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2018年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带答案与解析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词语所给出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慰藉(jí) 依偎(yī wēi) 灰烬(jìn) 命途多舛(chuǎn )
B. 流岚(lán) 颓圮(tuí pǐ) 匀调(diào) 按捺(nà)不住
C. 打夯(hāng) 衽(rèn)席 夙(sù)愿 舳舻(zhú lú)
D. 颢(hào)气 船棹(zhào) 缱绻(quánquǎn) 横槊(sù)赋诗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谛出北平的俊伟。
B. 血沃之地将真正长出金麦穗与赶车摇。
C. 文字不是音乐,如何募声拟音?但是,文字恰恰能让人如闻其声。
D. 这幢清寒的小屋,远离通衢,茕茕孑立于田野之间。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深圳女孩黄慧________的骨髓植入广西男中学生程全波的体内,这是内地首例非亲缘异性间骨髓移植的手术。
②去年,我市41家大型企业派人专程到西安翻译学院,表达了对210名大三学生的招聘_________。
③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本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予适当__________,但集体出资部分不得向农民摊派。
④这样做________稳妥,但是太费事,太耗费时间,我就怕这个工程赶不过来。
A. 捐献 意见 扶植 当然
B. 捐献 意向 扶持 固然
C. 捐赠 意见 扶持 当然
D. 捐赠 意向 扶植 固然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韩少功的《我心归去》勾起了我对故乡的思念,我想起在瓜田李下散步游玩的日子,真是感慨万端。
B. 欧洲多国经济长期低增长、高支出,高福利社会制度已经积羽沉舟,对这一制度进行的每项改革都遇到极大的公众阻力,举步维艰。
C. 京剧被视为“角的艺术”,有好角儿才有好戏,有好戏才能吸引观众,因此,京剧艺术能否薪火相传,人才队伍建设至关重要。
D. 毛.泽东的词大多以翻云覆雨的磅礴气势抒写革命豪情,意境雄浑优美,风格豪迈奔放,《沁园春·长沙》就是这样的宏伟诗篇。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人的悲剧性实质,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无时无刻惦念着正在远去或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B. 真正的政绩不是靠坑蒙群众、搜刮百姓、违法乱纪、搞歪门斜道弄出来的,而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是否经过集思广益,得到人民群众拥护支持实干出来的。
C. 人事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堵阻假文凭的使用渠道,最近省高校毕业生指导中心对送来的3500多份文凭进行了鉴定,竟然发现其中有800多份是假的。
D.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竞争的日益加剧,导致患失眠症、抑郁症、精神障碍发病率不断上升,这些问题已引起人们高度关注,但怎样根本解决这些问题尚待探究。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根据表达的需要,在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 。
②阳光融化了河水,细雨润泽了山色,________,造化的神功又一次使人们惊异了。
A. ①终于被他的父亲带走了。 ②春风把柳枝吹绿了。
B. ①他的父亲终于把他带走了。 ②春风把柳枝吹绿了。
C. ①他的父亲终于把他带走了。 ②春风吹绿了柳枝。
D. ①终于被他的父亲带走了。 ②春风吹绿了柳枝。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根据对偶的要求,下列四个诗句的下句,组成四个选项,最合适的应是( )
(1) 时挑野菜和根煮, 。(杜荀鹤《山中寡妇》)
(2) 但愿暂成人缱绻, 。(朱淑真《元夜》)
(3) 细水浮花归别涧, 。 (元好问《淮右》)
(4) 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①蓝田日暖玉生烟 ②断云含雨入孤村
③旋斫生柴带叶烧 ④不妨常任月朦胧
A. ②①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②④③① D. ③④②①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几个话语情境中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
A. 萧峰对段正淳说:“大理段王爷,令千金在此,你好好地管教吧!”说着携起阿紫的手,走到段正淳身前,轻轻将她推过去。 (小说《天龙八部》第四十一回)
B. “以自身的品性、资质和特定条件下的作为论,汉献帝在历代帝王中可算中上水平,如果按照大众对贤君的惯常定义,汉献帝也完全可以忝列其中。”(某电视节目评价汉献帝)
C. 参加中国围棋世界冠军争霸赛的选手古力赛前表示:“明天的对手是江维杰,他在上届比赛中曾把我打下了冠军的宝座,希望他明天能承让。” (腾讯体育消息)
D. 这份购房合同是我方当事人在中介的忽悠下签订的,依法应认定无效。(某律师向法庭呈送的上诉状)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 对于袁野小朋友来说,人工鸟巢本身就像巨大的问号在吸引着她:小鸟会住进去吗?都有什么样的鸟,有多少鸟会住进去,住起来舒服吗?
