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网上考试练习

1.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幼读朱熹研究《诗经》的著作《诗集传》,心中很有疑惑:雎鸠是挚而有别(情意深厚又能保持一定距离)的,君子与淑女是像它们的,那么,这明明是“比”而不是“兴”了。朱子所下的赋、兴、比的界说是:“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赋和比都容易明白,惟独兴却不懂得是怎样一回事。看《诗集传》中他所定为兴诗的许多篇,还是一个茫然。
数年来,我辑集了些歌谣,忽然在无意中悟出兴诗的意义。如“阳山头上竹叶青,新做媳妇像观音”,这里很可看出起首的一句和承接的一句是没有关系的。“新做媳妇”的美,并不在于阳山顶上竹叶的发青,之所以会成为这样无意义的联合,只因“青”与“音”是同韵。若开首就唱“新做媳妇像观音”,觉得太突兀,不如先唱了一句“阳山头上竹叶青”,于是得了陪衬,有了起势了。至于说到“阳山”,乃为它是苏州一带最高的山,容易望见,所以随口拿来开个头。这在古乐府中也有例,“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我们懂得了这一个意思,于是用“关关雎鸠”兴起淑女与君子便不难解了。作这诗的人原只要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嫌太单调了,太率直了,所以先说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的最重要的意义,只在“洲”与“逑”的协韵。至于雎鸠的挚而有别,淑女与君子的和乐而恭敬,原是作诗的人所绝没有想到的。八百年前的郑樵,他早已见到这一层。他在《读诗易法》(《六经奧论》卷首)中说:“关关雎鸠,是作诗者一时之兴,所见在是,不谋而感于心也。凡兴者,所见在此,所得在彼,不可以事类推,不可以理义求也。”他的解释是极确切的。
在苏州的唱本中,有两句话写尽了歌者的苦闷和起兴的需要:“山歌好唱起头难,起好头来便不难!”
(摘编自顾颉刚《起兴》)
材料二:
(颉刚)兄,您以“山歌好唱起头难”来说明“起兴”的必要,是不错的,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愚弟以为由近及远是一个重要的原则。所歌咏的情事往往非当前所见所闻,这在初民许是不容易骤然领受的,于是乎从当前习见习闻的事指指点点地说起,这便是“起兴”。又因为初民心理简单,不重思想的联系而重感觉的联系,所以“起兴”的句子与下文常是意义不相属,即是没有事理的联系,却在音韵上(韵脚上)相关连着。如《吴歌》“阳山头上花小篮,新做媳妇多许难”,这里不但首句与次句不相联贯,而且首句上下截也明显是拼凑而成,无可理解,可是“阳山”与“篮”皆习见之物,首句韵字“篮”与次句韵字“难”,音韵近似,便可满足初民的听觉,他们便觉得这两句是相连着的了。这种“起兴”的句子多了渐渐会变成套句;《诗经》中常有相同的起兴的句子,这是因为此种句子唱得久了,流行得广了,要唱新歌的人也可借用;省得另起炉灶,另找习见习闻的事物编成句子——那究竟费力呀。反正只须跟着韵就行;唱惯了的句子倒更容易入于耳、出于口,更容易发生效用呢。这起兴句的韵脚之重要,决不下于全句的内容。四言意少,常以两句起兴,韵可在次句;七言歌谣,起兴常只一句,所以必有韵。
诗有赋比兴之分,其实比兴原都是赋,因与下文或涵蕴的本义的关系才有此种区别。赋是直说;比是直说此事以譬彼事,而彼事或见于文中或否;兴是直说此事以象征彼事——或用(颉刚)兄说,直说此事,任意引起他事。无论比兴,所直说的“此事”,原来必当是眼前习见习闻的事物。墨子论譬,说是“以其明知喻其所不知”,这正是比兴的作用,至于后来因艺术之美用比,则当另论。所以比兴与赋并无绝对的分别,只是说诗者的一种方便。
(摘编自朱自清《关于兴诗的意见——致顾颉刚》)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熹认为,《关雎》一诗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引出下句,是“比”而非“兴”。
B.顾颉刚认为,兴诗开首一句与承接一句之间的联系,最重要的意义在句尾的韵脚相协。
C.郑樵认为,起兴句是创作时偶然所得的,作者并没有考虑它与下句的意义关联。
D.朱自清认为,民歌中一些起兴的句子因朗朗上口、传唱久远,渐渐变成套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顾颉刚以辑集的歌谣为例,辨析《诗经》中“比”“兴”的问题,例证典型。
B.顾颉刚引用郑樵的话,进一步佐证自己对“兴”的看法,其源可溯,有理有据。
C.朱自清关于赋比兴的阐述,既指出其相同之处,又论及其差异,分析全面。
