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年高二历史上期月考测验带参考答案与解析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夏商的史官在职责上是史巫合一,既掌管天文术数,为统治者提供宗教式预言。又保管典籍、记录时事; 周代史巫开始分离,史官被定位在“掌官书以赞治”的官僚位置上,以上史官角色意识的变化
A. 反映出周代王权与神权实现脱离 B. 影响了后世对历史记录的认识
C. 取决于中央官僚机构职能的调整 D. 体现了周代政治理性化的趋势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学者指出,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变革围绕“国君通过对官员的任免和监督以加强权力的统一和集中”“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来加强中央集权”“国君掌握兵权和军权以保障国君的权力和地位”等方面进行。这说明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
A. 使君主专制集权制度在全国建立起来 B. 以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体制
C. 为建立专制集权体制进行了多方准备 D. 导致贵族分封体制开始走向崩溃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战国至秦汉,实行新的军功爵制。不仅爵级繁细,而且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晋升之梯。这说明秦汉新爵制
A. 助长了自耕农阶层的分化
B. 有利于官僚政治秩序的巩固
C. 加强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D. 加快了社会阶层的双向流动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汉武帝时,任用品级低下的少府尚书处理奏章,参与内朝事务。魏晋时期尚书职权不断扩大,尚书令日益尊贵,又新设立中书省、门下省。隋唐时期,尚书省成为重要的行政机关。这一变化体现出
A.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B. 尚书省长官拥有部分决策权
C. 相权被君权侵夺与复位
D. 尚书从位卑权重到位高权轻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唐代中后期,御史台的御史在言事监察之前,一定要向御史台的长官汇报将纠弹什么事情。宋代取消了这一规定,每个台官言事不必对长官汇报,台官与谏官之间、台谏与台谏之间在言事上也互不通告。这-变化
A. 使监察官员敢于监察一切事务 B. 增强了监察官员工作的独立性
C. 使监察机构摆脱了外在的制约 D. 有利于扩大御史台的监察范围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唐代中央政府的组织似较汉代进步了,但以地方政府论,则唐似不如汉……唐室之崩溃,也可以说即崩溃在此一制度上。”解决这一制度问题的措施有
A. 实行节度使制度
B. 创立三省六部制
C. 任命文官做知州
D. 分割宰相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权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元朝通过南北大运河漕运江南米粮供应都城官民;明太祖时期则基本不再依靠大运河进行漕运;明成祖以后又全面恢复大运河漕运。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北方地区局势持续动荡 B. 江南地区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C. 海路漕运其有明显优势 D. 政治中心的变迁影响运河漕运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的文化遗产是长城。对于北方的游牧民族来说,长城曾经是隔离墙,也是封锁线。17世纪以来,长城逐渐失去其“边界”的意义。这主要缘于
A. 盟旗制度的建立
B. 明成祖迁都北京
C. 岭北行省的设立
D. 金瓶掣签制完善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雍正年间制定了“冲繁疲难”制度,根据各州县所处地理位置的冲或僻、政务的繁或简、赋税的完或欠、命盗案件的多或寡等四方面情况,分定全国州县为冲、繁、疲、难四类来选用官吏。四要素俱全,或一项突出者,由该省督抚于属员中拣选补授。而四项俱无者,官员由吏部补授。此制度
A. 促进各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B. 将地方行政机构划分为四个等级
C. 不利于德才兼备人才的选拔
D. 打破州县官吏都由吏部选用格局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清代农村家族经济在遗产继承中既存在保障嫡长子权益的“抽长制”,又有照顾丧失劳动能力者的“膳田”、“寡守田”等社会保障机制。这说明
A. 宗法制度在清代农村占据主导地位
B. 遗产继承以和谐家族关系为出发点
C. 社会保障制度在清代已经发展完善
D. 家族经济在代代继承下逐步被分割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复旦大学历史学者黄洋指出,雅典民主是从公元前508年建立起来的。公元前11年。雅典通过政变建立的寡头政府仅仅维持了四个月,民主制就恢复了。公元前104年,斯巴达占领雅典后扶持的“三十僭主”寡头政体也仅仅统治了十个月就被民主政体所取代。这体现出雅典民主政治
A. 建立过程中充满曲折 B. 受到外部力量的干扰
C. 得到雅典民众的拥护 D. 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古希腊,公民的自由是在城邦里分享社会权利,是以集体的方式直接行使完整主权的若干部分。而公民的政治则是与城邦相关的一切事务,它几乎囊括了政治、宗教、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这说明古希腊民主政治