B. 趁着在家无聊,我这个捣蛋鬼又有新点子咯!别以为我是要恶作剧,这次啊,我准备亲自下厨露一手——做一道家常小菜——炒土豆丝。
C. 室外环境污染,包括建筑物外墙(最典型的是玻璃幕墙)的反射光、夜间过亮的城市灯光(如广告牌、霓虹灯、景观灯的光)产生的光污染。
D. “小美人鱼”是上海世博会丹麦管的核心产品。“她很小,”哥本哈根旅游中心的彼得·勒默尔·汉森说,“但她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渴望却令人惊叹。”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与“施施而行”中的“而”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C. 吾尝终日而思矣
D. 觉而起,起而归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
B.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C.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侣鱼虾而友麋鹿
D. 望西山,始指异之 舞幽壑之潜蛟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A. 皆我有也
B. 游于赤壁之下
C. 而今安在哉
D. 蚓无爪牙之利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其曲中规(合乎) 施施而行,漫漫而游(随意)
B. 到则披草而坐(身上披着)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同“趋”,往,赴)
C. 过湘江,缘染溪(沿着)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阻止)
D. 作师说以贻之(赠送) 游于是乎始(从此时)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译文:面向大江斟酒,横执着长矛吟诗,本来是一代盖世英雄啊!
B.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文:任凭苇叶般小船飘荡到哪里,越过万顷江面,感到茫然。
C.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译文:桂木做的棹,兰木做的桨,划开月光下澄明的江水,船儿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进。
D. 自其不变者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译文:从那不变的一面看,那么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没有尽头的。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选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著有《柳河东集》。
B.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之首篇。文中无论是游赏永州奇异的山水,还是游赏特立高俊的西山,他都要尽兴喝酒以至喝醉,以寄托自己纵情山水的豁达情怀。
C. 《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怪特”的西山与作者高傲的志趣相互映照,象征柳完元特立不屈的人格,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怀。
D.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刻画细致,寄托深远,情景交融,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就游记而言,他是唐代一位集大成的刻画山水的能手。
16.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文学创作中的故乡情结
阅读多于写作,心情渐趋宁静的同时,对许多事也日渐淡泊,这或许是每个写作者的必经之路。人们经常反思并不断在作品中追问自己:我究竟是谁?我为什么要与你对话?我为什么要想这些问题?