D.顾、朱二人都引述了民间歌谣,论证的方法相同,结论也相同,互为印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山歌好唱起头难”,顾颉刚引此以论证起兴的必要,朱自清则据此提出由近及远的原则。
B.广东多个地区的童谣,常以“月光光,照地堂”作为起首句,这是“比”而不是“兴”。
C.曹操的宴饮诗《短歌行》因每句仅四言,而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两句来起兴。
D.朱自清在顾颉刚硏究的基础上,提出赋比兴无实质区别的看法,推翻了前人的观点。
2.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霸王别姬
张爱玲
①夜风丝溜溜地吹过,把帐篷顶上的帅字旗吹得豁喇喇乱卷。在帐篷里,一支红蜡烛,烛油淋淋漓漓地淌下来,淌满了古铜高柄烛台的浮雕的碟子。在淡青色的火焰中,一股一股乳白色的含着稀薄的呛人的臭味的烟袅袅上升。项羽,那驰名天下的江东叛军领袖,巍然地跽在虎皮毯上,腰略向前俯,用左肘撑着膝盖,右手握着一块蘸了漆的木片,在一方素帛上沙沙地画着。他有一张粗线条的脸庞,微黑的皮肤,阔大、坚毅的方下巴。那高傲的薄薄的嘴唇紧紧抿着,从嘴角的微涡起,两条疲倦的皱纹深深地切过两腮,一直延长到下颔。他的眼睛,虽然轻轻蒙上了一层忧郁的纱,但当他抬起脸来的时候,那乌黑的大眼睛里却跳出了只有孩子的天真的眼睛里才有的焰焰的火花。
②“米九石,玉蜀黍八袋,杂粮十袋。虞姬!”他转过脸向那静静地立在帷帐前拭抹着佩剑上的血渍的虞姬,他眼睛里爆裂的火花照亮了她的正在帐帷的阴影中的脸。“是的,我们还能够支持两天。我们那些江东子弟兵是顶聪明的。虽然垓下这贫瘠的小土堆没有丰富的食料可寻,他们会网麻雀,也会掘起地下的蚯蚓。让我看——两天半……虞姬,三天之后,我们江东的屯兵会来解围的。”
③“一定,一定会来解围的。”虞姬用团扇轻轻赶散了蜡烛上的青烟。“大王倦了,先休息一会吧。”虞姬悄悄地出了帐篷。夜是静静的,在迷茫的薄雾中,小小的淡白色的篷帐缀遍了这土坡,在帐子缝里漏出一点一点的火光,正像夏夜里遍山开满的红心白辦的野豆花一般。战马呜呜悲啸的声音卷在风里远远传过来,守夜人一下一下敲着更,绕着营盘用单调的步伐走着。虞姬裹紧了斗篷,把宽大的袖口遮住了那一点烛光,防它被风吹灭了。在黑暗中,守兵的长矛闪闪地发出微光。马粪的气味、血腥、干草香,静静地在清澄的夜的空气中飘荡。
④她停在一座营帐前,细听里面的声音。两个兵士赌骰子,用他们明天的军粮打赌,一个梦呓的老军呢喃地描画他家乡的香稻米的滋味。
⑤她第二次停住的地方是在前线的木栅栏前面。杂乱地,斜坡上堆满了砍下来的树根、木椿、沙袋、石块、粘土。哨兵擎着蛇矛来往踱着,红灯笼在残破的雉堞的缺口里摇晃着,把半边天都染上一层淡淡的红光。她吹熄了蜡烛,把手弯支在木栅栏上,向山下望过去;那一点一点密密猛猛的火光,闪闪烁烁,多得如同夏天草窝里的萤火虫——那就是汉王与他所招集的四方诸侯的十万雄兵云屯雨集的大营。
⑥虞姬托着腮凝想着。冷冷的风迎面吹来,把她肩上的飘带吹得瑟瑟乱颤。她突然觉得冷,又觉得空虚,正像每一次她离开了项王的感觉一样。如果他是那炽热的、充满了烨烨的光彩、喷出耀眼欲花的火焰的太阳,她便是那承受着、反射着他的光和力的月亮。她像影子一般地跟随他,经过漆黑的暴风雨之夜,经过战场上非人的恐怖,也经过饥饿、疲劳、颠沛,永远的。当那叛军的领袖骑着天下闻名的乌骓马一阵暴风似地驰过的时候,江东的八千子弟总能够看到后面跟随着虞姬,那苍白、微笑的女人,紧紧控着马缰绳,淡绯色的织锦斗篷在风中鼓荡。十余年来,她以他的壮志为她的壮志,她以他的胜利为她的胜利,她以他的痛苦为她的痛苦。然而,每逢他睡了,她独自掌了蜡烛出来巡营的时候,她开始想起她个人的事来了。她怀疑她这样生存在世界上的目标究竟是什么。他活着,为了他的壮志而活着。他知道怎样运用他的佩刀,他的长矛,和他的江东子弟去获得他的皇冕。然而她呢?她仅仅是他的高吭的英雄的呼啸的一个微弱的回声,渐渐轻下去,轻下去,终于死寂了。如果他的壮志成功的话……
⑦远远地,在山下汉军的营盘里一个哨兵低低地吹起画角来,那幽幽的,凄楚的角声单调、笨拙,然而却充满了沙场上的哀愁的角声,在澄静的夜空底下回荡着。天上的一颗大星渐渐地暗了下去。她觉得一颗滚热的泪珠落在她自己的手背上。——啊,假如他成功了的话,她得到些什么呢?她将得到一个“贵人”的封号,她将得到一个终身监禁的处分。她将穿上宫妆,整日关在昭华殿的阴沉古黯的房子里,领略窗子外面的月色、花香,和窗子里面的寂寞。她要老了,于是他厌倦了她,于是其他的数不清的灿烂的流星飞进他和她享有的天宇,隔绝了她十余年来沐浴着的阳光。她不再反射他照在她身上的光辉,她成了一个被蚀的明月,阴暗、忧愁、郁结、发狂。当她结東了她这为了他而活着的生命的时候,他们会送给她一个“端淑贵妃”或“贤穆贵妃”的谥号,一只锦绣装裏的沉香木棺椁,和三四个殉葬的奴隶……这就是她的生命的冠冕。她又厌恶又惧怕她自己的思想。