A. 使个人自由受到- 定的妨碍 B. 为现代个人自由提供了范式
C. 确立了轮番而治的参政方式 D. 帮助公民树立集体荣誉观念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雅典公民大会只能讨论由五百人议事会所提出的议案,任何人若在公民大会上提出与事先准备的议案无关的其他问题,都会受到严惩。但公民大会可以有公开指控叛国或谋反罪的临时提议,这是唯一可在五百人会议拟定议程之外讨论的议题。这说明
A. 民主政治无制衡机制
B. 五百人议事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C. 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
D. 公民大会的议事内容不可改变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公元212年,卡拉卡拉皇帝将罗马市民籍授予帝国境内的除归降人以外的所有异邦人和殖民区拉丁人,史称“卡拉卡拉告示”。自此,市民身份失去了其原有的重要性,“市民籍”变成为罗马帝国普遍的“公民籍”,市民法和万民法的区别也失去了实际意义,据此可知,“卡拉卡拉告示”
A. 有利于缓和平民与费族间的矛盾 B. 提高了广大奴隶和外国人的地位
C. 有助于扩大罗马帝国的统治基础 D. 厘清了罗马公民与非公民的界线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罗马法中有一些原则“遵守你自己制定的法”,“无主物归最早获取它的人所有”,“承担风险者亦应享受利益”,这体现了罗马法
A. 保护私有财产思想
B. 遵守正义和自然理性
C. 保障自由和独立
D. 维护贵族统治利益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罗马法规定,善意和诚信是有效缔结契约的前提。具有欺诈故意的行为,或者是因不讲诚信而被法律认定为“不名誉”的人的行为,是无效的行为。这体现出罗马法
A. 道德意识的法律化
B. 契约关系的道德化
C. 通过法律塑造道德
D. 以商品经济为基础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古罗马的第 一部公民法规定: 父亲有权监禁和鞭打儿子,把儿子当作囚犯,甚至有权处死儿子。而罗马法完善时期(中世纪)的法典又强调: 父权应该是仁慈的而不是残暴的。罗马法条文的变化说明
A. 古罗马父权制崇尚暴力 B. 罗马帝国缓和民族矛盾的需要
C. 基督教发展丰富了罗马法 D. 自然法精神得到彰显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商业革命”激起了欧洲国家之间商业竞争和对海洋的控制权,引发了英西战争、英荷战争、英法七年战争等大国之间战争,促进了西欧各国国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材料意在说明
A. 传统商路变更激化欧洲国家间矛盾
B. “商业革命”推动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C. 新航路开辟影响了西欧的社会生活
D. 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秩序已初步建立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日本宪政专家佐藤动在论述英国宪政时指出:“在英国,政府是由中世纪封建制度自然而然地发展起来的。在那里经常在同一个基地上建筑起新的建筑物。”佐藤功强调的是
A. 英国宪政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B. 英国宪政的发展以王权政治为中心
C. 英国宪政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D. 英国近代宪政是对传统的继承发展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英国流传一句话:“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事情。”这句话出现在
A. 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后
B.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
C. 1688年“光荣革命”后
D. 英国颁布《大宪章》后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华盛顿希望制宪大会抓住《邦联条例》的缺陷,“直中要害,并提供根治的办法,不管大家是否一致赞成,这种做法将给大会带上明智和尊严的印记”。美国l787年宪法为弥补“缺陷”所采取的主要办法是
A. 确立并不断完善民主共和制
B. 贯彻三权分立的原则
C.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
D. 规定总统由选举产生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787年,美国费城制宪会议上,代表们唇枪舌剑,争论得异常激烈,但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意见几乎完全一致。代表们争议最少的问题可能是
A. 美国实行君主制还是共和制
B. 国会实行一院制还是两院制
C. 行政官由人民还是议会选举
D. 黑人奴隶是否纳入征税范围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应为联邦的陆海军及奉调为联邦现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宪法还规定;“国会掌握宣战、招募军队、制订有关军事立法和决定军事拨款等权力。”这些规定
A. 体现了美国文官控制军队的原则
B. 说明总统是美国政治权力的中心
C. 表明在美国行政权高于军事权
D. 反映了美国总统与国会矛盾尖锐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是1787年5月美国制宪会议的参会者情况,经过几个月的激烈争论,通过了被美国人民奉为“《圣经》”的1787年宪法。由此可知,这部宪法

