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九年级第二次中考模拟联考语文试卷(湖南省长沙市周南教育集团)

1. 详细信息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执著(zhù) 寥阔 荣膺 (yīng) 忧心冲冲
B. 沉湎(miǎn) 狼藉 木讷(nè) 好高骛远
C. 发酵(jiào) 佝偻 瞥见(piě) 根深缔固
D. 拮据(jù) 蓦然 羸 (léi)弱 马革裹尸
2. 详细信息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乔布斯锐意进取,百折不挠,创造了“苹果神话”,成了许多人的精神偶像。
B. 站在罗布泊的边缘,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藏的苦痛与无奈。
C. 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浓荫中。
D. 江南客都汇里灯火辉煌,人来人往,真是济济一堂。
3. 详细信息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长沙黄花机场T1航站楼的正式启用,使很多旅客朋友对新航站楼的投入使用既充满期待又有些担忧,自己开车怎么进出T1?
B. 执法人员近日加大了对上市蔬菜抽样检测,以防止不合格农产品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C. 史铁生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描写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观察到的风景、世态以及对人生独特而深刻的感悟。
D. “国胖”刘国梁认为世乒赛期间的直播解说对于他而言只是一次尝试,他期待自己努力学习、完成转型,围绕乒乓球做出更大事业。
4. 详细信息
将下列句子组成句意连贯的一段话,选择正确的一项( )
①全民阅读率的上升,显然是一件好事。
②因此,全民阅读质量的真正提升之路还是很漫长。
③但有必要思考的是,现在上升的到底是整体式阅读还是碎片式阅读,到底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
④或者把问题进一步简化为,到底是高质量阅读还是低质量阅读?
⑤在这些方面,并没有准确的数字区分,但就我们眼中所见而言,高质量阅读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A. ②④①③⑤ B. ①③④⑤② C. ②④⑤③① D. ①④⑤③②
5. 详细信息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农历四月的两个节气是“立夏”和“小满”。
B. 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如子为鼠,丑为牛,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戌年生的肖狗,亥年生的肖猪。
C.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乡试中举,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亚元”。
D. 唐代杜牧《赠别》诗中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的诗句,后来人们 称女子十三四岁年纪为“豆蔻年华”。
6. 详细信息
综合运用
我校开展“走近最美古诗文”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补全对联)请根据给出的上联,联系已学过的课文《醉翁亭记》《桃花源记》《小石 潭记》中的任意一篇对出下联。
上联:岳阳楼壮美雄奇,范仲淹抒写忧乐
下联:_____,_____。
(2)(设计活动)我班负责“走近最美古诗文”的活动设计工作,班长已设计出“活动一”请你再设计出“活动二”和“活动三”
活动一:举行“最美诗词”朗诵比赛
活动二:_____
活动三:_____
(3)(探究材料)写出对下面三则材料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在中国,诗歌的历史可追溯到 3000 多年前。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若干次诗词盛行的时候,如汉、南北朝、唐、宋、元、明末等。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大量优秀的诗词作品,如诗经、楚辞、汉乐府诗集、古、唐诗、宋词、元曲 等。
材料二:古代文人墨客都喜欢在自己常用的或者心爱之物上题诗或者对联,郑板桥爱竹石,不仅画中有竹石,而且还留了一首诗《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 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材料三:网络的兴起给中国诗歌带来运气和机遇,使中国诗歌出现柳暗花明的新境界。网络诗歌的兴起,一是改变了诗歌的载体,由在纸面上书写,转到在网络上 临屏创作,这是历史的巨大进步;二是使诗歌恢复了平民色彩,催生了数以万计的诗人;三是网络诗歌改变了诗歌的特质,使诗歌形式与表现手段更加多样化,将逐渐满足群众的多样化欣赏需求。但是,把握网络诗歌发展的正确方向,引导网络诗歌沿 着正确健康的轨道发展,是当前网络诗歌界需要认真对待的大问题。
探究结果:_____
7. 详细信息
古诗文默写填空
(1)杜甫《望岳》一诗中,“_____,_____”化用孔子名言,表现诗 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和气概。
(2)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与友人团聚,秉烛夜谈的句子是_____,_____。
(3)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8. 详细信息
名著阅读。
(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格列佛在飞岛国看到各种怪诞的现象,如在拉格多大科学院,科学家们忙着从黄瓜中提取阳光、将粪便还原成食物、把冰烧成火药等。
B.保尔被神父赶出学校后在车站饭馆辛辛苦苦干了两年,后来在哥哥的介绍下做了司炉助手,并在家中结识了他的革命引路人朱赫来。
C.外国文学人物画廊中的四大吝啬鬼是: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果戈里笔下的泼留希金和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
D.《骆驼祥子》中的祥子省吃俭用,用自己的钱买了第三辆车,但是因为老婆虎妞生孩子难产而死,为安葬虎妞只能把车卖掉。
(2)文学名著中刻画了不少性格鲜明的人物,有不少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结合相关情节,从林冲、猪八戒、简•爱、鲁滨逊这四个人当中选择一位说说其个性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详细信息
古诗文阅读
夜归丁卯桥①村舍
许浑②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
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紫蒲③低水槛④,红叶半江船。
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
(注)①丁卯桥:地名。②许浑:字用晦。太和六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等。③紫蒲:紫色的蒲草。④水槛:临水的栏杆。

