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至2020年高三(上)初考物理考试(辽宁省六校协作体)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
B. 玻尔的跃迁假设是根据粒子散射实验分析得出的
C. 光电效应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具有波动性
D. 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小物体P、Q静止在斜面上,P与Q之间的弹簧A处于伸长状态,Q与挡板间的弹簧B处于压缩状态,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撤去弹簧A,物体P将下滑,物体Q将静止
B.撤去弹簧B,两个物体均保持静止
C.撤去弹簧A,弹簧B的弹力将变小
D.撤去弹簧B,弹簧A的弹力将变小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以水平恒力F拉动小车和木块,让它们一起做无相对滑动的加速运动,若小车质量为M,木块质量为,加速度大小为,木块和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对于这个过程,某同学用了以下4个式子来表达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下述表达式一定正确的是

A. B. C. D.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我国发射“天宫一号”时,先将实验舱发送到一个椭圆轨道上,其近地点M距地面200km,远地点N距地面362km。进入该轨道正常运行时,其周期为T1,通过M、N点时的速率分别是v1、v2。加速度分别为a1、a2,当某次通过N点时,地面指挥部发出指令,点燃实验舱上的发动机,使在短时间内加速后进入离地面362km的圆形轨道,开始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2,这时实验舱的速率为v3,加速度为a3,比较在M、N、P三点正常运行时(不包括点火加速阶段)的速率大小和加速度大小,及在两个轨道上运行的周期,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v1>v3 B. v2>v1 C. a3>a2 D. T1> T2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长为l均匀铁链对称挂在一轻质小滑轮上,由于某一微小扰动使铁链向一侧滑动,则铁链完全离开滑轮时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一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甲、乙两人分别站在左右两侧,整个系统原来静止,则当两人同时相向走动时小车向右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甲乙质量相等,甲的速率一定大于乙的
B.若甲乙质量相等,甲的速率一定小于乙的
C.若甲的速率大,甲质量一定大于乙的
D.若甲的速率大,甲的质量可能等于乙的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在坐标系的第一和第二象限内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B和B、方向均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垂直于x轴射入第二象限,随后垂直于y轴进入第一象限,最后经过x轴离开第一象限。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

A. B. C. D.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甲所示,物块的质量kg,初速度m/s,在一水平向左的恒力作用下从点沿粗糙的水平面向右运动,某时刻恒力突然反向,整个过程中物块速度的平方随位置坐标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

A. 0~5s内物块做匀减速运动
B. 在时刻恒力反向
C. 恒力大小为10N
D. 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实线为不知方向的三条电场线,从电场中M点以相同速度垂直于电场线方向飞出a、b两个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

A.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
B.a的速度将减小,b的速度将增加
C.a的加速度将减小,b的加速度将增加
D.两个粒子的动能都增加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甲所示,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L1、L2、L3、L4为四只规格均为“9V,6W”的相同灯泡,各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输入端交变电压u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的示数为36V
B.电压表的示数为27V
C.电流表的示数为3A
D.四只灯泡均能正常发光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光滑金属长导轨之间接有电阻R,导轨左、右两区域分别处在方向相反与轨道垂直的匀强磁场中,右侧区域足够长,方向如图。设左、右区域磁场的磁感强度为B1和B2,虚线为两区域的分界线。一根金属棒ab放在导轨上并与其正交,棒和导轨的电阻均不计。金属棒在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作用下,在左面区域中恰好以速度为v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

A. 若B2=B1,棒进入右面区域后先做加速运动,最后以速度2v做匀速运动
B. 若B2=B1,棒进入右面区域中后仍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
C. 若B2=2B1,棒进入右面区域后先做减速运动,最后以速度做匀速运动
D. 若B2=2B1,棒进入右面区域后先做加速运动,最后以速度4v做匀速运动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甲所示,一长薄木板M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lkg的小物块放在木板的左端,开始时两者静止。现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作用在木板M上,通过传感器测m、M两物体的加速度与外力F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倾斜的虚线为实线的延长线且与坐标轴交点坐标为9)。已知两物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 M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2.则( )

A.μ1=0.4 B.μ2=0.1
C.M的质量为5kg D.M所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9N
13. 实验题 详细信息
如图(a),一弹簧上端固定在支架顶端,下端悬挂一托盘;一标尺由游标和主尺构成,主尺竖直固定在弹簧左边;托盘上方固定有一能与游标刻度线准确对齐的装置,简化为图中的指针.