代表

土地投机者

高利贷者

工商航运者

持大量公债者

奴隶主

人数

14

24

12

40

15



A. 协调了美国各个阶层间的矛盾
B. 宣扬了人人平等观念
C. 是各利益集团相互妥协的产物
D. 体现了天赋人权学说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1933年刊登在《底特律新闻》上的一幅有关罗斯福新政的漫画——《飞奔的蜗牛》(Congressionalaction:国会法案;FDR: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NEWDEALPROGRAM:新政计划)。该漫画表明新政中

A. 经济颓势迅速得到扭转
B.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
C. 总统的权力得到了扩张
D. 国会拖延了新政措施的推行
2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76年法国众议院选举,结果共和党人获得多数票,并提出由温和派的共和党人西蒙任总理。1877年5月,君主派总统麦克马洪解散了共和派内阁,迫使西蒙辞职,在取得参议院同意的情况下强行解散众议院。麦克马洪此举
A. 反映了法国封建势力的强大
B. 体现了总统与议会的相互制约
C. 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D. 打破了保守派与共和派力量均势
2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一院制与两院制的多次交替后,1875年法国最终在第三共和国时确定采用两院制议会。对此,戴高乐曾解释说:直接普选产生的议会的初步动议未必是完全有远见的,所以必须以另一种选举方式再组成一个议会来进行审查、修改和提出建议。这说明
A. 法国两院制议会运行遵从民主与理性精神
B. 法国议会制是共和派和君主派妥协的结果
C. 两院制是世界代议制议会发展的基本趋势
D. 间接、直接民主并存是法国代议制的特征
2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德国近代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指出:“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有的只是虚荣和满足于权力的假象……霍亨索伦王朝(当时统治德国的王朝)只知道操练军士型的权力——发布命令、听从指挥、立正和吹牛皮。”这反映了德国
A. 专制主义的传统
B. 联邦制的组织形式
C. 不具有民主特征
D. 军国主义的危害性
2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依据《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相关法律条文,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A. 德国议会权力不受皇帝限制
B. 德国议会通过选举组建政府
C. 德国开始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D. 德国军国主义传统被保留
3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乾隆帝和华盛顿是同一时期东西方世界的杰出人物。l796年两者同时选择了让出权力, 乾隆帝禅位于嘉庆帝,而华盛顿则留下了《告别辞》,谢绝再次被列为总统候选人,飘然远去。下列关于两人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都践行了民主政治 B. 意图做到功成身退垂范后世
C. 行为性质截然不同 D. 都改变了本国政治发展进程
3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英之间,为什么会爆发这场(1840年)战争?……关于是否对中国开战,看起来似乎是与两种植物有关的贸易引起的——英国人的鸦片和中国人的茶叶。”下列关于这场战争的研究结论,正确的是
A. 正当贸易中中国在银元方面是出超的
B. 鸦片和茶叶的冲突是战争发生的根源
C. 英国发动战争的决议主要取决于英王
D. 进行战争是维护正当贸易的必要手段
3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鸦片战争之初,英国向中国提出直接正式平等交往的要求,没有任何结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外国公使要求驻京,咸丰帝欲以全免英国商品关税为条件,换取英法撤销这项要求。这表明清政府
A. 顺应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动
B. 对近代国际关系规则的无知
C. 同意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