⑧虞姬回到帐篷中。“虞姬,我们完了。看这情形,我们是注定了要做被包围的困兽了,可是我们不要做被猎的,我们要做猎人。明天——啊,不,今天——今天是我最后一次的行猎了。虞姬,披上你的波斯软甲,你得跟随我,直到最后一刻。我们都要死在马背上。”“大王,我想您是懂得我的,”虞姬低着头,用手理着项王枕边的小刀的流苏。“这是您最后一次上战场,我愿意您充分地发挥您的神威,充分地享受战斗的快乐。我不会跟在您的背后,让您分心顾虑我,保护我,使得江东的子弟兵讪笑您为了一个女人失去了战斗的能力。”
⑨“噢,那你就留在后方,让汉军的士兵发现你,去把你献给刘邦吧!”
⑩虞姬微笑。她很迅速地把小刀抽出了鞘,只一刺,就深深地刺进了她的胸膛。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不落俗套,作者避开一些世人皆知的故事情节,以虞姬为主线,通过她的所见所闻所思,刻画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虞姬形象。
B.本文篇幅不长,人物不多,场景不复杂,但通过作者的多角度描写,读者还是能感受到垓下之围中战斗场景的残酷、激烈、血腥。
C.第①段中通过对项王的动作、外貌描写,刻画出了项王高傲、英武的形象,而这其实也是虞姬的视角,反映了她对项王的崇拜与深情。
D.第⑦段的结尾,虞姬在回顾和设想了自己人生的过去与未来之后,“她又厌恶又惧怕她自己的思想”,清醒之后的她无路可走,这直接导致了她后来的自杀。
【2】下列对本文第③段环境描写中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及其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运用了比喻手法,把缀满山坡的漏出火光的白帐篷比作满山遍野的红心白瓣的野豆花,生动形象,旨在突出楚军军力强盛。
B.综合运用了多角度描写,有虞姬眼前所见,有听觉上的风声、更声、马鸣声,还有嗅觉上的马粪味、血腥、干草香,使这个夜晩更具立体感,使读者如身临其境。
C.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用更声、马鸣声来衬托出这夜晚的既寂静、清冷又暗含杀机与恐怖的氛围。
D.运用了以明衬暗的手法,用帐篷里漏出的点点火光和守兵长矛上闪闪的微光来衬托出这夜晚的无边幽暗、凄冷,这种凄冷之象也是主人公心境的一种写照。
【3】在对自己和项羽的人生联想中,虞姬将项羽比作“太阳”,而将自己比作“月亮”。请简要分析本文“月亮”这一意象的基本特点及其象征义。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又秋深潦 缩潦:积水 B.项羽乃复引兵而东 引:率领
C.然今卒困于此 卒:却 D.田父绐曰“左” 绐:欺骗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批大郤,导大窾 ②令将军与臣有郤
B.①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 ②观刈麦
C.①秦爱纷奢 ②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D.①势拔五岳掩赤城 ②力拔山兮气盖世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长桥卧波,未云何龙?②岸土赤而壁立③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④项王军壁垓下⑤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⑥令诸君知天亡我
⑦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⑧宾主尽东南之美
A.①④/②③⑤⑥/⑦⑧ B.①④②/③⑤/⑥⑧/⑦
C.①④/②③/⑥/⑦⑧/⑤ D.①②/③⑤⑥/⑦/④⑧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为( )
A.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B.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C.奈何取之尽锱铢 D.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①项王乃大惊曰 ②平明,汉军乃觉之
B.①汉军至,无以渡 ②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C.①汉围之数重 ②以故汉追及之
D.①吾为公取彼一将 ②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对《论语》有关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译:一个君子,尊崇贤者,同时也宽容一般人;应该嘉许贤善人,也怜悯那些能力差的人。