现要测量图(a)中弹簧的劲度系数.当托盘内没有砝码时,移动游标,使其零刻度线对准指针,此时标尺读数为1.950 cm;当托盘内放有质量为0.100 kg的砝码时,移动游标,再次使其零刻度线对准指针,标尺示数如图(b)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c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0 m/s2,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保留3位有效数字).
14. 实验题 详细信息
图(a)为某同学组装完成的简易多用电表的电路图。图中E是电池;R1、R2、R3、R4和R5是固定电阻,R6是可变电阻;表头G的满偏电流为250 μA,内阻为480Ω.虚线方框内为换挡开关,A端和B端分别于两表笔相连。该多用电表有5个挡位,5个挡位为:直流电压1V挡和5V挡,直流电流1mA挡和2.5mA挡,欧姆100Ω挡。

(1)关于R6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在使用多用电表之前,调整R6使电表指针指在表盘左端电流“0”位置
B.使用欧姆挡时,先将两表笔短接,调整R6使电表指针指在表盘右端电阻“0”位置
C.使用电流挡时,调整R6使电表指针尽可能指在表盘右端电流最大位置
(2)某次测量时该多用电表指针位置如图(b)所示。若此时B端是与“3”相连的,则读数为_____Ω。
(3)根据题给条件可得R1+R2=_____Ω,R4=_____Ω。
15. 解答题 详细信息
如图,在竖直平面内,一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轨道ABC和光滑的水平轨道PA在A点相切,BC为圆弧轨道的直径,O为圆心,OA和OB之间的夹角为α,sinα=.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P点由静止开始沿水平轨道向右运动,经A点沿圆弧轨道通过C点,在整个过程中,除受到重力及轨道作用力外,小球还一直受到一水平恒力的作用。已知小球在C点所受合力的方向指向圆心,且此时小球对轨道的压力恰好为零。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小球到达C点时速度的大小;
(2)P点与C点的水平距离。
16. 解答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坐标系xoy,已知A点坐标为(﹣2h,h),O、B区间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甲、乙两小球质量均为m,甲球带电量为+q,乙球带电量为﹣q,分别从A点以相同的初速度水平向右抛出后,都从O点进入匀强电场,其中甲球恰从B点射出电场,乙球从C点射出电场,且乙球射出电场时的动能是甲球射出电场时动能的13倍。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从A运动到O点的过程中动量变化的大小和方向;
(2)匀强电场的场强E。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响人们对干爽与潮湿感受的因素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气压的差距
B.有些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是可逆过程
C.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在水面上撒痱子粉,是为了清楚看出油膜的轮廓
D.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像某些晶体具有各向异性
E.温度高的物体分子平均动能和内能一定大
18. 解答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内壁光滑的绝热汽缸,气缸开口朝上,缸内通过轻质活塞封闭一部分气体。初态时气体压强为一个大气压、温度为27℃,活塞到汽缸底部距离为30cm。现对缸内气体缓慢加热到427℃,缸内气体膨胀而使活塞缓慢上移,这一过程气体内能增加了100J。已知汽缸横截面积为50cm2,总长为50cm,大气压强为1.0×105Pa。气缸上端开口小于活塞面积,不计活塞厚度,封闭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

(1)末态时(427℃)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
(2)封闭气体共吸收了多少热量。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一束由两种单色光组成的细光束沿PO方向由空气射向玻璃砖,通过玻璃砖后分成两条单色细光束A、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增大入射角i,则B光先消失
B.在玻璃中A光的速度比B光的大
C.通过狭缝时A光比B光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D.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分别用A、B光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比B光的小
E.若A光为绿光,则B光可能为紫光
20. 解答题 详细信息
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振动的振幅为20cm。P、Q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m和﹣5m,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已知t=0.5s时,P点第一次出现波谷。试计算:

(i)这列波的传播速度多大;
(ii)当Q点第二次出现波峰时,P点通过的路程为多少。