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一期中试卷完整版(上海市青浦区青浦一中)

1.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从审美到审善
(1)近些年来,美在文学中已获得了应有的地位,但善似乎又被边缘化了。在当下社会生活中,善的迷失己十分严重的语境下,文学在以审美为中心的同时亦以审善为重心的可能性已显现在历史的天平上。
(2)古人常将“道德文章”连用,文以载道是源远流长的传统。如何高扬道德之善也是文学的永恒主题。这样的道理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熟知并非真知,我们恰恰常在这些老生常谈的问题上陷入迷津。
(3)我们曾经有过对“伪善”的深恶痛绝,新时期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否定了极左政治的弊端,在道德的名义下对人的个体存在价值不道德的践踏得到清算。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中国人民个性才能的自由发展,个体历史主动性、创造性的高扬,加速了社会进步的进程,也给文学带来了勃勃生机,成效是显著的。但是,经过一些年的累积,极端个人主义倾向带来的人性的贪婪和堕落也在滋长,我们的精神家园确实有些荒芜了,道德的善正在迷失。在这样严峻的历史时刻,文坛上出现的欲望至上、娱乐至上风气显然己丧失了反拨压抑,解构“伪善”的积极意义。人欲横流的当下物化世界还用得着你来推波助澜吗!在新的历史阶梯上,善,应当重新成为的文学价值判断的重要标准。
(4)由此出发,我们就能对一些走红的作品大声说“不”!试以2009年春晚著名小品《不差钱》为例,作为大众娱乐文化的典范,它博得了许多人喝彩。《不差钱》艺术地浓缩了中国当下诸多负面文化滋生的生活图景:“小沈阳”拿红包合谋欺蒙顾客,红包文化、面子文化、关系文化、吃喝文化、模仿文化等浸透在维妙维肖的表演中,博得了一阵阵笑声。但这笑声 说是喜剧的 说是悲剧的。善的迷失已使人浑然不觉地陷入到 “愚乐”状态,这不可悲吗?在表面的嘻嘻哈哈,亲热欢笑的背后,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利用的冷漠关系,从“小沈阳”拿红包的欢喜和丫蛋认姥爷的跪拜中,隐隐传来拯救下一代的警钟。然而,(对这个作品,我不想简单说“不。”这部作品,既不是鲜花,也不是毒草,而是一只河豚。在当前严重的道德滑坡状况下,小品缺乏对负面文化自觉的艺术否定,因而有毒;但它艺术地浓缩了真实的生活,提供了一部当下严重道德滑坡状况的形象教材,引人警醒。
(5)当“搞笑”作为诗意贫乏的代用品风行天下,许多以蠃利为目的的“三俗”快餐产品涌现,推动物欲、肉欲泛滥之时,《不差钱》让我们意识到“盲人骑瞎马”的善的迷失,这有警示意义。近年来相继发生了“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 、“染色馒头”、“牛肉膏”等一系列危及民生国计的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防盗防毒,防不胜防,人们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被一点点吞噬,这一切表明,善的迷失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6)增强文学中的善,也就是增强文学建构人心的力量,这应是当下道德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提出以审美为中心的同时亦以审善为重心,意味着文学发展的新一轮的否定之否定。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坛有过“向内转”与 “向外倾”的激烈争论,我曾在充分肯定“向内转”在文学上的拨乱返正意义时也指出:“‘向内转’的文学在張扬自己的必然性与合理性的同时,也伴随着弊端,这是隐藏在‘向内转’自身的否定性因素。”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近些年来热闹的文学争论中,由于思维与实践的惯性,往往导致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反复发作和折腾,走不出从一种片面到另一种片面的怪圈。这显所谓简单的否定即倒洗澡水时总是将小孩子连同脏水一齐倒掉,以艺术自身价值的美排斥艺术社会价值的善;所谓 简单的肯定即拣小孩子时又将倒掉的脏水连同小孩子一道拣回,以艺术社会价值的善排斥艺术自身价值的美。在人类文艺史上,美与善的纠葛由来已久。入乎侧重审美自律的“内”与出乎侧重社会历史他律的“外”的矛盾运动是生生不息、历久常新的。