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2019年八年级下半年历史月考测验无纸试卷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解放战争的胜利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 中国大陆的解放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宣传报道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与下图类似的报道会出现在

A. 三大改造时期 B.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时期
C. 改革开放初期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指出,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 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B.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依法治国的方略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一首歌唱到:“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A. 1949年9月
B. 1949年10月1日
C. 1950年10月
D. 1956年底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世纪的中国有三次历史性巨变。它们指的是
①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②国民革命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③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④港澳回归
⑤改革开放开拓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 ③④⑤
B. ②④⑤
C. ①③⑤
D. ③④⑤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是某一时期我国部分报纸杂志发表的文章,对时间及背景分析正确的是(  )

报刊

文章

《农村工作通讯》

《分田单干必须纠正》

《湖南日报》

《包产到户是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新动向》

《湖北日报》

《紧紧扎起社会主义篱笆,绝不让安徽资本主义毒瘤蔓延》

《大众日报》

《不容开历史倒车》



A. “一五”计划 期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阻力
B. 20世纪60年代初期,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C. “文化大革.命”时期“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D. 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困难中前行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历史老师上课时留下的板书,这节历史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应该是

A. 土地改革
B.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改革开放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主要指标之一。下图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趋势主要说明( )

A. 中国的粮食生产呈下降趋势
B.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粮食不断减少
C.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D. 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此项条款体现了( )
A. 高度自治的政策 B. 一个中国的原则
C. “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D. 地方服从中央的原则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根据以下大事年表分析,这一时期的中国( )

1956年9月

中共八大召开,成为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

1956年底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

1958年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4年10月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

1966年5月

“文化大革.命”爆发

1971年10月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C.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只是在外交方面取得成果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土地改革,使土地所有权发生了什么变化
A. 土地国有为地主所有
B. 土地国有为农民所有
C. 农民所有为国家所有
D. 地主所有为农民所有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著名少数民族歌手简表

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同胞在艺术殿堂中获得认可,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 保障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 B. 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
C. 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D. 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同学在学习时集了以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的主题应是(  )

A. 民族团结 B. 改革开放
C. 祖国统一 D.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其核心是
A. 民主集中制
B. 经济建设
C. 实事求是
D. 改革开放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土地( )
A. 从农民所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 B. 从国有转变为农民所有
C. 从集体所有制转变为国家所有 D. 从集体所有转变为农民私有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56-1966年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要考察这一时期的时代精神,你认为最应该收集的历史信息是( )
A. 中共八大的内容 B. 大跃进运动的影响
C. 人民公社建立的原因 D. 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和雷锋的事迹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84年以后,城市改革全面展开,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 )
①发展乡镇企业
②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③扩大经营自主权
④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是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表(单位:万吨),其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种类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粮食

13213

14369

16392

棉花

69.2

103.1

130.4



A. 进行了土地改革
B. 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 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观察图表,人民体育事业得到发展的关键因素包括

①党和政府的重视
②外交事业的发展
③改革开放的进行
④人民群众的支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0.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2019年4月23日,习.平会见应邀前来参加活动的多国海军代表团团长时说,海洋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海洋的和平安宁关乎世界各国安危和利益。
(1)根据材料一,请你说说世界各国应怎样做才能合力维护海洋和平安宁。
材料二 中美建交40年来的实践证明,中美合作是大势所趋,维护好双边关系有利于中方,有利于美方,有利于整个世界。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这不是几道沟沟坎坎所能颠覆的事实。中美经贸磋商,担当着推动构建平衡、包容、共赢的中美经贸新秩序的历史使命。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美两国为什么要着重发展经贸合作?
材料三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将于5月15日在北京开幕。大会聚焦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的主题,旨在传承弘扬亚洲和世界各国璀璨辉煌的文明成果,搭建文明互学互鉴、共同发展的平台,增强亚洲文化自信,促进亚洲协作互信,凝聚亚洲发展共识,激发亚洲创新活力,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精神支撑。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列举出古代一位为东西方交流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
(4)习.平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的大势不可逆转,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历史小论文。要求:自拟题目,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晰,文采斐然。
21. 综合题 详细信息
经济数据是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反映了一定时期社会发展的量化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1840前中英正常贸易数据对比表》:

