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师大附中2020-2021年高二期末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

1.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黎明的河边(节选)
峻青
雷在西北方向隆隆地滚动着,旷野里一片黑暗,天地溶合在一起,什么也看不见,雨果然就来了。在这样暴风雨的夜里,走路与其说是用眼找,还不如说用本能感觉到的。走了一会儿,我和老杨都迷失方向了,而小陈却什么都不说,老是沉默地然而却异常坚定地在前面走着,偶尔回过头来招呼一声。
“喂!当心前面是小沟!”
“喂!右转弯,左面是据点。”
我心里想:幸亏有这样一个好向导,要不,那才糟了哩!每当闪电亮起的一刹那,我看见他那矮小的身形在大雨中吃力地走着时,心里就不禁泛滥起一种怜惜和感动的情绪。
说起来可真凑巧,我们正在庆幸不会遭遇敌人的时候,却偏偏就遭遇上了。二三十个还乡团①人马押着十多个村干部迎面走来。在闪电中我们都看清了双方,惊愕片刻之后枪就响起来了……
遭遇战很快停止了。
我和老杨、小陈却失去联系了,按照事先约定的信号找到他们,继续往前走。天依然很黑,我们三人走进一片荒草地,小陈愕然地停住了。原来他也迷失了方向,小陈又着急又惭愧,哭了起来。水在草底下潺潺地流着,身旁不时地有水蛇沙沙地在草间爬行。蛤蟆在我们的周围,咕咕呱呱地不住气地叫。
鸡叫了!天亮了!我们终于来到了潍河边,但藏好的船已被昨夜的大水冲走了,我和老杨都不会凫水,小陈只好带我们去找他爹想办法。
小屋的门吱呀的一声开了,一个有着苍白胡须的老人,从屋里探出身来,眯缝着眼睛,向我们打量了一会,吃惊得张大了嘴。
“爹!”小陈轻轻地喊了一声。
老人机警地向四周扫视了一下,把手一挥,命令地说:“快进屋去!”
屋子里的混乱景象使我吃了一惊。小陈脸色霎时变得苍白,异常不安地问道:“爹,我娘呢?”
老人默然地坐在门槛上,阴沉地低着头,好一会才愤然地说:“被还乡团捉去啦,还有你兄弟小佳。”
小陈颓然地坐在锅台上,呼吸急促起来了,咬着下唇,一声不响,停了好一会,突然抬起头来,问道:
“爹,你打算咋办?”
“我嘛,我打算去叫你回来。”老头子冷冷地说。
“叫我回来?”小陈吃惊地说。
“嗯!”老头子深深地点着头。“整整五天了,你娘和小佳一直吊在保公所梁头上。我到处去找你也找不到……”
“找我咋?”小陈打断了老头子的话。
“找你咋?”老头子冷笑一声道,“哼!你说咋?咱这一家三口的命你就不管啦?还有咱庄上死的那二三十口子的仇,就不报啦?”老头子越说越激动,苍白的胡须一抖一抖地颤动着。
小陈会意地看了看我,微笑了一下,忽地抓住了老爹的手,兴奋地说:“爹,我这不是回来了吗?”
老杨也激动地一把拉住了老头子的手说:“老大爷,放心吧,河东的武工队是完不了的,河东的天下也是完不了的。我们俩就要上那去接替马队长的事。”
“啊?”老人惊讶地看着我们,“是吗,到河东去?”
小陈点点头说:“是的,爹。我就是来送他们到河东去的。河边上柳丛里的船被水冲走了,怎么办?”
老头子忽地站了起来,连连地点着头说:“好,你们来了就好。老百姓又有依靠了!好!快过河去吧。唔,怎么?船被水冲走了?”
“是呀!”我说,“船冲走了,河里水很大。可是我们一定要今天过河。”
“那是的,一定要今天过河。”老人打断了我的话说。
“老大爷,你有什么办法吗?”老杨问道。
老人没有回答,默默地开了门,走出了小屋,仰着头看了看天,回头问道:“你们俩会不会凫水?”
“会一点点,这样大的水可不行。”我和老杨说。
老人没有再说话,默默地走到里间,拿出了一个玻璃瓶子来,一仰脖,咕嘟嘟喝了几口,然后,向我面前一伸说:“来,喝一点,河水太凉。”
我们都喝了一点,是很猛烈的白干。
“走吧!”老人命令地说。
我惊异地望着小陈,小陈高兴地眨了眨眼睛,小声地说:“走吧,他要带你们凫过去,老头子好水性哩!”
小陈的话音里充满着骄傲和自豪。于是,我也兴奋起来了。就在这个时候,我忽然想起了被吊在保公所梁上的老大娘和小佳。“啊!老大娘他们咋办呢?”
“你停着干什么?”老头子胡须剧烈地抖动了一下,忽地转过身去,把手一挥,厉声地说:“走!快走!”
我们一行四人又朝着潍河的方向走去。
(有删改)
(注)①还乡团: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组织的地主武装。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暴风雨为他们迷路、河水暴涨、船被冲走以及老陈凫水送渡等,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氛围。
B.听到老大娘和小佳被捉走后,“我”考虑的是他们的安危,体现了人民军队爱人民的情怀。
C.小说以炽热的感情和诗一样的语言,刻画了小陈父子的英雄形象,表现了他们的英雄性格。
D.通过对老陈生死抉择时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揭示他的心灵,有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2】请分析陈氏父子有怎样的精神品质,这两个形象的塑造有何意义?
【3】小说以“我”的视角进行叙述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举进士,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庆历三年,知谏院。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每进见,帝延问(请教询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谓弓弦拉紧和放松,喻事物的进退、起落、兴废),小人翕翕不便。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其略曰:“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立品服。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
方是时,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居二年,徙扬州、颍州。复学士,留守南京。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其群皆怨怒谮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迁翰林学士,俾修《唐书》。
