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至2019年高二下册期末历史测试卷完整版(四川省阆中市水观中学)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最确切的是

材料

结论

A

梭伦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

梭伦改革使雅典男性公民在政治上获得了平等的权力

B

1951~1955年,苏联对农业的投资由年均200亿卢布增长到409亿卢布

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

C

1965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曾说:“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

反映了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支配地位

D

有学者认为:“冷战结束后,两极世界也随之消失,现在世界正处于分散时代。”

“冷战”结束后国际新力量对比尚未定型



A. A
B. B
C. C
D. D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促进秦国经济发展和封建制度形成,汉代董仲舒却对商鞅进行过一定的批判,认为汉代很多社会问题源于商鞅,下列可能成为其理由的是( )
A. 商鞅是法家代表,为专制主义政治服务 B. 商鞅确立土地私有制,易产生土地兼并
C. 商鞅提倡重农抑商,压抑社会经济活力 D. 商鞅奖励军功,冲击了门第对选官的影响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4·安徽卷] 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 )

变法措施

结果

A

商鞅变法:户籍什伍制、连坐法、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B

王安石变法:市易法

“市易之起,自为细民久困,以抑兼并尔,于官何利焉”

C

戊戌变法:设立农工商总局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D

明治维新:殖产兴业

没有实现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
A. 改革都获得了成功
B. 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C. 改革的进展都很顺利
D. 都引起了社会制度的变革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钱穆认为“春秋到战国,世袭特权推翻,制约经济解放,凝固的定型消失了,许多新的力量都在潜滋暗长,都在迈步向前”。“许多潜滋暗长”的新力量包括
①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
②小农经济产生并发展
③各种思想交相辉映
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历史意见”指的是在那制度实施时代的人们所切身感受而发出的意见。这些意见,比较真实而客观,待时代隔得久了,该项制度早已消失不存在,而后代人单凭后代人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以往的各项制度,那只能说是一种时代意见。下列属于时代意见的是
A. “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东汉·王充《论衡》)
B. (实行均田制)“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C. (王安石变法)“舍是取非,兴害除利,名为爱民,其实病民,名为益国,其实伤国”(宋·司马光《乞去新法之病民伤国者疏》)
D. (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梭伦改革前和商鞅变法前都曾进行了大辩论,下列对这些辩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改革往往会引起既得利益者的反对
B. 改革在最初阶段往往招致社会各阶层的攻击
C. 重大改革的推行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D. 推行改革要求改革者具有非凡的勇气和胆识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敦煌壁画中有北魏商队的相关内容,反映了北魏商业的发展,下列有关北魏商业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洛阳出现了许多大市场,货源充足,交易活跃
②货币惯易逐步代替了长期战乱以来的实物交易
③与朝鲜半岛诸国、日本、中亚、西亚以及地中海沿岸诸国都有商业往来
④北魏统治者放弃了商鞅变法以来的重农抑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观点的是
①完善科举程序
②创立行省制度
③强化文化政治
④世俗文学兴起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王安石不应算做是中小地主的政治代表,使用大、中、小地主代表以及革新派、守旧派等概念,都不能确切地反映当时的客观史实,应该分为官户、乡村上户和坊郭上户(北宋文献中的概念)三个阶层。从出身看,变法派与反变法派分子同属官户……客观上,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农民负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冗”问题,仅从流通领域进行了利益再分配,将权力收归中央,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据《王安石变法简论》)。以下各项符合材料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态度的是
A. 基本否定
B. 基本肯定
C. 一分为二
D. 不清楚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521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传召贴出“九十五条论纲”的路德参加帝国会议,企图让他在会上公开放弃自己的观点。路德却这样回复:“我不能,也不愿放弃,因为反抗良心既不安全也不正确,这是我的立场,我别无选择。”这表明
A. 王权取代教权获得宗教裁判权
B. 路德坚持人文主义宗教观
C. 封建势力与罗马教廷立场一致
D. 德国拉开宗教改革的序幕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08四川文综卷,21)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是
A. 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 B. 优先进行经济改革
C. 改变了旧的政治体制 D. 开始发展资本主义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列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1861年改革
①扩大了国内市场
②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③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④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⑤建立了村社管理农民的制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⑤
D. ①②③④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观察下图,他们对各自国家做出的贡献虽然不同,但是,却具有相同的历史意义。你认为相同的意义是什么?