苏子曾说:“此心安处即故乡。”只要这个地方能让你安心,它就能成为你的故乡。人们常常为自己的故乡远离了自己的精神而滋生不满,萌生深深的寂寞。于是很自然的开始寻找,在寻找中因为屡次的失望,为自己虚构一个可以栖居的家园,并美其名曰故乡。这种以设想方式存在的家园,由于没有养活生命血液的泥土和水源,终难以一种长青树的姿态存于世。故乡不是一种虚拟,而是一种思想和精神。只要你思想通融,精神淡定超脱,何处都可为故乡。所以,尽管苏子一生都在迁徙、流浪,却总能到处找到自己栖居的故乡。他很安心,把与自己遭遇的一切,都非常通脱地看作一种缘分。因此,他不管走到那里,即便是条件异常艰苦的流放,也能在那里其乐融融,劳作休闲之时,用笔轻轻地打量“这一个”让自己“安心”的故乡。
安心难得,静坐反审自己的心灵故乡无疑更难。生命基于这个世界来说,在滚滚流逝的时间长河中,好像一朵浮萍。淹没于浩瀚的时间长河,人们常生无家可归之感。当夜深人静或独处时,便会不自觉地想家,却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家在哪里。人类需要以情感交流的方式在这个世界生存。人类的心灵如此孤独,该如何与别人进行和谐的交流呢?这便要求一种所谓“共同语言”。
古语:道不同则不相为谋。共同语言产生的前提,便是志同道合,即交流双方形成基本一致的思想。然而根据交际经验,两个人要形成基本一致的思想,需要很多约定俗成的条件。两个同乡见面可以聊记忆中关于故乡的轶闻趣事,昔日情人见面黯然神伤一番,老同学见面可以侃谈某个难忘的老师和同学。由此可见,人们愿叙及并为之留恋的还是所熟悉的。不管已逝的抑或将来发生的人或事,人们总喜欢以熟悉的方式去感之想之。
其实文学创作与生活一样,越是熟悉的便越能感觉到它一颦一笑的气质。人们在与别人交谈或向别人做介绍时,会不自觉地拣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物。人们在外面工作累了总会想家,家中的亲人此时会让人备感亲切,感到跟他们有说不完的话。其实写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说话,即你怎样将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对生命的特别感悟很自然地流露出来,让读者情不自禁地主动与你交流,以期达到共鸣的效果。但前提是要让读者主动读你,然后想读懂你,你得具备给他们“实在”东西的素质。这个实在,乃对生命的真实体验。
从故乡出发,反观故乡,又回归故乡。这是每个创作者的必经之路。前边述及的故乡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人最潜在、最核心的生命意识。《圣经》上说,我们好比生活在一只船上,将来不可知。鉴于对将来的不可知性,在创作时才会假设或者虚拟一个貌似存在的故乡来抚慰我们飘浮的精神。对一个正谨慎行走在文学创作之路上的人来说当知道,逃不出故乡却愿在遥望故乡中寻找一个可以让精神安息的家园,是一种无法摆脱的宿命。
【1】下列关于第二段末尾“‘这一个’让自己‘安心’的故乡”的说法,最正确的一项是( )
A. 指以设想方式存在的家园。
B. 指条件异常艰苦的流放之地。
C. 指一种思想和精神上能让自己栖居的地方。
D. 指自己奋斗和奉献过的故乡。
【2】纵观全文,下列有关作者对于“文学创作中的故乡情结”的论述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们常常为自己的故乡远离了自己的精神而滋生不满,萌生深深的寂寞。
B. 苏子的一生便充分说明只要“安心”,就能在文学创作中找到自己的故乡。
C. 从对生命的真实体验出发,反观故乡,又回归故乡。这是每个创作者的必经之路。
D. 由于将来不可知,人们在创作时就会假设或者虚拟一个貌似存在的故乡来抚慰我们飘浮的精神。
17.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僇:通“戮”,刑辱的意思
B. 外与天际 际:边际
C. 引觞满酌 觞:酒杯
D. 梦亦同趣 趣:通“趋”,往,赴。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木欣欣以向荣
C.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D.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也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柳宗元与山水的相遇,多少有点偶然、被动与无奈。 。 。 , , 。 。 最后,山水与人合二为一,并且化为山水之文。
①与此相应,山水也走进了他的文章之中 ②不过,或许是永州山水的深情呼唤 ③他不是自愿来到这里,而是被无可抗拒的力量抛掷到这里 ④或许是自己的突然感悟 ⑤当他来到这块荒蛮瘴疠的土地时,心中的消沉郁闷可想而知 ⑥总之,柳宗元终于在山水中找到了自己的新的生存天地
A. ③⑤②④⑥① B. ③②⑤⑥①④ C. ⑤④①③②⑥ D. ⑤①⑥④②③