年份

英国输华

中国输英

中对英贸易

总值

总值

出(+)入(—)超情况

1765—1769

1192915

2190619

(+)997704

1795—1799

5373015

5719972

(+)346957

1830—1833

7335023

9950286

(+)2615263



材料二 下面是《1843年前后英国输入中国主要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

单位

1843年前的旧税率(%)

1843年的新税率(%)

新税率较旧税率减少百分数(%)

棉花

24.19

5.56

77.02

棉纱

13.38

5.56

58.45

头等白洋布

29.93

6.95

75.78



材料三 下面是《1912—1945年中国工业生产指数表》(以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

1912—1920年

13.4%

1921—1926年

—4.5%

1927—1936年

8.7%

1937—1945年

—2.45%



材料四 下表为《1977—1982年的中美贸易状况统计》(单位:百万美元)

年份

中国的出口

中国的进口

中国的出超或入超

1977年

203

171

+32

1978年

324

865

—541

1979年

594

1724

—1130

1980年

1059

3755

—2696

1981年

1875

3603

—1728

1982年

2275

2912

—637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英贸易中的什么情况?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英国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英国输入中国货物的税率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1921—1926年间、1937—1945年间中国工业生产指数两次下降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观察材料四中的表格,分析1977—1982年间,中美贸易趋势如何?结合所学的知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5)如何保持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是当前中国的重大课题,以上材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2. 综合题 详细信息
共和国70年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了多次多领域的跨越与转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用浓重的湘音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将那伟大、庄严、团结的气氛推向高潮。
材料二:解放前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凭借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这种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材料三: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四: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材料五: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我们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政策。
——邓.小平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并写出时间(具体到年月日)?
(2)材料二中的“这种制度”指什么?为了废除“这种制度”巩固国家政权,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哪一法律文件作为改革的法律保障?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能体现材料三中“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其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4)材料四中总路线开始实施后,党中央为了加快建设速度从而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出现了哪两次严重失误?
(5)材料五中邓.小平提到的在安徽农村“改革的政策”指什么?有何作用?
23.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平凡的世界》全景式地反映了中国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历史性变迁。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把国家大事、政治形势、家族矛盾、农民生活的艰辛、新一代的感情纠葛,以及黄土高原古朴的道德风尚、生活习俗都真实而细腻地描绘了出来,构成了一幅中国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农村生活的全景式画卷。《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的故事梗概是:
转眼到了1978年初,少安听安徽跑出来谋生的一个铁匠说,他们的家乡搞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生活如今已得到很大的改善,便凭直觉依葫画瓢,把他所领导的生产队也划成了几个农业作业组,搞起了“小承包”。谁知没有不透风的墙,此事立即引起了大队、公社乃至县里一些领导的恐慌,最后,地区革委会做“终审判决”:坚决制止双水村的资本主义复辟倾向。
1979年春,中国社会百废待兴又矛盾重重,田福堂连夜召开支部会抵制责任制,孙少安却领导生产队率先实行接着也就在全村推广了责任制。头脑灵活的少安又进城拉砖,用赚的钱建窑烧砖,成了公社的“冒尖户”。少平青春的梦想和追求也激励着他到外面去“闯荡世界”,他从漂泊的揽工汉成为正式的建筑工人,最后又获得了当煤矿工人的好机遇。往昔主宰全村命运的强人田福堂,不仅对新时期的变革抵触,同时也为女儿、儿子的婚事窝火,加上病魔缠身,弄得焦头烂额。
结合中国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情节及历史现象,对该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