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题免费试卷在线检测(2017-2018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读下面“东亚部分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
①气温年较差
②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③夏季风风向和影响时间长短
④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日本1月0℃等温线与38°N纬线基本吻合,而中国1月0℃等温线与33°N纬线基本吻合,此特征将导致日本
A. 河流封冻期长于中国 B. 南北温差大于中国
C. 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 D. 候鸟南迁时间早于中国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对巴厘岛区域特征的描述可信的是( )
A. 5月到9月比较凉爽,为旅游旺季
B. 地势四周高中部低,森林覆盖率高
C. 四季如春,降水丰沛
D. 气旋活动频繁,多上升气流
【2】在图中克拉地峡开凿一条运河的计划酝酿已久,此计划一旦实施,下列国家经济受冲击最大的是( )
A. 泰国 B. 缅甸
C. 新加坡 D. 马来西亚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亚洲某地(约27°N,86°E)蓝天与白云交织,雪山与湖泊辉映……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亚洲简图
【1】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B. 高山高原气候
C.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2】该地的相对地理位置位于(  )
A. 喜马拉雅山脉南侧 B. 德干高原北部
C. 阿拉伯海沿岸 D. 地中海沿岸
【3】该地属于亚洲地理分区中的(  )
A. 中亚 B. 南亚
C. 西亚 D. 东南亚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为中亚部分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结合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右图所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东南部高原山地,西北部平原丘陵
B. 地势东北高,西南低,起伏和缓
C. 东部是山地,西部是平原
D. 地势东高西低,起伏大
【2】下图能准确表示L湖与河流R2之间流向关系的是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读局部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各项中,叙述正确的是:
A. 丁在甲的西北方向
B. 乙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早36分钟
C. 甲丙的实际长度小于甲乙的实际长度
D. 该图范围跨寒、温、热带
【2】若丙丁两地的图上距离为1厘米,那么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A. 1:200000000 B. 1:20000000
C. 1:400000000 D. 1:40000000
【3】甲、乙、丁、丙四点连线包围的地区主要位于
A. 太平洋上 B. 印度洋上
C. 亚欧大陆上 D. 澳大利亚大陆上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中①是“某区域平面图”,②和③是“该区域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上图示区域的地形是
A. 山谷 B. 山脊 C. 鞍部 D. 陡崖
【2】【2】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原理推测图中四条小路,坡度较小的是
A. 甲、乙 B. 乙、丙 C. 丙、丁 D. 丁、甲
【3】【3】图示区域内唯一的河流流速变化特点表现为
A. 慢→快 B. 快→慢 C. 慢→快→慢 D. 快→慢→快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A. 先向东,再向东南 B. 先向西南,再向南
C. 先向北,再向东北 D. 先向西北,再向西
【2】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 280m B. 170m C. 450m D. 120m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属于我国的(  )
A. 黄土高原 B. 柴达木盆地
C. 天山 D. 内蒙古高原
【2】为解决该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正确的措施是
A. 兴建小水电站 B. 利用风力发电C.营造速生薪炭林 D.修建核电站
【3】造成该地区荒漠化的原因是(  )
A. 过度樵采 B. 过度放牧
C. 过度农垦 D. 水资源利用不当
【4】防治该地荒漠化的最有效措施是(  )
A. 扎设草方格沙障固沙 B. 消除地表疏松沙质沉积物
C. 恢复荒漠区自然植被 D. 改善荒漠区局部小气候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为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田纳西河能够进行梯级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A. 河流落差大 B. 土地荒芜严重
C. 洪涝灾害多发 D. 流域面积广大
【2】甲地综合治理和开发的主要措施是
A. 建立公园,增加旅游经济收入
B. 种棉花和玉米等,发展种植业
C. 植树造林,减轻水土流失
D. 种植牧草,发展乳畜业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黄河流域和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下游河段梯级开发 B. 中游河段兴修防洪水堤
C. 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 D. 下游注意水土保持
【2】关于黄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正确叙述是(  )
A. 降水集中在春夏季节
B. 流域内煤炭、石油和水能等能源资源十分丰富
C. 黄土高原由黄河冲积而成
D. 中游地区植被覆盖率高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对经济结构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读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②分别表示1958年和1995年的产值结构),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变化特点是

A. 钢铁工业变化不明显 B. 第一产业迅速发展
C. 第三产业比重下降 D. 化学工业比重上升
【2】下图说明鲁尔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有

①改造传统工业,发展新兴产业②迁入和新建大中型企业③治理环境污染④合并钢铁企业,扩大总体生产能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是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城市化水平
特别高的地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两地立足当地条件都发展了
A. 水产养殖 B. 热带花卉 C. 采掘工业 D. 甘蔗种植
【2】两区域都形成了我国重要的城市群,它们的共同优势是
A. 土地广阔,农耕业发达 B. 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
C. 矿产资源丰富,能源充足 D. 多侨乡,率先实行了改革开放
【3】下列资源调配工程起点基本相同,终点位于这两个区域的是
A. 南水北调 B. 西气东输 C. 西电东送 D. 川气东送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制造,这张年轻的面孔正在失去魅力,在新一轮产业升级中“哭泣曲线”已渐行渐近。跨国企业曾从欧洲到美国,到日本,到台湾,到中国内地,现在他们却选择去东南亚,去非洲。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根据“哭泣曲线”的原理,最有可能撤离中国的外资企业是(  )
A. 波音飞机制造 B. 可口可乐饮料
C. 大众汽车制造 D. 耐克鞋生产
【2】要摆脱“哭泣曲线”的影响,中国同类产品的生产企业今后发展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①加强设计、研发、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②改善基础设施,依靠政府的资金、技术支持
③降低能耗、工资和土地成本 ④重视品牌培育,拓展市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③
14.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1年2月2日,在伊朗签订了一部全球性政府间的湿地保护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该公约对湿地的定义为:“湿地,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半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材料二 湿地、森林与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
材料三 我国湿地类型多、面积大、分布广,是一个湿地资源大国。我国湿地总面积为6500多万公顷,约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0.7%,仅次于加拿大、美国、俄罗斯,居世界第四位。但近年来,由于盲目的农田开垦和城市开发等占用、破坏天然湿地,直接导致了我国天然湿地面积减少、功能下降,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
(1)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湿地的有(  )
①青海湖 ②稻田 ③黄河 ④水库 ⑤海洋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2)长江中下游湿地破坏严重,主要原因有     、    等。
(3)三江平原目前有大片沼泽地尚未开发利用,2000年国务院却下令停止开垦,主要原因是(  )
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     B.我国粮食已相对过剩
C.石油资源丰富,保留工业用地   D.保护湿地,改善生态环境
(4)据测定,在湿地植物组织内富集的重金属浓度比周围水中的浓度高出10万倍以上,这说明湿地具有             的生态功能。
15. 填空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处地形是____________;②处地形是____________。
(2)站在C处能否直接看到丙村落? ______________。
(3)丙村落海拔高度h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4)两位同学分别在某山地的A、B两处测量当地的温度,测得两地之间的温差约为_____。
16. 综合题 详细信息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1900~1978年伏尔加河三角洲的面积变化示意图(左图)和1900~2000年里海海平面变化示意图(右图)。20世纪50~60年代伏尔加河下游相继建成一系列大型水库。

(1)简析伏尔加河发展内河航运的优势条件和限制因素。
(2)与乙地比,判断甲地年积雪期的长短,并简析其原因。
(3)简述1900~1978年伏尔加河三角洲面积变化的特点,并简析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