(1)下面有关本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_____
A.本诗首联点明了诗人此行的时间、地点。
B.本诗颔联动静结合,庭院空寂,人已归宿,远远听见犬吠声,突出了夜晚的静谧。
C.尾联中的“还”与首联中的“归”相呼应,且和诗题相照应。
D.本诗仅仅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的向往以及归家的喜悦之情。
E.“自有还家计”表明了诗人早有归隐田园的打算,此次归家愉悦之情也油然而生。
(2)“紫蒲低水槛,红叶半江船”中的景物描写很有特色,请选择角度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精骑集》序
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①饮者游,旬朔稽之间②,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③,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④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⑤,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注释)①滑稽:诙谐戏谑的意思。②旬朔之间:指十天一月之内。③惩艾:惩戒。④曩:从前。⑤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⑥搴:读 qiān.⑦勒:编。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含义不。同。的一组是   
A. 一见辄能诵/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
B. 把卷无几日/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岳阳楼记》)
C. 比读《齐史》/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
D. 心善其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2】选出与例句中“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故虽有强记之力。
A. 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B. 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C.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D. 何陋之有(《陋室铭》)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4】“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的“二物”指什么?秦观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
11. 详细信息
说明文阅读
细菌与安全
①我们都知道细菌无处不在,即使是我们认为洗得很“干净”的手上也充满了细菌。虽然多数细菌是无害的,但再多无害甚至有益的细菌,也改变不了有害细菌让我们寝食难安的事实。人们吃出问题的例子,只有一小部分跟细菌无关﹣﹣比如河豚中毒或者对各种食物过敏,其他绝大多数都是细菌惹的祸。
②到目前为止,加热仍然是杀死细菌的最有效手段。一般来说,在 121 摄氏度下加热15 分钟以上。即使没有把细菌全部杀死,剩下的也成不了气候。但是许多食物要是加热到 这种程度,就没法吃了。通常的食品加工,只是把细菌的量减少到一定浓度,不会对人产生危害就行了。
③比如说牛奶,所谓巴氏灭菌的“鲜奶”是把牛奶加热到 72 度左右 15 秒。经过这样处理,细菌量会减少到初始量的十万分之一,虽然还有不少,但是在冰箱里放两三周,细菌量也不会长到对人有害的地步。如果是超高温灭菌,则把牛奶加热到 135 度以上,1 秒钟就可以杀死几乎所有的细菌,即使是放在常温下也能保证几个月没有问题。当然,这都是指密封 保存的情况。如果对着瓶嘴喝一口,这些处理几乎就算白做了,其中的细菌生长速度会大大增加。其他食物也是如此。
④无数食品科学家和工程师花了不计其数的工夫,想要找到比加热更好的杀死细菌的方式。然而到目前为止,最经济实惠、广泛使用的还是加热。中餐原料有很多不注意卫生的地方,但是中餐的安全问题却不严重,关键就在于中餐一般都是经过高温烹饪、现做现吃。西方的蔬菜多数是生吃的,所以从种植、运输、保存到分销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监控。否则,沙拉吃下去,就开始拉肚子了。
⑤对于个人来说,注意食品安全,良好的卫生习惯非常重要。厨房、冰箱都是藏污纳垢的地方,经常清洁(比如用酒精、醋等都有不错的效果),并且保持厨房通风干燥,有助于减少细菌。家里的食物,尽量减少存货,做饭做菜,尽量吃多少做多少。因为减价而囤积大量原料,或者做一次饭吃上一两周,都会为细菌繁殖提供广阔的天空。尤其是很多特价的蔬 菜、肉、蛋、奶、水果,特价的原因就是积压了很长时间,再买回家保存,简直就是考验自己对细菌的抵抗力。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吃的有害细菌越少,身体越安全。
B. 我们应对所有的食物在 121 摄氏度下加热 15 分钟以上,这样能确保我们的安全。
C. 到目前为止,最经济实惠、广泛使用的杀菌方法还是加热。
D. 西方的蔬菜多数是生吃的,忽略了加热这一程序,所以很多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监控。
【2】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是一篇介绍细菌与饮食安全的说明文,采用了逻辑顺序的说明顺序。
B. “人们吃出问题的例子,只有一小部分跟细菌无关﹣﹣比如河豚中毒或者对各种食物过敏,其他绝大多数都是细菌惹的祸”中词语“绝大多数”不能删掉,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 第③段采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加热在杀菌方面的功效。
D. 本文首先引出“细菌与安全”这一说明对象,然后说明杀菌的科学原理,最后说明要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3】请你根据上文有关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链接材料)小明最近总是拉肚子,妈妈带小明去医院检查,没有身体上的健康问题,医生告诉妈妈除了小明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妈妈也应该注意全家的食品安全,养成良好 的卫生习惯。对此,小明的妈妈该从哪些方面着手?请你提出合适的建议。