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岁而孤 孤: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 B.坐贬夷陵令 坐:因,因此
C.君子以同道为朋 朋:朋友 D.俾修《唐书》 俾:使、让
【2】下列各组中,最能直接表现欧阳修“切直”的一项是( )
①修贻书责之 ②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
③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 ④帝独奖其敢言,面赐立品服
⑤臣为朝廷惜之 ⑥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其群皆怨/怒谮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
B.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其群皆怨怒/谮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
C.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其群皆怨/怒谮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
D.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其群皆怨怒/谮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京:北宋时期实行四京制,其中东京开封是首都,洛阳为西京陪都。
B.陛辞:指朝官离开朝廷,上殿辞别皇帝。也指面见皇帝辞官。
C.文中“贬”“徙”“进”“罢”“迁”“赠”都与官职有关,或升或调或贬。
D.致仕:辞去官职。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仁宗增谏官员,欧阳修最先入选,仁宗多次向执政询问欧阳修的为人。
B.欧阳修作《朋党论》进呈皇帝,说明君子与小人的朋党有别。
C.欧阳修论事切直了当,有些人视他为仇敌,唯独仁宗嘉许他敢说话。
D.欧阳修力挺杜衍等人,奸邪党人多次罗致罪名陷害,必欲除之而后快。
【6】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
(2)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3.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面小题。
金缕曲·姜西溟言别赋此赠之①
(清)纳兰性德
谁复留君住。叹人生、几翻离合,便成迟暮。最忆西窗同剪烛,却话家山夜雨。不道只、暂时相聚。衮衮长江萧萧木,送遥天、白雁哀鸣去。黄叶下,秋如许。
曰归因甚添愁绪。料强似、冷烟寒月,栖迟梵宇②。一事伤心君落魄,两鬓飘萧未遇。有解忆、长安儿女。裘敝③入门空太息,信古来、才命真相负。身世恨,共谁语?
(注)①姜西溟:姜宸英,清代史学家,以布衣之身在翰林院修史,性情孤傲,常年科场不利,七十岁始成进士;本词作于姜西溟丁母忧南归奔丧之际。②梵宇:寺庙。③裘敝:即敝裘,破烂的农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借道别感慨人生短促,几番聚散便已到迟暮之年,以此表明惜别之意。
B.“白雁哀鸣去”既是对秋景的描写,又暗示友人前路暗淡,家乡不如京城。
C.过片转入对西溟身世的同情,就食京城,寄居寺院,落魄不遇,凄清愁苦。
D.全词以一个“归”字粘合上下,因“归”而有聚散,生发愁绪,意脉清晰。
【2】本词以化用前人诗句恰切精妙历来为人称赏。请指出词中化用之处及其所化用原句,并解释其在词中的含义。
4.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借“客”之口,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隐喻人生的短暂和渺小,可谓生动形象。
(2)《锦瑟》中,作者借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
(3)《虞美人》一词中,李煜借助想象金陵现状,发出物是人非的惆怅感慨,反衬人生无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琵琶行》写人抒情极其精准,如在琵琶女她弹奏之后向诗人叙说身世之前,用“ 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她的端庄;在听闻琵琶女自诉身世后,诗人白居易表达了被贬浔阳之后听到乐声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而听琵琶女弹出的曲调则感觉“__________________”。
(5)爱国诗人屈原一腔报国之志,却被小人陷害,愤懑不平,在《离骚》中,作者针砭时弊,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在过去的一百年中,汉语( )。没有一种语言像中文这样,这一百多年中经受如此多的磨难。从晚清效仿日本明治维新的“言文一致”运动开始,汉语经历了“五四”白话文运动、推行世界语、汉字的拉丁化、语言大众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繁体字简化方案,80年代的电脑化挑战等(a)( )作家白先勇总结现代汉语的命运时说(b)百年中文,内忧外患(c)其外,汉语的危机来自英语、拉丁文的冲击,现代汉语严重欧化(d)其内,则是母语自信心不断衰微,中文成为追逐现代化过程中不断遭到修葺的对象。作家王蒙曾呼吁全球华人展开一场汉语保卫战。王蒙先生认为:由于英语在国内的过度使用的原因,汉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面对民族生存危机和现代化召唤,渴望融入世界的中国知识分子甚至喊出了“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过激口号。但是,危机已不仅仅来自外语的威胁,( ),更让人忧心忡忡。( )。在历史与现实、“内忧”与“外患”的双重夹击中,汉语如何( )其传统血脉,创造新的辉煌,这是摆在当代中国人面前的急迫问题。
【1】在原文标序号的四处,依次填入的标点,最恰当的一组是