如从诗歌这一文学体裁来看,它在我国古代有着“厚人伦`、美教化`”,注重善的社会价值的传统,至魏晋南北朝,重心则逐步向内移,开始从声律、语言、风格、手法技巧等方面进行诗歌艺术自身价值的探索,而唐诗正是在汲取这两方面的营养的基础上,兼容统一前两种艺术形态,才以“文质彬彬、尽善尽美”为理想的文学标准,达到新的超越,造就了空前的繁荣。这也对我们当下建构理想的文学有重要启示。在文学发展中,似乎有一个规律性的周期;一个正确的思想、一种有益的文学潮流,总会经过“适度”与“过度”的反复。开头矫枉过正,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带来“深刻的片面”,而后又引发否定之否定的“文学轮回”, “适度”总是要以“过度”为代价,才能克服两方面的片面性,达到辩证的整合,从而走出恶性循环的怪圈,得以螺旋式上升。
【1】第1段中的“边缘化”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段中的“文以载道是源远流长的传统”,“文以载道”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在他们所倡导的“_____________”中提出的核心思想。
【3】请在第四段空格处填出恰当的关联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第6段中举古代诗歌创作中心转变的例子意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用稳重的语句回答)
【5】请结合学过的一篇文学作品,谈谈自己对作品中“美”与“善”的认识。
2.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照夜白
刘墉
1十五年前,她丈夫去世之后,每次朋友操心他们母子的生活,她都笑笑说:“还好!我老公留下一卷名画,值不少钱,真急了,大不了卖掉。”她的儿子想必也知道,提到如果考不上公立大学,私立的学费不低,也自信满满:“还好!我爸留下一卷好画,大不了卖了。”
2有一天,她果然抱着一个匣子来找我,一边打开盖子,一边说:“不得已,得卖了,您看看值多少?”她小心翼翼地拿出个手卷,题签上写着:韩斡照夜白。我一怔,沉吟道:“韩干照夜白?韩干是唐代画马的名家。”
3“是啊!所以我丈夫说是国宝级的。”
4我没做声,慢慢打开手卷,最后确定:假的!且不说画笔不精,连伪刻的印章都拙陋。只是我不知该怎么说。
5偏偏她还喜孜孜地指着画:“乾隆皇帝也收藏过耶!”
6我犹豫再三,还是心一横说:“抱歉!我得告诉您实话,这是假的!”
7她的脸一下子苍白了,扶着桌子,往下坐,没坐上椅子,滑到了地上。我赶紧过去扶,她却把手一挥,蒙着脸。看不见她的表情,看到的是一片花白的头发。
8“您确定?”她低着头问。
9“确定!这是伪的,原件藏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10她没再说,站起身,以很快的速度收好那卷画,临走,用硬硬的声音说:“求求您!可别让我儿子知道,他要是问,就说是真的。”
11后来有一次遇上她母子,谈到留学,那大男生又自信满满地说:“我们不怕!我们有爸爸留下的无价之宝。”
12我立刻心一揪。
13今年二月,我去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才走进明轩,就看见一位男士正贴着橱窗看那幅著名的手卷。画中是骠壮硕骏、鬃毛直立、昂首扬蹄,想要挣脱缰索的白马。旁边有南唐李后主书“韩干画照夜白”。
14男士见我靠近,微微让位,抬头,挺面熟,不是……
15“我妈去年过世了,也是心脏病,走得突然。”已经在大学教书的男士有点腼腆:“我特别从芝加哥过来,看这幅画。”
16“你们家……”
17“我爸也留给我们一幅,假的,因为高中美术课本上印了这张画,我早就知道真迹在这儿。所幸我妈不知道,她一直认为是真的。”他笑笑:“也多亏那张假画,我怕我妈拿去卖,知道是假的,一下子崩溃,所以拼命用功,一路拿奖学金。”
18“那张画……”
19“我带来美国了,常看,觉得它比这幅真的还真,真是一匹仰首长嘶的照夜白。”
20走出博物馆,我站在门口好几分钟,心想是不是该回去,告诉他,其实他妈妈早知道画是假的。只是又想起答应过他母亲……。
21我的眼前突然飘起密密的雪花……
【1】请分析第7段划线句人物动作描写表达效果。
【2】第12段加点字“揪”有何妙处?请作赏析。
【3】对本文理解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丈夫辞世朋友操心母子却无畏,为下文表现母亲坚强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做铺垫。
B.丈夫留下的“名画”虽然是假的,但至少表现他对收藏、对人生与生命的热爱。