亚历山大二世 亚伯拉罕·林肯 明治天皇
A. 废除了封建专制制度
B. 消除了外国势力
C.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 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漠视个人自由权利,拒绝现代文明民主化原则的日本明治维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国力因之迅速膨胀,但也正是这些“成功”,把日本一步一步引向1945年的大崩溃。这说明)
A. 国家发展现代化绝对不能优先发展经济现代化
B. 国家现代化的前提是必须首先实现政治民主化
C. 经济现代化的地位不如政治现代化的地位重要
D. 缺乏政治民主的现代化是一种不完全的现代化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观察下列图片

明治时期的小学 岩仓使团出访欧洲 早期的火车
这些现象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①促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②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
③成为亚洲强国
④使日本“脱亚入欧”,彻底抛弃传统文化,全盘西化
A. ①②④
B. ①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戊戌变法使大小官僚及其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因为变法规定
A. 提倡官民上书言事
B. 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
C. 废除八股取士
D. 裁汰绿营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戊戌变法运动中,顽固势力破坏百日维新的手段有
①对变法诏令阳奉阴违、托词抗命 ②控制京津地区的军队 ③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讨好列强 ④慈禧太后直接控制人事任免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19世纪末,只进行了短短百日的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极其悲壮的一页,注定其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A.缺乏深厚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B.康有为等维新思想家的宣传不全面
C.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不支持
D.领导者的软弱及维新思想的局限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对维新变法运动评述不正确的是
A. 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运动
B. 是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救亡图存运动
C. 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
D.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1.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梭伦颁布的第一条法令就是“解负令”。根据这个法令,平民所欠的各种债务一律废除;禁止在放债时以债户的人身作抵押,废除债务奴隶制;由国家赎回因负债而被卖到外邦为奴的人。梭伦还对公民的财产进行了一次调查分析等,并按照财产等级规定相应的政治权利。这些新的法令还包括:设立四百人会议;禁止买卖婚姻,保障妇女孤儿的利益;修改死刑法;其他鼓励手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措施。
——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
材料2: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
材料3:大凡国家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在于是否勉励人民之工业。所以,归根结底是依靠政府官吏的诱导奖励之力。
——大久保利通
请回答:
(1)据材料1、2,说出梭伦和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各自要解决什么社会矛盾?
(2)归纳材料3中大久保利通的主要观点,其观点在日本明治维新改革措施中是如何体现的?
(3)概述这三次改革的结果,并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合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
——[西晋]江统《徙戎论》
材料二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三 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
(3)谈谈你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
23.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军功者各以率(标准)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二、“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藉(列入家族谱牒)”;三、“明尊卓爵枝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按等级分享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四、“有军功者显蒙,无军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荣耀)”。这四条法令对秦国的历史可以说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
——朱绍侯《商鞍变法与泰国早期军功爵制》
材料二 17世纪末,当英、荷等国沿着资本主义道路迅猛前进的时候,俄国还是一十落后的农奴制国家。1697年,(沙皇)彼得一世派遣高级使团出访西欧,回国后立即进行改革。其中在用人制度上,颁布官职等级,规定所有贵族都从低级做起,按功晋升。非贵族出身者也可做官,升到8等以后列为贵族。它打破了按门第论资排辈的传统……俄国初步迈开了实现近代社会政权组织的职能分化和规范管理的步伐。
——摘编自赵虹《俄国近代社会转型刍议》
(1)据材料一,概括军功爵制内容的基本特点。它反映了怎样的政治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彼得一世改革的动机。归纳其用人制度改革与商鞅推行军功爵制的相似历史作用。
24.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1
图1:梭伦在改革前的辩论梭伦担任执政官准备改革前,许多贵族纷纷表示反对,梭伦不得不多次与其辩论;同时,社会上大量平民也表示了对改革的担忧。为此,梭伦说:“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让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
——摘编自《世界通史》
材料二

图2
图2:商鞅舌战图商鞅曾为推行变法而与秦国大臣进行辩论,其中甘龙、杜挚都向秦孝公进言,反对商鞅实行变法。甘龙说:“臣闻之: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者,不劳而功成;据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今若变法,不循秦国之故,更礼以教民,臣恐天下之议君。愿孰察之。”杜挚说:“臣闻之,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臣闻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君其图之。”
——摘编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
(迁都洛阳后)高祖(注:孝文帝)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
——《魏书》
材料五
(司马光)请更张新法,曰“……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六
(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
(1)根据材料一,雅典的部分贵族和平民为什么会反对或担忧改革?对此,梭伦的政治理念是什么?试举两例符合这一政治理念的改革措施。
(2)根据材料二,甘龙、杜挚等人反对变法的主要原因何在?变法能顺利推行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三对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给予了充分肯定?
(3)根据材料四,高祖(孝文帝)对太子(恂)的处理说明了什么?
(4)根据材料五、六,分析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原因。
(5)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为此作为一名改革者应坚持怎样的态度?
25. 详细信息
战国中叶,楚国“大臣太重,封君太众”,他们“上逼主”“下虐民”,以致“贫国弱兵”。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公元前383年,楚悼王任用吴起进行变法。变法的要点是:限制旧贵族,改变世袭的分封制;“废公族疏远者”,主张对封君的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减削官吏的禄序,精减裁汰“无能”“无用”和“不急之官”;下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吴起变法遭到旧贵族反对。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旧贵族杀害吴起,变法仅进行了一年多时间便中止。——《中国通史》
商鞅变法在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成效最为显著,变法使秦国日益强大,奠定了统一六国的基础。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1)概括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的主要不同之处。
(2)分析商鞅变法和吴起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