(a)

(b)

(c)

(d)

A

……

:“

。”

B

:“

。”

C

……

:“

”。

D

:“

”。


A.A B.B C.C D.D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饱经沧桑  以至  祸起萧墙  延续
B.饱经沧桑  以致  祸在旦夕  继承
C.饱经磨难  以致  祸起萧墙  延续
D.饱经磨难  以至  祸在旦夕  继承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自身的放纵和苟且是一种妥协甚至投降,使得汉语文化的被颠覆来得更直接、更容易。
B.我们自身的放纵和苟且是一种投降甚至妥协,使得汉语文化的被颠覆来得更直接、更容易。
C.我们自身的放纵和苟且是一种妥协甚至投降,使得颠覆汉语文化来得更直接、更容易。
D.我们自身的放纵和苟且是一种投降甚至妥协,使得颠覆汉语文化来得更直接、更容易。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王蒙先生认为:由于英语在国内的过度使用,汉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
B.王蒙先生认为:由于英语在国内的过度使用的原因,使得汉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
C.王蒙先生认为:由于英语在国内的过度使用,使得汉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
D.王蒙先生认为:由于英语在国内的过度使用的原因,汉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

6. 语言表达 详细信息
下面文段有三处存在偷换概念的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规则,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规定出来供大家遵守的制度或章程”。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每个人心中都要有自己做人的底线。在小人横行、阿谀奉承之风盛行的北宋官场里,周敦颐坚守良知,洁身自好,最终流芳百世。当然,盲目地遵守规则也不行。比如,长辈命令你去做坏事,你就不能盲目遵从。
①“做人的底线”不能等同规则。前者可以主观选择的,后者是强制的。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作文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校学生期刊登载了与“勾践质于吴”和“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相关的文章,这引发了同学们对“勾践”与“五壮士”行为的热议。有人认为,勾践战败质于吴期间,舔舐吴王粪便以定吴王病情等行为丧尽国格,决不可为。还有人认为,人们的观念应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生命高于一切。只要战士拼尽全力抵抗,在弹尽粮绝之后,投降做俘虏也不羞耻,因此,“五壮士”不必跳崖。
基于上述争论,校学生期刊编委们与校学生会为了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联合举办一场辩论赛,正方“卓越联盟”的观点是“应不为瓦全”,反方“翔云联盟”的观点是“可屈伸有致”,请你任选一方,代写一篇辩论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