C.男士与“我”偶遇过于巧合,违背了生活真实,令人生疑,是本文一大败笔。
D.儿子之所以觉得自家的假画比真画还真,是因为期间凝聚着对父母的追思怀念。
【4】纵观全文,标题“照夜白”体现出作者的精巧构思,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这篇小说的内容,谈谈你对“儿子”这个形象有怎样的认识。
3.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默写(选择四空)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露为霜。
(4)___________________,而无车马喧。
(5)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4.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诗词赏析
咏田家
唐·聂夷中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1】从体裁看,本首诗是一首_________________。
【2】颔联中的“眼前疮”喻指____________,“心头肉”喻指 ____________。
【3】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5.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韩魏公①在大名②日,有人送玉盏二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世宝也。”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玩。每开宴召客,特设一桌,以锦衣置玉盏其上。一日召漕使,且将用之酌劝。俄为一吏误触倒,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且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谓坐客曰:“凡物之成毁,有时数存焉。”顾吏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客皆叹服公宽厚。
公帅定③武时,尝夜作书,令一兵持烛于旁。兵他顾烛燃公须公遽以袖拂之而作书如故。少顷间视,则已易其人矣。公恐吏笞之,亟呼视之曰:“勿较,渠已解持烛矣。”军中咸服其度量。
(注释)①韩魏公:韩琦,字稚圭,北宋大臣,官至宰相,封魏国公。②大名:古地名,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宋时在此设府。③定:即定州,在今河北省定县。韩琦曾外放到定州任军政长官。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士兵他顾(_____)(2)烛燃公须(_____)(3)而作书如故(____)(4)亟呼视之(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公以百金答之/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B.且将之酌酒劝客/能顺木之天
C.坐客皆愕然/病瘘,隆然伏行
D.耕者入中而得/字而幼孩
【3】翻译语句
(1)凡物之成毁,有时数存焉。
(2)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
【4】韩魏公的大度是通过哪两件事体现出来的?请用简明语言概括之。(15字以内)
6.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书家弟幼安作草后
宋·黄庭坚
幼安弟喜作草,携笔东西家,动辄龙蛇满壁,草圣之声欲满江西,来求法于老夫。老夫之书,本无法也。但观世间万缘,如蚊纳聚散,未尝一事横于胸中,故不择笔墨,遇纸则书,纸尽则已,亦不计较工拙与人之品藻讥弹。譬如木人舞中节拍,人叹其工,舞罢则双萧然矣。幼安然吾言乎?
【1】解释加点字:(1)但观世间万缘 (2)纸尽则已
【2】内弟幼安求法于黄庭坚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3】黄庭坚以“木人”比喻为哪类人?
【4】黄庭坚自称“本无法”,但本文恰恰体现出他的书法创作之法,请尝试概括。
7. 作文 详细信息
如今,中学生流行起“酷”来;以长相英俊为“酷”;以穿着另类为“酷”,以学习优异为“酷”,甚至以敢于父母顶嘴为“酷”。看来,“酷”已被当代中学生赋予了丰富的内涵。那么,你是如何看待“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