18.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补写下面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3)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羽化而登仙。(苏 轼《赤壁赋》)
(5)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__。(苏 轼《赤壁赋》)
(6)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___。(苏 轼《赤壁赋》)
(7)我醉君复乐,________________。(李白《下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8)千秋万岁名,_________________。(杜甫《梦李白》)
(9)五岳寻山不辞远,_________________。(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10)________________,往来成古今。(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19.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住 所 的 话
郁达夫
自以为青山到处可埋骨的飘泊惯的流人,一到了中年,也颇以没有一个归宿为可虑。近来常常有求田问舍之心。
尤其是春雨萧条的暮春,或风吹枯木的秋晚,看看天空,每会作赏雨茅屋及江南黄叶村舍的梦想;游子思乡,飞鸿倦旅;把人一年年弄得意气消沉的这时间的威力,实在是可怕,实在是可恨。
从前很喜欢旅行,并且特别喜欢向没有火车飞机轮船等近代交通利器的偏僻地方去旅行。一步一步的缓步着, 向四面绝对不曾见过的山川风物回视着,一刻有一刻的变化,一步有一步的境界。到了地旷人稀的地方,你更可以高歌低唱,袒裼裸裎,人与自然,合而为一,大地高天,形成屋宇,蠛蠓蚁虱,不觉其徽,五岳昆仑,也不见其大。偶或遇见些茅篷泥壁的人家,遇见些性情纯朴的农牧,听他们谈些极不相干的私事,更可以和他们一道的悲,一道的喜。半岁的鸡娘,新生一蛋,其乐也融融,与国王年老,诞生独子时的欢喜,并无什么分别。黄牛吃草,嚼断了麦穗数茎,今年的收获,怕要减去一勺,其悲也戚戚,与国破家亡的流离惨苦,相差也不十分远。
至于有山有水的地方呢,看看云容岩影的变化,听听大浪啮矶的音乐,应临流垂钓,或松下息阴。行旅者的乐趣,更加可以多得如放翁的入蜀道,刘阮的上天台。
这一种好游旅,喜飘泊的情性,近年来渐渐地减了;只想不改常态,在家吃点精致的莱,喝点芳醇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而每次独坐的时候,只在想着计划着的,却是一间洁净的小小的住宅,和这住宅周围的点缀与铺陈。
若要住家,第一的先决问题,自然是乡村与城市的选择。以清静来说,当然是乡村生活更为适合。可是把文明利器——如电灯、自来水等——的供给,家人买菜购物的便利,以及小孩的教育问题等合计起来,却又觉得住城市是必要的了,具城市之外形,而又富有乡村的景象之田园都市,在中国原也很多。北方如北平,就是一个理想的都城;南方则未建都前之南京,濒海的福州等处,也是住家的好地。可是乡土的观念,附着在一个人的脑里,同毛发的生于皮肤一样,丛长着原没有什么不对,全脱了却也势有点儿不可能。所以三年之前,也是在一个春雨霏微的节季,终于听了霞的劝告,搬上杭州来住下了。
……
自从迁到杭州来住后,对于理想的住所的问题,更觉得切身地感到了。地皮不必太大,只教有半亩之宫,一亩之隙,就可以满足。房子亦不必太讲究,只须有一处可以登高望远的高楼,三间平屋就对。但是图书室、浴室、猫狗小舍、儿童游嬉之处、灶房,却不得不备。房子的四周,一定要有阔一点的回廊,房子的内部,更需要亮一点的光线。此外是四周的树木和院子里的草地了,草地中间的走路,总要用白沙来铺才好。四面若有邻舍的高墙,当然要种些爬山虎以掩去墙头,若系旷地,只须植一道矮矮的木栅,用黑色一涂就可以将就。门窗当一例以厚玻璃来做,屋瓦应先钉上铅皮,然后再覆以茅草。
照这样的一个计划来建筑的房子,则是我理想的住宅。但这也只是给我自己的想象以一顿醉饱,如饥者的画饼,旱天的画云霓。
【1】划横线的句子体现作者怎样的心境?
【2】“我”在思量之后,为何选择杭州居住?“我”的“理想的住宅”具有怎样的特点?
【3】写年轻时“喜欢旅行”的一段似乎是多余之笔,好像与题目“住所的话”无关,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作赏析。
20. 作文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的成长过程,包括成长过程中的烦恼与挫折,离不开外界的诸多因素的影响与自身的主观努力情况,请以“外与内”为题,写一篇以记叙为主的文章,要求有关于人生的感悟,不少于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