B.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子夏说:“广泛地学习,而且能坚定自己的意志;诚恳地提问,而且深刻地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C.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译:子夏说:“做官有余力就应该学习,学习有余力就可以做官。”
D.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译:孔子说:“君子给人民恩惠,而自己却无所耗费;自己劳苦,却不会心生怨恨;有欲望却不贪心;安详坦然却不骄傲;威严却不凶猛。”
9.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熊概,字元节,丰城人。幼孤,随母适胡氏,冒其姓。永乐九年进士。授御史。十六年擢广西按察使。峒溪蛮大出掠,布政使议请靖江王兵遏之。概不可,曰:“吾等居方面,寇至无捍御,顾烦王耶?且寇必不至,戒严而已。”已而果然。久之,调广东。
洪熙元年正月,命以原官与布政使周干、参政叶春巡视南畿、浙江。初,夏原吉治水江南还,代以左通政赵居任,兼督农务。居任不恤民,岁以丰稔闻。成祖亦知其诬罔。既卒,左通政岳福继之,庸懦不事事。仁宗监国时,尝命概以御史署刑部,知其贤,故有是命。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浙西豪持郡邑短,长为不法。海盐民平康暴横甚,御史捕之,遁去。会赦还,益聚党八百余人。概捕诛之,已,悉捕豪恶数十辈,械至京,论如法,于是奸宄帖息。诸卫所粮运不继,军乏食。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帝悦,谕户部勿以专擅罪概。
概用法严,奸民惮之,腾谤书于朝。宣德二年,行在都御史劾概与舂所至作威福,纵兵扰民。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概亦自信,诸当兴革者皆列以闻。时屡遣部官至江南造纸、市铜铁。概言水涝民饥,乞罢之。
五年还朝,始复姓。亡何,迁右都御史,治南院事。行在都御史顾佐疾,驿召概代领其职,兼署刑部。九年十月录囚,自朝至日宴,未暇食,忽风眩卒。赐祭,给舟归其丧。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七》)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械至京,论如法 论:讨论 B.浙西豪持郡邑短 短:把柄
C.御史捕之,遁去 遁:逃跑 D.自朝至日宴,未暇食 暇:空闲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
B.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
C.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
D.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仼概/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古人幼时命名,男子至20岁、女子至15岁取字,字和名使用有别,字供平辈和晚辈称呼,名是供长辈呼唤。
B.“蛮”,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古代学者对四方异族的了解十分有限,对他们的异同也没有深入调查,认真识别,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
C.“民”,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D.“署”,办理公务的机关,专署、公署、官署等。在此文中“署”表示代理、暂任官职。在古代表示代理官职的还有“权”“摄”“加”“改”等。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熊概预料事情准确。布政使想请靖江王来阻止峒溪蛮人劫掠时,他认为贼寇肯定不来,最后结果也印证了他的判断。
B.熊概深得皇帝赏识。洪煕元年正月,朝廷命他以原来的身份参与巡视南畿、浙江,后宣宗晋升他做大理寺卿。
C.熊概执法不畏强暴。浙西豪强肆意作恶,熊概逮捕了遇赦的平康,把他连同另外抓捕的几十个豪强恶徒,一并送往京都治罪。
D.熊概为官为民请命。朝廷屡派部官到江南造纸、买铜铁,影响了民生,他就上书说洪水积涝,百姓饥馑,请求停止这种行为。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等居方面,寇至无捍御,顾烦王耶?