12. 详细信息
议论文阅读
成功的秘诀
①古往今来,成功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采撷成功的花朵,是芸芸众生共同的追求。那么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有人认为,成功要有鸿鹄之志;有人认为,成功要得到命运的垂青……其实,要成功一定要有自信。
②自信是对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念。坚信“有志者,事竟成”的项羽,做出了破釜沉舟的壮举,孤军突进,一举击溃秦军主力,创下“百二秦关终属楚”的军事神话。坚信不走寻常 路才有光明前途的李娜,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职业化的道路,一路走来,先后在法网和澳网封后,彻底打破了欧美选手对四大满贯赛事的统治局面,成为亚洲网坛一姐。坚信付出终有回报的阿宝、“大衣哥”、“草帽姐”勇敢地登上了央视舞台,借助星光大道这一平台,成为家喻户晓的草根明星。所以,要想成功就要自信果断,就要明确自己的梦想。
③自信是对目标执着的追求。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当一个人执着于一个目标,并脚踏实地不懈奋斗,他一定会收获辉煌的成功,至少会书写一段无悔的人生。正如居里夫人曾 对友人所说的那样,“我们必须要有恒心……无论代价有多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为了改变新中国的贫油面貌,李四光风餐露宿,披荆斩棘,足踏千山,脚涉万水,风尘苦旅 30 载,相继发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多处油田,并成功预见了今天正在开发的新疆大油田,成为共和国杰出的地质学家。为了解决亿万生命的吃饭问题,袁隆平废寝忘食、潜心钻研,以稻田为家园,视秧苗为亲人,白首不坠青云之志,浮华难动济世之心,为中国和世界粮食生产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了弘扬雷锋精神,建设和谐中国,郭明义几十年如一日,爱岗敬业,对工作一丝不苟;无私奉献,为他人雪中送炭。在他的感召下,雷锋精神在大江南北薪尽火传,而他也成了人们心中一座巍然的丰碑。所以,若想成功就得坚韧执着,就要忠于自己的梦想。
④历史上无数成功的事例和经验证明了自信之于成功的重要,然而,盲目的自信是自负,要不得。前秦苻坚,过于自信,刚愎自用,导致 80 万大军在淝水之战中惨败,他自己也身中流箭,仓皇逃回北方。骄傲自满,毫无自知之明,怎能不吞下失败的苦果?真正的自信,应当建立在对自己、对他人、对时势清醒认识的基础之上。
⑤青年朋友,愿你选定目标,坚定信念,锲而不舍地去奋斗,早日踏上成功之路。
(原文有改动)
【1】对本文的中心论点概括最恰当、最简明的一项是
A. 成功的秘诀
B.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C.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D. 我们应当培养自信的精神
【2】下列各选项中,最适合作为文章第②段事实论据的一项是
A. 刘禹锡受挫于政治革新活动,甘居陋屋,调素琴,阅金经,再寂寥的秋天,在他的眼 里只有浮云飘幻的开阔。
B. 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仕途失意后,全情打造了一个浪漫瑰丽的诗歌世界,流芳百世,光耀千秋。
C. 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特意到长沙街头的菜市场读书,身边人来人往、嘈杂不堪,他始终不为所动。
D. 约翰•纳什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患精神分裂症,凭自己的意志抗争,后来获得了 诺贝尔经济学奖。
【3】文章第④段的作用是什么?
13. 详细信息
记叙文阅读
鲜花课
乔叶
①那天出差,在高铁站候车,闲着无事便看着来往的陌生人解闷。忽然,视线里出现一个中年男人,他站在安检区外,正被一群人热热闹闹地包围着送行。告别即将结束时,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一个小美女慌慌张张地跑过去,往他怀里塞了一大捧鲜花。是一束淡黄色的玫瑰,我目测了一下,足有四五十枝,每枝都用淡绿色的彩纸包着,极为悦目。
②于是,这个男人一手抱着玫瑰,一手拉着箱子,身上还背着一只包。他忙不迭地冲送行的人们挥手告别,进了安检区。看着他在安检机的传送带旁手忙脚乱地挪动箱包和鲜花,我不由得笑起来。
③鲜花,我也收到过这样的礼物。说实话,这样的礼物是一种漂亮的麻烦。第一次被送鲜花时,我也是两手满满的行李,却还是倍加珍惜地把花抱回了郑州。安检,上车放到行李架上,下车再从行李架上取下来……到家后,鲜花已不复娇艳,我恋恋不舍地端详再三,还是将其扔进了垃圾桶。
④我于是得出结论:鲜花这种东西,收到的时候心情是喜悦的,照相的时候抱着是娇美的,在房间里插着的时候是芬芳的,但在旅程中是令人狼狈的。
⑤因此,当这个带着一股淡淡鲜花芬芳的男人从我身边走过时,我怀着近乎看笑话的心情,观察他会如何处置怀里的鲜花。
⑥只见他走到候车席的一端,站在那里,一脸的严肃。他踌躇了片刻,然后解开花束的包装纸。接下来,他开始将花分送给候车的人们。每人一枝,人人有份。
⑦有老人谦让,说给年轻人吧;也有人谢绝,说手上的行李太多。他也不勉强。事实上,这件事虽然很温馨,但他看起来依然很严肃,一点儿都不热情,还有一些腼腆。不得不承认,这种腼腆在他脸上,显得很可爱。
⑧人群中微微有了波澜,候车席里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他,注意到他。
⑨快到我这里了。眼看他离我越来越近,我居然有些紧张,如同小孩子在等待将要分得的糖果。
⑩在我的意识深处,鲜花一直是虚妄的,甚至是所有礼物中最为虚妄的:开得再悦目,也会很快枯萎,然后被扔掉,结局颓然。如同太多稍纵即逝的美好事物,甚至如同人生。
⑩而眼前的这个男人,他想到这些了吗?他一定想到了,而且一定比我想得更深。可是,你看他,他还是把手中的花朵,一枝一枝地送了出去,分享给这些陌生人。在明了虚妄之后,他还有分享的诚意和赠送的热情。而这些鲜花,也托了他的福,在成为垃圾之前,幸福地作为鲜花绽放到最后一刻。
(《读者》2018.4)
【1】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地点