D. 已认可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
3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鸦片战争后列强在中国取得的片面最惠国待遇,其准确含义是
A. 中国给予任何一个列强任何特权,其他列强都同样享有
B. 中国给予任何列强的政治特权,其他列强都同样享有
C. 中国给予任何列强的经济特权,其他列强都同样享有
D. 列强给予中国的任何特权,其他各国都同样享有
3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鸦片战争前,在清政府的财政收入结构中,田赋一直是支柱性财源。至晚清时期,其支配性地位已被关税、地方商业税及政府发行“公债”的收入等所取代。这反映出该时期中国
A. 土地兼并的现象日益严重 B. 改变了贸易逆差局面
C. 财政朝着近代化方向迈进 D. 洋务企业的迅速发展
3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鸦片战争前,在广州附近和在从广东通到内地去的粤湘大道上,有许多依靠对外贸易为生的劳动者”。后来,“这些人中的大部分生计维艰,而不得不走进流浪者的队伍中去”。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
B. 广东人共同抵制洋货
C. “十三行”辞退员工
D. 清政府严禁对外贸易
36.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李世民颁发了《唐律·仪制令》,其中一条规定:“凡行路巷街。贱避贵,少避老,轻避重,去避来。”后来依据这些原则衍生出一些具体条款:“不得在街市走马”、“不得在人众中走马”的规定,后世演化成为“限速”和“人车分流”等现代交通规定;“以船载客,需事先订价,不得超载”的规定,在现代演化成为“禁止超载”的规定;“不得在中流索价”的规定,演化成为保护乘客交易安全的现代条款。此外,唐代对交通违法的处理十分严厉,《唐律杂律》中亦载:“诸违令者,笞五十,别式减一等。”由此可见,在唐代,我国的交通管理立法原则已经和现今相差无几。
材料二罗马帝国的道路多为军备所设置,骑士们上马首先要从左侧进行,左侧路基会稍高些便于上马,所以演变成为骑士“靠左走”。罗马帝国对外扩张将“靠左走”的“交通规则”带到了整个欧洲。在1300年,罗马教皇卜尼法八世宣称“条条大路通罗马”,同时他还规定,来罗马朝圣者需要靠左侧行走。欧洲的贵族仍大多保持靠左行走的习惯,而农民在赶车挥鞭之时,坐在左边更顺手些,所以更多地选择从下面行驶。欧洲在18世纪中期以前没有明确的交通法律,主要依靠的是欧洲各国的习惯。
——以上材料摘编自《道路交通规则起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方交通法规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中西方交通法规特点不同的原因并说明对中西方产生的影响。
37.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721年,英国议会首次对行政高官进行质询。1783年,下院议长宣布,任何议员都有权向大臣或官员提出问题,被质询者可以答复,也可以拒绝答复。1835年,质询首次出现在英国议会下院的议事程序单上,并公布于众,被质询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做出答复。从此,质询成为英国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和问责的一项固定制度。进入20世纪后,质询时间固定为星期一到星期四每天下午1个小时。对于普通质询,被质询人可在7天内答复;对于紧急质询,被质询人必须在3天内答复。70年代后,下院设立了与政府工作相对应的多个专门委员会,各委员会可以分别就政府的内政和外交问题向有关政府官员提出质询,发现政府工作中的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加以改善。
——埃弗尔·詹宁斯《英国议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议会质询制度的发展变化,并指出这一制度的实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议会质询制度的积极作用。
38.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表是关于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比较。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白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逻辑清晰,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