(2)居任不恤民,岁以丰稔闻。成祖亦知其诬罔。
10.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利州南渡
温庭筠①
澹然空水带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②,五湖烟水独忘机。
(注释)①温庭筠,唐代诗人。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屡试不第,一生不得志。②范蠡:春秋时楚人,助越王灭吴后,因越王难共安乐乘舟离去,出入三江五湖,无人知其行踪。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江景,交待了行程的地点和时间,颔联紧承上联,写人马渡江的情形。这两联所写景物都是诗人待渡时岸边所见,由远而近,由江中而岸上,井然有序。
B.颈联写渡江,船过沙滩,惊散了草丛中成群的鸥鸟,与李清照“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相类似。
C.这首诗描写行旅在利州南渡时的所见所感,江中、岸上交递着墨,层次分明,色彩清丽,最后触景兴感,自然真切。
D.尾联诗人欲学范蠡急流勇退,放浪江湖,表现诗人早已厌倦名利,忘记世俗心机了,他心中只剩淡泊遗世的归隐之志。
【2】本诗歌颈联中的“万顷江田一鹭飞”句,与王维《积雨辋川庄作》中“漠漠水田飞白鹭”句神韵同出,试分析二者的相同之处。
11.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山居秋暝》作者通过描写人物活动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反映了诗人对安静纯朴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3)《钱塘湖春行》作者抓住早春特点,借禽鸟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优美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_________”和“_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
12.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中有言,“山水,大物也”,一个“大”字,便道出山水画所蕴含的精神要义,即中国人的世界观和创作者的精神追求,以大道为终极取向,同时体现时代气象。正如北宋国富力强,收复燕云十六州几乎一直是国家方略,所以北宋山水画也多宏幅巨制,如《溪山行旅图》等,表现了北方雄浑壮阔的自然山水,全景式构图_______;而南宋______,山水画也从“大山大水”变成了气象萧疏的“边角山水”。所以,应该将中国画传承问题提升到光大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高度,用笔墨“为祖国山河立传”。
“为祖国山河立传”光有扎实的技法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创作者要有家国情怀,作品要呈现中国画独特的审美意藴,其中包括特定形式所呈现的时代审美意蕴以及画家的精神追求。中国画有自身的发展逻辑,( )。就像中国画最高的成就是“写意”,其中既包含“写”的审美性,也包含“意”在形式上所体现出的特定审美意蘊,二者______。因此,中国画的创新既要守住精神,也要守住其笔墨法度与核心内涵,不能仅从形式上追求创新。现在一些画家为了求变,偷换概念,_______,虽然使用的是宣纸、毛笔、水墨等中国画工具,但实际上画出来的是水彩、素描的样子。这种创新,其实是在玩形式游戏,充其量是一种艺术实验,不能展现中国画真正的魅力,更不可能成为中国画的主流。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气势磅礴 苟且偷安 相反相成 故弄玄虚 B.惊心动魄 偏安一隅 相辅相成 故作高深
C.惊心动魄 苟且偷安 相反相成 故作高深 D.气势磅礴 偏安一隅 相辅相成 故弄玄虚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画创作者应该将中国画传承问题提升到光大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高度,用笔墨“为祖国山河立传”。
B.中国画创作者应该将中国画传承问题提升到增强文化自信、光大中华文化的高度来看待,用笔墨“为祖国山河立传”。
C.中国画创作者应该将中国画传承问题提升到光大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高度来看待,用笔墨“为祖国山河立传”。
D.中国画创作者应该将中国画传承问题提升到增强文化自信、光大中华文化的高度,用笔墨“为祖国山河立传”。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其笔墨法度皆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特定审美意蕴的彰显
B.其笔墨法度皆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作者精神世界的彰显
C.其精神气象皆不是客观的存在,而是作者精神世界的彰显
D.其精神气象皆不是客观的存在,而是特定审美意蕴的彰显
【4】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一个‘大’字,便道出以大道为终极取向且体现时代气象的中国人世界观和创作者精神追求的精神要义”,两句语义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句表达效果更好?
13. 作文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振华高中坚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强化落实各项体育锻炼措施,但就课间操开展的问题,大家有着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高中生的体育锻炼贵在锤炼意志,所以课间操应继续以跑操为主,跑步保持队列能增强集体意识、提升专注力,喊口号可以宣泄负面情绪,缓解学习压力;
也有人认为,体育锻炼更应该享受乐趣,课间操可以做健身操、跳广场舞、集体跳绳等,增加趣味性,做到劳逸结合,才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还有人认为,像甘肃酒泉的学生跳敦煌舞一样,开发具有自身文化特色的校本资源,做到体育与美育、传统文化的融合……
振华高中校方准备就课间操开展的问题召开一次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意见、建议,假如你是该校学生黄强,你最欣赏哪一种做法?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发言稿,准备在会上发言,发言稿要体现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观点明确;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