场景

“我”的看法

安检区外

①_____

将是一段狼狈的旅程

②_____

中年男人手忙脚乱挪动箱包
和鲜花

③_____

候车席一端

④_____

温馨、可爱



【2】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句。
只见他走到候车席的一端,站在那里,一脸的严肃。他踌躇了片刻,然后解开花 束的包装纸。接下来,他开始将花分送给候车的人们。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中年男人之所以把鲜花一一送出去,因为这一束鲜花是一大累赘。
B. 本文语言质朴生动,描写如行云流水,人物形象鲜活,叙述自然,主旨的升华水到渠成。
C. “鲜花”是本文的行文线索,标题“鲜花课”既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又暗示了文章的主旨。
D. 候车室的这一幕给“我”上了人生的一课:要想办法让美好的事物包括人生,极尽可能地绽放自己的美,即便这种美是虚妄的。
E. 文章第③段详细插叙了“我”某次旅程中和鲜花有关的经历,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4】请结合原文和“链接材料”,说说为什么给予也是一种收获?你对给予有何看法或感悟?
(链接材料)盲人住在一栋楼里。每天晚上他都会到楼下花园去散步。奇怪的是,不论是上楼还是下楼,他虽然只能顺着墙摸索,却一定要按亮楼道里的灯。一天,一个邻居忍不住,好奇地问道:“你的眼睛看不见,为何还要开灯呢?”盲人回答 道:“开灯能给别人上下楼带来方便,也会给我带来方便。”邻居疑惑地问道:“开 灯能给你带来什么方便呢?”盲人答道:“开灯后,上下楼的人都会看见东西,就 不会把我撞倒了,这不就给我方便了吗。”

14. 详细信息
语言表达
随着文化传媒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影视明星出现在荧屏,不少人都有各自的偶 像,他们有些人会为了一睹偶像“真容”而凌晨等候在飞机场,有些人会为了坚守自己的偶 像“阵地”而不惜与昔日好友发生“口水战”甚至决裂。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崇拜偶像,请陈述你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要求:①观点明确;②论证有力,思路清晰;③符合议论文语言要求;④字数在 150 至 200 之间。
15.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弟子兴奋地告诉大师:“学生刚听到一条好消息!卡洛儿教授昨晚已经病逝,我们从此少了最强大的对手,您在学界的地位将稳如磐石……”大师一怔,痛苦地低下头:“不,这是一条最坏的消息!”弟子不解:“再也没有势均力敌的对手批驳你、反对你,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大师摇了摇头,怅然若失:“卡洛儿教授走了,我们往下掉了一个档次——从此,和我们对话、交锋的,就都是那些二三流的对手了!”
这段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悟或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②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