭往西经过中亚、西亚到欧洲的西段后,往来于丝绸之路的人们不再仅仅是商人和士兵,为寻求信仰理念和文化交流的人们也逐渐出现在这一时期。由此可知
A. 唐朝的繁荣强盛吸引了大量外国人来华
B. 丝绸之路西段开通推动了中外交流发展
C. 开明兼容的政策外国人来华的主要原因
D. 唐代对外交流为世界文明做了重要贡献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是清朝前期对外政策情况的统计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康熙年间并未实行朝贡贸易体制 B.清前期对外开放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C.乾隆帝阻断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 D.19世纪初清政府的行为引发了战争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尽管宗教改革是基于宗教的一场运动,但是,这个过程仍然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君主们利用宗教问题不断加强国家的实力和他们自己的权力,新教在很多地方建立了教会,它们不再听命于罗马教廷,《圣经》纷纷被翻译成新教传播地区的当地文字。”据此判断,欧洲宗教改革(  )
①加强了罗马教会的权威
②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③否定欧洲封建等级制度
④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路德用德意志方言翻译了《圣经》全文。在那之前,德意志各地语言迥异,彼此之间难以交流,但随着路德所译《圣经》的流行,它所用的德语不久就成为整个德意志标准语言。这反映了宗教改革
A.推进了德意志国家的统一 B.获得了德意志世俗王公支持
C.使得德意志民族意识产生 D.加强了德意志民族的认同感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648年,欧洲诸国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许多邦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这对近代欧洲的重要影响是
A. 动摇了人们对基督教的信仰
B. 确立了教权与王权平等的原则
C. 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D. 根除了天主教派在西欧的势力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非战公约》规定:各缔约国谴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争端,并在相互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执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同时,美国宣称,每个国家“有权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材料意在说明《非战公约》
A. 维护和平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
B. 能有效制止军备竞赛
C. 明确废弃战争、维护和平的责任
D. 尊重各国的独立主权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联合国自成立以来,在防止大规模战争冲突方面虽然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在解决一些重大危机时,往往起不到应有的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其原因是
A. 在联合国中,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毫无发言权
B. 一些大国为谋取霸权,推行强权政治无视国际公约
C. 联合国成立以来,美国完全操纵了安理会
D. 不同社会意识形态的国家严重对立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这一制度不是“飞来峰”,而是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做出的制度安排,体现了多元一体的历史传统,是历史传统与现实条件的有机结合。这一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观察下面“新中国成立初期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地区分布示意图”,这一示意图说明了(  )

A.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全方位外交取得辉煌成就
B. 社会主义国家是新中国外交的唯一主体
C. 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发展
D. 中国坚持“一边倒”的外交战略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是1950—1971年历届联合国大会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提案的表决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A.是中国综合国力提高的结果 B.第三世界国家起了关键作用
C.过程的曲折性和艰难性 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领导人于2018年6月10日共同会见记者。中国国家主席习.平介绍了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达成的重要共识和成果:各方同意加强团结协作,深化和平合作、平等相待、开放包容、共赢共享的伙伴关系;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维护地区安全稳定等。这主要体现了中国
A. 积极参与互利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
B. 积极推动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
C. 积极参与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 积极与欧亚国家结成政治联盟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9年3月8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回答中外记者问题时指出:“一带一路”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给各方带来的是满满的发展机遇。这说明“一带一路”
A.首创了新型的国家关系 B.体现中国主导地区秩序
C.致力于打造新区域集团 D.提倡“合作共赢”精神
16. 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自古以来非常重视民族关系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材料一 羁縻制度既是唐王朝处理边疆民族问题的一项重大政策,又是在边疆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行政制度。依据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特点,“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是我国中原王朝统治周边少数民族的传统政策。唐朝立国之初就在西南、东北诸沿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羁縻府州,但是,大规模地普遍设立羁縻府州则是在贞观四年(630)平定东突厥以后,到开元年间设置黑水都督府于黑水鞣竭部为止,百余年间,唐王朝先后在东北、北方、西方、西南、南方设置了八百五十六个羁縻府州。
——摘编自林超民《羁縻府州与唐代民族关系》
材料二 民国时期的政府对蒙古、西藏、新疆等边疆地区的事务日益重视,设置了对应的事务机构,并且在中央设立了专门机构来进行管辖。例如,北洋军阀政府于1912年在内务部设立了蒙藏事务处,专门管辖蒙古、西藏等少数民族事务。
——朱敏《试论我国近代民族政策的特点及其对边疆地区稳定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 毛.泽东同志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1952年,中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尔后,建立了省级自治区5个,地区级自治州30个,县级自治县122个。
——杨秀珍《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羁縻府州设置的特点,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民国时期政府设立专门管辖少数民族地区机构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17. 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工作逐步展开,在国际社会、国际关系体系中赢得了应有的一席之地,为以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重大、更积极的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 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建国初期,新政权从国民党政权手中接管经济已到崩溃边缘的烂摊子,从人口、国土面积看是个大国,从国力看是名副其实的弱国。在两极对峙的国际形势下,不加 入某个阵营是不现实的。
——杨泽喜《建国初期中国现实主义外交战略选择》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到国际形势的客观限制和新中国外交经验缺乏的制约, 外交实践较多地体现为与在会主义国家以及周边国家的双边外交。由于国际形势发展,中国又成功地进行了多边外交实践,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打开了中国的外交局面。
——陈玲《建国初期多边外交的实践及分析》
材料三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外交以传统外交为主,偏重于政治和安全领域,外交决 策权高度集中。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适用全球化、区域化和信息化深入发展形势,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和整体性外交模式。
——杨洁勉《新中国外交六十年:时间特点和理念演变》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初期外交方针确立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发点及原则。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例说明新中国初期双边外交和多变外交取得的成就并分析其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与新时期相较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突出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外交为世界外交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